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落實中央及北京市關於法治政府建設的各項決策部署,在法治軌道上全面推進新時代朝陽發展,為精彩譜寫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朝陽篇章提供更加堅實的法治保障。
一、主要舉措及成效
(一)深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優化
1.精準施策持續強化制度改革。制定《朝陽區實施“一業一證”行業綜合許可改革的工作方案》,深入落實“雙授權”改革工作,區級、街鄉大廳事項進駐率、委託受理和授權審批率均達100%。全區推出272項告知承諾事項。
2.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持續落實好北京市營商環境6.0版各項改革舉措,以營商環境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建設為目標,着力營造五大環境,以“三個一”改革突破為牽引,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連續五次獲得北京市對各區營商環境評價第一。
3.加強和規範事中事後監管。統籌推進“6+4”一體化綜合監管改革,探索大型活動審批與監管銜接。持續推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常態化,制定年度雙隨機抽查計劃,圍繞市場監管、民生等領域開展雙隨機檢查,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4.助力基層治理現代化建設。制定《朝陽區“十四五”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進一步統領全區基層治理改革。擦亮黨政群共商共治品牌,建設街鄉協商試點2個、社區議事廳示範點16個、樓門院治理示範點15個,推動1300項為民辦實事項目落地。
(二)促進依法科學民主決策
1.完善法律顧問工作制度。制定《關於深化朝陽區法律顧問制度的實施意見》,將黨委部門納入制度體系,確保法律顧問制度全覆蓋,實現制度的優化升級。完成朝陽區第四屆法律顧問換屆工作。
2.嚴格落實合法性審核機制。共對114件區政府重大行政決策、行政規範性文件和各類合作協議草案進行合法性審查,提出法律意見400余條。充分發揮法律顧問作用,重大疑難涉法事項研究論證共150余件次,提出法律意見建議600余條。
3.加強行政規範性文件備案監督工作。全年向區人大常委會和市政府備案區政府制發的行政規範性文件7件。全區各部門、各街鄉向區政府備案行政規範性文件14件。開展年度行政規範性文件抽查評估,進一步督促提升規範性文件管理水準。
(三)推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
1.繼續深化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深入貫徹落實權力清單動態調整要求,全年共調整公佈11個部門75項行政職權。全面改版優化“北京朝陽”網站行政執法公示模組,細化行政執法基本資訊和動態資訊。
2.加強基層綜合行政執法工作。印發《關於加強北京市朝陽區基層綜合行政執法隊伍建設的意見》。持續開展“每月一講”法律小課堂、編輯行政執法短視頻、典型案例,開展針對性培訓,參訓400餘人次,強化行政執法監督機制和能力建設。
3.加強重點領域執法監管。加強生態環保、旅游市場領域執法,開展火災隱患排查整治行動,依法預防處置重大突發事件。加強預付卡監管,在全市率先編制預付卡管理方案、監管工作手冊和管理通則。
(四)強化行政權力制約監督
1.主動接受人大政協監督。按時辦復區人大議案1件,市、區人大代表建議166件,市、區政協委員提案305件。
2.依法全面履行審計監督。全年完成審計項目64個,查出違規金額4687萬元,糾正管理不規範金額23.72億元,提出審計意見和建議357條,增收節支5523萬元。
3.深化政府資訊和政務公開。政府資訊主動公開數21825條,區政府辦理信息公開申請745件。持續開展“政策公開講”,組織集中授課和一對一答疑活動。
(五)依法有效化解社會矛盾
1.發揮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作用。構建“1+1+43”接待諮詢新格局,暢通復議渠道。區政府新收行政復議案件5258件,是復議體制改革前年均案件量的近十倍。共審結復議案件5068件,糾錯率為5.09%,調解率41.67%,調解率連年位居全市前列。
2.行政應訴工作穩步提升。區政府行政負責人出庭5次,區屬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337人次,負責人出庭應訴數量持續創新高。區政府為被告的一審行政訴訟案件共511件,審結401件,敗訴6件,一審敗訴率1.5%,持續保持較低水準。
3.便捷高效提供矛盾調解服務。加強調解員隊伍和調解組織建設,全區基層人民調解組織調解成功案件16774件。深化訴源治理工作,建設朝陽區非訴訟糾紛化解中心,推動訴調聯動,有效降低萬人成訴率。
4.增強公共法律服務供給。實現村居法律顧問全覆蓋,建立“一網兩翼三支撐”工作模式,全年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4686件,接待各類法律服務諮詢16萬餘人次。
(六)全面推進“八五”普法規劃落實
1.強化普法責任制落實。完成兩次公民法治素養和普法宣傳滿意度評估調查工作。在全市率先開發建設智慧普法績效資訊系統。
2.抓緊關鍵節點開展普法宣傳活動。分層分類開展系列線上線下宣傳活動1300余場,累計受眾260萬餘人次。
3.助推基層依法治理和法治文化建設。建成區級法治宣傳教育基地2個,43個街鄉建成法治文化廣場、法治文化活動中心45個。
(七)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員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
深化依法行政教育培訓中心機制,建成兩個依法行政教育實踐基地,舉辦法治政府建設和依法行政專題培訓班2期,參訓人員近800人;舉辦各類公務員主體班28期,累計培訓3100餘人次。
二、政府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
(一)加強組織領導,注重統籌謀劃。完成2022年度朝陽區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向區委、區人大常委會報告並向社會予以公示。開展依法行政工作考核和區級法治政府建設評估。
(二)強化學習引領,發揮示範作用。開展區政府常務會會前學法5次,區政府會議專題研究法治領域相關工作20余次。召開區委依法治區委、依法治區辦及各協調小組會議12次。
(三)堅持問題導向,壓緊壓實責任。制定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督察工作方案,督促各部門、各街鄉開展自查,並選取部分委辦局和街鄉開展了實地督察。
(四)聚焦重點領域,推進依法行政。開展2023年度區級法治政府建設示範項目評審工作並對優秀項目進行通報推廣。舉一反三抓好市委依法治市辦對我區“法治體檢”指出問題的整改。
三、法治政府建設中存在的不足
一是全區法治建設發展水準不均衡,部分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能力需要進一步提升。二是法治宣傳工作的廣度和深度還需進一步提高。三是公共法律服務質效、供給品質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四、2024年工作思路
(一)強化頂層設計引領,統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高品質發展。以法治督察、依法行政考核、法治政府建設評估為牽引,以深化基層依法行政教育培訓、法治幫扶機制等創新舉措為抓手,不斷激發法治政府建設的內生動力。
(二)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打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持續推進數字政務一體化平臺建設,打造暖心高效的政務服務環境。加強行政執法協調監督。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式,積極開展決策案例評價工作。
(三)突出法治為民理念,提供優質高效公共法律服務。繼續深化法律援助三級體系及平臺作用,提升法律服務便捷性。做好特殊群體專項維權工作,創新活動形式,增進活動質效。
(四)構建矛盾化解新格局,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做好新行政復議法的貫徹實施。加強專兼職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設,推進優質調解力量互助互通。
(五)加大責任制落實力度,全面提升法治社會實效。全面落實“八五”普法規劃,持續深化重點對象的法治教育。持續發佈《北京市朝陽區普法責任制清單》,加大督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