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在穩經濟所有政策措施顯效帶動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降幅逐月收窄,剔除新冠疫苗生産因素後增速穩步提高,全市工業總體延續恢復態勢。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0%,降幅比1季度收窄6.4個百分點;其中,當月增速連續3個月實現正增長。剔除新冠疫苗生産因素後,增長4.6%,增速比1季度提高2.8個百分點。
一、重點行業生産繼續恢復
全市37個大類工業行業中,23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增長,比1季度增加5個行業。
支柱行業“1快1穩2收窄”。汽車製造業增長加快,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1%,增速比1季度提高14.1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生産和供應業保持平穩增長,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9%。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下降6.2%,降幅比1季度收窄2.7個百分點。醫藥製造業增加值下降33.0%,降幅比1季度收窄10.7個百分點。
裝備行業增勢較好。裝備製造領域中,專用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太和其他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儀器儀錶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8.7%、23.9%、17.0%和7.5%。
二、部分高端製造領域快速發展
高端製造研發投入保持活躍。1-5月,規模以上大中型工業企業研究開發費用同比增長14.9%,比1季度提高 4個百分點,增速高於全市平均水準10.3個百分點。其中,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汽車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的研發費用增速均在15%以上。
部分高端製造領域成長加快。半導體器件專用設備製造、鋰離子電池製造、航空航太器修理、醫療器械製造、光電子器件製造等新興行業增加值實現兩位數增長。工業儀錶、3D列印設備、感測器、發電機組、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液晶顯示模組等高技術産品産量均實現20%以上增長,且增速明顯高於1季度。
三、“專精特新”企業運作良好
上半年,以“專精特新”為代表的中小企業展現較強發展質效,研發創新表現活躍。規模以上工業中,250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工業企業産值增長17.0%;1-5月收入利潤率和研發強度分別為12.4%和9.9%,均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準。
總的來看,2023年以來,全市持續加大對企服務力度,支援各類市場主體加快經濟恢復,企業生産經營狀況持續改善。下階段,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落實落細各項幫扶政策,提升企業發展信心;鼓勵和引導企業加大産品創新,不斷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快新興領域産業佈局,內外合力共同推動全市工業高品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