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市糧食和儲備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法治政府建設的決策部署,圍繞法治政府建設目標,把法治要求貫穿到糧食保供穩價、加強儲備管理等各個領域,為北京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工作提供堅強法治保障。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2020年法治政府建設基本情況
(一)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服務和保障
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疫情防控,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各項工作。加強機制建設,積極構建系統全面、專業權威、及時高效的首都新型糧食市場監測預警體系,進一步提升服務行業、服務社會、服務決策的能力。及時依法公開有關資訊,通過市政府新聞發佈會回應社會關切,穩定市場預期,平息本市超市糧油銷量激增態勢。強化糧食市場監督檢查,實現地方儲備糧承儲企業執法檢查全覆蓋和全市納統涉糧企業執法檢查全覆蓋。優化糧食應急投放保障體系,網點結構佈局更加合理,人口居住集中城區網點向經營糧油的大型連鎖超市聚焦,郊區根據糧食應急工作實際需要增加了備用應急供應網點。
(二)深入推進糧食和物資儲備部門職能轉變
1.推進“放管服”改革。營造更加便利的政務環境,精簡政務服務事項申請材料和壓縮時限,精簡材料21份,精簡比例達31%;壓縮時限193天,壓縮比例達50%。全面排查在實施行政許可、行政獎勵、其他權力等事項過程中存在的各類隱性壁壘。貫徹落實《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制定有關規定,明確依申請縮短行政處罰資訊公示期限的標準和工作流程。印發《糧食收購資格認定告知承諾制暫行辦法》,切實推行政務服務告知承諾制。成功舉辦“服貿會”糧食現代供應鏈發展及投資國際論壇,發起“節約糧食反對浪費”的倡議,在産銷合作、區域協同、對口扶貧、服務貿易方面取得顯著成果。
2.推進信用體系建設。開展2020年度全市糧食企業經營活動守法誠信評價工作,組織各區對納入統計範圍的糧食企業經營活動守法誠信情況進行全面審核、評分,擬定劃分守法誠信等級,並將評審結果進行公示。
3.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出臺本市改革完善糧食儲備安全管理體制機制工作措施,系統勾畫現代糧食儲備安全制度框架,為新形勢下服務市場調控、調節穩定市場、應對突發事件和提升首都安全能力奠定了基礎。應急物資儲備體系不斷健全,圓滿完成救災儲備物資整體搬遷轉運工作,區、街鄉級救災物資儲備網路和機制轉換穩步推進,救災物資應急調運流程進一步規範,初步建立了與市級應急管理機構、市專業部門的橫向協同,區街鄉聯動的機制。首次形成常態化的重要商品和應急物資統計管理機制,為動態掌握本市重要商品和應急物資儲備底數提供了抓手。重要商品指導工作開始破題,召開市級重要商品儲備部門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並制定重要商品收儲輪換和投放管理工作意見,為構建市級重要商品儲備體系奠定堅實基礎。
(三)持續提升規範化水準
1.加強制度建設。配合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開展《糧食安全保障法》《糧食儲備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意見徵集工作。加強市級儲備糧的輪換管理,對市儲備糧輪換辦法進行修改完善。印發《市儲備成品糧倉儲管理技術要點(試行)》,提出倉儲管理、貨位安全碼放、儲藏技術等關鍵指標以及叉車操作員等特殊崗位人員的資格要求和作業規範。加強標準體系建設,組織開展《成品糧儲藏技術規範》地方標準申報工作。制定《北京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預算績效管理辦法》《北京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機關採購工作管理辦法(試行)》,修訂《北京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內部審計管理辦法》,進一步規範和強化績效管理、採購管理、內部審計管理工作。
2.認真做好合法性審核工作。嚴格落實《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全面推行行政規範性文件合法性審核機制的實施意見》,嚴格規範規範性文件制發管理。嚴格做好合同合法性審核,審核各類協議、合同46件,提出審核意見692條。貫徹落實《北京市司法局關於開展民法典涉及的規章和行規範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對行政規範性文件進行全面清理。
(四)積極履行行政執法職能
1.加強執法規範和效能建設。全面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實現執法資訊全面公示、執法過程規範記錄、重大執法決定全部納入法制審核。完善“網際網路+監管”系統應用,完成與監管資訊系統關聯工作,對接了8項行政處罰和9類檢查單。開展全國政策性糧食庫存數量和品質大清查“回頭看”和全面問題整改“回頭看”,對政策性糧食數量、品質和庫存管理以及安全儲糧和安全生産執行情況,銷售出庫等重點環節發現問題進行拉網式大排查,全面摸排問題整改情況,達到全面提升國有糧庫管理水準的目的。
2.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加大對糧食流通行政執法力度,積極開展糧食庫存、政策性糧食出庫、糧食收購等專項檢查,完成市級“雙隨機、一公開”執法檢查175次。組織開展市儲備糧品質普查工作,在深入市內企業檢查儲糧保管的基礎上,開展異地儲備糧檢查,從檢查結果來看,市儲備糧宜存率達到100%,糧情穩定,儲存安全。
3.提升監督檢查工作水準。對各區糧食和物資儲備部門、各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執法人員進行行政執法培訓,根據糧食流通行政處罰清單中的違法行為,逐條講解檢查內容和檢查方法。召開糧食安全區長責任制考核工作會,部署考核工作業務,講解年度考核目標。召開12325全國糧食流通監管熱線宣貫會議,進一步強化本市12325糧食流通熱線核查工作。
(五)強化監督和法治宣傳
1.加強監督。加強部門預算、決算信息公開。組織實施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對績效目標運作狀況與預算執行情況實施雙監控。全面推進審計監督,採取“政府審計先行,內部審計跟進”方式,形成審計合力,重點審計與常規審計相結合,推進構建科學合理、規範有效的工作機制。協調配合審計局,做好政府審計工作。組織完成6家直屬單位的預算執行和財務收支、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費用補貼專項審計等12個內部審計項目。
2.推進政務公開。貫徹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主動公開摺子工程、重點工作等項目。按照“主動公開清單”,在規定時間內及時對“主動公開清單”中涉及內容進行公開。規範決策公開,對疫情期間新聞發言人回應首都糧食市場供應、價格等問題進行政策解讀。
3.加強法治宣傳。貫徹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堅持普法工作與法治實踐相結合,在糧食行政許可、行政檢查、行政處罰、備案等各類工作中,把法治宣傳教育融入法治實踐全過程,在法治實踐中加強法治宣傳教育,不斷提高法治宣傳教育的實際效果。積極開展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傳、“12.4”國家憲法日憲法宣傳周宣傳活動。舉行2020年世界糧食日宣傳活動暨北京市級糧食安全宣傳教育基地授牌儀式,加大糧食安全法治宣傳力度。
二、黨政主要負責人加強法治政府建設情況
(一)加強對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
本部門主要負責人積極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高度重視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通過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輪訓等,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組織制定我局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工作要點,明確法治政府建設的工作任務和責任處室,積極督促落實依法行政各項工作。
(二)落實重大行政決策工作要求
認真貫徹《重大行政決策程式暫行條例》。對於涉及糧食流通中長期發展規劃及糧食儲備安全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的事項,切實落實重大行政決策工作要求。在重大行政決策中引入法律顧問諮詢,推動法律顧問在制定重大行政決策、推進依法行政中發揮積極作用。
(三)積極開展依法行政相關知識培訓
充分發揮領導幹部的“關鍵少數”作用,領導幹部帶頭學法,定期開展會前學法、法治講座等活動,努力提升相關人員法治素養和依法辦事能力。對《民法典》《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政務處分法》《公務員法》等法律法規開展專題培訓,全年共舉辦4次會前學法,2次法治專題講座,培訓時間達到24學時。
三、存在的不足
隨着本市改革完善糧食儲備安全管理體制機制工作措施的出臺,重點任務需要加快落實,進一步完善配套制度,切實保障首都糧食安全;協同監管水準需要進一步提升,針對監管方式單一的問題,監管方法還需要進一步創新;普法宣傳目標不夠明確,宣傳形式不夠靈活,多采取看視頻、聽講座等灌輸式的教育方式,缺乏互動。
四、2021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主要安排
(一)強化制度建設
進一步規劃改革路徑,夯實各方責任,完善配套制度。研究起草本市應急物資儲備庫管理標準,指導本市應急物資儲備管理規範化建設,確保物資出入庫規範、存儲安全和發運快捷。制定政府儲備管理和政策執行情況年度考核方案,壓實企業主體責任,確保地方儲備糧安全儲存。
(二)提高監管水準
加大與垂直管理局的協同監管工作力度,通過日常業務檢查與執法督查相結合,全面檢查與隨機抽查、專項檢查相結合,本部門獨立監管與跨部門、跨區域執法監管相結合的儲備監管方式,創新完善協同高效的儲備監管方式。加大信息化手段在庫存監管中的運用,推動實現監管實時化常態化。
(三)完善法治宣傳教育方式
加強糧食行業法治文化建設,細化宣傳方案,針對不同宣傳對象宣傳,採取更細緻、更有效的普法方式。提高普法宣傳教育工作中的互動性,通過研究探討,提高培訓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