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通州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持續鞏固提升“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區”創建成果,為通州區打造中國式現代化城市發展樣板進程中提供更加堅實的法治保障。
一、2023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精心統籌謀劃,推動法治政府建設全面提速
1.深入學習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落實領導幹部帶頭講法制度,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帶頭在推進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擴大)會議上專題講法。舉辦“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依法治區培訓班、“知法於心、守法於行”線上法律知識競賽,召開“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成果交流會,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轉化為法治建設生動實踐。
2.壓緊壓實法治建設工作責任。連續四年組織開展區級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創建活動,連續三年集中發佈法治政府建設年度情況報告,各部門各單位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按時提交年終述法報告。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和運輸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實地督察,印發實施《關於加強全區街道(鄉鎮)法治建設的意見》,促進法治建設職責壓實壓緊。
(二)轉變政府職能,助力政務服務水準提檔升級
3.統籌高效行使市級賦權。共承接第三批市級賦權184項。2023年,副中心“兩區”建設新增入庫項目1110個、落地項目819個,排名全市前列;實際利用外資1.98億美元,同比增長149.6%。提出“小切口”改革措施9項,解決企業訴求14項。
4.打造優質高效政務服務環境。加強“雲窗”建設,1947個市級事項在副中心實現異地可辦,1628個區級事項實現本地辦理。建立“區域通辦”聯動工作機制,實現北京市3600余項政務服務事項和266項便民服務事項、河北省2239項、天津市545項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
5.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動40個行業“一業一證”服務在副中心落地,推動9家區級部門共16個政務服務事項的電子證照在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落地應用。4.1萬名本地戶籍小學和初中生源入學資格全部線上審核、五類數據線上自動校驗、入學資訊自動推送全流程線上辦理,並在全市推廣。
6.構建貫穿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新型監管機制。按照事前、事中、事後模式,將全區企業信用分級分類劃分為四等九級。其中,A級企業32063戶、B級企業63408戶、C級企業15425戶、D級企業1996戶。
7.推動接訴即辦提質增效。2023年,我區接訴即辦響應率99.93%、解決率93.81%、滿意率94.93%,排名全市第七,較2022年上升1個位次。
(三)完善制度體系,提升全區依法行政能力水準
8.完善重大行政決策工作機制。共對8項區政府重大行政決策事項、223項各級行政機關提交行政決策事項進行法制審核,提出意見建議42條。對非居民用戶禁用液化石油氣等決策實施情況進行全面評估。
9.發揮政府智庫“外腦”作用。充分運用首席法律諮詢專家機制,建立兩級專家庫,132名法律諮詢專家深度參與全區重大矛盾糾紛調處、重大信訪積案化解等事項。全年法律顧問共參與協調區政府重大事項78件次,均出具法律意見。
10.強化規範性文件制定管理。出臺《通州區行政機關合同管理辦法》,全年審核區委、區政府重大合同、協議52件,為區屬部門出具徵求意見函193件。對區內90件規範性文件進行清理,其中廢止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行政規範性文件16件、修改7件。
(四)加強協調監督,促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
11.嚴格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組織開展行政處罰案卷集中評查及品質抽驗工作。在區政府門戶網站公示行政執法權責清單、檢查計劃、執法結果等執法資訊2000余條,實現“陽光執法”。2023年,A崗人員參與執法率達99.45%,違法行為納入檢查率達100%。
12.強化行政執法管理。全面推廣輕微違法免罰和初次違法慎罰制度,作出不予行政處罰案件約2.43萬件。印發執法人員培訓方案,組織法制審核骨幹培訓班、通武廊三地普法執法骨幹業務能力提升培訓班,有效提升執法能力。
13.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專項整治攻堅行動。聚焦“逐利執法”、執法不規範、執法方式簡單僵化、執法粗暴、執法“尋租”五類問題,調研式督察全區道路交通安全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
(五)深耕復議為民,打造高效行政復議應訴窗口
14.深化行政復議體制改革。隨着通州區行政復議體制改革工作持續開展,全年共收到行政復議申請1113件,同比增長99.5%(主要受集中行使行政復議權影響),共審結復議案件977件,直接糾錯236件,糾錯率約為24.2%。針對案件辦理過程中發現的普遍問題,共制發行政復議意見書建議書4份。
15.加強行政應訴工作指導。共辦理以區政府為被告的行政訴訟案件285件,較去年同比增長43.2%。其中審結203件,敗訴率2%。全年各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300人次,出庭率達86%。
(六)加強應急管理,提高突發事件應對處置能力
16.提升預案管理和應急演練綜合能力。完成22個街道鄉鎮預案和26個專項預案修訂備案工作。組織開展京杭大運河通州段水上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綜合演練,榮獲市第三屆應急演練競賽區級演練二等獎。
17.開展安全生産和火災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有效調動執法力量,全區共計出動執法力量7696人次,檢查各類生産經營單位6722家次。查處問題隱患3731項,隱患整改率達98%。
(七)內外協同聯動,強化行政權力制約監督效能
18.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監督。加強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群眾的聯繫,全年辦理市區兩級代表建議和委員提案共396件,辦復率100%。
19.加強財政審計監督。做好市級、區級重大政策落實以及重點突出問題的監督檢查。推動實現預算績效管理全過程“線上”運作,持續優化績效結果運用機制。持續完善審計整改管理制度機制,印發《通州區審計查出問題整改工作辦法(試行)》。
20.紮實做好政務公開工作。2023年,共有33件政策性文件通過區政府網站向社會公眾徵求意見,發佈政策解讀22件,開展政務公開專場培訓會2次。
(八)深化訴源治理,探索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路徑
21.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品牌建設。充分挖掘調解工作優秀典型,“鄰家鄰”工作法、“溫暖樓門,和諧鄰里”等基層治理模式入選全國社會治理創新案例。2023年,全區各級各類調解組織共調處化解矛盾糾紛43945件,司法確認2954件。
22.做好新時代信訪工作。共開展兩次社會矛盾糾紛大排查工作,10件區級重點矛盾全部化解。2023年通州區信訪群眾參評率91.77%,滿意率98.56%,滿意率較上一年度提升4名。
(九)堅持良法善治,構建共治共用社會治理體系
23.促進區域協同發展。加強區域一體化高品質發展試點示範,通州區與北三縣一體化高品質發展示範區執委會正式掛牌成立,區域協同發展體制機制不斷完善。
24.提升基層治理法治化水準。成功建立“基層法治人才工作站”“基層依法治理專家庫”,高標準培養了1760名“法律明白人”和482戶學法用法示範戶。累計建成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8個、市級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155個。
25.提供優質高效公共法律服務。2023年12348熱線接聽數量位列全市第一,組建“兩區”建設專項法律服務團和“兩區”建設小微企業法治體檢服務團,周密部署服務“兩區”工作。
二、2023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不足
一是行政規範性文件合法性審核和備案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二是行政執法人員業務能力水準有待提升。三是法治建設的基層基礎還需進一步夯實。
三、2023年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
主持召開區委常委會會議、區政府常務會議,先後聽取審議了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違法佔用耕地、依法行政考核指標等重點工作。通過區政府常務會會前學法、培訓班等形式,傳達學習《習近平關於基層治理論述摘編》等內容。組織召開推進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擴大)會議,將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納入區政府各部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年終述職內容。
四、2024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安排
一是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統籌協調。二是以法治之力護航副中心高品質發展。三是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工作。四是推進社會治理法治化建設。五是加快建設高素質法治工作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