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市政務服務管理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市委、市政府關於法治政府建設的決策部署,紮實推進依法行政各項工作。主要工作情況如下。
一、2023年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將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全局法治政府建設首要任務,納入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局長辦公會會前學法重點內容,不斷提高領導幹部法治意識和依法行政能力。
(二)認真落實《北京市接訴即辦工作條例》。制定實施《條例》實施情況報告審議意見研究處理方案,配合市人大常委會相關工作機構開展跟蹤檢查,組織各區各部門完成46項整改任務,提升接訴即辦法治化規範化水準。健全“接、派、辦、評”全鏈條工作流程。完善“每月一題”機制,圍繞醫保支付及報銷、直播帶貨虛假宣傳、消防疏散通道不暢等18個問題開展專項治理,印發第4批“每月一題”專項清單,明確10個問題27個治理場景市、區、街鄉鎮203項職責任務。推進接訴即辦數字化建設,深化民生大數據挖掘分析。開展“聽民意 解民憂”“走進12345”等活動。受理2100余萬件市民反映,解決率95.5%,滿意率96.1%。
(三)深化政務服務改革、推進政府職能轉變。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編制行政許可事項清單和實施規範,深化告知承諾制改革,清理規範中介服務事項。在40個行業推行“一業一證”改革,累計推出62個“一件事”整合服務。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打造100個街道(鄉鎮)政務服務中心和1000個社區(村)政務服務站點規範化建設示範樣板。市、區兩級政務服務事項基本實現“全程網辦”,“京通”上線739項市級服務。推進京津冀政務服務協同發展,深化京津冀自貿區“同事同標”、“京津冀+雄安”政務服務事項“移動辦”,推出京津冀第一批165項資質資格互認清單。
(四)優化政策服務和政務公開。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完善依申請信息公開工作制度,推進市、區、街鄉鎮依申請信息公開規範化建設。建設全市一體化政策服務平臺。制定政策性文件公開發佈和解讀工作辦法。開展市、區、街鄉鎮三級政務開放日、公開議事廳180余場,組織開展“政策公開講”。製作“市民對話一把手”系列節目。加強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建設管理。
(五)提升法治保障能力。制定年度法治工作計劃。加強法治工作制度建設,修訂規範性文件合法性審核、負責人出庭應訴、公職律師管理等制度。落實重大行政決策實施細則,做好合法性審核、公平競爭審查。依法辦理行政訴訟、民事訴訟、行政復議,未出現被糾錯和敗訴情況。積極開展法治培訓。利用政務服務大廳、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等渠道,開展“12·4”國家憲法日和憲法宣傳周、“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等主題普法活動。
(六)強化行政權力制約監督。主動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把辦好提案建議與本職工作、立法監督、依法行政緊密結合,完成27件建議提案辦理工作,服務保障市政協創新開展“每月一題”民主監督。自覺接受司法監督、紀檢監察監督、審計監督。
二、存在問題和不足
一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決策部署還不夠,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工作、解決問題、謀劃發展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二是行政規範性文件合法性審核、公平競爭審查等方面能力有待進一步增強。三是法治隊伍專業化水準有待進一步提高。
三、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
(一)加強組織領導。召開局黨組會、局長辦公會、局長專題會聽取法治工作情況彙報,研究部署公職律師管理、合法性審核、法治制度修訂完善等法治工作。聚焦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等主題,組織開展局長辦公會會前學法。
(二)發揮帶頭作用。抓好《北京市接訴即辦工作條例》進一步落地落實,調度推進《條例》執法檢查問題整改,組織研究市民服務熱線中心相關法律問題。帶頭落實普法責任制,積極支援在市政務服務中心舉辦全國行政復議法“千場基層宣講”啟動儀式暨北京市首場宣講。研究修定“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辦法等黨內法規制度。健全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答復機制,加強法律風險審核把關。自覺維護司法權威,尊重並執行法院生效裁判。將法治政府建設情況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個人年度述職報告重要內容,在局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年度考核測評會上述法。
(三)嚴格依法決策。嚴格履行重大行政決策程式,審議規範性文件時高度重視合法性審核意見,專題研究告知承諾審批事項、清理規範行政許可等中介服務事項相關法律問題。
(四)加強隊伍建設。堅持重視法治素養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導向,1個處室、1名同志分別獲評2018-2023年度法治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加強公職律師隊伍建設。充分發揮法律顧問作用。
四、2024年工作安排
按照機構改革要求,2024年1月,北京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正式組建。初步工作安排如下。
(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將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局黨組、各支部政治理論學習和幹部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到法治政府建設全過程和各方面。
(二)深入貫徹《北京市接訴即辦工作條例》。制定深化接訴即辦改革工作意見,編撰《接訴即辦工作手冊》。優化“每月一題”機制。推進市民服務熱線數智化建設,打造市委市政府民生“智庫”。優化提升企業服務熱線。推動京津冀熱線協同發展。優化考評激勵,嚴肅工作紀律。
(三)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完善政務服務事項管理,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一業一證”等整合服務改革,實施審批服務協調“專事專議”制度,抓好政務服務協同和質效監測評價。加強京津冀政務服務合作,提速“北京+雄安”政務服務同城化發展,支援城市副中心政務服務高品質發展。
(四)加強數據管理,推動數字法治政府建設。啟動將《北京市促進數字經濟工作條例》修訂為數據條例的前期研究。落實《數據安全法》相關規定,做好數據安全管理,完善數據分級分類指南。健全數據基礎制度體系,大力建設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區。制定公共數據開放管理辦法,強化數據開放應用。
(五)做好新時代政務公開工作。深化全市一體化政策服務平臺建設,落實政策服務平臺運作管理工作規範,推進政策標準化審核、條款式推送、“一站式”兌現。落實行政機關政策性文件公開發佈和解讀工作辦法。依法依規辦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六)加強依法行政工作保障。制定2024年法治工作計劃。落實領導幹部應知應會黨內法規和法律法規清單制度,加強法治培訓。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式,制定公平競爭審查管理制度,做好規範性文件合法性審核,依法開展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加強法治隊伍專業化建設,提升法治工作業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