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圍繞全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市政務服務局嚴格對標對表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深入貫徹落實《北京市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2015-2020年)》和《2020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全面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依法行政工作再上新臺階,為確保全市政務服務系統疫情“零感染”、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主要工作情況如下:
一、2020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抓好疫情防控,堅實保障“零感染”安全運作。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疫情防控,深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及市委、市政府相關要求部署,組建疫情防控工作組,研究制定35個防控文件和制度規定。充分發揮12345市民服務熱線作用,開通“六線一席”,對群眾、企業有關疫情的訴求快速響應、妥善處理。每日報送《新冠肺炎疫情熱線反映》,為市領導和有關部門提供數據輔助決策。全市各級政務服務大廳全年既正常運作又嚴防嚴控,堅持“日報告、零報告”和突發應急情況分級精準防控,實現了“零感染”的工作目標。
(二)大力簡政放權,充分釋放利企便民改革活力。制定《北京市提升新服務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提出36項改革措施。持續減材料、減時限、減跑動、減證明,企業群眾辦事申請材料和辦理時限大幅度壓減,平均跑動次數進一步降低。本市行政機關、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水、電、氣、有線電視等公服企業設定證明全部取消。制定告知承諾審批管理辦法,推出兩批市級和區級告知承諾事項,實現線下當場即辦、線上半天辦結。深入清查隱性壁壘。在市、區兩級深入開展“備查制”改革試點。
(三)優化政務服務,切實做到服出便利、服出實惠。在市、區、街道(鄉鎮)全面深入推行“一門一窗”改革,開展“小小窗口,滿滿服務”專項行動。積極推動委託受理、授權審批落地,實行“一站式”辦理。出臺《北京市政務服務標準化管理辦法》,在全國率先實施政務服務標準化管理。實行“早晚彈性辦、中午不間斷、周末不打烊”延時服務。建成運作首貸中心、續貸中心、確權融資中心,開通企業上市合法合規資訊查詢、企業破産資訊查詢和減免房租兌現等專項服務窗口。建成覆蓋市、區、街鄉鎮、社區村四級的網上政務服務大廳,非涉密事項全部實現網上可辦。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掌上辦”“自助辦”,上線市級“秒批”服務,深入推進“跨省通辦”。印發《政務服務領域區塊鏈應用行動計劃》,落地政務服務區塊鏈應用400余項。
(四)深化公開為民,“陽光政府”建設親民務實。制定《北京市深化政務公開擴大公眾參與工作辦法》,積極探索公眾參與新模式。在國辦評估中,我市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監管工作名列省級政府第一,市政府門戶網站位列第一梯隊。建成市政府門戶網站國際版,推出8種外語、五大場景服務。推出復工復産惠企政策兌現專欄,推出疫情防控、復工復産、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等線上專題服務。開展全市政府電話清理整改,“僵屍電話”基本消除。高品質辦理市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持續提高市政府信息公開大廳接待公眾能力。結合社會關注的難點熱點,組織製作“市民對話一把手”全媒體直播節目,準確傳遞政策意圖,廣泛凝聚社會共識。
二、2020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我局組建時間較短,各項工作的基礎仍較為薄弱,法治政府建設的各項工作機制仍在持續建設完善過程中,人員投入、隊伍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
(二)部分改革舉措仍需配套法律法規支撐。“接訴即辦”工作需要從市級立法層面進行整體性的制度規範和完善提升。“放管服”改革中一些措施需要在爭取法律法規和國家層面授權支援上進一步努力。
(三)依法履職工作有待進一步強化。深化“簡政放權”方面,還需要持續深入清查長期形成、邊減邊藏的頑癥痼疾。政策落地方面,還存在部分落實措施不夠細化、政策兌現不夠充分等問題。
三、2020年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有關情況
(一)提高政治站位,落實主體責任。局主要領導高度重視,將建設法治政府擺在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堅持以身作則、以上率下,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入推動全局工作開展,組織開展局理論中心組(擴大)學法、局長辦公會會前學法活動。凡涉及本單位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要任務親自督辦。深入基層開展實地調查研究,積極推動出臺《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完成《北京市接訴即辦條例》立項,切實履行我局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
(二)加強頂層設計,系統謀劃部署。堅持將依法行政工作與局中心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實,深入研究謀劃2020年政務服務局法治建設工作,科學制定年度實施方案,印發2020年《北京市政務服務管理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及時召開專題會議,對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進行研究部署、統籌推進,切實加強對法治建設工作的指導。
(三)突出督導考核,確保工作實效。按照市政府依法行政專項考核工作要求,進一步明確目標、明確任務、明確責任、明確時限,嚴格落實各項考核指標任務。尤其注重對全局依法行政重點工作和薄弱環節的督查,保障考核任務落實到位。注重平時考核與依法行政考核相結合,確保全局依法行政取得實效。
(四)加大投入力度,落實保障措施。經報請市委編辦批復,2020年3月設立政策法規處,專門負責我局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任務,並增加人員編制。經報請市司法局同意,設立局公職律師,安排具有法律專業資質的業務骨幹負責行政復議和訴訟工作,不斷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落實依法行政和普法工作經費保障,確保各項工作順利推進。
(五)強化法治培訓,提高幹部素質。按照中央、市委要求,深入學習貫徹宣傳《民法典》。圍繞與本局主要職責相關的《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重大行政決策程式暫行條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等法律法規,通過會前學法、專題學習等多種形式,深入組織開展學習活動,不斷強化黨員幹部法治思維,增強學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自覺性。
四、2021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安排
(一)加快推動“接訴即辦”立法。將改革實踐中證明行之有效、人民群眾滿意的經驗,能夠推動改革深化的做法,上升為地方性法規,用法治保障首都基層治理改革的深入推進。
(二)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進告知承諾制,改革創新審批方式,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和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告知承諾制。持續精簡審批事項,在具備條件的領域推廣備查制改革,制定政務服務事項備查管理辦法。精簡優化相關領域審批程式,在“兩區”深入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大力清理隱性壁壘,持續開展“辦不成事”專項治理行動。
(三)全面推進政務服務數字化轉型。統籌建設理念先進、技術靈活、架構開放的數字政務平臺,打通審批、服務、監管、執法、信用全鏈條。深入開展數據清洗、電子印章推廣應用、電子證照共用應用、電子檔案應用、線上線下融合服務、數字普惠等行動,推進區塊鏈全場景應用。
(四)不斷提升政務公開品質和實效。建設集中統一的政策公開平臺,梳理公佈惠企政策清單,建立涉企政策深度分析加工機制。建立政策執行標準公開長效機制,推進政策兌現落地,大力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線上兌現”。完善溝通互動平臺,建立常態化政企溝通聯繫機制,促進政民互動。加強“數字政府”門戶建設,提升政策精準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