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單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及市委全面依法治市決策部署,法治政府建設取得積極成效。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2023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市金融監管局黨組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黨組理論中心組學習和黨員學習計劃,深入學習領會核心要義。嚴格落實領導幹部學法用法制度,高品質組織會前學法,及時組織各黨支部集體學習、黨員自學。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到紮實推進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設全過程、各方面。在局官網開設並更新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政策法規專欄內容,宣傳解讀國家及本市重要法律法規、中央及各省市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推進法治建設的先進做法。
(二)不斷提高首都金融法治化水準。一是健全制度體系。本市融資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地方交易場所、區域性股權市場、典當行、商業保理公司、融資租賃公司等7類地方金融組織行業監管辦法作為《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條例》的配套規範性文件發佈實施,落實行政裁量基準制度,制定發佈地方金融監管行政裁量權基準。二是持續提升民主決策水準。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和重大行政決策程式,發揮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作用,依法制定行政規範性文件,加強對重大行政執法決定和規範性文件、合同協議等法律文書的合法性審核和備案,及時做好清理工作,強化公平競爭審查工作機制。三是加強行政執法規範與效能建設。全面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科學組織現場檢查、非現場監管,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推進執法隊伍建設,加強行政執法人員培訓和儲備。四是穩妥化解社會矛盾糾紛。高度重視信訪工作,認真落實“接訴即辦”,依法辦理行政復議案件和行政訴訟案件。五是認真開展普法依法治理。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和重點領域法律法規學習宣傳,組織4次會前學法、2次法治講座。制定單位2023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持續開展“蜜蜂計劃”“百千萬宣教工程”等金融風險防範宣教活動。六是切實推進政務公開。按時辦結111件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力度,辦理信息公開申請。
(三)在市場化法治化軌道上推進高品質發展。一是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發揮各類融資對接機製作用,繼續用好“融資紓困直通車”,常態化舉辦“暢融工程”。“23·7”特大暴雨洪澇災害發生後,首都保險業立即開展災後保險救援理賠工作,切實發揮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作用。二是推進金融高水準開放。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先行先試,助力推出“兩區”建設金融領域2.0政策,一批標誌性、重量級金融機構擴大在京機構和業務規模。高規格舉辦論壇、會議等。三是深化金融改革發展。推動中關村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獲批,正式印發本市實施方案。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應用和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持續領先,穩步推進數字人民幣全域試點。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支援金融機構為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區建設提供綜合金融服務。四是提高地方金融監管效能。嚴把准入、審慎審批,嚴格履行地方金融組織准入審批流程,加強涉金融字樣企業工商登記前置管理。
二、2023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一是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改革、謀劃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二是幹部隊伍法治意識和依法行政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法治素養仍需進一步強化。三是執法隊伍建設和監管效能仍要持續加強完善,精準化、智慧化監管水準需不斷提高。
三、2023年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
一是堅持以身作則,發揮“關鍵少數”示範作用,把法治建設納入年度重點工作,部署、研究、協調、督辦相關工作。二是加強組織領導,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督促幹部依法行政、依法履職,紮實推動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落實落細。三是嚴格依法依規決策,圍繞金融支援穩增長、完善資本市場功能、金融業對外開放、地方金融監管等重點工作集體研究。四是完善制度機制,強化運用法治思維解決相關重大問題,不斷助力首都金融法治環境優化。
四、2024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安排
一是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加強黨對金融工作的領導,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擺在突出位置,豐富學習內容和形式,不斷提升全體幹部運用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應對風險的能力。
二是持續推進金融法治建設護航首都金融高品質發展。聚焦關鍵環節、重點任務,為進一步完善金融服務功能、提高金融服務發展質效、深化金融改革開放等重點工作提供法治保障。
三是堅持運用法治思維提升法治政府建設水準。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式規定,規範開展政務公開、合法性審查、行政執法、法治宣教等各項工作,持續加強幹部隊伍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