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關於進一步加快北京市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建議”答復

日期:2017-12-25 17:08    來源: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分享:
字號:        

  我們對“關於進一步加快北京市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建議”進行了認真研究,現就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一、關於積極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

  2015年4月,我市印發《關於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意見》,明確了到2020年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總體目標,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創新性的重要舉措。

  一是統籌在京高校、各級教科研部門、民辦教育機構及其他社會力量等多種優質資源,支援中小學特色發展。實施高校辦附中附小項目,通過深度合作、共用資源,26所高校對口支援56所附中附小建設。發揮教科研專業引領作用,市、區教科研部門對口支援30所中小學發展。探索向社會力量購買優質教學服務,通過招標引入13家民辦教育機構參與中小學學科教學。協調有關部門引進外教支援中小學英語教學改革,50余名外教已先後入校。

  二是全力支援各區擴大優質教育資源。2016年起,每年設立市級專項資金4400萬元,支援和引導全市各區通過學區制、九年一貫對口招生、教育集團、大校年級組制等方式擴大優質資源覆蓋面。採取名校整合“薄弱校”或者接收新建校的方式,加速推進薄弱學校轉型升級;以本區優質資源校為龍頭組成集團、集群、聯盟等發展共同體,促進區域教育教學水準的提升;部分區尤其是遠郊區,採取手拉手、聯合體、捆綁式等方式將地域相鄰的幾所學校建成學校聯合發展共同體,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

  2015年4月30日,教育部在北京召開北京市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縣督導檢查反饋意見暨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中期推進會,全市16個區一次性通過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區)評估認定,標誌着北京義務教育完成基本均衡發展任務,進入優質均衡發展新階段。

  二、關於精準配置優質高中招生計劃

  北京市發揮市級統籌優勢,堅持機會公平和資源公平雙輪驅動,在原有優質高中名額分配基礎上,新增6類市級統籌招生方式,充分評估優質高中校辦學規模、一般初中校中招報名人數、資源分佈等因素,從638所初中校、102所優質高中校、近10萬學生資訊三個維度,對20個核心數據項建立交叉計算模型,精準配置優質高中資源。

  2016年,全市每所一般公辦初中學生升入優質高中機會不低於30%,2017年不低於35%,2019年不低於50%,2019年校額到校計劃已提前印製在一般公辦初中學生入學通知書上,引導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

  三、關於優化校長、教師資源配置

  (一)創新教師交流輪崗方式,促進優質教師資源均衡配置

  2016年,我市印發《北京市關於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推進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制度化建設,創新交流形式和機制,加強政策支援和保障,推動義務教育校長教師在區域、城鄉、校際間合理有序流動。

  一是採取多種方式推進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從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實際需要出發,郊區以城鄉學校之間交流輪崗為主,城區以學區(教育集團、教育聯盟等)內校際間交流輪崗為主。城鎮學校每學年教師交流輪崗的比例一般不低於符合交流輪崗條件教師總數的10%,其中校級及以上骨幹教師交流輪崗應不低於交流總數的20%。各區均制定了相應的實施意見。

  二是試點中學教師線上輔導計劃,創新優質教師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制定計劃,搭建中學教師開放型線上輔導管理服務平臺,供全市初中年級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和合適的時間進行自主選擇並線上學習,以“網際網路+”和大數據創新教育基本公共服務方式,建設線上教育服務雲平臺,為初中學生提供精準化、個性化、多樣化的線上教育服務供給。

  (二)落實鄉村教師支援計劃,吸引優秀教師赴鄉村從教

  一是盤活編制資源,逐步實行城鄉統一的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對農村邊遠地區實行傾斜政策,切實解決中小學校缺編問題。二是實施鄉村教師特崗計劃,優先補充音體美、史地政生等緊缺薄弱學科教師。每年設置300個左右指標,公開招聘緊缺學科鄉村教師。三是實施鄉村教師崗位生活補助政策。對全市290所鄉村中小學和93所山區鎮區中小學校的約1.7萬名鄉村教師發放崗位生活補助。

  通過以上措施將留住更多鄉村優秀教師,吸引應屆畢業生赴鄉村任教,推動城區教師向鄉村學校流動。

  下一步,結合此建議,我市將進一步完善相關工作,擴大優質教育資源,推進資源公平與機會公平。一是今年首次在義務教育入學意見中明確加大市級統籌力度,指導做好區域間和區域內統籌,進一步擴大優質資源覆蓋範圍。兩三年內城六區新增一批優質學校;支援城六區幫助遠郊區一批學校提升辦學水準;在城近郊區、重點項目和人才引進密集地區新建一批優質學校。二是進一步精準分配優質高中招生計劃,在今年義務教育入學工作中,繼續將一般公辦初中3年後升入優質高中計劃印製在入學通知上,確保每所一般公辦初中升入優質高中機會不低於50%。三是通過多種方式更加精準規範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引導校長、教師在城鄉間、校際間科學合理流動。

北京市人民政府

2017年7月2日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