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北京市農業生産結構繼續調整,糧食生産穩中有增,蔬菜生産小幅下降,水果實現增産,生豬養殖規模環比回升。都市農業發展有序推進,設施農業效益保持穩定,鄉村休閒旅游復蘇態勢向好。
農林牧漁業分行業産值“三升一降”。前三季度,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産值169.2億元,同比下降0.3%(按可比價格計算,下同)。分行業看,農、林、牧、漁業産值“三升一降”,在蔬菜生産小幅下降影響下,農業種植業産值90.5億元,下降2.2%,拉動農林牧漁業總産值下降1.2個百分點。林業産值43.4億元,增長2.1%。受禽蛋和牛奶帶動,牧業産值28.3億元,增長1.0%。在淡水産品量價齊增的影響下,漁業産值3.3億元,增長36.4%。
農業生産結構進一步調整。前三季度,全市夏糧播種面積為42.8萬畝,同比增長14.1%;産量為16.1萬噸,增長20.0%。全市蔬菜及食用菌播種面積47萬畝,同比下降3.9%;産量113.3萬噸,下降3.0%;畝均産量2.4噸,增長0.9%。季末生豬存欄26.4萬頭,環比增長8.5%,同比下降2.9%;前三季度累計出欄14.2萬頭,同比下降42.6%。
都市農業有序推進。全市設施數量為15.9萬個,畝均産值1.3萬元,均與2023年同期基本持平。鄉村休閒旅游復蘇態勢向好。全市鄉村休閒旅游接待1705.6萬人次,同比增長2.5%;實現收入26.9億元,下降1.1%,降幅較上半年收窄1.5個百分點。3季度正值暑期旅游旺季,當前研學、親子等主題旅游項目日趨豐富,全市鄉村休閒旅游實現收入10億元,同比增長1.7%,每人平均次消費為157.4元,同比增長3.6%,達到2019年以來同期最高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