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民政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年度情況報告

日期:2024-03-30 20:00    來源:北京市民政局

分享:
字號:        

  2023年,市民政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和民政部關於法治政府建設的決策部署,紮實推進依法行政各項工作,不斷提升全系統法治政府建設能力和水準。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一是認真落實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常態化機制,把《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綱要》等納入學習計劃,專門邀請司法部法治調研局同志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不斷開創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新局面”為主題,為全系統闡釋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義、核心要義、實踐要求。二是將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深入學習習近平關於民政工作的重要論述專題讀書班以及民政系統科級、處級任職培訓、輪訓等的重要內容,並要求各單位將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工作日程,保證學習時間、學習效果。三是堅持將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領導幹部學法考法述法重要內容,2023年新提拔領導幹部全部通過任前依法行政能力測試,考試重點為習近平法治思想等內容。

  (二)不斷健全民政領域法規政策體系。一是聚焦重點領域,協助市政府、市人大完成《北京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修訂並於2023年6月1日正式實施,推動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體系更加完善。二是選取昌平區民政局為民政系統法治工作聯繫點,協調保障民政部領導赴昌平區、朝陽區調研4次,反映基層民政法治實情,輔助立法工作開展。三是推進修訂《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委員會組織法〉辦法》立法調研,完成2部政府規章立法後評估,法規制度建設水準不斷提高。四是更新完善全系統政策法規文件資訊庫,梳理出我局主責各效力層級有傚法規文件300余件,理清法規文件“家底子”。

  (三)依法落實監督管理服務職責。一是推動以市政府辦公廳名義印發《關於完善北京市養老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出臺養老助餐服務發展、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失能失智老年人照護等“1+N”系列政策,構建多層次基本養老服務體系,推動養老服務普惠化發展。二是有效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研究擬訂社區和村級組織減負工作所有政策文件,一體推進社區和村級組織減負工作。出臺《北京市基層社會工作服務體系建設指導細則》,統籌推進民政領域基層服務站點整合。三是制定完善殯葬服務體系提升保障能力、強化殯葬綜合監管等系列方案,建立健全殯葬服務資源統籌調度機制。四是完善分層分類救助體系,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有關工作的通知》,調整低保、特困等相關標準,開展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常態化幫扶,提高救助的精準性和實效性。五是研究起草《關於黨建引領社會組織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加強政治建設、深化黨建業務融合、強化法人治理、服務首都高品質發展等16條措施。出臺《北京市社會組織信用監管辦法(試行)》,建立以信用為基礎的社會組織新型監管機制,通過信用積分方式開展社會組織公共信用評價。六是印發《北京市開展婚姻登記“跨省通辦”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編制“跨省通辦”辦事指南、政策解讀、告知書等,全力推動婚姻登記“跨省通辦”試點工作。

  (四)深入推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一是聯合11部門印發了有關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專項行動的實施方案,經市政府同意,召開專項行動動員部署會,對全市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專項行動進行全面部署。加強對各區民政部門線索核查的現場指導和督導巡查,加大非法社會組織打擊力度。二是會同市公安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印發《關於對殯儀服務市場主體開展常態化聯合執法的意見》,針對違法開展殯儀服務的行為開展常態化聯合執法,切實提升綜合治理效能。三是嚴格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主動進行執法信息公開,嚴格落實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製度。強化對基層的業務指導和協調,加強與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的執法聯動,推動京津冀民政執法協同發展。

  (五)持續強化對行政權力的監督。一是穩妥推進政務公開工作。完善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公開制度,在我局官網公開年度決策事項目錄,依法依規履行資訊發佈和政策解讀責任,廣泛接受監督。二是認真辦理建議提案。將建議提案辦理作為接受民主監督、了解民意訴求、提升工作品質的重要抓手,嚴把答復意見的責任關、程式關、品質關,按時辦理完成全部建議提案。三是依法開展信訪工作。領導班子集體研判信訪工作形勢,明確下一步工作思路,壓緊壓實工作責任,“三率”考核情況在市屬機構中5期月考核綜合成績排名第一(並列)。四是依法化解行政爭議。積極開展分析論證,深入挖掘證據依據,依法辦理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案件,2023年無敗訴案件。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3次。

  (六)不斷提升法治保障能力。一是加強合法性審核力度。按規定開展行政規範性文件、聯審文件審核,認真開展合同合法性審查,有效消除了工作領域的眾多薄弱點、風險點。二是繼續堅持疑難法律問題的研究論證機制,整合專家資源,綜合分析研判,形成切實可行的工作思路,為各領域工作開展提供法治保障。三是設立專項課題,開展民政部門履行《民法典》規定監護職責機制研究,為後續履行相關監護職責的政策制定打好基礎鋪墊;開展行政機關內部法治審核機制的研究,推動建立我局內部法治審核管理和服務機制,進一步提升法治保障水準。兩項課題分別獲得民政部2023年民政政策理論研究一等獎和二等獎。四是認真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加大對幹部職工及服務對象的普法力度,提高普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取得良好進展。

  二、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一是一些領域法規政策存在空白、滯後、衝突等問題,在管理執法中存在法律風險。二是個別單位規範性文件、合同的起草水準仍需進一步提高。三是法治宣傳教育的覆蓋面還不夠廣,還不能滿足基層和群眾需求。

  三、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加強法治政府建設情況

  (一)帶頭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黨政主要負責人主持召開民政局2023年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暨法治宣傳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會,專題傳達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2023年全體會議精神,審議2023年全市民政事業法治工作要點及任務分工等文件,強調要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中築牢法治意識、壓實法治責任,在推動實施高品質發展中提升法治能力。積極落實述法工作的各項要求,主動將推動落實法治建設相關情況作為個人述職的重要內容,並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推進法治建設等方面情況進行了書面專題述法,按時、規範報送述法報告。

  (二)帶頭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認真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清單”。及時利用辦公會、專題會等研究解決法治政府建設重大問題,先後就年度依法行政考核、規範性文件審核、2023年行政復議和訴訟情況等組織二十余次研討,積極運用習近平法治思想指導工作實踐、推動解決實際問題。在“12·4國家憲法日”進行監誓,強調領導幹部要帶頭維護憲法尊嚴,保障憲法法律實施,堅定法治信仰,深化法治實踐。

  (三)將推進法治建設與主題教育相結合。組織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活動,推動全面加強民政局系統工作規範化建設,健全完善了“四清單、一流程、一標準”,即制度清單、權責清單、任務清單、安全風險隱患清單、業務流程和評價標準,各項清單制度與實際工作相匹配,科學規範、全程可控,引導幹部職工全面樹牢“一切按規矩辦”的意識,鞏固了依法行政工作基礎,持續強化了“崇德、愛民、專業、奉獻”的職業素養和職業精神。

  四、2024年工作安排

  一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落實領導幹部應知應會黨內法規和法律法規清單,堅持領導幹部學法用法述法制度,促進領導幹部法治思維和法治行為習慣的養成,強化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

  二是強化法治工作組織領導,發揮民政局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暨法治宣傳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統籌職能,整體推動全系統依法行政工作,完善相應體制機制建設,開展本領域全局性基礎性法律問題研究。

  三是落實年度立法計劃,積極推進立法調研,紮實開展立項論證,推進本領域政策法規體系不斷完善。進一步提升規範性文件審核能力,提升規範性文件品質。

  四是紮實推進政策法規領域薄弱點風險點問題整改,依法依規積極推動問題解決,推進相關制度規定的出臺和完善。

  五是做好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和合同合法性審查,積極防範法律風險。持續健全完善本領域法律顧問服務機制,充分發揮法律顧問的作用。推進建立各單位內部法治審核機制,提升各單位法治審核工作能力。

  六是加強法治宣傳教育,統籌完成好會前學法、依法行政培訓等工作,認真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利用多媒體平臺,及時宣傳民政工作相關法律法規。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