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聯合召開2023年上半年北京經濟運作情況新聞發佈會。北京市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朱燕南介紹了2023年上半年全市經濟運作情況,並與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副總隊長、新聞發言人卞晶一同回答了記者提問,以下為答記者問內容。
北京日報記者:請問一下發言人,我們看到上半年北京經濟增速比一季度進一步提高了,主要是依靠什麼帶動的?對於上半年北京經濟總體情況您是怎麼評價的?謝謝!
朱燕南:謝謝你的提問。
上半年北京GDP增長5.5%,比一季度提高了2.4個百分點,反映出全市經濟在持續恢復回升,呈現出趨勢性好轉的特點。經濟恢復的過程中,主要領域都出現了積極變化,二者相伴相隨、相互促進、相互帶動。下面,我想從幾個角度和大家一起看經濟運作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首先從增速看。GDP增速的回升來自於生産和需求的共同帶動,生産和需求領域都在持續改善。從生産領域看,先看工業,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降幅比一季度大幅收窄了6.4個百分點。目前北京的工業增加值還有所下降,主要是去年一季度有一定規模的新冠疫苗生産,進入二季度疫苗的産量縮小,基數的影響也有所降低,剔除疫苗因素,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6%,比一季度提高了2.8個百分點。在工業37個行業大類中,有23個行業同比增長,數量比一季度增加5個,22個行業與一季度相比增速提高或降幅收窄。再看服務業,服務業增加值增速比一季度提高了2個百分點,服務業14個行業門類中,13個行業實現增長,比一季度增加1個,12個行業比一季度有所好轉。從需求領域看,固定資産投資實現兩位數增長,比一季度提高了4個百分點。從剛才通報的數據大家也看能到,市場總消費,包括其中的服務性消費增速都比一季度提高,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一季度下降0.7%轉為上半年增長4.5%。
第二個角度從結構看。經濟恢復的背後,一方面優勢行業支撐帶動,另一方面接觸性行業和領域進一步恢復。先看優勢行業,工業中,汽車、裝備、電力行業發揮了主要的帶動作用;服務業中,資訊服務業和金融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在4成以上,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7成以上。再來看接觸性行業和領域的情況,都在進一步回暖,住宿餐飲業、交通運輸業、文體娛樂業上半年增速和一季度相比都有所提高。服務性消費中,交通、文旅消費增長較快;社零總額中時尚類和出行類的商品需求加快釋放,金銀珠寶、化粧品、服裝鞋帽針紡織品以及汽車、石油及製品等商品零售額都保持兩位數的增速。同時,剛才通報的農業情況中,休閒農業、鄉村旅游持續復蘇,上半年接待人次過千萬,收入規模超過了疫情前的水準。
第三個角度從動力看。先和大家通報一下上半年數字經濟的情況,上半年全市數字經濟實現增加值9180.5億元,按現價計算同比增長8.7%,佔GDP的比重為44.5%。動力中的第二個表現是“專精特新”企業增勢較好,規模以上工業中“專精特新”企業産值增長4.7%,速度明顯高於工業的平均水準。規模以上服務業中“專精特新”企業的收入增長了8%,比服務業的平均增速高了2.8個百分點。第三個表現是新設企業的數量進一步增加,前兩天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佈了上半年的數據,上半年全市新設企業15.1萬家,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速接近3成,其中新設科技型企業佔比超過了4成。
第四個角度從民生看。全市在促進經濟恢復的過程中,也在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財政投入繼續向民生領域傾斜,上半年衛生健康、教育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在進一步提高。保障性住房完成投資增速超1成,竣工面積超過30%。同時,消費價格運作比較平穩,就業形勢保持穩定,居民收入繼續增加。
通過增速、結構、動力和民生這四個不同的角度,我們可以看到上半年的經濟繼續回升向好,但是也要看到經濟運作當中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因素依然較多,包括外部環境錯綜複雜、國內經濟發展存在壓力等,所以針對下一步經濟發展,要繼續堅定信心,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確保經濟持續恢復好轉。
謝謝!
《數説北京》欄目記者:從剛發佈的數據看,北京就業市場總體穩定,請問卞晶副總隊長,就業形勢對居民收入增加的拉動作用體現在哪兒?預計下一階段居民就業和收入將呈現何種發展趨勢?
卞晶:謝謝你的提問。
上半年在北京經濟持續恢復向好的同時,一系列穩就業政策也在持續發力,一方面是重點企業行業擴崗的力度在持續增加,助力科創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的專場招聘會也在陸續舉辦;另一方面,針對我們重點群體的“百日千萬”招聘專項行動、2023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推進計劃落地實施,增強了市場主體的就業吸納能力,有效緩解了重點群體的就業壓力,帶動就業市場活躍度在平穩回升。
上半年各月城鎮調查失業率始終處於5%的年度預期目標之內,6月份調查失業率為4.6%,環比回落0.2個百分點,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上半年北京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4.1萬元,同比增長5%,快於一季度1.4個百分點。居民收入的增長主要是得益於工資性收入增長的帶動,上半年市區兩級已經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140場,組織4000余家用人單位提供了崗位6萬餘個,並組織直播帶崗、就業創業指導等特色活動52場,助力佔可支配收入比重超6成的居民每人平均工資性收入同比增長了7%,快於一季度2.0個百分點,拉動我們可支配收入增長4.4個百分點。
此外,在推動農村居民就近就業、轉移就業,以及發放城市公共服務類崗位補貼等政策措施的帶動下,農村居民的收入增速持續快於城鎮居民。上半年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7.5%,快於城鎮居民2.7個百分點,其中工資性收入同比增長8.3%,貢獻率接近8成。
下一階段,北京就業改善和居民收入增長的有利因素也是比較充分的。近日,北京正式印發了《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全力促發展、惠民生若干措施》,在支援企業穩定擴大就業規模、發放一次性就業補貼、募集青年見習崗位等方面提出了15項具體措施。市人力社保局也發佈了《2023年最低工資標準和社會保險相關待遇調整的方案》,隨着相關政策措施逐步落地見效,以及經濟持續整體向好,市場需求逐步擴大,下半年北京就業和居民收入將繼續保持平穩地運作。
謝謝!
新京報記者:想請問一下朱燕南副局長,對於下半年北京經濟運作走勢有何判斷?謝謝!
朱燕南:謝謝你的提問,要預判北京的經濟走勢,我們還是要先看一看北京所處的大環境。
從國際環境看,本月初李強總理在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時指出,世界政治經濟形勢錯綜複雜。今年很多機構也普遍認為全球經濟增長乏力,6月6日世界銀行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增長2.1%,速度比去年回落1個百分點。
從國內情況看,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面臨多重挑戰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在持續恢復回升。周一(17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了上半年的全國數據,上半年全國GDP增長5.5%,比一季度提高了1個百分點,經濟在持續回升向好,發展品質進一步提高,並且預測下半年雖然國際環境仍然錯綜複雜,國內經濟發展還有很大壓力,但是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支撐高品質發展的條件也沒有改變,下半年全國經濟還會繼續穩步恢復。
從北京來看,上半年全市經濟恢復向好,為全年經濟的穩定運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下半年,經濟自身運作將延續趨勢性好轉的態勢,同時相關政策措施效果將進一步顯現,促進經濟發展的積極因素逐步增多,需求持續恢復,供給進一步增加,民生領域保持穩定,經濟發展動能不斷增強。所以,預計下半年北京經濟有望持續回升向好。
謝謝!
新華社記者:您好,這個問題提給卞晶副總隊長,我們看到上半年北京居民消費價格延續了較為溫和的上漲態勢,您認為價格穩定運作的主要特點是什麼?對於下階段的價格形勢有什麼判斷?謝謝!
卞晶:謝謝你的提問。
今年以來,北京各類商品和服務的供應比較充足,市場需求平穩,支撐了我們居民消費價格保持一個平穩低位的運作,上半年同比上漲了0.7%。從主要領域看,主要呈現三個方面的特點:一是食品價格漲幅回落,今年以來北京持續做好保供穩價工作,肉、蛋、菜、奶主要食品的供應充足,物流順暢,上半年食品價格同比上漲了1.7%,這個漲幅比一季度回落了2.1個百分點,主要類別漲幅明顯回落,其中蔬菜由於主産區天氣條件總體有利,産地轉換、銜接也比較順利,供應形勢穩定,上半年價格同比下降7.7%,降幅在近五年當中是最大的。鮮果價格在應季水果大量上市的帶動下回調,上半年漲幅比一季度回落了5.8個百分點,雞蛋、豬肉産能和供應的形勢都比較好,上半年漲幅分別比一季度回落了3.1個和7.4個百分點。
二是工業消費品價格有所下降。上半年,在國際市場價格波動傳導、促消費政策效果顯現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北京工業消費品價格由升轉降,上半年同比下降了0.6%,其中汽柴油價格受國際原油市場價格下行的影響,同比分別下降7.3%和7.9%。這是拉動我們工業消費品價格下降的主要因素。在北京先後出臺汽車消費券、京彩綠色消費券等促消費政策以及6.18促消費活動的帶動下,燃油小汽車和新能源小汽車價格同比分別下降5%和1.8%。大型家用器具價格漲幅比上半年同期回落了1.5百分點,其中像電冰箱、抽油煙機和空調機價格二季度各月均同比是下降的。文娛耐用消費品價格同比下降1.1%,其中電視機、臺式電腦價格同比分別下降了5.7%和1.5%。
三是服務價格溫和上漲。上半年,隨着我們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作,居民出行和商務、文娛等需求在復蘇,來京的人流也明顯增多,帶動了服務價格同比上漲1%,其中飛機票、在外住宿、文化娛樂服務的價格分別同比上漲了15.7%、9.4%和3.3%。
下一階段,蔬菜等部分生鮮食品的價格預計將呈現季節性上漲,同時隨着暑期到來,旅游、文娛市場的消費也進入了旺季,將帶動相關服務的價格上漲。但是由於我們北京各類商品和服務市場供應充足,為穩物價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保供穩價、暢通物流、加強政府儲備調節等方面的措施持續發揮作用,也為我們有效應對市場風險、保持價格平穩運作提供了保障,初步研判,我們的居民消費價格將延續溫和上漲的態勢。
謝謝!
北京商報記者:我看到今年以來北京的資訊服務業一直保持比較快的增長趨勢,想請朱燕南副局長介紹一下相關的情況?謝謝!
朱燕南:謝謝你的提問。
資訊服務業是北京重要的支柱行業,近些年發展一直都比較快,對於北京經濟的增長髮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疫情期間,資訊服務業表現出了比較強的發展韌性和抗風險能力,在今年經濟恢復當中,資訊服務業依舊是一個重要的支撐力量。下面我想通過最新的數據和大家一起看一下資訊服務業發展的一些主要情況。
第一個特點是行業的支柱地位更加突出。資訊服務業增加值的規模在去年超過了7000億元,接近7500億元,資訊服務業增加值佔全市GDP的比重在2014年的時候達到10%,去年是17.9%,今年上半年超過了2成。
第二個特點是內部重點行業均較快增長。一是佔比超過6成的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行業有數字化發展、數字化轉型的需求,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在這個需求的帶動下增速超過了20%;另一個重點行業是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業,這個行業的收入增速也達到了兩位數。
第三個特點是頭部企業發揮了引領作用。在北京資訊服務業發展過程當中,涌現了一批比較有競爭力的頭部企業,我們也看一下數據,去年收入在百億元以上的企業超過了30家,在10億元以上的企業超過了200家。截至6月30日,北京資訊服務業的上市企業有113家,在全國排名第一位;上市企業總市值接近3.6萬億元,佔全國的比重超過一半。
第四個特點是為數字經濟發展賦能。應該説資訊服務業對於北京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回答前面第一個問題的時候,也簡要説了一下數字經濟增加值的情況,上半年數字經濟增加值增長了8.7%,其中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實現兩位數增長。在數字經濟核心産業中,以資訊服務業為主的相關領域增長較快,發揮了非常重要的支撐和帶動作用。
以上就是今年北京資訊服務業發展的四個主要特點。謝謝!
中新社記者:上半年北京居民消費繼續恢復,請問卞晶副總隊長,居民消費呈現哪些亮點?謝謝!
卞晶:謝謝你的提問。
今年以來,北京立足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大力發展高品質商圈、數字消費和首店經濟,北京消費季等系列政策以及活動也接續推出,節假日消費潛力也被有效激發,居民消費持續恢復。上半年,北京每人平均居民消費支出接近2.3萬元,同比增長8.7%,快於一季度2.4個百分點。居民消費信心也在增強,上半年北京居民消費傾向是55.3%,高於上年同期1.9個百分點。
具體來看主要有三個方面的亮點:一是在外飲食消費在持續回暖,今年以來為激發居民消費活力,北京政企聯合推出了千余項消費季活動,同時市商務部門的數據也顯示,1-5月共有403家品牌首店落戶北京,其中63%都是餐飲類企業,帶動我們居民的餐飲消費持續在提升。上半年,居民每人平均在外飲食支出同比增長了25.2%,消費金額已經超過了2019年同期的水準。二是出游消費快速恢復,今年以來,北京陸續推出民俗體驗、花卉展覽等一系列特色文化活動,再加之清明節、五一、端午等假期相對集中,居民出游類消費需求明顯升溫,上半年居民團體旅游旅館住宿和景點門票每人平均消費支出同比分別增長了5.2倍、3.8倍和0.9倍,增速均高於一季度。三是文化類消費大幅增長,今年以來北京分別推出了千余場展覽展示和文藝演出,比如像北京國際電影節嘉年華、北京無限音樂節、草莓音樂節和《大戲看北京》等活動,滿足了居民多元化的消費需求,居民每人平均電影、話劇、演出票的消費支出同比增長了62.5%。
下一階段,隨着居民消費信心在逐步增強,更多的促消費政策、舉措落地實施,加之暑期文旅消費的刺激帶動,消費市場的活躍度也將持續提升。預計下半年北京居民消費將保持一個恢復的態勢。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