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第一部分 2021年度部門決算報表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二、收入決算表
三、支出決算表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表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八、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表
九、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表
十、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表
十一、政府採購情況表
十二、政府購買服務支出情況表
第二部分 2021年度部門決算説明
第三部分 2021年度其他重要事項的情況説明
第四部分 2021年度部門績效評價情況
第一部分 2021年度部門決算報表
報表詳見附件。
第二部分 2021年度部門決算説明
一、部門/單位基本情況
(一)機構設置、職責
國家大劇院是依據北京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關於國家大劇院機構編制有關問題的函》(京編辦事[2007]41號)成立的市屬正局級事業單位,主要包括核心藝術産品部門、藝術衍生産品部門、綜合管理部門和運作保障部門共24個部(室、中心)。
國家大劇院作為中國最高表演藝術中心,將秉承人民性、藝術性、國際性的宗旨,以“藝術改變生活”為核心價值理念,努力成為國際知名劇院的重要成員;國家表演藝術的最高殿堂;藝術普及教育的引領者;中外文化交流的最大平臺;文化創意産業的重要基地。
(二)人員構成情況
事業編制621人,實有人數518人。
二、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説明
2021年度收、支總計79,648.70萬元,比上年增加9,135.36萬元,增長12.96%。
(一)收入決算説明
2021年度本年收入合計75,870.18萬元,比上年增加5,834.93萬元,增長8.33%,其中:財政撥款收入49,294.89萬元,佔收入合計的64.97%;事業收入26,407.45萬元,佔收入合計的34.81%;其他收入167.84萬元,佔收入合計的0.22%。
(二)支出決算説明
2021年度本年支出合計70,030.96萬元,比上年增加6,121.11萬元,增長9.58%,其中:基本支出19,418.75萬元,佔支出合計的27.73%;項目支出50,612.20萬元,佔支出合計的72.27%。
三、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説明
2021年度財政撥款收、支總計52,526.05萬元,比上年減少1,082.47萬元,下降2.02%。主要原因:例行節約、壓縮開支。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説明
(一)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2021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49,774.42萬元,主要用於以下方面: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49,774.42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100%。
(二)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2021年度決算49,774.42萬元,比2021年年初預算減少4,210.09萬元,下降7.80%。其中:
“文化和旅游”2021年度決算49,774.42萬元,比2021年年初預算減少4,210.09萬元,下降7.80%。主要原因:一是落實疫情防控要求,減少演出項目場次;二是繼續落實中央及北京市有關厲行節約要求,壓縮一般性支出。
五、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説明
本年度無此項支出。
六、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收支情況
本年度無此項經費。
七、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情況説明
2021年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基本支出14,651.09萬元,其中:(1)工資福利支出包括基本工資1,931.88萬元、津貼補貼1,921.62萬元、績效工資6,968.99萬元、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1,089.70萬元、職業年金繳費536.67萬元、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繳費539.04萬元、其他社會保障繳費474.09萬元、住房公積金1,072.65萬元、醫療費77.58萬元、其他工資福利支出10.30萬元等支出;(2)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包括退休費28.57萬元等支出。
第三部分 2021年度其他重要事項的情況説明
一、“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決算情況
不屬於此經費統計範圍。
二、機關運作經費支出情況
不屬於機關運作經費統計範圍。
三、政府採購支出情況
2021年政府採購支出總額10,315.41萬元,其中:政府採購貨物支出4,218.49萬元,政府採購工程支出186.00萬元,政府採購服務支出5,910.92萬元。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9,285.94萬元,佔政府採購支出總額的90.02%,其中:授予小微企業合同金額2,875.69萬元,佔政府採購支出總額的27.88%。
四、國有資産佔用情況
2021年車輛10台,261.55萬元;單位價值50萬元以上的通用設備92台(套),單位價值100萬元以上的專用設備159台(套)。
五、政府購買服務支出説明
不屬於政府購買服務支出統計範圍。
六、專業名詞解釋
1.基本支出:指為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人員支出和公用支出。
2.項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為完成特定行政任務或事業發展目標所發生的支出。
3.“三公”經費:是指單位通過財政撥款資金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作費和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指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作費指單位公務用車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牌照費)及單位按規定保留的公務用車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等支出;公務接待費指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
4.機關運作經費:是指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經費支出,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修費、專用材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5.政府採購:指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使用財政性資金採購依法制定的集中目錄以內的或者採購限額標準以上的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
6.政府購買服務:是指各級國家機關將屬於自身職責範圍且適合通過市場化方式提供的服務事項,按照政府採購方式和程式,交由符合條件的服務供應商承擔,並根據服務數量和品質等因素向其支付費用的行為。
7.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反映政府在文化、旅游、文物、體育、廣播電視、電影、新聞出版等方面的支出。
8.文化和旅游:反映政府用於公共文化設施、藝術表演團體、文化藝術活動、對外文化交流及旅游業管理與服務等方面的支出。
9.藝術表演場所:反映文化及其他部門主管的劇場(院)的支出。
第四部分 2021年度部門績效評價情況
一、部門整體績效評價報告
(一)部門概況
1.機構設置及職責工作任務情況
大劇院為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屬的正局級事業單位,下設演出部、劇目製作部、市場部、舞臺技術部、場務部、藝術教育普及部、藝術交流部、財務部、審計部等24個職能部門,主要職責工作任務是:一是作為中國最高表演藝術中心,大劇院將秉承人民性、藝術性、國際性的宗旨,以“藝術改變生活”為核心價值理念,努力成為國際知名劇院的重要成員;國家表演藝術的最高殿堂;藝術教育普及的引領者;中外文化交流的最大平臺;文化創意産業的重要基地。二是負責統籌組織並安排國內外精品藝術劇目演出、對大劇院原創劇目創作和新製作劇目的生産、復排及演出(巡演)工作。聘請藝術委員會對藝術演出經營、策劃、演齣劇目、展覽項目等活動提供指導和諮詢。負責大劇院原創劇目創作、評論、推廣的策劃、組織和實施工作。為演出運營提供相應服務保障及宣傳推廣工作。三是引領藝術普及教育,參與國際文化交流,為引進外國優秀劇目提供便利條件。負責大劇院音視頻節目製作,探索電影傳播高雅藝術新形式,對劇院藝術資料檔案進行收集管理與加工利用。四是推動品牌傳播,舉辦各類藝術展覽、徵集、管理院藏品,對整個劇院的公共空間藝術氛圍進行營造和管理以及其他企業化運營相關支出。五是負責臺湖舞美藝術中心的綜合管理,運營保障及後勤服務保障等工作。負責組織、策劃、實施主要面向城市副中心的藝術演出、品牌主題藝術節和藝術普及教育活動,承擔自製劇目的創排合成工作,承擔舞美設計製作、技術管理等工作。
2.部門整體績效目標設立情況。
(1)總體目標的設定情況。作為中國最高表演藝術中心,大劇院將秉承人民性、藝術性、國際性的宗旨,以“藝術改變生活”為核心價值理念,努力成為國際知名劇院的重要成員;國家表演藝術的最高殿堂;藝術教育普及的引領者;中外文化交流的最大平臺;文化創意産業的重要基地。
(2)具體目標的設定情況。
①數量指標。
堅持“三高”演出經營定位,在演出節目品質、體量上嚴格把關,確保全年不少於500場引進類商業演出規模,在此前提下,保證各劇場的演出場次、各藝術門類演出數量、以及各种經營形式的比例的均衡,並繼續做好線上演出的策劃組織,實現線下資源“雲”化,線上演出傳播,突出國家大劇院作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的藝術品質與藝術高度。
新製作劇目産品不少於10部,演出不少於40場,自製劇目復排演出不少於11部,演出不少於60場,吸引觀眾不少於12萬人。由國家大劇院出品、製作;邀請國際知名團隊、一流表演藝術家參與創作、製作及排演。藝術品質上乘,達到國內一流水準,滿足中國觀眾對高雅藝術的欣賞要求及審美要求。
開展1個演齣劇目巡演工作,以歌劇、話劇、舞劇等藝術形式傳播經典藝術作品,擴大高雅藝術的傳播人群,講述中國故事,弘揚中國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加強國際交流。
作為國家級表演藝術機構,在堅持高水準、高水準的高雅藝術運營的同時,堅守公益陣地,策劃推出周末音樂會、經典藝術講堂、春華秋實、青少年普及音樂會等面向不同群體的藝術普及教育活動六百餘場,引領各年齡段觀眾走近高雅藝術,了解高雅藝術、喜愛高雅藝術。
通過廣播、網路、紙媒等多種媒體渠道,宣傳國家大劇院,介紹推廣高雅藝術,普及藝術知識、提升民眾藝術素養。
加強國際藝術交流,將“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擴大中國藝術的國際影響,傳播中國優秀文化,為外交活動開展搭建平臺。
探索電影傳播高雅藝術新形式,擬新錄製2-3部舞臺藝術電影,完成3-4部話劇、歌劇電影的後期製作,組織2021國家大劇院國際歌劇電影展、舞臺藝術電影常態化放映等展映推廣活動。
加強劇院安保物業服務管理、藝術空間設計和各類藝術展覽,為觀眾提供清新高雅、整潔美觀、安全舒適的整體環境。
②品質指標。以歌、舞、劇、戲等藝術形式呈現經典作品,並在藝術品質上達到國內一流水準,滿足中國觀眾對高雅藝術的欣賞要求及審美要求,全年演出及各項活動無事故。
③進度指標。
各項工作按照2021年工作進度及績效目標申報及合同、協議約定的時間進度實施,針對單位基本支出及自主實施的項目,項目進度應與預算進度相匹配;9月份完成項目預算執行任務的60%以上;下半年完成全年預算執行任務。
④成本指標。依法、依規、依程式使用財政資金,保證資金使用安全,部門整體支出成本控制在預算範圍內,不得超預算,並採取措施節約財政資金。以既定預算發揮其最大的作用,盡可能實現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最大化;加快項目資金支付進度,提高資金利用效率;三公經費及行政經費支出零增長;保證經費支出與工作應用需求相互匹配,在完成項目任務量的基礎上,厲行節約,壓縮經費支出和項目成本。
⑤經濟效益指標。有效控製成本,實行低票價策略,惠民普及。實現事業收入2.83億元。
⑥社會效益指標。通過經典作品的展現,新聞發佈會,組織媒體採訪多次,多輪次作品宣傳,創造和諧的社會環境,全面引導和提升國民的文化素質。
⑦環境效益指標。強化環保管理,節能降耗,通過科學的升級改造,逐年提高節能環保産品的使用比例,減少能耗和污染。
⑧可持續影響指標。持續開展頗具特色的高品位、高水準演出節目及藝術普及教育活動,提升項目策划水平、加強宣傳力度,樹立大劇院品牌形象,確立大劇院作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的行業地位,培育和繁榮藝術演出市場,為觀眾打開通向高水準藝術之門,提升人民群眾的藝術素質及藝術修養。
⑨服務對象滿意度指標
觀眾對演出、藝術教育活動品質及劇場服務滿意度90%以上。
(3)目標與職責任務匹配性和合理性
績效目標涵蓋了大劇院2021年重點工作及重點項目,體現了大劇院各項職能,目標與職責任務相匹配,指標設定合理。
(二)當年預算執行情況
2021年全年預算數82,464.06萬元,其中,基本支出預算數25,343.15萬元,項目支出預算數57,120.91萬元,其他支出預算數0萬元。全年實際支出70,030.96萬元,其中,基本支出19,418.75萬元,項目支出50,612.20萬元,其他支出0萬元。整體預算執行率為84.92%,其中,財政撥款預算執行率為94.76%。
(三)整體績效目標實現情況
1.産出完成情況分析。
(1)産出數量。
①指標1産出分析
大劇院堅持堅持“三高”演出經營定位,在演出節目品質、體量上嚴格把關,2021年各項演出已覆蓋歌劇、舞蹈、音樂、戲劇、戲曲五大藝術門類。2021年引進類商業演出491場。線下演出和線上演播齊頭並進,目前線上演出已經突破百期,總點擊量超過30億次,高度呈現了國家大劇院作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的藝術品質與藝術高度。
②指標2産出分析
大劇院2021年新製作劇目産品8個,完成35場演出,新製作劇目因疫情影響,實際完成情況比目標值略少;復排劇目9部,完成58場演出,因疫情影響,復排劇目演出場次比目標值略少。
因疫情影響,部分演出活動取消,又因防控政策對於上座率控制要求,直接導致可售票房減少,2021年實際吸引觀眾(售票張數)74250人,實際完成情況低於目標值。各劇目演出的上座率平均為89.80%,平均銷售率87.7%,演出運營情況較好。
全年邀請400餘人參與製作劇目創作、製作及排演,新作劇目和復排劇目均為大劇院出品和製作,藝術品質上達到國內一流水準,滿足了觀眾對高雅藝術的欣賞要求及審美要求。
③指標3産出分析
完成了原創話劇《林則徐》巡演工作,巡演場次為福州3場、南京3場、蘇州3場;管弦樂團國內巡演6場,室內組合國內巡演4場。以歌劇、話劇、舞劇等藝術形式傳播了經典藝術作品,擴大了高雅藝術的傳播人群,講述中國故事,弘揚中國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加強國際交流。
④指標4産出分析:
大劇院作為國家級表演藝術機構,在堅持高水準、高水準的高雅藝術運營的同時,堅守公益陣地,策劃推出周末音樂會、經典藝術講堂、春華秋實、青少年普及音樂會等面向不同群體的藝術普及教育活動427場,因疫情影響,取消部分常態化及階段性演出,則實際完成值低於目標值。通過藝術普及教育活動,引領了各年齡段觀眾走近高雅藝術,了解高雅藝術、喜愛高雅藝術,上座率均高於80%。
⑤指標5産出分析
大劇院全年完成578場演出項目宣傳任務,全面覆蓋報紙、廣播、網路、雜誌、新媒體(微網志、微信、網路電台、新聞客戶端)等社會媒體渠道,完成自媒體(官網、古典音樂頻道、院刊)等渠道的項目傳播工作。其中報刊-票務諮詢發稿量已覆蓋全年重點演出項目;報刊—重點廣告已完成37次;地鐵廣告平均每月覆蓋12個站以上;戶外視頻每天120次以上播放。通過該項目的實施達到了宣傳國家大劇院,介紹推廣高雅藝術,普及藝術知識、提升民眾藝術素養的目標。
⑥指標6産出分析
大劇院2021年完成交流活動72次,其中線下世界音樂博覽活動因疫情無法舉辦,改為舉辦4場線上音樂會,累計播放量超1億次。大劇院通過舉辦交流活動,與各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將“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擴大了中國藝術的國際影響,傳播中國優秀文化,為外交活動開展搭建平臺。
⑦指標7産出分析
2021年完成《林則徐》《黨的女兒》2部話劇、歌劇電影的新錄製;完成話劇電影《玩偶之家》《冰山上的來客》後期製作;完成歌劇電影《冰山上的來客》的後期製作;《西望長安》按國家電影局批復,取消電影后期製作申報工作;完成2021大劇院國際歌劇電影展的策劃組織,在全國15家影院、26所高校放映239場;策劃推出“國家大劇院藝術放映廳”常態化展映項目,全年放映27場。通過電影製作推動了舞臺藝術推廣普及,以藝術反哺大眾,吸引了更廣泛的高雅藝術觀眾群。
⑧指標8産出分析
大劇院完成了2021年安保、保潔等物業服務工作,完成了藝術展覽11項、環境優化17項、環境佈置18次,提升了公共空間藝術品質、豐富了觀眾的藝術體驗,保障了大劇院運營安全及大劇院環境整潔、舒適、高雅的形象,全年無安全事故及投訴情況。
(2)産出品質。
大劇院以歌、舞、劇、戲等藝術形式呈現經典作品,並在藝術品質上已達到國內一流水準,滿足了中國觀眾對高雅藝術的欣賞要求及審美要求,全年演出及各項活動無事故,並得到觀眾的良好反饋和業內正面評價。
(3)産出進度。
①指標1産出分析
大部分工作已按照2021年工作進度、績效目標申報表、合同、協議約定的時間進度實施,部分項目因為疫情原因或工作調整,無法開展或部分無法開展。項目經費預算執行率為88.61%。
②指標2産出分析
截止2021年9月底,項目預算執行進度56.27%。
③指標3産出分析
截止2021年12月底,大劇院整體預算執行進度84.92%。
財政撥款預算執行進度為94.76%。
(4)産出成本。
①指標1産出分析
大劇院嚴格按照財政及內控相關要求,依法、依規、依程式使用財政資金,保證資金使用安全,部門整體支出成本已控制在預算範圍內,並通過預算評審、結算審計、政府採購、成本績效分析等多項成本控制措施,進一步提高了資金使用的效率及效益。
②指標2産出分析
2021年項目整體預算執行進度為88.61%,項目資金支付進度良好。其中,項目整體財政撥款執行進度為92.73%。
③指標3産出分析
三公經費及行政經費支出零增長。
④指標4産出分析
大劇院嚴格按照預算編報內容及工作實際需求進行資金支出,保證了經費支出與工作應用需求相互匹配,並通過預算評審、結算審計、政府採購、成本績效分析等多項成本控制措施,在完成項目任務量的基礎上,厲行節約,壓縮經費支出和項目成本。
2.效果實現情況分析。
(1)經濟效益。
①指標1效果分析
大劇院通過預算評審、結算審計、政府採購等多項措施,達到成本節約的目的,並聘請第三方專業機構輔助財務部進行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進一步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及效益。大劇院全年票價始終控制在一個合理的區間,既符合市場情況,又符合惠民普及的目的。
②指標2效果分析
因疫情影響,演出減少,2021年大劇院全年事業收入2.64億元,實際完成值低於目標值。
(2)社會效益。
大劇院通過經典作品的展現,新聞發佈會,組織多次媒體採訪,多輪次作品宣傳,並緊緊圍繞“建黨百年”主線,舉辦了一系列主題突出、特色鮮明、影響顯著的文化活動等,為創造和諧的社會環境,全面引導和提升國民的文化素質貢獻了力量。
大劇院用藝術反哺大眾,聯合市教工委,精心打造“大劇院裏的思政課”活動,將文藝作品作為黨史教育“大思政課”的生動素材,邀請上萬名在京高校師生走進劇院觀看演出、接受教育。走進綠心三大建築工地、亞洲金融大廈、北京大學、中央美院和社區、學校,開展公益演出。推出經典藝術講堂線上課堂,在新華網、今日頭條等媒體平臺投放,累計點擊量近2億次,開創了藝術普及教育的新形式。繼續做好“公益座”、“學生票”、“周末音樂會”、“經典藝術講堂”、“國際歌劇電影展”、“歌劇電影進校園展映”等惠民品牌,取得良好社會反響。
(3)環境效益。
大劇院2021年購置的設備均為節能環保的産品,減少了能耗和污染,並按照工作實際需求完成了各項維保維護工作,為大劇院正常運營提供了後勤保障。尤其是面對國內疫情多變及常態化防疫要求,工程部優化設備運作方案,空調實行“最大新風”運作,結合大劇院演出經營要求、節能降耗指標、夏天除濕冬季防凍等眾多因素,調整實施7個版本空調運作模式,更換空調過濾網60338塊,確保系統防疫安全。
(4)可持續性影響。
大劇院持續開展頗具特色的高品位、高水準演出節目及藝術普及教育活動,深入推進5G+8K數字化、藝術化創作,推出全球首個8K舞臺藝術影像展,創新建設臺湖舞美數字平臺,積極推進世界劇院聯盟註冊工作,不斷拓寬合作渠道,有效提升了項目策划水平、加強了宣傳力度,進一步樹立大劇院品牌形象。線下打造精品力作,確保了演出高品質呈現,線上演出已經突破百期,總點擊量超過30億次,進一步鞏固了大劇院作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的行業地位,培育和繁榮藝術演出市場,為觀眾打開通向高水準藝術之門,提升人民群眾的藝術素質及藝術修養。
(5)服務對象滿意度。
觀眾對演出、藝術教育活動品質及劇場服務滿意度基本達到90%以上。
(四)預算管理情況分析
1.財務管理。
(1)財務管理制度健全性
為進一步提高大劇院財務管理能力和水準,大劇院建立了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體系,制定了《內控手冊》,從資金審批、預算管理、會計核算、資産管理、政府採購等方面對財務工作進行了規範監督,保障日常工作有章可循、穩步推進。
(2)資金使用合規性和安全性
大劇院資金使用嚴格遵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管理制度執行,資金申報及撥付程式完整規範,資金使用安全合規。按照“支出有預算、事前有審批、事後有反饋”的原則進行預算績效管理。各項目預算編制合理合規,均經過預算評審程式,按照相關管理制度進行採購程式和資金支出審批程式,資金使用合規性和安全性均管理到位。
(3)會計基礎資訊完善性
會計基礎數據資訊和會計資訊資料真實、完整、準確。在會計核算環節嚴格審批原始憑證,對內容不全、手續不完備的原始憑證以及未審批完成的支出不予辦理支付。會計基礎資訊完善性符合相關要求。
2.資産管理。
(1)資産管理制度
為規範大劇院固定資産管理,實現固定資産優化配置,提高固定資産使用效益,減少閒置和浪費,根據《北京市市級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産配置管理暫行辦法》(京財績效〔2009〕1125號)和《北京市市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産處置管理辦法》(京財績效〔2009〕2817號)等有關規定,結合大劇院實際情況,制定了《國家大劇院固定資産管理辦法》,明確了資産管理要求、審批流程等。
(2)資産配置
大劇院嚴格按照《國家大劇院固定資産管理辦法》執行固定資産配置程式,均符合財政配置標準。
(3)資産盤點與報廢
堅持固定資産定期清理、清查制度。固定資産的使用部門及管理部門定期對固定資産進行清查盤點,保證固定資産的實有數與賬面結存數相符,保管、使用、維修等情況正常。固定資産的調撥及報廢均履行相應的審批程式。
3.績效管理。
大劇院高度重視績效管理工作,將績效理念深度融入預算編制、執行和監督全過程,構建事前、事中、事後績效管理閉環系統,紮實做好各項績效管理工作。
(1)績效目標管理
按照市財政局要求,2021年78個預算項目均填報了績效目標申報表。但績效目標設定的合理性、細化性有待進一步提高。
(2)績效自評
對2020年48個預算項目實施了績效自評,其中“項目宣傳推廣支出(市場部)”按照市財政局要求完成部門評價,對項目決策過程的合理性、管理體系的規範性、績效目標實現程度進行綜合評價,梳理項目決策、管理過程及績效實現情況中存在的問題,加強了項目預算績效管理水準。
(3)績效運作監控
對2021年74個預算項目實施績效運作監控。對績效目標運作情況進行跟蹤管理和督促檢查,糾偏揚長,促進績效目標的順利實現,出具了半年度績效運作監控報告。其中“演出項目巡演支出”作為重點監控項目,單獨出具監控報告。
4.結轉結餘率。
截至2021年12月31日,2021年支出預算調整數為81,552.96萬元,年末結轉和結餘3,038.32萬元,結轉結餘率為3.73%。結餘結轉主要原因為部分項目因疫情影響及工作調整未完成。
5.部門預決算差異率。
2021年年初安排支出預算金額82,464.06萬元,實際支出執行金額79,648.70萬元,支出預算與支出決算差異為-3.41%,主要原因為部分項目因疫情影響及工作調整未開展或部分未開展,2021年追加項目正在實施中。
(五)總體評價結論
1.評價得分情況。
本次部門整體績效評價通過全面、客觀的分析,最終得分為94.98分,綜合評價等級為“優秀”。其中:當年預算執行情況16.98分,整體績效目標實際情況58分,預算管理情況20分,具體評分見《2021年度部門整體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評分表》。
2.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部門整體績效目標中的部分指標因疫情影響或工作調整,未完全達到目標值。因疫情影響,演出項目及場次減少,又因疫情防控政策對控制上座率的相關要求,直接導致可售出票房減少,影響了2021年事業收入。
(2)部分項目因疫情原因及工作調整影響,部分指標無法完成。個別項目因疫情影響導致2021年工作未有實質性進展,或完全未開展,預算執行進度較低。
(3)部分項目績效目標填報不夠完整、細化量化,個別項目績效目標設定的合理性有待進一步提高,不利於項目績效運作監控和事後績效考核。
(4)績效檔案的歸集有進一步完善的空間,尤其是滿意度支撐性材料,樣本量不夠充分,應有統計與分析而形成的科學數據以供後續工作參考。
(六)措施建議
1.進一步加強年度預算執行進度管理。各部門應儘早分析、研判疫情對項目的影響,無法實施、暫緩實施或工作有重大調整的,及時履行預算調整程式,並及時調整績效目標申報表。定期通報預算執行情況,合理把握預算執行節奏,在依法合規、保證工作品質的前提下,督促推進項目實施,加快預算支出進度。
2.進一步加強績效運作監控工作力度,定期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對於項目無法完成的內容,及時督促項目部門進行預算調整程式及調整績效目標申報表;對於項目偏離目標的內容,及時糾偏,督促項目部門進行整改,以保障績效目標的實現程度,進一步使績效監控與大劇院工作掛鉤,做到及時監控,及時控制,糾偏揚長。
3.進一步加強績效目標的合理性及細化性。嚴格按照北京市預算績效管理的要求,科學合理編制績效目標,按照具體工作內容細化績效指標和量化指標值,加強指標的可考核性。
4.注重對項目全過程資料的收集和管理。進一步強化對績效全過程資料的整理與分析,不斷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尤其是績效資料和滿意度資料。績效資料需要體現項目完成的效果及效益,如相關經濟效益的數據或者社會效益呈現資料等。滿意度資料需要注意樣本的豐富性,並對滿意度結果進行更科學和更專業的統計及分析。
二、項目支出績效評價報告
詳見附件。
三、項目支出績效自評表
詳見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