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紮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將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計劃,與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一體學習領會、貫徹落實。建立領導幹部應知應會黨內法規和法律法規清單制度,推動領導幹部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首家一站式勞動爭議調解中心成立、京津冀15個社保公共服務“同事同標”入選2024年北京市十大政府法治典型事例。
(二)健全制度體系,推動人社領域立法工作
配合出臺《北京市推進京津冀社會保障卡一卡通規定》,按期推進《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辦法》修訂工作,完成《北京市集體合同條例》修訂立項論證。對《北京市行政執法監督辦法》等27件法規規章草案提出意見建議。
(三)依法高效履職,推進政府職能轉變
一是推動京津冀人社協同發展。簽署深化人社事業協同發展框架合作協議。發佈30項“一卡通”應用場景、設立“京津冀協同社保幫辦窗口”,為企業群眾提供高頻業務異地辦理服務。
二是持續深化人社領域改革。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出臺《就業困難人員認定管理辦法》等4項政策,就業政策更加精準。啟動工傷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試點,穩妥推進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出臺我市加快數字人才培育支撐數字經濟發展實施方案,增設量子資訊、虛擬現實等9個職稱評審專業。
三是大力推進系統行風建設。深化“局處(科)長走流程”,打造疑難問題“專家會診室”。12333熱線群眾好評率保持在99%以上。智慧人社攻堅行動取得重要進展。廣泛開展業務技能練兵比武,榮獲全國人社窗口單位業務技能練兵比武比賽團體一等獎。
(四)加強制度落實,提升科學民主決策水準
一是完善決策機制。健全黨組會、局長辦公會議事決策機制,集體審議重要制度文件、重要項目安排和資金使用等議題。主動聽取公眾意見,先後邀請5位代表參與我局行政決策會議。
二是落實行政規範性文件管理制度。依照規範程式審議制發行政規範性文件,全年開展合法性審核140余件次,備案30件,及時率、準確率均100%。經梳理不存在不公平對待企業及違反外商投資法的規範性文件。
三是落實政府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制度。聘請法律顧問審查民事合同130余件,提供法律意見400余條。發揮公職律師作用,積極參與仲裁調解、爭議案件辦理等法律事務。
(五)加強規範化建設,提高行政執法效能
一是完善行政處罰裁量基準。新增涉及職業教育、婦女權益保障、社會保險經辦等事項的21項處罰權裁量基準。編制公佈第三版《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行政處罰清單》。
二是大力開展執法監督。落實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和資格管理制度,動態調整在崗人員。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常態更新“行政執法公示”模組。開展行政處罰案卷“以評促訓”工作。
三是深入推進一體化綜合監管。制定加強非現場監管工作方案,在6個行業領域統籌推進人社系統非現場監管工作。開展綜合監管“一碼檢查”工作,執法人員綁定率達100%。梳理形成行業領域“無事不擾”企業清單。
四是積極化解矛盾糾紛。創建勞動用工風險監測系統,實現對企業裁員風險實時預警。深化勞動保障監察執法,為1.66萬名勞動者追發工資2.43億元。健全勞動關係協商協調機制,建成10家新就業形態勞動糾紛“一站式”調解中心,八成以上案件在仲裁階段徹底化解,有效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六)堅持公開透明,強化內外監督力度
一是主動接受人大政協監督。參加市政協首場提案選題知情通報會,通報人社相關工作情況。按期辦結建議提案196件。
二是持續推進政務信息公開。圍繞就業幫扶、社會保險待遇等重點領域,鞏固政策解讀工作基礎,規範政務公開標準化建設。政策性文件公開徵集意見9次,辦理依申請信息公開327件。
三是健全社保基金安全監管體系。開展社保基金專項整治,創新開展基金監管督導,依法做好社保待遇發放工作,不斷鞏固基金安全防線。
四是自覺接受司法監督。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3次。支援檢察機關辦理行政訴訟監督案件5件。規範復議訴訟案件工作規定,全年辦理行政復議案件30件,行政訴訟案件21件。組織幹部旁聽庭審案件2次。
(七)推動落實“八五”普法規劃,營造濃厚法治氛圍
一是市區協同打造普法矩陣。印發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及普法責任清單,舉辦依法行政培訓班,開展“人社普法進萬家,法治保障你我他”宣傳月、民法典宣傳月、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項普法、憲法宣傳周等活動。積極參與全市“我們的法治故事”作品評選活動,推薦的作品分獲二、三等獎。
二是積極宣傳人力社保政策。“北京人社”官方微信、微網志等系列政務新媒體圍繞人社法律法規開展普法宣傳,發佈政策解讀圖文、視頻等3200余條次,並結合“仲心護航”仲裁宣傳服務月開展直播活動,總閱讀量為2754萬餘人次。
二、2024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不足
一是熟練運用習近平法治思想解決高品質發展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水準還有待提高,以法治方式引領、規範、促進和保障工作創新的能力還需進一步加強。
二是人社政策專業性強、覆蓋面廣,與企業和群眾利益息息相關,政策解讀還不夠通俗易懂,宣傳服務有效性還需持續提高。
三、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
一是着力加強法治人社建設的組織領導。主持召開法治人社建設領導小組會議,審議年度任務分工方案。將法治人社建設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同評價。
二是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落實信訪法治化、行政復議體制改革、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要求,以會前學習形式,邀請專家專題講解《信訪工作條例》《行政復議法》《公平競爭審查條例》,履行保密工作第一責任人職責,帶頭宣講新修訂的《保守國家秘密法》,提高幹部的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
三是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專題研究立法重點難點問題,研究確定首都人社領域36項119條具體改革措施,統籌推進就業、社保、人才人事、勞動關係和收入分配等各領域改革落實。
四、2025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安排
一是在法治軌道上推動落實改革任務。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牢固樹立法治思維,切實提升運用法治方式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水準,確保年度改革任務落地見效。
二是開展“作風建設提升年”專項行動。深化“局處(科)長走流程”,推動人社部門作風建設系統重塑。強化12333“熱線+辦事”職能,深化“智慧人社”建設,豐富“高效辦成一件事”場景,進一步擦亮人社服務“金名片”。
三是完善人社法規制度體系建設。積極推進《北京市就業促進條例》立法調研、《北京市集體合同條例》修訂起草。出臺促進高品質充分就業實施意見、職稱自主評審管理辦法等政策措施,梳理修訂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相關政策。
四是持續提升行政執法效能。落實北京市行政執法監督辦法,強化行政執法監督能力建設。繼續推進一體化綜合監管,嚴格規範涉企行政檢查,促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
五是加大普法宣傳力度廣度。做好“八五”普法收關工作。創新普法政策宣傳方式,以通俗易懂、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講好人社政策。開展“憲在行動”,推動憲法宣傳走深走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