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北京市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意見(2021-2025年)》等部署和要求,市財政局按照要求,對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進行了全面梳理和總結,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2021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堅持黨的領導,提高政治站位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嚴格落實《北京市全面依法治市規劃(2021—2025年)》等法治建設重要決策部署。把財政法治建設作為“十四五”公共財政規劃的重要內容,明確未來五年本市財政法治建設七個方面主要任務和具體落實舉措,以法治化手段推進財政改革發展。
(二)依法履行職責,深化財政改革
一是持續開展全成本績效改革。落實預演算法要求,將全成本預算績效管理向公用事業、教育等重點領域縱深推進。在醫療衛生、養老助殘、社會救助等領域選取46項民生政策開展績效評價,為優化調整民生政策夯實基礎。
二是着力提升政府債務管理規範化水準。加強政府債務動態監測,實行對專項債券的穿透式監測、全流程管理,強化風險防控與償債能力分析,確保債務規模與財政可承受能力、項目實際需求相匹配,推動化解政府債務風險。
三是依法推動國有金融資本管理改革、加強政府投資基金管理。梳理市屬國有金融企業情況,印發關於國有金融資本管理的實施意見、出資人職責規定、管理細則等。修訂市級政府投資基金管理辦法,強調嚴格履行審批程式、加強政府出資管理等要求。
四是不斷深化政府採購制度改革。依法制定本市政府採購制度改革方案,細化17項具體工作。強化政府採購事中事後監管,建立大數據監管平臺,加強對採購主體的實時監督。簡化政府採購審批程式,實現網上辦理採購方式審批和進口産品審核。建設覆蓋全市統一的政府採購電子賣場,解決小額零星採購中的效率與效益兼顧問題。
五是落實推進政府購買服務改革。加強各部門政府購買服務項目預算管理,指導和組織各區優化政府購買服務支出結構。加強政策解讀,制定市級部門政府購買服務負面清單以及預算管理常見問題清單,進一步明晰購買邊界和工作要求。
(三)健全制度體系,完善決策機制
一是完善立法工作機制。強化與市人大、市政府立法工作的銜接,在參與制定《北京市生態涵養區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條例》等涉及財政職責的重要地方立法過程中,主動對接現有財政政策,確保落實法定職責。組織開展對《北京市會計管理辦法》《北京市契稅管理規定》實施情況評估。
二是健全行政決策機制。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程式暫行條例》,對涉及立法、重要政策措施、重大行政處罰事項等按照程式提交局黨組會、局長辦公會集體研究討論決定,完善徵求意見、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核等程式規定,健全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機制。
三是加強行政規範性文件制定監督管理。全面落實行政規範性文件合法性審核和備案審查工作制度。建立文件動態清理長效機制,組織開展第二十批文件集中清理,向社會公開廢止和失效文件345件。
(四)公正文明執法,依法化解糾紛
一是嚴格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加強財會監督,切實做好預決算管理、會計資訊品質等重點突出問題的監督檢查、督促整改和處理處罰。
二是強化“接訴即辦”“未訴先辦”防風險工作機制,依法應對處置1932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889件行政復議、502件行政訴訟案件,落實局領導出庭應訴制度。
三是對信訪舉報核查答復、信息公開申請答復、政府採購投訴處理、開展招標採購、簽訂民事合同協議、行政處罰等以本局名義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嚴把合法性審核關。
(五)加強普法宣傳,提升法治意識
一是在全國及本市“兩會”“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12.4”國家憲法日等重要節點持續興起普法熱潮,運用“誰執法誰普法”“誰管理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三項制度壓實普法主體責任。組織全市會計人員開展兩輪“考法規、抵學分”法規知識競賽活動。
二是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弘揚憲法精神、深化財政治理”主題活動,突出對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學習。利用新錄用人員及處級幹部培訓、“學習大講堂”等平臺,開展對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規劃、綱要及本市實施意見等課程的學習,提高財政幹部依法行政、依法理財水準。
(六)推動公平競爭,優化營商環境
貫徹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實施細則》,研究制定實施意見,進一步明確審查範圍、嚴格審查標準,梳理形成財政職責風險對照提示清單。總結歸納以“1+4+N”機制推進公平競爭審查、依法強化首都營商環境財政政策支撐的經驗做法,積極申報本市法治政府建設示範項目。財政部編發《“放管服”改革工作簡報》,將我局有關經驗做法向國務院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協調小組辦公室專題報送。
二、2021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依法行政與依法理財的工作合力有待增強,法治工作服務財政中心工作的能力需要進一步提升;二是無理纏訴、濫訴現象呈現增長趨勢,部門間協作、研究和處置需要進一步加強;三是新形勢下對財政幹部法治培訓方法創新不夠,面向社會宣傳財政法律知識的渠道仍需進一步擴寬。
三、2021年度我局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加強法治政府建設有關情況
一是強化對財政法治建設的領導。堅持將財政法治建設擺在財政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本市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法治政府的各項決策部署。局主要負責人圍繞推進“十四五”財政法治工作以及研究起草代市委、市政府擬定的重要政策文件等重大事項、逐項落實市政府2021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中涉及市財政局牽頭任務等工作,親自部署、專題研究並抓好督辦落實。
二是注重發揮“關鍵少數”示範引領作用。利用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局長辦公會會前學法以及全局警示教育大會等多種形式,由局主要負責人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及《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等重要文件。局主要負責人和局領導班子成員結合到預算部門和基層單位調研活動,圍繞落實預演算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和財政政策,開展送法釋法。
三是紮實做好述法和考核工作。將每年向市委、市政府呈報法治政府建設年度情況報告並向社會公開,作為重要制度加以落實;以財政預算執行報告、財政決算報告以及專題報告的形式,向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依法履職情況;將法治工作納入年度財政工作報告和我局主要負責人年度述職報告,以多種形式開展述法,並將依法行政工作成效納入局屬各單位和區級財政工作績效考核內容。
四、2022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安排
一是結合黨的二十大和北京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勝利召開,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引向深入;二是嚴格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及本市實施意見,加強全局法治建設,提升法治工作水準;三是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紮實做好行政規範性文件清理、財政政策措施公平競爭審查、行政執法規範化建設等工作,更好地強化法治支撐和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