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財政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設年度情況報告

日期:2025-03-28 10:00    來源:北京市財政局

分享:
字號:        

  2024年,市財政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關於把法治政府建設作為全面依法治國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的部署要求,一手抓財政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和重要支柱作用,一手抓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以紮實推進依法行政、依法理財等工作有力促進法治政府建設。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2024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突出黨管法治,加強政治引領

  堅持從政治上看、從法治上辦,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把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要求融入財政法治建設,堅持在服務財政改革發展的大局中謀劃和推進財政法治建設,確保《北京市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意見(2021-2025年)》《北京市2024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等所明確的任務,在財政部門穩步落實。

  (二)突出依法履職,服務工作大局

  1.抓好中央重大政策落實及重點突出問題的監督檢查。圍繞增發國債資金監管、高標準農田建設資金使用管理、中小學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等重點領域開展專項監督檢查,依法組織實施政府採購、會計資訊品質、“兩師”行業的監管執法,着力加強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認真開展市級部門存量資金檢查。

  2.強化大額資金等重點預算事項規範管理。在全國率先出臺本市機關事業單位大額資金等重點預算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規範各單位黨組對大額資金使用,以及對外投資、政府採購、資産處置等六類重點預算事項的管理,強化部門內部權力運作監督。研究制定政府過“緊日子”60項負面清單,指導部門預算單位厲行節約,提升資金使用效益。完善加強“三保”等經費支出管理的制度機制,着力構建權責清晰、財力協調、區域均衡的市區財政關係,並加大財力下沉提升各區基本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兜牢“三保”底線。

  3.建立健全政府債務風險管控體系。加快推動所有化債方案落地見效,進一步健全政府債務“借用管還”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全口徑常態化監測債務情況,全市債務風險總體可控。

  4.圍繞成本績效管理健全政策制度和機制。研究進一步深化全成本預算績效管理的舉措,組織完成財政事前績效評估項目(政策)89個,完成重點項目財政績效評價27個,完成首批45項存量支出政策評價工作並將結果應用於2025年預算編制。

  (三)突出基礎支撐,夯實法治軌道

  1.積極開展財政立法研究和後評估。配合財政部、市人大、市政府完成了85個立法項目的調研、起草、修訂等工作,圍繞《預演算法》及《行政單位財務規則》在本市實施情況、新修訂《文物保護法》涉法定支出掛鉤條款、擬制定《會計師事務所和註冊會計師投訴舉報辦法》、擬廢止《北京市行政性事業性收費條例》、擬修訂《北京市財政局財政行政處罰裁量基準》等提交了專題調研或評估報告。

  2.加強行政規範性文件監督管理和公平競爭審查。審核清理行政規範性文件及財政政策性文件並依法依規公開,厘清核定本局現行有效的行政規範性文件131件、其他政策性文件1065件,並有針對性地制發風險提示清單。對新出臺的51件次財政政策措施,嚴格落實合法性審核及公平競爭審查等規定程式。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督查組彙報我局公平競爭審查工作經驗及拓展工作的思路,選派幹部參加全國公平競爭審查業務競賽獲得團體冠軍。

  3.紮實抓好行政法律風險防範和化解工作。支援法制機構對本局近900件次的具體行政行為開展合法性審核,依法處置行政復議案件650件、行政訴訟案件16件,落實局領導出庭應訴、涉訴處室負責人參加答辯、涉案監管執法人員旁聽庭審等制度,未發生復議被糾錯或有責敗訴的問題,有1起行政復議案件成為首批入選最高人民法院案例庫的示範案例。

  4.統籌運用財政政策和資金,支援我市法治政府建設牽頭機構和部門抓好憲法宣傳教育基地、政府立法縱深研究和成果展示、行政執法資訊服務平臺、規範性文件審查工作資訊平臺、行政復議場所功能完善、依法行政人才庫和專家庫等軟硬體建設,北京財政多舉措推動法律援助提質增效的做法在《中國財經報》等媒體刊登。

  (四)突出依法治理,優化法治環境

  1.積極推進監管方式轉變和創新。在5個行業領域推進非現場監管改革,成立工作專班,制定實施方案,組建24個行政檢查單,將3批286個監管對象納入“無事不擾”企業清單,建立18個數據分析模型覆蓋至12590個監管對象、3個“風險+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模型覆蓋至1329個監管對象,非現場檢查佔比實現96.31%(考核要求為超過20%),非現場檢查數量在49個市級部門中位居前10名。

  2.着力提升行政執法規範化水準。修訂完善《北京市財政局行政處罰工作規程》,明確不予行政處罰案件辦理流程,實行重大行政處罰事先告知和決定兩次提交集體討論及公開聽證制度,梳理製作財政部門行政執法文書統一模板,組織開展行政執法人員能力素質提升專題培訓及行政執法案卷評查。2024年,依法辦理“兩師”行業、政府採購領域行政處罰案件16件。

  (五)突出法治教育,提升法治素養

  研究制定了“深化法治宣傳教育,推進財政依法治理”工作方案及領導幹部應知應會法律法規清單,組織局黨組專題學法及局長辦公會會前學法6次,開展法治專題研討及培訓9次,面向財政系統徵集展示法治文藝作品17部,學習宣傳內容突出了習近平法治思想、憲法及《中國共産黨紀律處分條例》《公平競爭審查條例》《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條例》等,被司法部、全國普法辦評為全國“八五”普法中期表現突出的單位。

  二、2024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一是抓財政法治建設的系統性、針對性仍需增強,將依法行政與依法理財統籌推進的合力及質效有待進一步提高;二是法治思維和法治素養仍需提升,對有關領域的法律風險和隱患需要加強源頭治理;三是監管執法、復議應訴等工作面臨一些新特點、新挑戰,對疑難複雜問題需要加大研究解決力度。

  三、2024年我局主要負責同志履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堅持將財政法治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對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要事項親自督促,通過組織局領導班子集體學法議法、嚴格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式、集體審議決定重大行政處罰、具體審定行政案件應訴答辯意見、支援法制審核介入各項行政行為等多種措施,全面推進財政法治工作,切實與財政業務工作同部署、同落實。

  二是注重示範引領。在局領導班子集體學法議法、到預算部門和基層單位送法釋法、接受市人大依法監督及專題質詢等活動中,堅持學在前、講在前、做在前,並督促推進在本局黨員學習、幹部培訓、機關文化建設中體現和強化法治教育內容,有力推動了財政部門學法用法常態化。

  三是強化督導考核。嚴格按照預演算法要求,向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依法履職、依法理財情況。將法治工作作為民主生活會對照檢查及整改、年度財政工作報告、領導幹部年終述職考核的重要內容,支援依法行政工作與局屬各單位績效考核和區級財政運作綜合績效評價考核掛鉤,重視推進專業化、高素質財政法制幹部隊伍建設。

  四、2025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安排

  一是以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為統領,將涉及法治建設的重大事項擺在黨組重要議事日程,統籌推進,提升質效;二是做好“八五”普法收官評估和“九五”普法謀篇佈局,推動財政法治宣傳教育持續走深走實;三是認真抓好立法任務研辦、行政規範性文件合法性審核、財政政策公平競爭審查、行政執法規範與監督、非現場監管改革、復議應訴案件處置等工作,把培訓提升隊伍素質與研究破解“急難愁盼”問題結合起來,以高水準法治建設服務保障財政高品質發展。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