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市政務服務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積極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主要工作情況如下:
一、2022年法治政府建設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將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法治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務,通過局長辦公會會前學法、全局幹部專題培訓等形式,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組織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綱要》,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在政務服務工作中落地生根。
(二)做好中央依法治國辦法治政府建設督察相關工作。將中央法治政府建設督察整改作為重要政治任務,針對督察反饋問題明確整改措施、責任人、時間節點、完成時限,按時保質完成整改,同時舉一反三、標本兼治,以整改促規範、以整改促提升。
(三)深入落實《北京市接訴即辦工作條例》。推動市、區、街鄉三級出臺1500多項制度,其中市級層面出臺配套文件39項,配套制度體系基本建立。向市委常委會、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彙報接訴即辦改革和《條例》貫徹落實情況,制定執法檢查問題46項整改任務。深化主動治理、未訴先辦,市級“每月一題”完成450項任務,出臺105項政策,印發3批“每月一題”專項清單,推動“每月一題”問題解決的制度化程式化。加強與“公檢法司”協同聯動,共同提高接訴即辦法治化規範化水準。
(四)加大改革協同力度,深化政府職能轉變。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編制公佈668項行政許可事項清單,推出201項審批事項、131項申請材料告知承諾改革、118項“一照(證)通辦”事項、37項“一件事”整合辦事場景。發佈實施《政務服務綜合窗口人員能力規範》地方標準,7291個社區(村)政務服務規範化建設全覆蓋。推出第四批26項京津冀自貿區“同事同標”政務服務事項、231項“京津冀+雄安”四地通辦事項,推進京津冀中介服務平臺資訊共用。
(五)以公開促服務,持續打造“陽光政府”。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依法保障公民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出臺深化政務公開促進政策服務工作辦法,開展“政策公開講”100余場,搭建市區兩級“政策性文件意見徵集”通道,優化“惠企政策兌現”專欄。試點應用電子印章答復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加強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建設,政府公報刊載文件367件。
(六)嚴格依法行政,法治化制度化規範化水準持續提升。完善法治工作制度,制定《2022年法治工作計劃》《“八五”普法規劃實施方案》《市政務服務局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制度(暫行)》等制度,制定進一步規範合同合法性審核有關工作措施。嚴格依法行政程式,落實重大行政決策實施細則,規範政策文件制定程式,確保所有重大行政決策嚴格履行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等必經程式。依法做好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未出現被糾錯和敗訴情況。深入開展普法培訓,常態化開展局長辦公會會前學法,開展規範性文件合法性審核專題培訓,組織各處室、中心線上旁聽庭審。依託政務服務大廳、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市民服務熱線,播放轉發“喜迎二十大 送法進萬家”“12·4”國家憲法日民法典頒佈兩周年、冬奧、疫情防控等主題普法宣傳材料,營造濃厚法治氛圍。落實述法制度,通過述法總結經驗、發現不足、改進工作。
(七)抓好建議提案辦理,主動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把辦好提案建議與本職工作、立法監督、依法行政緊密結合,嚴格遵循辦理規則,深入吸納意見建議,完成37件建議提案辦理工作。局領導牽頭辦理建議提案,與代表委員溝通交流、徵求意見,推進問題解決、規範工作流程。
二、2022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一是運用法治力量助推改革發展還需進一步發力,還需在法治化軌道上持續深入推動接訴即辦改革、“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數字政府建設、政務公開等工作。二是依法行政工作還需進一步提高,合法性審查、公平競爭審查等工作有待加大力度。三是法治隊伍建設還需進一步加強,普法教育、法治培訓等工作有待創新方式方法,取得更大實效。
三、2022年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有關情況
(一)提高政治站位,樹牢法治意識。局主要負責同志帶頭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全局工作。定期聽取法治建設有關工作彙報,對法治建設重要工作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重要任務親自督辦。
(二)堅持率先垂范,做好引領示範。嚴格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完善職責清單。帶頭到中央黨校、市委黨校宣講《接訴即辦工作條例》,多次專題研究接訴即辦法律問題。健全黨內法規制度,完善依法行政制度。在年度述職報告中將法治政府建設作為重要內容,開展書面專題述法。帶頭維護司法權威,尊重並執行生效判決。
(三)加強系統謀劃,注重統籌推進。加強法治建設頂層設計,完善法治工作體系,將法治政府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與業務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實。召開黨組會、局長辦公會、專題會,研究部署、統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各項重點任務。深入研究分析全局法治政府建設薄弱環節,推進規範提升。
(四)優化隊伍建設,夯實法治基礎。堅持重視法治素養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導向,關心關注法規工作人員、公職律師隊伍建設,着力提升隊伍法治化專業化水準。落實法治政府建設經費保障,確保法治工作順利推進。
四、2023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安排
(一)持續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將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局黨組、市民熱線服務中心黨委、各支部政治理論學習和幹部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到法治政府建設全過程和各方面。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部署,切實履行局黨組推進法治建設領導職責。
(二)加強《北京市接訴即辦工作條例》配套制度落實。做好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整改工作,破解難點堵點問題,提升數智發展和韌性建設,完善接訴即辦體系建設,持續提升接訴即辦法治化規範化科學化水準。
(三)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推進《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持續落地,落實營商環境改革6.0版政策,全面推行“一業一證”改革,加快“辦好一件事”場景化整合改革,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範化便利化。攻堅數字政府建設,加快數字服務體系建設,提供更協同、更友好、更高效的數字服務。
(四)深入推進政務公開。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推動政務公開從“保障知情權”向“提高服務力”升級,設計搭建全市一體化政策支撐平臺,加強政策服務,提升政府網站服務能力,以政務公開推進依法履職落實到位,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發展環境。
(五)增強法治工作能力。制定2023年法治工作計劃,嚴格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式,做好規範性文件合法性審核、公平競爭審查,依法開展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深入開展“12·4”國家憲法日、民法典等主題宣傳,緊緊圍繞全市中心工作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專業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