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政府2024年法治政府建設年度情況報告

日期:2025-03-28 10:00    來源: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政府

分享:
字號:        

  2024年,通州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以全面深化法治領域改革為牽引,法治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為副中心高品質發展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2024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統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1.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將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各級黨委政府會前學法、專題法治講座等重點學習內容,納入區委黨校重要教學內容。落實通州區學法用法工作制度,舉辦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法治講座2次,開展區政府會前學法4次,舉辦全區依法行政專題培訓班2期,舉行“法潤副中心 建功新時代”線上法律知識考試。

  2.全面落實法治政府建設責任。印發《通州區大力推進法治建設 服務保障高品質發展的意見》《通州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部署重點任務。落實法治政府建設“雙報告”制度。連續四年在區政府網站集中發佈法治政府建設年度情況報告。紮實推進黨政主要負責人年終述法,各單位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提交述法報告98份。優化完善依法行政考核指標體系,加強日常監管督促。

  (二)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

  3.承接市級賦權工作成效突顯。優化行政體制,承接的3批次308項市級賦權順利運作。高效開展行使市級賦權評估。

  4.政務“跨域協同”持續深化。大廠縣、香河縣、三河市相繼設立“北京城市副中心一體化政務服務專區”,實現北京市、通州區3600余項政務服務事項、300項便民服務事項,以及北三縣294項政務服務事項異地跨區域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

  5.數據賦能全程網辦顯著增強。推動20類高頻電子證照在各級政務服務中心落地,出版物經營許可證、成品油經營許可備案證等一批證照在全市率先實現電子化應用。

  6.信用分級分類監管精準高效。完善“風險+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制度。持續推進跨部門聯合雙隨機工作,發起部門聯合抽查177批次9247戶次。健全常態化信用修復機制,將3435戶主體及時移出異常名錄,28戶企業申請移出嚴重違法企業名單。

  7.接訴即辦服務效能明顯提升。發揮“1+4+N”高位統籌體系作用,創新“一單雙派”機制,實行“雙派雙考”。2024年,通州區共受理市民訴求44.91萬件,響應率為100%。

  (三)推進科學民主依法決策

  8.加強規範性文件制定和監督管理。完成對區委區政府205件文件和決策、58件重大合同和協議的合法性審查。區屬各單位報備規範性文件33件。清理行政規範性文件80件。順利完成副中心立法調研論證。

  9.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式。對11項重大行政決策進行合法性審查。及時發佈2024年區政府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並進行動態調整。組織召開重大行政決策評審會,提高決策品質和效率。

  10.落實政府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制度。制發《通州區全面提升法治服務質效若干措施》,外聘法律顧問、專家學者,參與文件起草、論證審查1141件。組織全區56名公職律師為副中心立法提供立法建議等。

  (四)提升行政執法品質效能

  11.強力整治行政執法突出問題。開展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運動式執法、“一刀切”執法等不作為亂作為行政執法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對全區49家行政執法單位專項整治情況開展監督,實地督查6家單位。

  12.加強行政執法監督。全面推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累計公示各類行政執法資訊2000余條,全年作出行政處罰案件3700件,開展行政處罰案卷評查5次。開展執法類電子技術監控設備規範和清理工作。印發《通州區不予行政處罰典型案例彙編》,作出不予行政處罰案件1.94萬件。

  13.協調化解執法爭議。組織召開環境建設考評工作協調會、公園噪聲擾民執法協調會等,推進各部門協同協作。指導全區違法建設強拆、執法平臺操作等各類問題200余件次。

  14.強化執法隊伍建設。組織全區行政執法和執法監督人員全員輪訓,組織參加專題培訓班2次,共2800餘人參訓。嚴把執法資格准入關,組織行政執法資格考試5次。目前全區持證在崗執法人員1119人。

  (五)推動行政爭議實質化解

  15.持續推動行政復議主渠道建設。全年共收到行政復議申請1696件,直接糾錯161件,以調解、和解等方式結案310件,未發生不履行生效行政復議決定的情形。發揮行政復議調解功能,努力將行政爭議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行政機關內部。

  16.推動行政應訴走深走實。積極推進負責人出庭應訴,各相關單位負責人出庭376次。支援法院依法受理和審理行政案件,積極履行生效判決,認真落實司法建議,切實保障司法權威。

  (六)依法應對處置突發事件

  17.應急管理綜合減災工作紮實有效。建立健全企安安系統臺賬運作管理機制。通州區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工作體系建設試點經驗在全國及北京市範圍內轉發學習,得到市政府主要領導及分管領導肯定性批示。

  18.安全生産從嚴從細抓實。通州區在第三季度安全生産綜合評價中成績位居全市第三。在全市率先研定《企業安全生産標準化“十二條”激勵措施》。

  (七)加強行政權力制約監督

  19.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監督。強化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密切聯絡,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全年共辦理市區兩級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共287件,辦復率100%。

  20.加強財政審計監督。持續做好中央重大政策落實以及重點突出問題的監督檢查。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強財政收入品質管控。紮實推進審計監督全覆蓋,打通審計監督“最後一公里”。

  21.持續深化政務公開。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全年主動公開區政府政策文件22件,解讀政策文件22件,辦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2335件。

  (八)深化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22.多元化解矛盾糾紛。打造基層治理調解品牌,推出臺湖“零宿源”、漷縣“榆鄰為伴”等首批10個各具特色的品牌調解室。2024年,全區辦理行政調解1665件。

  23.做好新時代信訪工作。全年開展了兩次全區矛盾糾紛大排查,7件區級重點矛盾全部化解。探索信訪工作法治化“行專調解+人民調解”工作機制,推動調解工作貫穿信訪業務始終。

  (九)夯實社會治理堅實根基

  24.助推區域協同發展。高品質承辦京津冀司法行政協同發展十周年座談會,簽訂《“通武廊”司法行政系統服務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和京津冀協同發展合作協議》。

  25.深化基層依法治理。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開展普法宣傳教育活動3000余場次。全區1940名“法律明白人”和473戶學法用法示範戶在村居一線廣泛開展法治宣傳、糾紛調處等工作。

  26.做實公共法律服務。全年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115件,辦理公證事項11522件,為70周歲以上老年人辦理免費遺囑公證183件,辦理免費遺體捐獻聲明公證47件。

  二、2024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在行政執法方面,部分街道鄉鎮落實輕微違法免罰和初次違法慎罰制度不到位,司法所對行政執法重要制度落實等方面的協調監督作用有待加強。二是在行政復議應訴方面,信息公開類案件中,部分行政機關存在未盡到全面、合理、審慎的查詢義務情況。核實環節有待完善。三是在外聘法律顧問方面,部分單位對外聘法律顧問工作管理不規範,未建立相關工作檔案且考核流於形式。

  三、2024年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

  召開區委常委會、區政府常務會,先後聽取審議了法治政府建設年度情況報告、區政府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等重要議題。通過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法治講座、區政府常務會會前學法等形式,認真學習中國共産黨紀律處分條例、保守國家秘密法等。組織召開區委依法治區委第六次會議、推進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擴大)會議,部署法治領域改革、學習黨內法規等重點工作。

  四、2025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安排

  一是堅持思想引領,紮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進程。二是堅持多措並舉,持續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水準。三是堅持惠民利企,不斷加大行政執法監督力度。四是堅持公正高效,努力提升行政爭議化解成效。五是堅持多元共治,切實加強矛盾糾紛化解合力。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