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和《北京市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意見(2021-2025年)》的關鍵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經開區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力推動北京國家科技創新中心“三城一區”主平臺和新時期“四區一陣地”建設,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取得積極成效。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2023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
將其列為法治政府建設年度首要任務,納入工委理論中心組學習,列入依法行政培訓及黨校學習必修課程。推動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實,實現學習的制度化、陣地化。
(二)統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開展黨政主要負責人述法、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活動,制定年度法治政府建設要點,優化依法行政考核指標。着力推進基層法治建設,推動司法所發揮職能作用,組織榮華街道、博興街道司法所業務培訓,指導榮華街道司法所完成新址搬遷。
(三)持續推進政府職能轉變
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動“三個一”改革,“一件事、一次辦”工作機制率先在6個場景探索落地;“一業一證”綜合許可定制化服務達到43個;“一體化綜合監管”實現落地場景和工作邏輯雙拓展。京東方B20等重大項目實現“拿地即開工”。“首席審批師”“證照0號管家”模式進一步擴展。集中供地類項目規劃許可100%採取告知承諾制。42個事項9類證照線上免於提交,材料壓縮率13.7%。
着力優化營商環境。全面落實市6.0版改革,持續推進營商環境改革創新綜合示範區建設,形成65項改革落地案例。亦城客廳運作,實現政務服務和公共服務事項“一站式”辦理。全年出臺惠企政策28項,發佈四大主導産業企業政策清單手冊。擴大政策“免申即享”範圍,試點政策預兌現、免申即享,推進“復工復産6.0版”等22個現行政策共118個事項兌現。
(四)健全依法行政制度體系
做好重點領域立法工作。成立工作專班實體化推動《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條例》修訂工作,召開專家論證會,辦理人大代表建議,組織團隊赴穗、深開展立法調研,推進《條例》修訂列入本屆人大五年立法規劃。
提升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水準。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式,嚴格執行“三重一大”決策程式和工委管委會工作規則。嚴格規範性文件合法性審核和備案監督。全年審查文件59件、合同協議214件,提出意見1899條,備案文件23件,推進行政規範性文件動態管理。
(五)加強行政執法規範與效能建設
深入推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落實“三項制度”,貫徹輕微違法免罰和初次違法慎罰原則,清單化19個領域的504個處罰事項,依據清單辦理免罰慎罰案件600余件。健全完善9項執法規範化內部工作制度。完善管執銜接及反饋程式,統一28個執法領域違法線索移交標準。優化行刑銜接移送流程,跨地域辦理2起行刑銜接案件。
加強行政執法監督協調。嚴格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建立執法督察機制,年度累計開展行為規範督察381次。推進綜合執法大數據平臺的建設和應用,利用平臺開展檢查19363次。定期開展行政處罰案卷評查4次。梳理管委會可行使的行政處罰職權、完善管委會執法崗位資訊。加強協調監督,取得執法資格15人。
(六)強化內外監督工作合力
主動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2023年共承辦市、區提案共計44件,辦復率100%。自覺接受司法監督,全面履行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新規範;支援和配合檢察機關開展行政公益訴訟9次。深化政府資訊和政務公開,受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531件;主動公開並定期更新2023年重大決策事項目錄;在官網完成13個政策文件公開徵集意見。全面加強財會監督和審計監督。開展財政預算執行審計、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重大資金專項審計,對2020年以來所有審計項目開展“回頭看”,從嚴從實做好審計整改“後半篇文章”。
(七)健全矛盾糾紛行政預防化解體系
提升行政爭議化解質效。管委會接待行政復議諮詢126件次,收到行政復議申請46件,其中調解撤回申請15件。完善文書製作與檔案管理,啟用全市行政復議應訴工作平臺。管委會被申請行政復議367件,其中被糾錯3件;管委會被提起行政訴訟115件,其中被糾錯10件,行政行為被糾錯率較2020至2022年同期進一步下降。關注重點難點案件,法治部門建立工作建議及典型案例分析機制,加強總結剖析,提升行政機關自我糾錯品質。
依法做好信訪工作。全年共接收6300余件信訪事項,在總量同比增長60%的情況下保證辦理品質。深入踐行“浦江經驗”,10位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共下訪接訪11個信訪事項。推進標準化信訪接待室建設,暢通信訪渠道。妥善處理重點信訪事項,2023年第四季度經開區群體訪數量環比下降60%,同比下降50%。
加強公共法律服務供給。結合經開區實際建立村(居)法律顧問制度,選聘法律服務單位為經開區17個社區及11個亦企服務港提供法律諮詢服務,為轄區企業居民提供法律諮詢600余次,發放宣傳資料7000余份,參與糾紛調解90余件,開展線上線下培訓420場。
二、法治政府建設中存在的不足
2023年,經開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在取得成效的同時,仍存在諸多不足,主要表現在深度融入經開區新發展格局的步伐還要加快;法治建設統籌作用發揮不夠有力,對立法、復議、執法等重點法治工作的統籌協調、研究推進力度有待進一步增強;對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完善及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的整體謀劃和重點攻堅還不夠深入。
三、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將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將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納入工委、管委會重要議程;全面部署法治建設工作,明確法治政府建設思路,納入年度工作計劃與業務工作同部署推進、督促考核。二是高位統籌推進。帶頭學法尊法守法用法,提高幹部法治素養,持續開展主任辦公會會前學法活動5次。推進《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條例》列入立法規劃,推進高級別自動駕駛領域立法。三是聚焦重點領域。落實行政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領導班子成員出庭應訴13次;着力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加強基層法治建設水準。
四、2024年工作思路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統籌抓好法治政府建設的各項重點任務,為經開區高品質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一是深學篤行習近平法治思想。抓好領導幹部“關鍵少數”,發揮帶學促學作用,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貫穿在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全過程。二是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統籌協調。推動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的一體化建設,圍繞經開區中心工作,組織做好年度工作要點制定、情況總結、協調推進等專項工作。三是重點推進區域立法項目。積極落實市級立法計劃,推進《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條例》修訂,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四是持續提升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水準。確保重大行政決策均嚴格履行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程式,做好行政規範性文件制定和監督管理工作。五是提升執法規範化水準效能,進一步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推進以非現場監管為標誌的數字化監管改革。六是做好矛盾糾紛行政預防化解工作。做好新《行政復議法》學習培訓與貫徹實施工作,進一步推進復議規範化、專業化建設,提高辦案品質和效率;把信訪納入法治化軌道;健全人民調解工作,着力破解社會治理的深層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