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全市農業生産結構繼續優化,春耕備耕穩步推進,糧食生産得以保障;蔬菜生産小幅提升;主要畜禽養殖規模整體有所增長。設施農業增減有序,鄉村休閒旅游調整升級,都市農業承壓發展。
農林牧漁業總産值實現增長。一季度,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産值為38.8億元,同比增長2.2%(按可比價計算,下同)。分行業來看,農、林、牧、漁業産值“三升一降”。在食用菌和花卉生産的帶動下,農業種植業産值為15.2億元,同比增長2.8%;因未成林、成林撫育管理産值下降,林業産值為11.1億元,下降6.0%;受生豬和牛羊出欄增長帶動,牧業産值為10.6億元,增長4.9%;漁業産值增長45.0%,為0.6億元。
圖 2025年一季度北京市農林牧漁業總産值佔比情況
單位:%
農業生産穩步提升。在基本農田保護、農機購置、種糧等補貼惠農政策穩定推進下,各涉農區密切關注小麥苗情和土壤墑情,緊抓關鍵時間節點加強冬小麥田間管理,冬小麥苗情總體平穩。得益於全市設施食用菌管護較好,部分種植戶外購優質菌棒,食用菌播種面積實現0.5萬畝,增長2.3%;産量達到1.9萬噸,增長26.6%,帶動全市蔬菜(含食用菌)生産實現小幅增長。隨着豬價回升及疫病影響逐漸消除,生豬存欄27.2萬頭,同比增長14.4%;因上年4季度末仔豬存欄量增加,疊加養殖主體出欄節奏加快帶動出欄量增加,生豬累計出欄6.4萬頭,增長7.5%。
都市農業承壓發展。全市設施農業播種面積6.8萬畝,與上年同期持平,實現産值15.3億元,下降2.0%(按現價計算,下同)。分種植品種來看,食用菌實現産值1.1億元,增長20.0%;設施花卉苗木實現産值0.8億元,增長42.5%;蔬菜(不含食用菌)實現設施産值6.8億元,下降2.7%;受草莓産量及價格下降影響,瓜果類實現設施産值6.4億元,下降8.0%。全市鄉村休閒旅游接待375.0萬人次,同比下降1.6%,實現收入6.8億元,下降3.8%,而單個經營主體平均接待人次和收入分別為668人次和12.2萬元,增長20.8%和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