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3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及成效
(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認真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重大決策部署,以及市委、市政府法治建設有關要求,深刻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精髓要義。將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各級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黨委、黨總支、黨支部)重點學習內容,培養法治思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二)紮實開展規自領域立法工作
完成《北京市地名管理辦法》制定和《北京市實施〈礦産資源補償費徵收管理規定〉辦法》廢止工作。繼續修改完善《北京市測繪條例》(修訂草案)。開展《北京市徵收集體土地房屋補償管理辦法》制定和《北京市建設徵地補償安置辦法》修訂研究。
(三)推進規範性文件、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及政府規章評估
制定《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管理辦法》,並明確重大行政決策、規範性文件合法性審查內容、標準、要求。對35件重大行政決策、規範性文件和辦公會上會議題進行合法性審查。其中,報市司法局審查9件、備案24件。收到備案審查意見2件,均及時作出解釋説明。利用一年時間完成16部市政府規章立法後評估工作,評估報告按時報送市司法局。
(四)圓滿完成優化營商環境6.0版改革任務
一是辦理建築許可方面。注重改革頂層設計,聚焦分級分類分區域差異化審批舉措、完善工程設計標準、精簡審批流程、優化竣工聯合驗收、規範服務行為、強化數字賦能等6個方面,細化為55項改革舉措,明確責任時限,定期督辦落實。繼續推行“改革示範區+任務管家”機制,選取海淀、朝陽等10個區,落實推廣承諾制、容缺辦、鼓勵和支援高精尖産業項目建設、精簡規範設計方案審查等改革任務。鼓勵各改革示範區大膽創新,形成系列經驗成果。召開系列專場座談會,為企業釋疑解惑。通過問卷調查了解企業體驗感並徵集意見建議。委託第三方機構跟蹤改革政策落地情況,總結經驗,解決重難點問題。
二是不動産登記方面。實現新建商品房轉移登記、政策性住房轉移登記、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首次登記全程網辦,助力企業高品質發展。推進“帶押過戶”,減少二手房過戶貸款交易時間以及貸款提前支付成本,促進二手房流通。實現“交地即交證”,將辦理流程縮短到1天內。簽訂華北三省兩市“跨省通辦”框架合作協議,深化與稅務等部門資訊共用查詢機制,有效提高登記便利度。建立“一碼關聯”管理機制,逐步推行以不動産單元代碼關聯建設項目全鏈條審批、服務事項,不斷提升治理效能。
三是推進審批制度改革方面。依申請類事項動態調整辦理項52項,其中新增31項(1項行政確認、30項行政許可),變更名稱21項(行政確認);行政處罰職權動態調整9項,合併6項、新增3項。
(五)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工作持續向好
召開2次府院聯動會議,繼續深化府院聯動機制。印發《不動産登記行政賠償案件履職指引》,編寫典型案例,總結實踐做法,深入排查風險隱患。舉辦法治建設培訓班,組織全系統130餘人參加培訓,通過專題授課和模擬法庭,提升幹部應訴能力。全年共發生行政復議、訴訟案件1113件,與2022年基本持平。其中,行政復議490件,同比增加28%;行政應訴623件,同比減少17%。敗訴10件,同比減少37.5%;敗訴率0.9%,同比減少3.6個百分點。
(六)全面提升行政執法水準
一是紮實推進執法工作。印發《2023年度行政檢查計劃》。填報執法檢查單約9.2萬件,每人平均檢查量121.53件。“A崗參與執法率”和“違法行為納入檢查率”均達100%。組織129人參加執法資格考試,通過率88.37%。辦理行政處罰案件6212件(含往年結轉2181件),辦結4792件(含往年結轉1848件),作出處罰3503件(含往年結轉1301件)。
二是大力開展執法監督。嚴格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每季度通報檢查工作開展情況,推動工作落實。採購移動檢查設備開展現場檢查,確保檢查全過程留痕。結合《行政處罰職權目錄》調整,對《行政處罰裁量基準》相應調整。嚴格落實行政處罰聽證制度,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推進“雙公示”及五類行政管理行為信用數據歸集、報送,加強信用監管。
三是深入開展依法行政督查督導。抽取1600余件審批和執法案卷開展評查,同步安排第三方機構對250余個審批項目建設單位進行抽樣調查,組織15家建設單位座談評估,及時發現問題,制定解決措施。
(七)紮實開展法制宣傳工作
印發《法治宣傳教育第八個五年規劃》《2023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貫徹落實本市〈法治社會建設指標體系〉(試行)任務分工方案》。圍繞二十大勝利召開,開展“迎接二十大、送法進萬家”宣傳活動;組織開展“6.25”全國土地日、“4.22”世界地球日、“8.29”全國測繪法宣傳日、國家憲法日暨憲法宣傳周等主題宣傳活動,收到良好效果。
2023年,市規自委法治工作成效顯著,6項工作舉措受到自然資源部表揚。
二、2023年推進法治建設存在的不足
行政檢查工作品質不夠高,存在流於形式現象;行政執法工作還不夠細緻規範,“重實體、輕程式”問題仍然存在。
三、2023年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加強法治政府建設情況
(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委黨組書記、主任張維帶領委黨組成員和領導班子認真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重大決策部署及市委、市政府法治建設文件精神,領會豐富內涵,提高法治政府建設能力。
(二)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組織領導
年初,召開委黨組會對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進行部署。落實我委各分局和委屬相關單位一把手年終述法制度。推動行政管理體制及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督促班子其他成員依法行政,並加強部門內部層級監督和專門監督,推進政務公開,確保權力規範運作。
(三)持續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水準
充分發揮委黨組法治建設領導核心作用,定期聽取工作彙報,研究解決重大問題。一把手親自部署、親自推動重大案件妥善處置,對行政復議應訴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30余次,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將法治建設要求納入《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實施、推動自然資源保護與合理利用、優化營商環境改革等重點工作,堅持重大決策法制審核。
(四)不斷加強依法履職監督
全面支援人大、政協、紀委監委依法履行職能,與司法機關建立協作機制。開展業務工作督查督導,定期聽取復議訴訟情況分析報告,重大案件親自協調督辦。全面清查各類法律文書執行情況,建立敗訴案件履行情況報告制度。
四、2024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主要安排
(一)高標準推進立法工作
繼續推進《北京市測繪條例》(修訂草案)修改完善、《北京市建設徵地補償安置辦法》修訂立項論證等工作,高標準完成立法任務。
(二)全面提高依法決策、依法行政水準
進一步提高規範性文件和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核品質標準。繼續抓好權力清單動態調整,依法辦理各類政務事項,堅持做到依法行政。
(三)持續推進優化營商環境改革
在辦理建築許可方面,聚焦企業關切,繼續推進工程項目“多規、多審、多測、多驗”合一改革。在不動産登記方面,全面落實電子證照、印章和簽名應用,推進不動産登記無紙化。持續優化網辦流程,提高網辦率。落實“京津冀+晉蒙”跨省通辦,延伸登記服務。
(四)不斷加強執法監督
繼續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同步推進執法監督平臺信息化建設,開展依法行政督查督導,進一步規範執法活動。制定我委《非現場監管行業領域清單》,堅持現場與非現場檢查相結合,不斷提高檢查工作品質。
(五)有效推動矛盾糾紛化解
大力抓好行政復議應訴工作。嚴格履行法院判決,確保案件處理及時到位。妥善處理信訪舉報事項,有效化解矛盾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