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司法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推動落實市委、市政府和司法部決策部署,紮實提升法治政府建設能力和水準。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2024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將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納入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重要學習內容。開展黨委中心組學習28次,黨委會“第一議題”學習27次,專題研討交流8次,舉辦全系統“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政治培訓班,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
(二)全面履行統抓依法治市工作職責。推動召開委員會會議,完善依法治市工作體系,部署法治建設年度任務,對重大決策、重點任務、重要制度落實情況開展法治督察。持續深化法治政府建設“雙報告”制度,推薦3個區和5個項目參加第三批全國法治政府示範創建活動。開展首次市法治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評選。領導幹部依法行政教育培訓平臺獲法治政府“十大創新案例”。
(三)全面做好政府法治工作。推進重點領域、新興領域立法,完成自動駕駛汽車條例等11部法規規章草案的法律審查和13部法規規章的立項論證、153部政府規章的立法後評估。完成135件以市政府或者市政府辦公廳名義制發和經市政府同意以部門名義制發的行政規範性文件、市政府重大行政決策以及以市政府名義簽訂協議的合法性審核,並完成市屬委辦局、各區政府的446件行政規範性文件的備案審查。推進行政復議垂直大模型和復議應訴平臺建設,發佈2023年復議應訴工作白皮書和十大典型案例,以市政府名義辦結行政復議案件5.6萬餘件,辦理行政應訴案件1030件。促進行政執法協調監督體系建設,出臺《北京市行政執法監督辦法》,全面實行輕違免罰、初違慎罰制度,推動實施一體化綜合監管改革。
(四)推進落實司法行政改革任務。推動14項改革任務、73條具體措施落地落實。編制行政許可清單,制定63項政務服務流程及審核要點,辦理政務服務事項52403件次,開展行政檢查313件次,受理各類投訴、舉報959件次,依法實施行政處罰22件、不予處罰1件。成功舉辦“京津冀司法行政協同發展十周年”主題交流活動和第三屆京津冀刑事辯護研討會。組織完成首次京津冀三地申請司法鑒定執業人員能力評估聯考。推進落實司法所規範化建設三年行動計劃。落實智慧法治發展規劃,推動公共法律服務等系統平臺升級立項。
(五)助力更高水準平安北京建設。圓滿完成全國“兩會”、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等安保維穩任務。全市監所實現連續28年安全穩定、29年遣送安全無事故。開展社區矯正“六大提升行動”,實現全年未發生重大案事件。深化“兩局兩所”協作機制,持續推進安置幫教工作。制定基層人民調解和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指導辦法,聯合市高院深化訴調對接機制。組織全市調解組織排查糾紛38.4萬餘次,預防糾紛4409件,受理調解糾紛43.4萬餘件。
(六)健全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研究制定深入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均衡發展若干措施。組織開展“法潤京華”公共法律服務專項行動月活動,線上線下惠及群眾30余萬人次。全年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熱線、網路三大平臺提供法律服務351.1萬餘次。召開第十二次律師代表大會,舉辦首屆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領域前沿法律服務研討會和北京律師行業發展主題活動,在全國率先發佈律師辦理數據資源入表和數據出境法律業務操作指引。踐行公證執業為民理念,實現106項公證事項高效辦成,158項公證事項提速辦理。全市法律援助機構批准受理法援案件3.7萬餘件。組織完成64280人次參加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創歷史新高。
(七)加強涉外法律服務。推進國際商事仲裁中心建設,完成《北京國際商事仲裁中心建設條例》的起草和法律審查,並通過市政府常務會審議和市人大常委會第一次審議;北京國際爭議解決發展中心正式掛牌運作。引入香港國際仲裁中心在京設立代表處。深化北仲體制機制改革,組建數字經濟仲裁中心、涉臺仲裁服務中心。舉辦2024年世界仲裁最新動態大會、中國商事爭議解決高峰論壇。首次舉辦中關村論壇年會“科技與法治平行論壇”,以法治護航助力科技創新發展。舉辦首屆北京涉外法律服務宣傳推介會,成立全國首家司法行政機關主導的涉外法治研究會,舉辦第二期百名高端涉外法治人才培訓班。3家公證處被授予海外遠端視頻公證資格,9家公證機構實現“涉外公證+領事認證”一體聯辦。
(八)深化普法和依法治理。評選展演“我(們)的法治故事”優秀作品45部。舉辦全市基層依法治理暨“法律明白人”示範培訓班,完成1.2萬名“法律明白人”線上線下輪訓。依託北京城市圖書館新建市憲法宣傳教育基地,升級改造市憲法宣傳教育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館,聯合打造望京法治文化廣場、大運河“法治號”遊船項目,組織“憲法宣傳周”、民法典宣傳月等系列宣傳活動。
(九)強化權力制約監督。深入開展黨紀學習教育,推動黨紀學習教育常態化。全面落實“三個規定”要求,實現全員網上填報。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45件。認真落實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公職律師制度。年內受理信訪1512次,辦理依申請信息公開1714件次,辦結1705件次。自覺接受訴訟監督,年內負責人出庭應訴4次,158件以市司法局為被告的行政訴訟案件實現零敗訴。
二、2024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還不夠深入,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改革發展、解決矛盾問題的能力還有待提高。二是統籌各方力量形成依法治市合力的能力仍有不足,協調指導各小組發揮作用方面還有待加強。三是涉外法治隊伍建設仍顯薄弱,涉外法律服務高端人才儲備仍顯不足,服務保障涉外法治工作的工作機制還不完善。
三、2024年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
(一)認真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將統籌推進法治建設發展情況納入年度述職重要內容。發揮“關鍵少數”示範引領作用,自覺履行法治建設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重要任務親自督辦職責。
(二)貫徹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式要求。認真貫徹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式暫行條例》,年內共召開11次局長辦公會,行業發展規劃計劃制定、行政規範性文件起草、重大項目和資金使用、重大案件處理等均納入重大行政決策議題,按照法定程式研究審議並依法作出決策。
(三)積極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濃厚氛圍。印發領導幹部應知應會黨內法規和法律法規清單,通過會前學法、“京司大講堂”等組織領導幹部專題學法4次,開展幹部法治能力測驗5次。
四、2025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安排
一是堅持政治統領。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確保黨對法治建設的集中統一領導和對司法行政工作的絕對領導。
二是做好統籌謀劃。高水準推進法治中國首善之區建設,高品質做好《北京市全面依法治市規劃(2021-2025年)》任務收官和新版規劃的謀劃;高站位推進京津冀司法行政協同發展,高起點推動涉外法治建設;高標準推動法治政府示範創建活動。
三是強化制度落實。持續深化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前學法、重大行政決策、行政規範性文件合法性審核等制度。進一步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立法,推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強化執法協調監督,發揮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作用。
四是持續深化改革。推動落實司法行政改革任務,加強涉外法治建設,持續推進北京國際商事仲裁中心建設,深化普法依法治理,提升法律服務質效。
五是推進平安北京建設。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落實重點安保維穩任務。做好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日常管理,全力確保監所安全,有效預防和減少重新犯罪。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提升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