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總隊2024年法治政府建設年度情況報告

日期:2025-03-28 10:00    來源:北京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總隊

分享:
字號:        

  2024年,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總隊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和旅游局的堅強領導下,按照“政治建隊、紀律管隊、作風塑隊、科技強隊”工作要求,不斷深化政治思維與法治思維相統一的執法理念,着力錘鍊“敏感、預判、決斷”三項基本功,認真落實《北京市2024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推動法治政府建設取得積極成效,有效維護了首都文化市場政治安全、意識形態安全、文化安全。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基本情況

  (一)深化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

  一是堅持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常態化。組織開展“第一議題”學習54次,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交流24次。研究出臺《關於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的任務清單》,推動31條具體任務清單落細落實,發佈“每日微黨課”249條,推動總隊全體幹部學深悟透。

  二是加強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研究闡釋和指導實踐。堅持在法治框架下開展意識形態領域執法工作,努力實現政治效果、社會效果、法律效果的統一。先後核處3·16專案、5·20專案系列重大典型案件。研提“關於敵對勢力利用社交媒體對我進行網路滲透有關對策建議”得到《人民日報(內參)》採刊。重點調研報告《Sora等新技術應用帶來網路音視頻領域監管風險及文化執法對策研究》獲文化和旅游部專刊推薦。

  (二)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一是深入實施不予行政處罰清單制度。研究出臺第三批15項《初違不罰清單》,持續推進《初次違法後果輕微不予行政處罰實施辦法》和三批53項《初違不罰清單》的規範實施,正確引導市場主體自覺守法、誠信經營。全年全市共適用《實施辦法》作出不予處罰決定279件,相關監管案例獲評2024年度全市營商環境改革最佳實踐案例。

  二是大力推行非現場監管。全年實施非現場檢查31541件,佔總檢查量比為78.97%,問題發現能力同比提升4倍,現場檢查量同比減少54%,提前兩年完成全市《三年行動計劃》工作任務。積極推動小劇場非現場遠端視頻監管落地試點工作,已覆蓋全市59家重點劇場劇院,3月以來共監管演出活動1.1萬餘場次。新開發建設網吧等場所資訊填報平臺,深化開展“電子函詢+自我聲明”非現場檢查模式,對綠色、藍色企業的覆蓋率達到100%,大幅度降低現場檢查頻次。《創新執法手段、深化推進實施非現場監管案例》監管案例入圍2024年度全市法治政府建設創新示範案例評選。

  三是全面實施“風險+信用”分級分類監管。突出“風險+信用”評價結果在“雙隨機、一公開”執法檢查中的應用。全年開展“雙隨機、一公開”執法檢查27475件,有效推進執法力量精準投放,充分提高文化執法效能,破題首都文化執法“大市場、小隊伍”的矛盾。

  四是深入推進一體化綜合監管。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2024年執法檢查工作的通知》,全面推動全市開展“一碼檢查”,實現人員A崗綁定率和“掃碼檢查”掃碼率雙100%。除專項任務、接辦舉報等情況外,對白名單企業原則上不主動實施現場執法檢查。全年接收被處罰企業縮短行政處罰公示期限申請12例,全部受理並依法審查作出同意縮短處理決定。

  (三)健全依法行政制度體系

  一是堅持科學民主依法決策。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式制度,法律顧問、公職律師充分參與審核決策,全年參與辦理復議訴訟6件,重大案件研討20余次,提供各類法律意見書64份。堅持聽取多方意見民主決策。組織召開非現場監管和初違不罰兩場專家論證會,第三批《初違不罰清單》在首都之窗和總隊官網同步徵求社會意見。及時進行政策解讀。對第三批《初違不罰清單》採用數字人解讀、一圖讀懂、簡明問答三種形式深入解讀,切實保障相對人合法權益。

  二是嚴格規範性文件合法性審核和備案。明確規範性文件的審核範圍,確保實現全覆蓋,做到應審必審。按照市司法局部署及時開展規範性文件清理,新總隊成立以來制定出臺並現行有效的規範性文件共15件,全部經過合法性審核並按時在市司法局備案平臺完成備案工作,做到“有件必審、有件必備”。

  (四)加強行政執法規範與效能建設

  一是深入推進綜合執法改革。建立區級文化執法機構改革月度通報機制,定期向各區主管區領導通報全市十六區文化執法改革推進情況。根據《北京市機構改革方案》要求,認真落實減少執法層級、推動執法力量下沉的要求。在市委編辦、市委宣傳部指導下穩妥做好市區執法職權劃分工作。

  二是完善行政執法協調機制。貫徹執行《北京市文化旅游領域綜合執法協作管理辦法》工作要求,進一步明確管理職責和許可權。通過完善六項綜合執法和行業管理工作機制,逐步健全文旅行業一體化監管,加強行業主管部門和綜合執法機構的協同配合,推動文旅行業管理和綜合執法的有效銜接。

  (五)深入推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

  一是全面提升行政執法人員能力素質。持續做好行政執法分級分類培訓。舉辦2024年度全市文化市場執法骨幹專項培訓班和全員執法培訓暨綜合素質訓練,針對新入職執法人員及時組織執法資格考試培訓,持續開展“案件品質提升年”系列專題培訓和“每週學習一點點”執法小提示。2024年,所有在職執法人員全部通過年度執法考核、全部持證上崗,12名幹部入選全國文化執法師資庫。

  二是切實提升行政執法品質。高標準落實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2024年共辦理處罰案件795件,44件案件經過集體討論,每一起案件都至少進行3次以上法制審核。全面嚴格落實執法公示制度。行政檢查和處罰結果、《2024年度行政執法檢查計劃》《2024年度“雙隨機、一公開”抽查計劃》《2023年行政執法統計年報》《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年度情況報告》均按要求規範公示。嚴格規範落實全過程記錄製度,實現信息化技術對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管理,堅決做到不間斷記錄行政執法全過程,杜絕選擇性記錄。

  2024年,總隊共8起案件被文旅部評為全國重大案件,連續兩年名列全國第一。14起案件被列為“全掃”重大案件,4起案件專報呈送中央領導同志。

  (六)強化內外監督工作合力

  一是持續加強執法監督。印發《進一步規範一線執法行為的意見》,加大對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力度。創新採取月度互評和季度評查相結合,強化行政執法案卷監督,評查結果公開通報。強化監督結果應用,評查結果納入執法人員評價體系和標兵能手評選,正向引導執法隊員依法行政、規範執法。

  二是深化政府資訊和政務公開。集中公開總隊機構職能等各項基礎資訊,規範公開本級與下屬事業單位的預決算等情況,做到“應公開盡公開”。及時更新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強化政策諮詢服務,堅持有問必答、簡單留言1個工作日答復。全年辦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3件,回應政務諮詢159件,意見建議136件,均在規定時限內答復辦結。

  (七)持續健全矛盾糾紛行政預防化解工作體系

  一是積極妥善應對復議訴訟。認真搜尋引發爭議的原因和執法不規範之處,以案促改、以案促建。加強與相對人、舉報人的溝通,及時預防化解矛盾。總隊全年被提起行政復議案件5件,市政府均作出維持的行政復議決定;被提起行政訴訟案件1件,堅持做到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朝陽法院作出駁回原告訴訟請求的一審判決。全年無復議敗訴案件。

  二是持續做好投訴舉報及12345派單受理工作。緊密圍繞《北京市接訴即辦工作條例》有關要求,堅持問題導向、完善精準接轉、強化協調溝通,不斷提升把握政策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全年共接收各類投訴舉報12375件,依法受理1223件,完成舉報回復共計12451件,回復率達100%。接訴即辦工作取得2024年度考核並列第一的成績。

  (八)加強統籌謀劃提升普法宣傳質效

  突出抓好重要時間節點普法宣傳,組織開展線上線下普法宣傳和法律“十進”活動。突出發揮重大典型案件“以案釋法”作用,利用總隊“一網一刊三平臺”發佈4批次28個重大典型案例,在北京衛視投放規範旅游、文娛市場開窗廣告,瀏覽量達6000余萬人次。製作選送“執法亮劍 青春挺鷹”視頻作品獲得全市“我(們)的法治故事”三等獎,打造譚姐姐講“網”事青少年綠色上網宣教品牌。

  二、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加強法治政府建設情況

  一是切實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牽頭制定總隊貫徹《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具體舉措,親自部署開展處罰撤案集體討論、案件超期限辦理情況專項督查、一線執法亂象檢查督查,深入推進不作為、亂作為專項整治,全程指導復議訴訟案件,帶頭嚴格落實《總隊關於領導幹部干預行政執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將權力裝進制度的籠子。

  二是壓緊壓實履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職責。認真謀劃落實《2024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牽頭制定《北京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案件品質提升年活動方案》,細化任務目標,推動任務落地落實。全年組織黨委會研究涉法治議題47個,出臺制度文件37個。指導出臺市區兩級執法案卷“月互查、季評查”機制、第三批15項初違不罰事項清單,統籌謀劃非現場監管工作,積極推動首都文化執法智慧監管平臺升級改造,定期聽取各區文化執法隊伍與總隊各部門法治建設情況彙報,切實全面深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三、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2024年,總隊法治政府建設取得了積極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

  一是創新執法監管方式不夠。對於文旅新業態、新領域、新模式研究還不夠深入,對於數字法治政府建設和科技執法的探索還有待進一步加強,非現場執法監管質效還需進一步提升。二是依法行政總體水準有待進一步提高。部分執法隊員未規範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的執法業務能力水準還有待提高。

  四、2025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主要安排

  2025年,總隊注重“三個着眼”、強化“五個轉變”、突出“八個聚焦”,全面提升綜合執法質效,全力營造安全優良政務環境與法治化營商環境,堅決扛牢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

  (一)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充分發揮總隊黨委中心組學習的示範引領作用,推動黨員幹部深入系統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和黨的創新理論。切實把思想行動統一到會議精神和各項決策部署上來,統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二)全面提升綜合執法能力水準

  深入推進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不斷健全執法監管規則和標準,修訂完善《總隊案件辦理程式規定(試行)》。深化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貫徹執行各項執法規範制度。強化執法監督,妥善化解矛盾糾紛,持續推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

  (三)聚焦護航全國文化中心建設

  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全面提升遺産點文物檢查巡查力度頻次。深入開展網上網下文旅市場秩序專項整治行動,堅決打擊首都文旅市場違法擾序行為。深化運用“大數據+人工比對”非現場監管方式,嚴肅整治演出市場違法亂象。

  (四)聚焦打造知識産權強國示範城市

  深化“版權預警+綠色通道”機制,健全跨部門重大版權案件聯合查辦和案件移送機制。深入開展“劍網2025”、青少年版權保護季、打擊院線電影盜錄傳播系列專項行動,力爭查處一批在全國有示範效應的版權執法典型案件。

  (五)持續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組織召開第三屆京津冀地區執法協作聯席會議、京津冀滬渝五省市大型演出市場監管聯席會議,加強旅游、出版、版權等領域“護城河”協作,推進“六加強一清單”與第三批《初違不罰清單》一體實施。牽頭組織重大時間節點聯合執法檢查,構築京津冀地區文化市場治理“一張網”。

  (六)持續大力優化營商環境

  健全完善“輕微免罰”與“初違不罰”相融合的容錯機制,科學統籌“風險+信用”分級分類監管、“電子函詢+自我聲明”非現場監管、“雙隨機”監管相融合的監管模式,創新探索説服教育、勸導示範、警示告誡、指導約談相融合的執法方式,升級優化智慧文化執法平臺與市場主體數據庫相融合的科技賦能,積極打造文化執法領域“北京服務”品牌。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