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民政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設年度情況報告

日期:2025-03-28 10:00    來源:北京市民政局

分享:
字號:        

  2024年,市民政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法治政府建設各項決策部署,全面推進各領域工作規範化,法治政府建設取得新的明顯成效,為首都民政事業高品質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法治支撐。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2024年法治政府建設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一是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常態化機制,局領導集體參加“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專題輔導報告,不斷增強貫徹落實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二是舉辦局系統領導幹部依法行政專題培訓班,局領導及5位權威專家作專題授課,切實提高了黨員領導幹部的法治素養。三是將“用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法治中國建設”納入處級、科級幹部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網路專題培訓班,保證學習時間、學習效果。四是堅持將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領導幹部學法考法述法重要內容,2024年新提拔領導幹部全部通過任前依法行政能力測試,實現了以考促學、以學促行。

  (二)持續完善首都民政政策制度體系。一是制定並落實養老服務立法工作方案、專題調研計劃,完成《北京市養老服務條例》立項論證工作。二是結合民政領域工作實際,擬定了制定《北京市養老服務條例》等2025年立法項目建議,完成市人大等10余家單位近40余項法律意見回復。三是配合民政部開展修訂《婚姻登記條例》等立法調研,參加全國民政法治工作聯繫點座談會,與其他省市民政聯繫點交流經驗。

  (三)全面正確履行部門職能。一是經市政府常務會和市委深改委會議審議通過後印發《關於加強“老老人”服務保障的若干措施》,提出6個方面20條改革措施,發揮政府市場合力作用,進一步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二是出臺《北京市未成年人家庭監護能力評估辦法》,健全兒童福利和關愛保護體系。市兒童福利院被確定為“首批全國兒童福利機構高品質發展改革試點單位”。三是制定《北京市殘疾人托養機構管理實施細則》,起草並報民政部發佈《殘疾人服務機構服務規範》國家標準,開展康復輔助器具配置服務等標準編制工作。四是深化婚姻登記“跨省通辦”,推動婚姻登記數據電子化應用;深入推進婚俗改革創新,將婚俗改革納入全市鄉村振興指標體系。

  (四)深入推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一是積極推進一體化綜合監管,在9個監管領域編制33項篩查比對規則,在養老機構、社會組織領域建立“風險+信用”分級分類評估模型,非現場檢查佔比超過60%,得到相關市領導肯定性批示。二是健全完善殯葬領域綜合監管體系,對殯儀服務市場主體開展常態化聯合執法檢查,規範殯葬市場秩序。三是對市級社會服務機構業務活動、基金會公開募捐、行業協會商會涉企收費、慈善組織管理漏洞和風險隱患等開展專項檢查。常態化開展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工作,核查處置相關線索138條,取締勸散非法社會組織22個,2個案例入選民政部2024年十大非法社會組織案例。四是健全完善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出臺《北京市民政行政裁量權基準清單》,有力規範了行政許可、行政給付、行政確認、行政檢查職權的行使。五是嚴格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實行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和資格管理,全年開展行政檢查420次,辦結各類案件437件,作出處罰決定105件,作出不予處罰決定70件。

  (五)持續強化對行政權力的監督。一是聚焦“選、簽、管”三個環節,統籌優化局屬單位法律顧問管理機制,實現服務品質和財政資金使用效益雙提升。認真落實公職律師制度,新增公職律師3人,現有41人。二是依法依規履行資訊發佈和政策解讀責任,答復依申請政府信息公開109件,廣泛接受監督。三是高品質推動建議提案辦理,完成178件建議提案,及時有效回應關切。四是紮實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及時修訂局信訪、接訴即辦工作實施細則,積極推進源頭治理和前端化解,依法依規辦理3.5萬餘件群眾訴求。五是依法化解行政爭議。積極開展分析論證,深入挖掘證據依據,共辦理行政復議案件13件,行政訴訟9件,無敗訴案件,行政訴訟案件未涉及需要本部門負責人出庭應訴的情況。尊重並執行生效行政復議決定、法院生效裁判,維護法治權威。

  (六)不斷提升法治保障能力。一是加強合法性審核力度。共審核行政規範性文件23件、聯審文件3件,報市司法局備案規範性文件19件,清理確認有效的規範性文件241件,局系統合同合法性審查4600余份,有效消除了工作領域的眾多薄弱點、風險點。二是繼續堅持疑難法律問題的研究論證機制,整合專家資源,就東部基地案件等急難法律問題,研究形成切實可行的工作思路。三是開展重點課題研究,《民政部門推動老年人意定監護實施機制研究報告》獲2024年民政部政策理論研究一等獎;在《中國民政》雜誌刊發交流文章4篇,為深化履行法定職責提供有力指導。四是認真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發放法治書籍1200余冊,開展進養老機構教育活動1039場次,積極利用多媒體平臺,加大對幹部職工及服務對象的普法力度,持續傳遞首都民政法治好聲音。

  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中存在的不足

  (一)某些領域法規政策存在滯後等問題仍需推進解決。如在殯葬領域,本市條例因制定時間較早,對審批條件、範圍、時限等未作具體規定,“放管服”改革後,原有殯儀服務許可實施規範又被廢止,尚未出臺新的指導性規範,各區民政局開展審批工作依據不足。

  (二)疑難問題研究論證機制需要進一步完善。面對複雜的法律關係,特別是對一些違法行為性質的認定缺乏直接法律依據的問題,開展合法性審核、把控法律風險的能力仍需提升,疑難法律問題的研究論證機制還需進一步完善。

  (三)法治宣傳力度還有待加強。部分單位“誰執法誰普法”的責任意識不強,普法宣傳的方式方法還不夠豐富,宣傳的覆蓋面、影響力還不夠,法治宣傳教育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新性有待進一步增強。

  三、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加強法治政府建設情況

  (一)局黨政主要負責人主動扛起推進法治建設責任。發揮“關鍵少數”示範作用,對重大改革和法治建設重點任務親自研究、親自部署、親自協調、親自督辦,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動首都民政事業高品質發展。主持召開2024年度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暨法治宣傳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傳達上級關於法治建設決策部署,審議2024年北京市民政法治工作要點及任務分工,為全年法治工作提供指導。

  (二)嚴格落實重大行政決策工作要求。認真貫徹《重大行政決策程式暫行條例》,圍繞重點任務推進落實、重大項目和資金使用等重大決策事項,召開黨組會、局長辦公會、專題會等重要會議84次,審議議題331項並依法作出決策,帶動全系統依法行政水準不斷提升。開展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的考核評價和督促檢查2次,督促各級領導幹部依法行政,推動完善內部層級監督和專門監督。

  (三)積極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濃厚氛圍。組織局長辦公會前學法4次,舉辦法治專題講座2次,印發《關於落實領導幹部應知應會黨內法規和法律法規清單制度工作的實施方案》並向市委依法治市辦備案,建立健全系統管用的學習體系、激勵機制,不斷促進民政領導幹部法治思維和法治行為習慣的養成。

  (四)深化開展述職述法工作。2024年2月29日,局黨政主要負責人就帶領全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奮力推進法治建設等方面情況,在黨組會上進行專題述法。同時,將推動落實法治建設情況作為各級班子成員年終述職的重要內容,持續增強各級領導幹部法治素養和法治能力。

  (五)法治建設成果獲得民政部充分肯定。2024年3月,民政部部長陸治原、副部長張春生對我局法治建設成果給予充分肯定、作出重要批示,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經總結提煉後通過《民政部簡報》向全國刊發。以落實民政部批示為契機,以“兩個規範化”建設為抓手,着力補齊民政法治領域的弱項短板,全面提升民政法治工作效能。

  四、2025年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安排

  一是將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政工作的重要論述列入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及相關會議培訓的重要內容,落實領導幹部應知應會黨內法規和法律法規清單,強化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促進領導幹部法治思維和法治行為習慣的養成。二是強化法治工作組織領導,發揮我局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暨法治宣傳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統籌職能,整體推動全系統依法行政工作,完善相應體制機制建設,開展本領域全局性基礎性法律問題研究。三是落實年度立法計劃,積極推進各項立法調研,推進本領域法規制度體系不斷完善。進一步提升行政規範性文件審核能力,提升行政規範性文件品質。四是做好行政應訴復議和合同合法性審查,積極防範法律風險。持續健全完善本領域法律顧問服務機制,充分發揮法律顧問的作用。五是認真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創新開展普法宣傳,更加積極地利用多媒體平臺,及時宣傳民政工作相關法律法規。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