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堅持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貫徹落實《北京市全面依法治市規劃(2021-2025年)》《北京市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意見(2021-2025年)》《2023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及《法治市場監管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要求,主要負責人積極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按照“強黨建、穩秩序、促發展、保安全”工作主線,大力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現將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如下:
一、2023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
一方面,認真落實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常態化機制,將《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綱要》納入學習計劃。主要負責人和黨組領導班子帶頭學習,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全面依法治國的部署要求,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堅持建設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法治隊伍,將習近平法治思想和法治政府建設作為重要學習內容納入年度幹部教育培訓計劃並組織落實。另一方面,部門法治工作機構開展全面培訓輪訓和依法行政專題培訓,組織全系統主管法制工作領導及法制骨幹、市局機關業務骨幹參加依法行政專題培訓和法治專題講座。
(二)健全法律制度體系,全面提升行政決策法治化水準
加強行政規範性文件制定監督管理。全面落實行政規範性文件合法性審核和備案制度,對規範性文件制定進行嚴格程式把關,專題進行文件清理,備案我局制發的行政規範性文件。健全公眾參與重大決策機制,完善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公開制度,重大行政決策目錄和有關政策文件全部依法公開,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和意見採納情況。
(三)加強法治隊伍建設,全面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水準
一是加強法治隊伍能力建設。開展綜合執法能力提升和專門業務培訓,強化對下級部門的業務指導、協調和監督職責,落實日常考核制度。以法制培訓指導、彙編典型案例、案卷評查、法制審查審核等多種方式提升全系統執法水準。印發“法治走訪基層”活動方案,從立法、執法監督、普法等方面全面規範市場監管系統“法治走訪基層”。二是完善市場監管系統公職律師管理。抓好公職律師申報、登出及年檢考核。組織公職律師脫産培訓,公職律師隊伍法治能力素養得到提升。三是加強法律顧問隊伍建設。建立健全法律顧問長效工作機制並穩步推進。設立法律顧問辦公室,設在法制機構,加強外聘法律顧問的聘請、服務和管理工作。
(四)持續優化首都營商環境,助力推進高品質發展
完成了優化營商環境6.0版改革涉及市場監管領域任務。出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降低市場主體制度性交易成本工作方案。支援知識産權使用權出資設立企業,並率先在醫學科技企業實踐落地。實現電子營業執照一照通投,電子營業執照累計調用量居全國首位。以“e窗通2.0”升級改造為核心建設“集約統一、智慧便捷”的市場監管部門數字服務平臺。京津冀營商環境一體化進一步升級,實現在支援三地試點區域開展營業執照異地“辦、發、領”,打造“統一規範、共享共用、高效協同”的京津冀一體化監管執法體系。品質技術基礎服務進一步優化,全市品質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試點持續增加。
(五)紮實做好事中事後監管,實現政府監管“無事不擾、無處不在”
一是推動跨部門綜合監管要求落地。牽頭制定我市深入推進跨部門綜合監管的實施意見,建立健全跨部門綜合監管制度框架。明確全市跨部門綜合監管事項清單,實現監管不缺位、不越位。統籌各部門制定明確統一的監管標準,分事項劃分監管職責,完善風險隱患突出的重點領域、新興領域監管規則,推動行業發展和有效監管兩手抓、兩手硬。二是協同推動“6+4”一體化綜合監管改革,拓展市級試點場景,深入推進四項場景化措施。制定“一業一冊”“一業一單”工作指引。推行“風險+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完善“一業一評”。三是加快推進全國市場監管數字化試驗區建設。印發深入推進全國市場監管數字化試驗區(北京)建設工作實施方案。分業務、分領域推進數字化改革工作。開展試驗區建設示範區、示範點申報評選,加強聯繫指導和成果孵化。四是持續推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常態化。發揮北京市“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聯席會議機製作用,支援多部門推進部門聯合抽查常態化。制定部門聯合抽查事項清單,擴大部門聯合抽查範圍,合併檢查頻次高、干擾大的檢查事項。
(六)依法全面履行職責,推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
一是加強重點領域監管執法。加大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全面開展打擊整治食品違法犯罪治亂除害五大戰役專項執法工作。開展安全生産與火災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及城鎮燃氣安全專項整治行動,開展食品集中交易市場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情況專項督查。二是嚴格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落實執法人員持證上崗,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等制度,修訂裁量權適用規定及配套裁量基準表,梳理北京市市場監管綜合執法文書樣例。三是大力推進柔性執法。推廣輕微違法免罰和初次違法慎罰制度,印發輕微違法行為容錯糾錯清單(第二版)。推進行政指導制度建設,出臺首家省級市場監管部門行政指導工作規範。
(七)健全完善法治監督體系,推進權力在陽光下運作
一是自覺接受外部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嚴格執行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認真落實司法建議並及時回復。自覺接受駐局紀檢監察組紀檢監督。二是加強財務管理和審計監督,出臺多項管理制度。開展信訪工作條例貫徹落實年活動。三是強化執法監督。積極運用執法案卷評查規範工作流程。加強行政復議糾錯與指導,督促指導執法人員依法規範辦案。積極配合復議機構調查、調解工作,做好行政復議決定書執行。
(八)嚴格落實普法責任制,積極開展普法宣傳
積極進行制度建設,印發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及普法責任制清單。做好系統內普法,開展會前學法7次,舉辦法治講座2次,安排國家工作人員旁聽庭審2次。積極開展社會普法,結合本行業重點、熱點問題有序組織開展普法宣傳。加強新媒體普法,圍繞重要時間節點組織全系統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普法宣傳。落實依法治理各項任務,加強依法治企,推進“法律進網路”。積極參加第二屆全國市場監督管理法律知識競賽、北京市法治文藝大賽,通過開展法治文化節系列活動,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濃厚法治氛圍。
二、2023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有待進一步深入,將其轉化為法治思維的能力需要加強;二是法律制度需進一步完善;三是需進一步推動各部門加強對公平競爭審查工作的認識。
三、黨政主要負責人切實履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相關情況
局主要負責人認真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在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中積極履職,有效推動各項責任落實。一是帶頭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全面依法治國的部署要求,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二是加強黨對法治市場監管建設的領導,對2022年法治政府建設年度情況報告、2023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等法治政府建設相關文件認真聽取彙報並組織集體研究審議。三是注重評價機制,建立並完善法治市場監管建設指導評價機制,圓滿完成總局市場監管評價調研任務,北京市市場監管法治建設工作獲得調研組高度評價為“厚植制度根基,創新性推進各項依法行政制度規定,高質高效履行部門職責”。四是推進領導幹部述職述法評議,樹立重視法治素養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導向。將述法納入述職內容,規範報送述法報告。
四、2024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安排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場監管總局的領導下,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將繼續圍繞“強黨建、穩秩序、促發展、保安全”的工作主線,按照主題教育活動要求,結合行風建設工作部署,進一步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以首善標準服務基層市場監管法治建設,以法治護航首都市場監管高品質發展:
一是加強法律制度建設。推進北京市非現場監管、公平競爭地方性立法調研工作。
二是推動一體化綜合監管改革。開展“風險+信用”分級分類評估,推行綜合監管“無事不擾”白名單試點。嚴格落實加強非現場監管三年行動計劃重點任務,實現非現場監管行業領域全覆蓋。
三是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行統一的經營主體登記規範和審查標準,提升品質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效能,加快建設産業計量測試中心。
四是強化競爭政策基礎地位。加快推進本市公平競爭地方立法,貫徹落實北京市公平競爭審查工作程式規定(試行)和北京市重大政策措施公平競爭審查會審工作暫行辦法。加強民生領域反壟斷監管執法,做好經營者集中審查試點工作,持續開展反不正當競爭“守護”專項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