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財政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年度情況報告

日期:2024-03-30 20:00    來源:北京市財政局

分享:
字號:        

  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法治政府建設與責任落實督察工作規定》的部署要求,現將我局2023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2023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堅持黨的領導,加強政治統領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關於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紮實推進依法行政的重要部署,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把堅決擁護“兩個確立”、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要求融入財政法治建設,確保《北京市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意見(2021-2025年)》等所明確的任務在財政部門有序推進和落實。

  (二)突出依法履職,深化財政改革

  一是做好中央重大政策落實以及重點突出問題的監督檢查。印發本市進一步加強財會監督工作的實施方案,部署開展全市執行財經紀律重點問題、預決算公開、重點民生資金等13項檢查工作,組織開展了“兩師”行業、政府採購領域兩個四類問題專項檢查和整治。

  二是嚴格依法依規組織財政收入,落實減稅降費政策。2023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6181.1億元,增長8.2%。將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在地方許可權內頂格落實退役軍人和重點群體創業就業稅收優惠政策,提高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子女教育、贍養老人3項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標準,2023年全市退稅減稅降費近千億元。

  三是優化市對區轉移支付體系,穩妥推進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調整優化部分專項轉移支付資金管理機制,完善資金管理辦法,優化資金分配、規範支援範圍、明確管理要求。按照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的總體框架,以及推進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工作要求,會同市級業務主管部門,研究完善科技等多個領域改革方案。2023年市對區轉移支付資金達2261.8億元,增長10.3%。

  四是推動實現預算績效管理全過程業務“線上”運作,持續優化績效結果運用機制。將績效管理相關要求嵌入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運用於預算編制、執行、監督、決算等全過程,新設優化支出定額標準1515項。將績效結果應用納入市級行政機關政府績效考評,推動全成本預算績效管理改革實現市、區、街鄉鎮全覆蓋。

  五是深化政府採購制度改革,優化完善全市統一的“1+1+2”政府採購一體化平臺。統籌規劃和建設一個資訊發佈平臺、一個監管服務平臺、兩個交易平臺,實現了政府採購各環節的全鏈條電子化閉環管理。完善配套規則體系,全市政府採購項目施行“一套標準,一網辦理”,全部政府採購項目資訊“一網通查,免費獲取”。

  六是持續加強政府債務管理。在全國率先開展政府專項債券提前償還試點,為有效盤活存量債券資産、節約利息成本探索新路徑。制定債券管理使用“負面清單+典型案例”,建立以債務率為核心的債務風險監測機制,對債券項目進行全周期、常態化、穿透式跟蹤監測。研究制定所有化債方案,堅決守住不發生政府債務風險的底線。

  (三)強化法治保障,維護公平競爭

  一是積極開展財政立法研究和後評估。將2023年需要配合財政部、市人大、市政府完成的68項立法任務,分解到業務處室,完成了參與立法調研、起草、修訂等工作。組織開展《事業單位財務規則》《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辦法》的立法後評估,圍繞本市財政領域涉法疑難問題進行專題研討,着力優化法治保障環境。

  二是加強行政規範性文件監督管理和公平競爭審查。編纂《北京市財政部門行政規範性文件審查操作指引》,以“正面清單+負面清單”的形式進行規定闡釋、風險提示和案例警示。對行政規範性文件進行合法性審核、備案及清理,會同市市場監管局等部門印發《北京市公平競爭審查工作程式規定(試行)》《北京市重大政策措施公平競爭審查會審工作暫行辦法》,對2020年至2023年由我局制發或者起草的115件涉及市場主體經濟活動的政策措施進行了集中清理。

  (四)加強執法監督,推進依法治理

  一是實行行政執法清單式管理,梳理並公開由3項行政許可、230項行政處罰、15項行政檢查、1項行政確認、1項行政裁決組成的本部門權力清單,制定並公開隨機抽查工作細則、指引、清單,製作並公示涉及財政職能的九個領域的行政檢查單及檢查工作規範,2023年依法對有關違法行為主體作出行政處罰27件。

  二是嚴格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修訂本局行政處罰工作規程,制定《北京市財政行政領域不予處罰事項清單》,舉行重大行政處罰案件公開聽證7場,組織旁聽行政訴訟案件庭審,落實局領導出庭應訴制度,依法穩慎處置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案件54件。

  三是建立財政監督檢查部門、行政許可審批機構、法制審核監督團隊、行業管理協會等多元力量協調聯動機制,推進行業信用分級分類監管,聯合市場監管、公安等執法部門開展專項整治行動,有效強化對政府採購、會計、資産評估等行業領域的監管工作。

  四是充分發揮財政部門支援保障作用,修訂完善了本市司法行政系統執法執勤車輛配備使用管理辦法,支援完成了市級行政復議接待中心建設和全市基層法院訴調對接中心建設,以財政與法院通力協作實現了訴訟費票據和案款票據電子化。

  (五)多管齊下,提升普法質效

  制發《北京市財政局2023年“深化法治宣傳教育,推進財政依法治理”工作方案》和“全局共性清單+處室個性清單”,組織開展本市財政系統“八五”普法中期驗收評估及法治文藝作品創作展示,把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法、局長辦公會會前學法、在“4.15”和“12.4”專題學法、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製作為重要抓手,推動形成全員學法用法的熱潮。

  二、2023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一是法治宣傳教育以及依法行政與依法理財如何融合推進,在不同單位、不同主體間的重視和落實程度仍不平衡;二是在本市財稅領域推動立法工作不夠,與法治中國首善之區建設及財政治理現代化要求仍有差距;三是將依法治理與法律風險防控向財政業務管理源頭及長效機制建設延伸推進不夠。

  三、2023年我局主要負責同志履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堅持將財政法治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對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要事項親自督促,通過組織局領導班子集體學法議法、嚴格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式、集體審議決定重大行政處罰、具體審定行政案件應訴答辯意見、支援法制審核介入各項行政行為等多種措施,全面推進財政法治工作,切實與財政業務工作同部署、同落實。

  二是注重示範引領。在局領導班子集體學法議法、到預算部門和基層單位送法釋法、接受市人大依法監督及專題質詢等活動中,堅持學在前、講在前、做在前,並督促推進在本局黨員學習、幹部培訓、機關文化建設中體現和強化法治教育內容,有力推動了財政部門學法用法常態化。

  三是強化督導考核。嚴格按照預演算法要求,向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依法履職、依法理財情況。將法治工作作為民主生活會對照檢查及整改、年度財政工作報告、領導幹部年終述職考核的重要內容,支援依法行政工作與局屬各單位和區級財政績效考核掛鉤,對我局創建市級法治政府建設示範項目給予具體指導,重視推進專業化、高素質財政法制幹部隊伍建設。

  四、2024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安排

  一是以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為統領,充分發揮局黨組在法治政府建設中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作用,堅持將涉及法治建設的重大事項擺在黨組重要議事日程;二是按照全面推進國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和2024年“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適度加力、提質增效”的要求,更加注重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將依法治理和法律風險防控向財政業務管理源頭及長效機制建設延伸推進;三是持續深入做好法治宣傳教育、立法項目調研論證及後評估、行政規範性文件監督管理、公平競爭審查、行政執法規範化建設、非現場監管模式探索、涉法涉訴問題處置、法治政府示範創建及考核督導等工作,以高水準法治建設服務保障財政高品質發展。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