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面對突發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形勢,密雲區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區人大常委會的有力監督下,將法治貫穿到疫情防控、生態保護、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中,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有力促進了全區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2020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情況
(一)持續深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
1.依法開展疫情防控,加快經濟社會恢復發展。堅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産兩手抓,將疫情防控工作同提高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結合起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對重要疫情防控措施和惠企政策進行合法性審查,確保源頭規範。對違法行為堅持依法嚴厲打擊和審慎包容並重,減少行政執法對企業正常生産經營活動的干擾,實現了既依法懲治違法行為又維護市場穩定的良好效果。制定52條惠企措施。組建疫情防控法律服務團,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諮詢、代理、“法治體檢”等法律服務,印製《打贏防疫保衛戰,服務中小微企業法律問題彙編》1300冊,助力各類市場主體渡過難關,生産生活在依法科學有序的調度中全面恢復。
2.高標準履行保水首要政治責任,強化依法保水。進一步完善三級保水體系,增強區、鎮、村三級保水隊伍力量。實施嚴格保護水庫三年行動計劃。制定保水責任清單,形成責任清晰、層級負責、覆蓋全域、重點突出的大保水格局。與市級部門建立聯合執法機制,形成監管合力,提高整體執法效能。推動上游流域“兩市三區”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開展密雲水庫百日整治行動。促進執法與管護密切配合、無縫銜接,嚴厲打擊涉水違法行為,形成有法必依、執法必嚴的強大震懾。全年共清退釣魚、游泳、游人6683人,制止放牧5起,清出車輛879輛,罰沒物品2105件,價值599390元,立案381起,罰款476600元。密雲水庫和潮河、白河入庫斷面水質保持國家地表水Ⅱ類標準。
3.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優化營商環境。落實營商環境“9+N”政策3.0版和“服務包”等制度。開展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政策文件進行清理和招投標領域專項整治工作,全面清理各級各部門規範性文件對市場主體的不合理限制和壁壘性措施。持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編制公開80項“告知承諾”事項清單並實施落地,進一步壓減審批事項申請材料20%、壓減辦理時限10%。着力“減證明”、“減事項”,清理銀行系統所需證明1項,迅速落實市級取消設定證明目錄、清理政務服務“零辦件”任務,進一步減少審批事項,切實減輕基層和市場主體負擔。完成“減中介”,落實本市中介服務事項清理規範要求,保留中介服務事項97項。
4.全面提升政務服務水準。推進“一網通辦”改革,提高網辦深度。實現99.5%的區級事項“全程網辦”,圓滿完成區級93枚電子印章製作工作,應用RPA技術破解“二次錄入”難題,節省窗口及審批部門人力同時提高審批效率,企業群眾辦事等待時間減少了30%。建立區級“好差評”體系,實現對政務服務事項辦理的全流程監督。推動全區各級各類政務服務機構午間不休息,實行“全時服務”。推廣“密切幫”APP應用,區級636項政務服務事項可通過“密切幫”APP提交材料進行預審,374項事項可實現全流程辦結。街道(鄉鎮)209項事項可全部進行預審,87項全流程辦結。
5.加強基層社會治理,群眾訴求解決率滿意率大幅提升。完善“接訴即辦”工作體系,健全考核、通報、約談等機制。主動梳理群眾訴求,推動“未訴先辦”,陽光苑、溪水雅地等小區不動産登記辦理有序推進,城後街住宅商服項目回遷安置、密東廣場北側賓陽舊村改造補償安置等問題基本解決。群眾訴求平均解決率從2019年的53.94%上升到86.8%,平均滿意率從74.1%上升到90.36%。
(二)持續推進依法科學民主決策
1.健全落實重大行政決策制度。嚴格貫徹落實國務院《重大行政決策暫行條例》,堅持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作為區政府重大行政決策的法定程式。2020年,密雲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實施方案》重大行政決策案例被抽選參加全市區政府重大行政決策案例評審,該決策調研全面細緻、程式依法齊全、執行堅決有力、優化及時有效、社會反響良好,得到了評審專家的充分肯定和認可。
2.把好行政決策法律關。全年區政府常務會176個上會議題、區政府及鎮街、部門41份協議全部進行了合法性審查。充分發揮政府法律顧問作用,積極參與重大、疑難涉法事項辦理,對檀州家園項目歷史遺留問題、水源路南側BC地塊徵收項目非宅補償主體問題、古北口司馬臺二標段道路建設工程糾紛案件、中醫院遷址新建工程剩餘資金追繳問題等重大涉法事項進行研究論證,為這些問題的依法、妥善解決提供了法律支撐。
3.加強行政規範性文件審查、備案工作。嚴格落實國家和北京市關於行政規範性文件合法性審查和備案的制度規定,始終堅持“有件必備、有備必審、有錯必究”。全年以區政府及區政府辦名義下發行政規範性文件10件,均進行了合法性審查,並及時向市政府及區人大常委會進行了報備。在全區範圍內開展部門、鎮街行政規範性文件專項清理,對4件以部門名義制發的行政規範性文件進行了審查備案。辦理市政府法規規章草案徵求意見8件,提出意見建議20余條。
(三)持續推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
1.全面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健全完善全區行政執法公示工作。責成各有關執法部門在區政府網站“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專欄中嚴格按照《北京市行政執法公示辦法》要求,全面公開行政執法資訊。結合街鄉職權下沉工作,及時督導各鎮街完善執法資訊。依託北京市行政執法資訊服務平臺,推動各部門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和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工作。通過檢查,在行政執法工作中,各部門均能嚴格履行法定程式,確保執法全過程合法。
2.全力做好行政執法權向鎮街下放工作。下發《北京市密雲區人民政府關於向街道辦事處和鄉鎮人民政府下放部分行政執法職權並實行綜合執法的工作方案》,完成鎮街綜合行政執法隊組建工作,明確職權許可權劃分,建立鎮街行政執法責任制,制定《規範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辦法》《行政執法證件管理辦法》《行政執法案卷評查辦法》等11項行政執法配套制度,印發《2020年鎮街行政執法考評指標》,建立綜合執法效能考評體系,規範執法文書印章使用,做好崗前培訓、案件交接、規範服裝標識、統一罰沒款賬戶等工作,確保執法權下放工作有序銜接、平穩落地。
3.加強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力度。定期在區政府常務會通報全區行政執法情況,督促執法部門依法履行執法權。繼續開展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工作,採取先部門自查、再抽卷督查的方式,對部門、鎮街執法規範化及執法“三項制度”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加大“行刑銜接”案件移送辦理力度,全年辦理涉刑案件5件。加強重點、疑難執法問題的研究力度,違建別墅清理、“基本無建區”創建等工作依法順利完成。
(四)持續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
1.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監督。共辦理市人大代表建議、市政協委員提案11件,其中市人大代表建議6件,市政協委員提案5件,按照市政府辦公廳的統一部署,上述11件建議提案於9月30日前全部辦復,並將有關辦理情況上傳至北京市人民政府辦理建議提案資訊管理系統,辦復率100%。共辦理區人大代表建議107件,辦理區政協委員提案109件。接待市級以上人大政協領導來密雲調研5次。
2.依法加強審計、財政監督。圍繞重大政策落實、疫情防控、民生保障、領導幹部經濟責任、自然資源資産管理、國有企業資産管理等方面,開展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資金和捐贈款物專項審計、養老和救助等重點民生保障資金績效審計、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産離任審計、水務系統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國有企業資産管理使用情況審計等多項審計工作。認真做好全區預決算及“三公”經費預決算信息公開工作,積極推進政府購買服務的審核、績效管理和信息公開工作。依法開展公共資源交易工作,規範政府採購活動,強化公共資源交易主體信用管理,自覺執行公共資源交易法規。截至2020年11月,共完成全區公共資源交易項目共503個,採購預算54億3528.13萬元;中標金額53億9219.48萬元,節約資金4308.65萬元。
3.加大政務公開力度,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實施清單管理,調整完成《北京市密雲區政務公開全清單》。全年通過區政府網站主動公開資訊52029條,受理申請570件。規範決策公開,建立並公佈區政府決策事項目錄,依託區政府網站“線上訪談”專欄,加強政策解讀。“密雲區人民政府”網在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全國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檢查中,成績排在全國市(區)政府門戶網站第二位,在“1個工作日內線上答復留言”中名列全國地方政府門戶網站首位。認真維護“信用密雲”專欄,2020年調整模組8個,更新數據項13項,歸集信用記錄資訊11851條,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雙公示”年度報送8708條,合格率100%”,梳理匯總《密雲區公共信用資訊事項》65項。
(五)持續加強社會矛盾糾紛化解力度
1.加強多元調解、法律援助及服務工作。積極探索區、鎮(街)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訪調、訴調對接工作機制。2020年,各級調解組織調解民事糾紛962件,行政糾紛10211件,訴前調解7885件,成功率分別為97%、66%和36%。健全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積極推進區、鎮街、村居三級實體化法律服務平臺建設,共接待電話諮詢19583人次,受理法律援助838件,辦理各類公證1001件。納入“七有”“五性”考核的“法律諮詢現場接待總人次”、“街道、鄉鎮佔全區現場接待人次比例”兩項指標考核排名均位於生態涵養區首位。
2.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繼續深化陽光信訪、責任信訪、法治信訪建設。實行網上受理信訪制度,大力推行陽光信訪。進一步推進信訪基礎業務規範化管理,信訪矛盾排查、來訪事項的受理轉辦、重點信、聯名信督辦以及聯席會議決議事項的跟蹤督辦,一律通過信訪資訊系統平臺操作,所有信訪矛盾全部實現網上上報、網上派發、網上督辦,建立網下辦理、網上流轉的群眾信訪事項辦理程式,實現辦理過程和結果可查詢、可跟蹤、可督辦、可評價,增強透明度和公正性。
3.不斷強化行政復議應訴工作。進一步暢通行政復議渠道,完善行政復議應訴機制。區政府全年共受理行政復議案件153件,依法審結135件,直接糾錯率20%。自覺接受並主動配合辦理區政府被復議案件5件。全年區政府出庭應訴行政案件62件,勝訴率81%。
(六)持續加強行政能力建設
堅持會前學法制度,分別邀請市河長制辦公室專職副主任劉凱同志和實務部門領導就《貫徹落實河長制,守護好首都綠水青山》《重大行政決策程式暫行條例》《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等重點工作內容和重要法律法規在區政府常務會前進行了專題講授。舉辦2期全區領導幹部依法行政專題研討班,就《民法典》、行政執法、行政復議和應訴等方面進行了學習。將依法行政內容作為公務員初任培訓、事業單位人員新入職培訓和領導幹部任職培訓的必修課程。全年各類培訓班共培訓近1000人次。加大普法力度,制定第三批普法責任清單,落實“誰執法誰普法”工作責任制。開展“七五”普法總結驗收,推動普法責任制有效落實。
二、法治政府建設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一)領導幹部法治意識和程式意識還需進一步加強。少數領導幹部習慣於憑老經驗老辦法做事,沒有養成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工作的習慣,程式意識缺失。重大行政決策程式履行不夠規範,專家論證、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等法定決策程式履行不完整、不及時。
(二)行政執法效能還需進一步提升。行政執法考核任務還沒有全部滿分完成。違法行為納入檢查率、執法“三項制度”公示、行刑銜接等工作依然存在短板。
(三)典型示範引領作用還需進一步強化。從全市法治政府建設示範項目創建評審活動來看,密雲區幾年來的參評項目成績總體處於全市中下游,暴露出對法治政府建設創建實踐總結得還不夠,成果提煉還不充分。
三、2020年政府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加強法治政府建設情況
2020年,密雲區政府嚴格貫徹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的要求,由區長任密雲區推進依法行政工作協調小組組長,直接領導全區依法行政工作,切實履行依法治區重要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職責,對法治建設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重要任務親自督辦,確保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落實到位。
(一)加強組織領導,高位統籌謀劃
區政府嚴格落實《法治政府建設與責任落實督察工作規定》,按要求報告上一年度區政府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區委常委會專題審議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報告。召開2020年推進依法行政工作協調小組會議,傳達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市推進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和區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相關會議精神。印發《2020年密雲區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系統部署全區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按照區政府主要領導要求,與人民大學專家學者組成課題組,將“十四五”時期密雲區法治政府建設路徑研究列為“十四五”規劃前期重點研究課題,謀篇佈局下一階段密雲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
(二)注重學習引領,提升法治素養
完善領導幹部學法長效機制,推進區政府常務會會前學法常態化,全年區政府常務會會前學法6次,引領帶動全區各級各部門普遍建立會前學法制度。認真貫徹《重大行政決策程式暫行條例》,全面推進政府資訊和政務公開,針對“基本無違建區”創建等工作,區長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並邀請政府法律顧問參加研提意見,依法推動重點難點問題解決,帶動全區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工作,解決問題。
(三)完善制度機制,依法科學決策
堅決貫徹中央、國務院和市委、市政府指示要求,以兩辦名義印發《北京市密雲區法律顧問工作管理辦法》,全面建立、推行黨政機關法律顧問制度。大力加強法律顧問、公職律師和公司律師隊伍建設,強化法律顧問“獨立性、權威性、專業性”,充分發揮法律顧問在黨委政府各項工作中的法治保障作用,切實提高黨政機關科學決策和依法決策的能力和水準。針對“2.28”、“3.04”案件,加強規劃建設、土地開發等重點領域監督機制改革,推動各類監督有機貫通、相互協調,切實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漸。
(四)強化內外監督,規範行政行為
積極主動接受司法監督,深化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資訊共用機制,將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履行法院生效判決和裁定、研究落實司法建議書等情況納入依法行政考核。認真落實行政機關出庭應訴、支援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尊重並執行法院生效裁判的制度。全年及時回復並認真辦理各級人民法院司法建議3件。區領導出庭應訴行政訴訟案件4次。
(五)加強考核評價,嚴格問責問效
將依法行政納入區政府績效考核指標體系,並納入區委黨建統領綜合考評,以黨建為引領,推進全區法治建設工作。分別印發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和鎮、街(地區)依法行政考評指標,推行“年初佈置、年中檢查、年底考核,以考核促工作”的依法行政考評工作模式,將依法行政工作情況作為各單位工作實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充分發揮考核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四、2021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安排
2021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密雲區政府將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引領,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保護好密雲水庫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重要回信精神,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標,更好地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為建設美麗北京作出新貢獻,奮力打造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典範之區。
(一)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提速
認真落實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區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的決策部署,充分履行區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推進依法行政工作協調小組聯絡作用。加強對全面依法治區各項任務的督促考核,適時開展重點督查。深刻把握新時代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的要求,全面梳理法治政府建設的目標任務和思路舉措,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進一步加強基層法制機構隊伍建設,明確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層級責任,全面加強法治政府建設。
(二)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提高依法行政意識和能力
健全領導幹部學法制度和聽取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制度,堅持政府常務會會前學法制度,認真分析近幾年區政府在行政復議應訴案件中出現的問題,結合會前學法,以案釋法,做到學法常態化。堅持高品質舉辦領導幹部依法行政專題培訓班,注重培養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推動工作的能力。進一步完善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創新培訓方法,探索通過訴訟旁聽等方式加強依法行政培訓的生動性,提升培訓實效。加強行政執法人員培訓,重點培訓法律適用、執法程式、調查取證、文書製作、案卷規範等實踐技能。紮實推進普法宣傳,全面啟動“八五”普法,深入開展“誰執法、誰普法”工作。完善重大行政決策配套制度,規範重大行政決策行為。加強行政規範性文件管理,定期開展集中清理,確保行政依據合法有效。
(三)進一步推進區域經濟健康發展,優化區域發展環境
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經濟的高品質發展。認真研究、謀劃並依法解決後疫情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遇到的各類矛盾問題,繼續優化營商環境。持續堅持簡政放權、放管結合,進一步優化並公開行政審批流程,壓縮並明確行政審批時限,促進行政審批規範化,提高行政審批效率,最大限度釋放市場活力,推動政府職能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轉變。
(四)進一步強化保水責任,提高保水保生態工作水準
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為根本遵循,全面履行“保水、護山、守規、興城”職責。堅持依法保水,打造“5+2”保水體系。加強與中央、市級部門溝通合作,推動建立密雲水庫應急安全保護聯動機制。深化水庫上游“兩市三區”協同保水,落實跨界水體統一監測、水污染防治聯合執法、環境突發事件應急聯動等工作機制,形成全流域保水新格局。加強入庫口濕地保護和生態修復,發揮保水網格員隊伍庫區圍網、水庫智慧監控系統的作用,實現人防、物防、技防的有機結合。提升綜合執法效能,強化行刑銜接,嚴厲打擊涉水違法行為。在確保水資源戰略儲備能力全市最強、空氣品質全市最優、生態服務價值全市最高、生態環境保護全市最嚴等方面收到新成效。
(五)進一步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式,提高依法決策水準
嚴格依照《重大行政決策程式暫行條例》的有關規定,厘清重大行政決策事項,明確決策許可權,細化決策流程,把調查研究、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作為重大決策的必經程式,增強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實行依法決策、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大力推進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工作,健全審查時限、審查標準、審查程式。嚴格落實法律顧問工作制度,健全法律顧問列席政府有關會議、參與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等工作機制,暢通政府法律顧問意見表達渠道,保證法律顧問在制定重大政策、規範性文件制定、重大合同審查等推進依法行政工作中發揮積極作用。認真整改落實各級法院、檢察院司法建議和檢察建議,進一步規範政府行政行為。
(六)進一步完善行政執法體制,提高依法治理能力
深入推進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三項制度相關工作。按照市級工作部署,做好新一批執法權向鎮街下放工作,研究賦權清單內容,預判可能出現的問題,在推進中及時協調指導,確保下放職權“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嚴格執行行政執法人員培訓、資格取得和案卷評查等制度,強化行政執法人員的依法行政意識。不斷總結執法經驗,研究解決新問題,積極適應社會發展對行政執法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強化行政執法監督制約機制,完善執法部門間協調機制,嚴格落實處罰權力清單,理清執法事項,分清執法責任,明確執法主體,做到既相互配合,又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強化評價考核,嚴格落實執法責任制。建立健全行政執法評議考核體系,注重考核結果運用,強化行政司法銜接互動,自覺接受司法監督,增強執法人員執法自覺性、積極性。
(七)進一步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做好社會矛盾爭議化解
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制度,拓寬政府信息公開渠道,創新政務公開方式,加強網際網路政務資訊數據服務平臺和便民服務平臺建設,提升政務公開信息化、集中化水準。完善突發事件資訊發佈等制度,及時做好政策解讀,保障群眾知情權、監督權。緊扣“七有”“五性”工作要求,以三級實體化法律服務平臺為抓手,深化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加強三級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規範化運作。規範信訪程式,完善信訪聽證、案件評審評議、信訪群眾依法引導等制度。依法受理審理行政復議案件,全面推行行政復議案卷電子化,引入第三方案卷評查機制,提高行政復議規範化水準。完善行政調解機制,規範行政調解程式。大力推進聽證、實地調查、公開審理等方式的運用,提高案件調解、和解結案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