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興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法治政府建設決策部署,紮實推進依法行政,服務保障地區高品質發展。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深入推進政府職能依法全面履行
完成大興區國防動員體制改革,推進疾病預防控制體制改革。推動編制資源向産業促進、兩區建設等重點領域傾斜。動態調整公佈1464項行政權力清單。高效推進“三個一”改革,發出全市首張賓館行業、KTV行業綜合許可證。“一窗”辦理率、“一門”進駐事項委託、授權受理率均為100%。完成12個場景“6+4”一體化綜合監管應用,全市率先推出西紅門商圈一體化綜合監管模式。搭建區級信用資訊共用平臺,推進全鏈條信用監管閉環管理。系統評估“十四五”優化營商環境規劃實施情況,制定6.0版改革方案,打造“億企興”品牌。加強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監管,推廣遠端異地開評標,持續推進全流程電子化應用。
(二)健全依法行政制度體系
嚴格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式,制定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並向社會公開。召開重大行政決策專題部署會,推進行政決策全過程記錄細化落實。全面推行法律顧問、公職律師制度,區政府法律顧問列席區政府常務會19次。嚴格規範性文件合法性審核和備案監督。聚焦文件制發、備案、後評估與清理全流程管理,修訂規範性文件管理辦法,審核行政規範性文件16件。持續開展規範性文件庫建設,集中清理全區行政規範性文件並公佈清理結果。
(三)加強行政執法規範與效能建設
持續推進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重新核定鎮街綜合行政執法隊領導職數,明確由鎮街領導班子副職兼任隊長。開展向鎮街下放執法職權評估。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和運輸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河湖安全保護專項執法行動。持續推進執法方式創新和移動執法終端普及。紮實推進輕微免罰和初次違法慎罰、包容審慎監管落實,不予行政處罰案件量佔比同比增加11個百分點。加強對行政執法數據監測分析,定期研究審議行政執法情況報告。組織執法資格考試6期,通過率98.59%。開展執法案卷集中評查、聯合評查、隨機抽查,針對評查發現問題,制發評查通報5期。
(四)有力提升應急處突綜合水準
健全應急管理體制機制,修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構建集遠端指揮、動態查詢、融合通訊為一體的應急指揮模式。依託“1+8+22”防汛指揮體系,有序開展防汛工作。全力提升應急處突能力,修訂應急值守工作手冊,實行“七報四色”工作法,梳理突發事件應急響應流程,開展一刻鐘微演練6次。統籌全區應急志願體系,提升全區應急救援能力。
(五)強化行政權力內外監督合力
主動接受人大監督和政協監督,區政府人大建議、政協提案辦復率、滿意率達100%。強化政府內部權力監督,財會監督、審計監督、統計監督、復議監督、執法監督作用有效發揮。自覺接受司法和紀檢監察監督,區政府負責人出庭應訴10件,應出盡出100%。深化政府資訊和政務公開,集中公開決策事項,政策性文件“預公開”率100%,配套解讀率100%。動態更新辦事指南,開通線上受理渠道,開展“政策公開講”“政務開放日”活動41場。
(六)提升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能力
深化復議體制改革,修訂復議委員會工作規則,公開復議文書。印發案例分析5期。全年接收行政復議案件720件,同比增長57.54%,案件調解率18.6%。“三到位一處理”壓實各級初信初訪首辦責任,統籌資源妥善化解信訪突出問題。多元調解機制建設納入全區深化改革任務。建立區級行專調委會,調解案例入選北京市人民調解十大典型案例,被授予全國模範人民調解員稱號1人。區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新址啟用,公共法律服務實現三級全覆蓋。全年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328件,同比增長36.6%。啟動“興律助企行,法治護營商”律師行業服務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專項行動。制定市民服務熱線辦理規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新增4個市級社區書記工作室,完成9各基層議事協調示範點建設,構建起了共建共治共用新格局。
(七)強化統籌協調,夯實法治政府建設根基
開展“十四五”中期法治政府評估,全力爭創法治政府示範創建區列入區政府重點工作任務,入選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綜合示範候選區。強化“法治明白人”培養,組織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輪訓5期,區委黨校(行政學院)開設法治類課程8門,舉辦依法行政研討班2期、區政府法律顧問培訓班5期。深層次多形式全方位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執法實務、案卷評查、行政復議等專題培訓,提升執法人員業務水準,榮獲“北京市職工職業技能大賽行政執法人員競賽優秀組織獎”。出臺第三批普法責任制清單,落實普法責任制履職報告評議,完成“八五”普法中期驗收。建成全市首家法治生態公園和區級憲法主題公園,榮獲“北京市法治文藝大賽”優秀組織獎。
二、2023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不足
一是法治政府示範創建活力有待進一步挖掘。一方面,人民群眾對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創建知曉度、參與度有待提升;另一方面,示範創建工作亮點不夠突出。二是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亟待加強。雖然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逐年上升,但是區級各部門、各鎮街負責人出庭應訴應出盡出率、負責人主動出庭積極性仍需提升。三是部門及地區間依法行政水準仍不平衡。法治工作人員特別是取得法律職業資格的人員在部門和地區間配置不均衡。
三、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區委書記、區長親自部署法治建設工作,區政府常務會會前學法4次,主要領導專題講法1次。區委依法治區委及“一辦五組”召開會議10余次,研究審議法治政府建設制度文件19件。二是依法科學民主決策。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式,發揮法律顧問作用,全面政務公開,定期聽取合法性審核工作彙報。三是層層壓實責任。將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納入區績效考核、依法行政工作情況納入區重點基礎工作,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定期查訪核驗,季度聽取彙報。四是自覺維護司法權威。嚴格落實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組織開展行政訴訟及訴訟監督情況通報學習。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評估綜合排名全市第一。
四、2024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工作思路
2024年,大興區將以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創建為抓手,從以下方面推動法治政府建設取得新進展、實現新突破。
(一)高位統籌,壓實法治政府建設責任
充分發揮區委依法治區委及“一辦五組”統籌協調作用,壓緊壓實各部門主體責任,抓緊抓實示範創建各項工作;聚焦“關鍵少數”,圍繞領導幹部應知應會法律法規清單,開展多形式、多層次領導幹部學法講法培訓,完善常態化和制度化學法考法機制。
(二)對標一流,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積極回應企業群眾“急愁難盼”問題,不斷提升“四個服務”水準,營造便捷高效政務服務環境,豐富拓展“億企興”品牌效應,打造公開、公正、透明、可預期的最優營商環境。
(三)突出重點,提升依法行政硬實力
聚焦行政決策,進一步規範重大行政決策程式,落實重大行政決策後評估制度;聚焦行政執法品質提升,開展專項行動,健全完善“行刑銜接”工作機制,增強執法人員文明素養。聚焦行政復議質效提升,做好新復議法實施的學宣貫,推動行政爭議實質化解。
(四)強化保障,持續豐富公共法律供給
落實“十四五”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優化法律資源配置,提升村居顧問政策傾斜力度,不斷提升基層群眾法治素養。開展普法責任制履職評議,推動“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落實,以法治政府建設引領推動法治社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