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2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及成效
(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重大決策部署,以及市委、市政府法治建設有關要求,深刻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精髓要義。通過黨組中心組擴大學習、會前學法等多種方式開展學習培訓,培養法治思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二)紮實開展規自領域立法工作
分別配合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和市生態環境局完成《北京市城市更新條例》和《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條例》立法工作。完成《北京市徵收集體土地房屋補償管理辦法》立項論證工作。將《北京市地名管理辦法》立項申請報告報送市司法局。
(三)推進規範性文件、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及政府規章評估
加強規範引導和制度建設,印發進一步加強重大決策和規範性文件合法性審查、進一步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的文件。對33件重大行政決策和規範性文件進行合法性審查,其中報市司法局審查12件、備案8件,未發生被市司法局備案審查糾錯問題。部署本市規自領域18部政府規章立法後評估工作。完成我委行政規範性文件目錄梳理報送及規範性文件庫填報工作。
(四)圓滿完成優化營商環境5.0版改革任務
在辦理建築許可方面:建立“示範區+任務管家”工作機制,建設8個改革示範區,推動全部33項創新試點和改革任務圓滿完成。其中“用地清單制”改革縮減辦理期限約52個工作日,降低費用約63萬元/公頃;全市低風險項目、集中供地項目以及集體建設用地零星公共公益項目規劃許可告知承諾制,將規劃許可辦理時限壓縮至0.5個工作日;“多測合一”改革使企業成本、時間均降低20%。施工圖審查由事前審查轉為事後抽查,受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自然資源部和市政府認可。推動法規文件及規劃成果公開。推動系統完善升級,社會投資建設項目線上辦理、通知、跟蹤、支付實現率均達100%。全面梳理買地(租地)建房、買房、租房三大類項目審批流程。我市社會投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成果榮獲第六屆“法治政府獎”。
在不動産登記方面:一是強化系統整合。全市不動産登記大廳綜合窗口增至263個。全部業務類型均可通過“一網通辦”方式申請。全年辦理不動産登記約96.2萬件,其中網辦約50.1萬件。二是深化資訊共用。實現與10個部門、16類資訊整合共用,並上線“以圖查房”檢索方式。三是通過數字化建設將登記窗口向社會延伸。實現企業間存量非住宅房屋交易登記延伸至北京産權交易所、不動産公證繼承登記延伸至公證處、新建商品房轉移登記延伸至開發企業,形成“登記+N”一站式辦理體系。
在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方面,對政務服務事項進行動態調整。依申請事項調整3項,合併1項、新增2項;非依申請事項調整28項,新增行政檢查事項13項,動態調整行政處罰職權15項(新增9項、調整名稱5項、取消1項)。
(五)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工作持續向好
持續推動府院定期溝通,加強訴源治理,解決類案問題。建立法律專家庫,創新“案例沉浸式教學+履職指引規範”模式開展法治培訓。全年發生行政復議、訴訟案件1134件,同比減少22%,其中,行政復議382件,同比減少37%,行政應訴752件,同比減少10%。敗訴案件51件,同比減少48%,其中,有責敗訴16件,不動産登記類無責敗訴35件,敗訴率4.5%,同比減少2.5個百分點。
(六)全面提升行政執法水準
一是紮實推進執法工作。印發《2022年度行政檢查計劃》,定期公示檢查結果。填報執法檢查單約7.6萬件,每人平均檢查量130件。違法行為納入檢查率98.85%,A崗參與執法率92.96%。組織146人參加執法資格考試,通過率85.62%。為1163人換發新版執法證件。全年行政處罰案件立案5089件,辦結4694件(含往年結轉1234件),作出行政處罰3330件(含往年結轉726件)。
二是大力開展執法監督。嚴格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印發《規劃自然資源領域輕微違法行為免罰清單(試行)》,明確9種免罰情形。結合《行政處罰職權目錄》動態調整,對《行政處罰裁量基準》相應調整。嚴格落實行政處罰聽證制度,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推進“雙公示”及五類行政管理行為信用數據歸集、報送工作,加強信用監管。
三是深入開展依法行政督查督導。繼續完善集體土地和農用地轉用、建設用地供應、“多規合一”方案審查等重要環節工作的規則標準。隨機抽取900余件審批和執法案卷開展評查,同步委託第三方對200余個報批項目的建設單位進行抽樣調查和座談評估,及時發現問題,研究解決措施。
(七)紮實開展法制宣傳工作
印發《2022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圍繞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開展“迎接二十大、送法進萬家”活動。深入開展“6.25”全國土地日、“4.22”世界地球日、“8.29”全國測繪法宣傳日、國家憲法日暨憲法宣傳周等主題宣傳活動。積極參加全市憲法知識競賽,獲全市優秀組織獎。
二、2022年推進法治建設存在的不足
主要表現在:行政檢查工作開展持續性還不夠強;行政執法工作開展還不夠細緻規範;對行政處罰職權劃轉還不夠及時等。
三、2022年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加強法治政府建設情況
(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委黨組書記、主任張維帶領委黨組成員和領導班子認真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重大決策部署,以及市委、市政府法治建設文件精神,提高法治政府建設能力。
(二)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組織領導
年初召開委黨組會對法治政府工作進行部署。落實各分局和委屬單位一把手年終述法制度。大力推動行政管理體制及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督促領導班子其他成員依法行政,並加強部門內部層級監督和專門監督,推進政務公開,確保權力規範運作。
(三)紮實推進依法行政
充分發揮委黨組在法治建設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定期聽取工作彙報,研究解決重大問題。將法治建設要求納入《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實施、推動自然資源保護與合理利用、優化營商環境改革等重點工作,堅持重大決策法制審核。
(四)加強依法履職監督
全面支援人大、政協、紀委監委依法履行職能,與司法機關建立協作機制。開展業務工作督查督導,定期聽取復議訴訟情況分析報告,重大案件親自協調督辦。全面清查各類法律文書執行情況,建立敗訴案件履行情況報告制度。
四、2023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主要安排
(一)高標準推進立法工作
紮實推進《北京市建設徵地補償安置辦法》修訂、《北京市地名管理辦法》制定等工作,高標準完成立法任務。
(二)全面提高依法決策、依法行政水準
進一步提高規範性文件和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核品質標準。持續推進政府規章立法後評估工作,為後續立法工作奠定基礎。繼續抓好權力清單動態調整,依法辦理各類政務事項,堅持做到依法行政。
(三)持續推進優化營商環境6.0版改革
在辦理建築許可方面,突出提升便利度、突出環境可持續、突出數字化引領,推動工程建設領域全流程全鏈條改革,加強數字化信息化系統互聯互通,形成6.0版改革政策。在不動産登記方面,圍繞資訊共用應用、電子材料應用等,制定14項改革任務。繼續推動改革示範區和任務管家機制建設,總結經驗在全市推廣。
(四)不斷加強執法監督
嚴格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修訂行政執法操作規程,同步推進執法監督平臺信息化建設,繼續開展依法行政督查督導,進一步規範執法活動。
(五)有效推動矛盾糾紛化解
大力抓好行政復議應訴工作,提高復議應訴工作品質。嚴格履行法院判決,確保案件處理及時到位。妥善處理信訪舉報事項,有效化解矛盾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