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2024年法治政府建設年度情況報告

日期:2025-03-28 10:00    來源: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分享:
字號:        

  一、2024年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聚焦全面履職,不斷加強衛生健康法治建設。一是穩步推進重點立法任務。推進醫療糾紛預防處理系列立法調研,圍繞五個重點問題進行6場專題調研論證;完成《北京市除四害工作管理規定》立法後評估。二是高品質推進標準化工作。完成北京市公共衛生標準化委員會換屆,召開京津冀地方標準審查暨工作交流會,完成14項地方標準制修訂,開展1項強制標準評估。三是認真做好文件合法性審核。全年合法性審核行政規範性文件和報送市政府文件7件、信息公開依申請答復264件、擬簽經濟合同131件次,清理法規規章文件573件次。四是依法做好行政復議訴訟工作。辦理被復議案件39件,建立行政案件問題提示單機制,提示可預防整改問題3次。按季度組織行政復議典型案件討論交流,提升各區行政復議案件辦理品質。辦理行政訴訟案件40件,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5次,無敗訴案件。五是積極推進法治醫院建設。分類指導推進8家醫院法治醫院建設試點工作,開展試點情況評估,3家試點醫院獲得國家2024年醫院法治建設實踐案例徵集一、二等獎。開展醫療機構合規管理體系建設課題研究,研究制訂《北京市法治醫院建設規範(試行)》及《法治醫院建設標準(試行)》。

  (二)強化精品意識,持續提升普法宣傳教育品質。一是發揮普法品牌的影響力。持續打造首都衛生健康普法品牌,製作1期“首都衛生健康法律講堂”、3期“醫案説法”法律沙龍、4期“醫法解説”,繼續將法律講堂專家授課和“醫案説法”案例教學納入北京衛生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課程進行全員學習。發佈北京市衛生健康普法卡通動漫形象“衛小法”。二是發揮大型宣傳教育活動的輻射力。組織全市衛生健康系統法律知識競賽,17萬餘人次參與。三是發揮法治文化的滲透力。持續開展法治動漫微視頻徵集展映活動,積極參加北京市“我(們)的法治故事”徵集評選活動,獲優秀組織獎。

  (三)創新監管方式,提升綜合監管效能。一是創新監管方式。建立完善社會辦醫院運作風險綜合監管機制,實現跨部門社會辦醫院風險監測閉環管理。二是加強監管要素規範管理。更新6個行業監管領域行政檢查事項清單,實現現場檢查項與行政處罰職權相對應。建立“風險+信用”分級分類評估模型,對托育機構進行評價。三是推進非現場監管。印發加強非現場監管提升監管效能三年行動工作方案,明確非現場監管行業領域清單;開展“一碼檢查”,實現掃碼率和綁定率100%。四是強化重點領域專項執法。開展健康體檢、醫療技術臨床應用、出生醫學證明、托育機構等專項執法活動。五是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按時主動公示行政執法檢查結果及統計年報、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等資訊,及時更新執法人員資訊。六是強化安全治理。高標準完成長峰醫院火災事故整改任務。上線安全生産和消防安全體檢系統,強化重點領域專項治理,醫療衛生機構歷史遺留問題整改完成率74.7%。

  (四)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斷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一是動態調整權力清單,取消11項、新增25項、修改5項行政職權,進一步完善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規範。二是持續提升服務便利性,96個政務服務事項入駐全市統一申辦受理平臺,探索開展線上委託受理。三是實現四項資質資格京津冀三地互認、直接生效。四是牽頭建設“職業健康”一件事,優化“新生兒出生”等一件事場景,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

  (五)健全矛盾糾紛有效預防化解機制,維護群眾合法權益。一是堅持領導調研調度等十項接訴即辦工作機制,建立群眾反映集中問題專項督查機制,“三率”綜合成績達到100分,在北京接訴即辦改革論壇作主旨發言。二是加強信訪工作法治化建設,依法依規受理轉辦群眾來信來訪3809件次。三是充分發揮人民調解柔性化解醫療糾紛優勢作用。全年市醫調委共受理調解申請2780件,結案2615件,調解成功率94.06%。

  (六)強化內外監督,促進行政權力規範透明運作。一是自覺接受外部監督。推動落實法治政府建設督察反饋問題的整改。如期高效辦理代表委員建議提案343件,答復率和溝通率均達到100%。辦理司法建議1件。二是加強財務審計等內部監督。健全單位內部審計制度,提升系統內部控制管理水準。三是持續推進政務公開。做好機構搬遷等政府資訊主動公開,依法辦理依申請公開285件,堅持政策性文件出臺前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制度,及時向社會公開決策和執行資訊,配套做好多形式政策解讀。

  二、2024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學法用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需加強,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仍需提高;二是衛生健康法規規章體系有待進一步健全,立法工作進程仍需加快;三是機構改革後的行政執法體制需進一步理順,執法規範性需進一步加強。

  三、2024年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加強法治政府建設情況

  2024年,委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衛生健康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切實做到對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重要任務親自督辦。

  (一)加強組織領導。委黨委會、主任辦公會專門聽取衛生健康法治建設有關工作情況彙報,審議2024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研究法治醫院建設,組織重大行政處罰案件集體討論。委黨政主要領導親自多次專題調度重大涉法事項,專題研究立法工作。

  (二)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堅持主任辦公會會前學法、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法制度,重點學習了《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條例》《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條例》等法律法規。建立完善委機關領導幹部應知應會黨內法規和法律法規清單。

  (三)嚴格落實依法決策。堅持“三重一大”事項均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依法履行公平競爭審查、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和合法性審核程式,集體討論決定,所議事項未發生重大違法違紀問題。決策中注重聽取法治機構和法律顧問意見,注重廣泛徵求有關部門、行業專家、代表委員和社會公眾的建議。

  (四)加強制度建設。黨政主要領導切實帶領黨員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親自牽頭推進醫療糾紛預防處理立法、長峰醫院重大火災事故整改等重點任務,研究醫療衛生資源疏解、支援兒童醫療服務高品質發展、完善看病就醫全流程服務、托育服務體系建設等重點工作,擬定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醫學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等政策文件。

  (五)認真開展“述法”活動。將“述法”列入領導幹部年終述職內容,將市屬醫院、直屬單位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報告納入向委黨委書面請示報告重大事項,以“述法”促履職。

  四、2025年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安排

  一是全面開展法治醫院建設。制訂法治醫院建設評估工作方案及評估標準,以規範合同管理為主題,開展年度法治醫院建設工作。

  二是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完善行政規範性文件和重大行政決策審核工作規範。編寫行政復議典型案例,依法做好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案件辦理。

  三是積極做好普法治理工作。做好“八五”普法評估驗收總結工作,開展優秀案例評選。開展全市衛生健康系統法治微電影微動漫微視頻大賽。持續打造首都衛生健康普法宣傳品牌。

  四是加強衛生健康標準體系建設。積極推進生物安全、健康管理、網際網路+等新興領域標準化工作,力爭2025年底地方衛生健康標準達到100項。

  五是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廣企業側電子印章應用場景,推動電子證照、電子檔案應用,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範化便利化。

  六是進一步創新醫療衛生監管手段。拓展非現場監管實施範圍,提升非現場監管數量佔比。完善市區兩級社會辦醫院風險監測閉環管理工作機制,運用大數據畫像等手段,加強社會辦醫院風險監測及防範。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