800億養老金被挪用屬誤讀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予以澄清

日期:2016-01-23 15:07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人社部召開2015年第四季度發佈會澄清 800億養老金被挪用屬誤讀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800億養老金被挪作他用,資金去向不明”,消息一齣,讓不少人大吃一驚。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1月22日召開的2015年第四季度發佈會上,新聞發言人李忠予以澄清。

  “我可以明確地説,這是一個誤讀。”李忠表示。他還在發佈會現場算起了“養老賬”:按照有關規定,養老保險基金支出包含五個項目,分別是基本養老金支出、醫療補助金、喪葬撫恤補助費、轉移支出和其他支出。根據2014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年報數據,當年全國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總支出21755億元,其中基本養老金的支出是20950億元,醫療補助金支出11億元,喪葬撫恤補助費519億元,轉移支出230億元,其他支出45億元。在這五個數字中,除了基本養老金支出,其他四個項目加起來就是該媒體所報道的“被挪用”的800多億元。

  股市大跌與養老金入市無關

  2016年伊始,A股市場就連續經歷幾次大跌。“A股大跌是為養老金入市鋪路”的傳言再次興起。

  “市場傳言不符合實際。”李忠予以明確否定,養老保險基金是老百姓的養命錢,確保基金安全是首要考慮問題,其市場化投資運營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實現基金的保值增值。

  他指出,養老保險基金作為資本市場眾多參與者之一,並不承擔調節股市的功能和責任,也起不到這樣的作用。而且,資本市場也沒有對養老保險基金提供特殊渠道、作出特殊安排。

  2015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曾提出將在2016年啟動養老保險的投資運營,養老金何時入市牽動了不少投資者的心。李忠回應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已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了工作方案,圍繞委託投資合同範本、基金歸集劃撥流程、財務會計核算細則、投資風險管理政策、資訊披露和報告制度等研究制定了配套政策。待這些配套政策出臺後,各省區市就可以陸續啟動委託投資程式,將地方養老保險基金委託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進行投資,進展快的2016年內即可啟動。

  網傳延遲退休年齡表不屬實

  財政部長樓繼偉日前提出,要深化社保制度改革,研究實行職工醫保退休人員繳費政策,在社會上引起不小震動。對此,李忠表示,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健全醫療保險穩定可持續籌資和報銷比例調整機制,研究實行職工退休人員醫保繳費參保的政策。他説,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總的方向是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制度,更好地維護參保人員的醫療保障權益。下一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按照五中全會的精神,認真地開展研究,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在綜合分析考慮各種因素的基礎上,適時提出政策建議。

  此外,延遲退休的話題一直是熱度不減。很長時間以來,一份《人社部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時間表》在朋友圈裏熱傳。對於這張表的可信度,李忠明確表示“不屬實”。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包括人口結構、人力資源供求、勞動者受教育年限、人口預期壽命以及社會保障制度進展情況等多種因素。目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正在對這些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和考慮,會適時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2015年城鎮新增就業一千多萬

  李忠介紹,2015年全面完成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的目標。他説,2015年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12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567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173萬人,2015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4.05%,全面完成既定目標。

  針對最近有報告認為我國2016年或迎來第二輪失業潮的疑問,李忠説,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和結構調整加快推進的進程中,確實出現了一些行業企業減員增多的現象,“但是從相關的統計監測和調研情況看,減員主要還是發生在個別區域和個別行業,沒有發生大規模的下崗潮”,而且2016年的就業形勢因經濟發展基本面向好,改革創新持續推進,就業政策和服務體系持續發力等有利因素的存在,會延續總體穩定的態勢。(袁京)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