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2021年法治政府建設年度情況報告

日期:2022-03-29 10:00    來源: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分享:
字號:        

  2021年,我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市委、市政府關於法治政府建設的總體部署,緊密圍繞中心工作,紮實推進依法行政各項工作,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2021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提升法治思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將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會前學法重要內容和必修課程,及時學習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統計法》《個人資訊保護法》《接訴即辦條例》等新法。組織局長辦公會會前學法4次,舉辦行政執法、依法行政培訓班1期。

  持續深化“放管服”,提高政務服務水準。提高審批效率,綜合窗口全面推行“審批服務專用章”電子印章應用,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開展企業投資項目備案“走流程”檢查活動,確保打通備案政策落地“最後一公里”。完成政務服務事項委託受理和授權審批“雙授權”工作,採取容缺受理等多項措施,縮短了辦事時間,提高了辦事效率。

  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治理能力不斷提升。制定新型監管機制三年行動計劃,健立信用承諾、信用分級監管、信用修復等機制,基本實現全流程信用監管。社會信用體系更加完善,成為國內率先完成事前事中事後全流程信用監管政策的城市,推出“信用+地鐵出行”“信用+醫療”服務,信用體系的應用廣度進一步擴大。

  提升法治水準,推進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做好重點領域法制的“立、改、廢”。規範開展數字經濟、社會信用立法相關立項論證工作,系統研究謀劃和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法治領域突出問題。完善內部合法性審查機制,發揮政府法律顧問作用,對重大行政決策、規範性文件等事項提供法律支援。

  規範行政執法,堅持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貫徹落實新修訂的《行政處罰法》,梳理執法主體,根據執法依據的調整情況,及時完善權力清單和動態調整處罰裁量基準,配套完成處罰裁量基準的調整,並及時對社會公示。行政處罰職權100%納入檢查單,對檢查內容、檢查方法和檢查標準進行規範。

  加強宣傳教育,營造良好社會氛圍。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堅持執法辦案和普法宣傳相結合,增強法治宣傳教育的感染力和震懾力,發揮各類媒體傳播優勢,形成全方位立體化宣傳體系,推出了誠信宣傳品牌活動,開展“進企業”活動,組織開展安全生産宣傳指導等系列活動。

  二、2021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一)法治思維有待進一步提升。學習法律和掌握法律知識及時性有待加強,需培養法治思維和方式的習慣,進一步樹立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工作、解決問題的思維。

  (二)行政執法工作有待進一步深化。需進一步學習新修訂的《行政處罰法》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提出的工作要求,對新修訂的《行政處罰法》應用實踐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和深化,行政執法方式創新能力有待提升,行政執法質效有待進一步提升。

  (三)法治隊伍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法治工作人員需不斷提升業務水準,以適應依法行政工作的新形勢、新要求和當前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新要求,從而充分發揮依法行政工作中的作用。

  三、2021年度主要負責人積極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有關情況

  落實工作部署,主要負責人切實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主要負責人認真執行黨中央、國務院和市委、市政府關於法治政府建設的各項決策部署,自覺將推進經濟和信息化領域法治政府建設擺在重要位置,通過局長辦公會、專題會對有關立法工作、重要文件制定等工作進行研究審議,及時決策構建法治政府相關重大問題。

  推進領導幹部學法用法,學習引領發揮作用。通過組織辦公會前學法、專題講座、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法等形式,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集體學法,努力增強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謀劃工作、推動發展的能力水準。

  不斷完善依法行政各項制度,推進依法決策。根據工作面臨的要求和標準的提升,為落實重大決策程式、行政規範性文件制定等工作要求,完善相關制度。嚴格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式暫行條例》,擴大公眾參與度,有效降低實施風險。

  四、2022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安排

  2022年,黨的二十大將隆重召開,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具有重大意義的一年,也是我市穩步推進“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我局將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各項部署要求,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做好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謀劃。深刻領會和把握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地位,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制定“八五”普法規劃,明確五年普法任務,法治政府建設年度按時報告市委、市政府,按要求向社會公開,接受人民群眾監督。

  加大信用體系建設力度。推進市公共信用資訊服務平臺(二期)建設。推進“信易貸”平臺應用和社會信用資訊共用,按照國家統一部署開展國家融資擔保基金“信易貸”産品創新試點。推進“信用+醫療”,擴大試點醫院數量和服務用戶規模。推進“信用+地鐵出行”試點,逐步擴大站點數量,提升服務品質。推進社會信用立法,並研究制定配套管理制度。

  不斷增強法治思維意識。組織開展領導幹部學法工作,強化法治思維,提高領導幹部依法行政素養,把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必修課程,及時學習新法,全年開展不少於4次領導幹部會前學法活動,組織全系統依法行政培訓不少於1期,組織開展新法學習不少於2次。

  積極推進重點領域立法工作。圍繞中心工作,按照2021年立法工作計劃,堅持需求、問題和目標導向並重,推動《數字經濟促進條例》《社會信用條例》《無線電管理條例》立法工作。

  規範提升執法效能。落實新修訂的《行政處罰法》,規範開展行政執法工作。深化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落實,根據法律法規變化情況動態調整行政處罰權力清單,切實做好行政執法各項工作。

  強化法治隊伍建設。加強依法行政工作法治力量,提升法治業務水準。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提升行政執法能力水準,為加快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全面完成我局各項工作任務提供堅強有力的執法保障。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