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財政 > 財政專題 > 2020市級部門決算專題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北京市委員會辦公廳2020年度部門決算

日期:2021-09-02 10:00    來源: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北京市委員會辦公廳

分享:
字號:        

目 錄

  第一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報表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二、收入決算表

  三、支出決算表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表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八、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表

  九、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表

  十、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表

  十一、政府採購情況表

  十二、政府購買服務支出情況表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説明

  第三部分 2020年度其他重要事項的情況説明

  第四部分 2020年度部門績效評價情況

第一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報表

  報表詳見附件。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説明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主要職責和機構設置

  1、主要職責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北京市委員會機關承擔為市政協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等職能的統籌協調和服務保障任務。其主要職責是:

  (1)負責市政協全體會議、常務委員會會議、主席會議和專門委員會會議的會務工作。

  (2)組織實施市政協全體會議、常務委員會會議、主席會議的決議、決定。

  (3)組織委員視察和調研,就本市各項事業的改革與發展及群眾生活的重要問題進行研究;整理、報送政協組織和委員履行職能形成的調研報告、提案、建議案等。

  (4)組織委員學習交流,不斷提高履行職能的水準;研究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的理論、政策,提出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工作建議。

  (5)廣泛團結本市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反映他們及所聯繫群眾的意見和要求。

  (6)負責與全國政協、本市各區政協、市委市政府有關部門的工作聯繫。

  (7)承辦全國政協及市委、市政府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2、機構設置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北京市委員會機關包含提案委、學習委、經濟委、農業和農村委、科技委、人口資源環境和建設委、教文衛體委、社會和法制委、民族和宗教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10個專門委員會和辦公廳、研究室、人事聯絡室、機關黨委,紀檢組,共15個部門。2020年部門決算由北京市政協機關本級行政和本級事業組成。

  (二)人員構成情況

  截止2020年12月31日,市政協機關行政編制內實有人數141人;事業編制內實有人數62人。

  二、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説明

  2020年度收、支總計15382.1萬元,比上年減少3234.4萬元,下降17.37%。

  (一)收入決算説明

  2020年度本年收入合計15004.78萬元,比上年減少2816.65萬元,下降15.8%,其中:財政撥款收入15004.78萬元,佔收入合計的100%。

  (二)支出決算説明

  2020年度本年支出合計15118.84萬元,比上年減少2606.21萬元,下降14.7%,其中:基本支出9035萬元,佔支出合計的59.76%;項目支出6083.84萬元,佔支出合計的40.24%。

  三、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説明

  2020年度財政撥款收、支總計15305.95萬元,比上年減少3010.59萬元,下降16.44%。主要原因:嚴格落實中央和我市厲行節約及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項要求,樹立過緊日子思想,積極壓減一般性支出;進一步創新委員履職形式,增加視頻和網路連線,會議、培訓及相關費用下降;另外,機關後勤服務保障部門按規定轉隸至機關事務管理局,人員等基本經費相應劃轉。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説明

  (一)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15090.04萬元,主要用於以下方面(按大類):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2993.77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86.11%;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519.15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10.07%;衛生健康支出379.81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2.52%;教育支出37.95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0.25%;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159.36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1.05%。

  (二)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1、“一般公共服務支出”(類)2020年度決算12993.77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減少1739.14萬元,下降11.8%。其中:

  “政協事務”(款,下同)2020年度決算12993.77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減少1739.14萬元,下降11.8%。

  2、“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類)2020年度決算1519.15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減少618.97萬元,下降28.95%。其中:

  “行政事業單位養老支出”(款)2020年度決算1519.15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減少618.97萬元,下降28.95%。

  3、“衛生健康支出”(類)2020年度決算379.81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減少139.31萬元,下降26.84%。其中:

  “行政事業單位醫療”(款)2020年度決算379.81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減少139.31萬元,下降26.84%。

  4、“教育支出”(類)2020年度決算37.95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減少4.3萬元,下降10.18%。其中:

  “進修及培訓”(款)2020年度決算37.95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減少4.3萬元,下降10.18%。

  5、“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類)2020年度決算159.36萬元,與2020年年初預算減少4.77萬元,下降2.9%。其中:

  “文物”(款)2019年度決算159.36萬元,與2020年年初預算減少4.77萬元,下降2.9%。

  五、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説明

  本年度無此項支出。

  六、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收支情況

  本年度無此項經費。

  七、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情況説明

  2020年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基本支出9035萬元,其中:(1)工資福利支出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獎金、伙食補助費、績效工資、其他社會保障繳費、其他工資福利等支出;(2)商品和服務支出包括辦公費、印刷費、諮詢費、手續費、水費、電費、郵電費、取暖費、物業管理費、差旅費、因公出國(境)費、維修(護)費、租賃費、會議費、培訓費、公務接待費、專用材料費、勞務費、委託業務費、工會經費、福利費、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其他交通費、其他商品和服務等支出;(3)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包括離休費、退休費、撫恤金、生活補助、救濟費、醫療費補助、助學金、獎勵金、其他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等支出。(4)其他資本性支出包括辦公設備購置、專用設備購置等。

第三部分 2020年度其他重要事項的情況説明

  一、“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決算情況

  “三公”經費包括本部門所屬1個行政單位、1個本級事業單位。2020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決算數8.56萬元,比2020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年初預算177萬元減少168.44萬元。其中:

  1.因公出國(境)費用。2020年決算數0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數120萬元,減少120萬元。主要是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取消全部出訪計劃。

  2.公務接待費。2020年決算數8.56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數57萬元,減少48.45萬元。主要是根據政協協商議政工作需要做好重點接待工作,即接待全國政協在京調研、考察及有關外省市政協來京調研學習和考察工作。2020年公務接待共9批次,公務接待288人次。

  3.公務用車購置及運作維護費。2020年無此項支出,主要是按照機關後勤服務保障相關規定,公務用車購置、運維管理由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統一安排。

  二、機關運作經費支出情況

  2020年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經費支出,合計965.21萬元,比上年減少382.75萬元,主要原因:嚴格落實中央和我市厲行節約及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項要求,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加強外出會議、培訓、差旅費用的審批,控制一般性支出;另外,搬遷副中心後,部分機關運作日常公用支出由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統一安排。

  三、政府採購支出情況

  2020年政府採購支出總額3461.56萬元,其中:政府採購貨物支出1368.84萬元,政府採購工程支出0萬元,政府採購服務支出2092.72萬元。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2577.08萬元,佔政府採購支出總額的74.45%,其中:授予小微企業合同金額110.01萬元,佔政府採購支出總額的3.18%。

  四、國有資産佔用情況

  2020年車輛103台,價值2671.25萬元;單位價值50萬元以上的通用設備7台套。

  五、政府購買服務支出説明

  2020年政府購買服務決算2658.03萬元。

  六、專業名詞解釋

  1.“三公”經費:是指單位通過財政撥款資金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作費和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指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作費指單位公務用車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牌照費)及單位按規定保留的公務用車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等支出;公務接待費指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

  2.機關運作經費:是指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經費支出,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修費、專用材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3.政府採購:指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使用財政性資金採購依法制定的集中目錄以內的或者採購限額標準以上的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

  4.政府購買服務:是指各級國家機關將屬於自身職責範圍且適合通過市場化方式提供的服務事項,按照政府採購方式和程式,交由符合條件的服務供應商承擔,並根據服務數量和品質等因素向其支付費用的行為。

  5、一般公共服務支出(類)政協事務(款)參政議政(項):指組織政協委員履行政協參政議政職能進行調研,檢查等方面的支出。

第四部分 2020年度部門績效評價情況

  一、績效評價工作開展情況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北京市委員會辦公廳對2020年度部門項目支出實施績效評價,評價項目14個,佔部門項目總數的32.56%,涉及金額3784.85萬元。其中重點評價項目1個,採用普通程式評價方式,評價項目名稱為政協委員履職平臺(一期)經費項目,項目金額為990.91萬元;其餘13個項目採取部門自評簡易程式評價方式,涉及金額2793.94萬元。從總體評價的結果看,2020年預算項目績效目標完成較好,評價等級結果全部為優秀,項目實施達到了預期目標,為發揮政協協商議政平臺作用起到了積極效果。

  二、項目績效評價報告

  (一)評價對象概況

  政協委員履職平臺(一期)經費項目是根據《北京市政協委員履職平臺建設及信息化建設方案》,經政協黨組審議、外部專家評審和市經信局審批後,於2019年開始組織實施。本項目主要是在國家推進“網際網路+”行動計劃、全國政協系統推動履職平臺建設、北京市構建數字生態城市的大背景下,為創新委員履職管理,豐富委員履職形式,不斷拓展委員履職渠道,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對現有政協委員履職平臺核心業務系統進行整合與優化,為進一步提升政協委員履職信息化支撐水準實施的重點項目。

  該項目計劃實施三年,預計投入1709.97萬元。2019年已完成年度項目預算的100%,投入560萬元;2020年完成年度項目預算的98.2%,投入973.07萬元;累計已完成預計投入的90%。主要包含三部分內容,一是對現有委員履職管理系統、委員資訊管理系統、遠端協商視頻系統、社情民意管理系統、提案管理系統、北京政協APP等涉及委員履職核心業務的系統進行統籌整合與優化;二是購置並基於應用支撐平臺、計算存儲平臺、數據服務平臺等應用軟體;三是開發委員履職系統、履職評價系統、決策支撐系統、履職工作服務門戶、統一數據平臺、應用管理平臺子系統。

  (二)綜合評價情況及評價結論

  經專家綜合評價,政協委員履職平臺(一期)經費項目績效評價綜合得分91.04分,績效級別為“優秀”。其中,項目決策得分8.10分,項目過程得分26.70分,項目産出得分29.38分,項目效益得分26.86分。

項目績效評價結論一覽表

  該項目的實施,實現了市政協委員通過移動終端實現線上履職,實時獲取政協履職資訊、線上學習、即時互動、資源共用,提升了委員履職的便捷性。2020年通過平臺召開視頻會議219場,4020人次委員線上參加,設立網路議政模組主題22個,通過履職平臺網路直播各種活動、會議、講座、委員講堂、政協報告廳等112場,直播時長180小時,達到了預期的績效目標。

  (三)存在的問題

  該項目總體績效目標明確,但個別績效指標設計的合理性、細化程度有待進一步完善。如品質指標沒有對應産出數量明確應達到的信息化建設品質要求,效益指標設置相對簡單、籠統,應體現出系統預計使用年限、預期發揮作用時間等持續性影響。項目績效資料應進一步歸集整理,特別是項目品質和效益、政協委員滿意程度等佐證資料挖掘不夠。

  (四)有關建議

  一是進一步加強績效管理。應結合項目內容,完善績效目標與指標設置,産出指標和效益指標應更加具體、細化且相互關聯;二是開展項目滿意度調查。注重效益資料歸集,結合項目服務對象,選擇不同的方式、方法,全面開展服務對象滿意度調查,形成調查統計分析,充分反映項目服務對象滿意程度。

  三、項目支出績效自評表

  詳見附件。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