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財政 > 財政專題 > 2020市級部門決算專題

北京市農業農村局2020年度部門決算

日期:2021-09-02 10:00    來源:北京市農業農村局

分享:
字號:        

目 錄

  第一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報表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二、收入決算表

  三、支出決算表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表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八、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表

  九、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表

  十、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表

  十一、政府採購情況表

  十二、政府購買服務支出情況表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説明

  第三部分 2020年度其他重要事項的情況説明

  第四部分 2020年度部門績效評價情況

第一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報表

  報表詳見附件。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説明

  第二部分?2020年度部門決算説明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機構設置、職責

  ?1.部門機構設置:

  北京市農業農村局是市政府組成部門,根據《北京市機構改革實施方案》, 中共北京市委農村工作委員會與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合署辦公。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內設機構33個處室,所屬27個二級預算單位。

  處室分別為:辦公室、組織處、宣傳與文化處、幹部人事處、人才工作處、研究室(政策與改革處)、法制處、發展規劃處、計劃財務處、行政審批處、産業發展處(北京市農業産業化辦公室)、村鎮建設處、生態建設處、農村社會事業促進處、農村合作經濟指導處、農村土地承包管理處、宅基地管理處、市場與信息化處、科技處(北京市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動植物疫情應急工作處(社會管理處)、農産品品質安全處、種植業管理處(農藥管理處)、畜牧漁業處、獸醫獸藥處、種業管理處、農田建設管理處、農業機械化管理處、合作交流處、機關黨委(黨建工作處)、機關紀委、工會、離退休幹部處、紀檢機構按有關規定派駐。

  二級預算單位分別為:市農業農村局機關行政、市農業農村局機關事業、北京市植物保護站、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北京市土肥工作站、北京市種子管理站、北京市農業環境監測站、北京市優質農産品産銷服務站、北京市農業農村局老幹部活動站、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幼兒園、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宣傳教育中心、北京市畜牧總站、北京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北京市飼料監察所、北京市獸藥監察所、北京市農業機械試驗鑒定推廣站、北京市農業機械監理總站、北京市漁政監督管理站、北京市水産技術推廣站、北京市農林系統老幹部活動中心、北京市畜牧業環境監測站、北京市農民體育工作辦公室、北京市動物衛生監督所、北京市農業局資訊中心、北京市水生野生動植物救護中心、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後勤服務中心、北京市農業農村局財務服務中心。

  2.部門機構職責:

  貫徹執行國家關於“三農”工作的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重大政策及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統籌推動發展本市農村社會事業、農村公共服務、農村文化、農村基礎設施。負責指導本市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工作。指導本市鄉村特色産業、農産品加工業和休閒農業發展工作。組織構建本市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生産體系、經營體系。負責本市食用農産品從種植養殖環節到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者生産加工企業前品質安全監督管理。指導本市基本農田、漁業水域以及農業生物物種資源保護與管理工作,負責水生野生動植物保護、耕地及永久基本農田品質保護工作。負責本市有關農業生産資料和農業投入品的監督管理。負責本市農業防災減災、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治工作。負責本市農業投資管理。提出農業投融資體制機制改革建議。推動本市農業科技體制改革和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研究擬訂本市山區發展規劃和年度指導性計劃等。

  (二)人員構成情況

  行政編制264 人,實有人數250人;事業編制1029 人,實有人數897人。

  二、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説明

  2020年度收、支總計121,167.23萬元,比上年減少27,341.93 萬元,下降18.41%。

  (一)收入決算説明

  2020年度本年收入合計111,536.90萬元,比上年減少23,128.3萬元,減少17.40%,其中:財政撥款收入109,803.94萬元,佔收入合計的98.45%;上級補助收入0萬元,佔收入合計的0%;事業收入1,163.92萬元,佔收入合計的1.04%;經營收入0萬元,佔收入合計的0%;附屬單位上繳收入0萬元,佔收入合計的0%;其他收入569.03萬元,佔收入合計的0.51%。

  (二)支出決算説明

  2020年度本年支出合計108,799.98萬元,比上年減少27,256.65 萬元,減少20.03%,其中:基本支出44,969.82萬元,佔支出合計的33.15%;項目支出63,830.16萬元,佔支出合計的66.85%;上繳上級支出0萬元,佔支出合計的0%;經營支出0萬元,佔支出合計的0%;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0萬元,佔支出合計的0%。

  三、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説明

  2020年度財政撥款收、支總計110,533.79萬元,比上年減少30,532.57萬元,減少21.64%。主要原因:進一步壓減一般性支出和受非洲豬瘟影響政策性補助支出減少。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説明

  (一)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106,059.64萬元,主要用於以下方面:教育支出701.67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0.66%;科學技術支出5,203.80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4.91%;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511.99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1.43%;衛生健康支出583.69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0.55%;節能環保支出444.00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0.42%;城鄉社區支出9.89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0.01%;農林水支出97,604.60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92.03%。

  (二)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1.“教育支出”2020年度決算701.67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減少450.27萬元,下降39.09%。其中:

  “普通教育”2020年度決算296.19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減少8.82萬元,下降2.89%%。主要原因:厲行節約壓縮一般性支出。

  “進修及培訓”2019年度決算405.48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減少441.14 萬元,下降52.12%。主要原因:厲行節約壓縮培訓支出。

  2.“科學技術支出”2020年度決算5,203.80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減少278.50萬元,下降5.08%。其中:

  “技術研究與開發”2020年度決算5,203.80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減少278.50萬元,下降5.08%。主要原因:厲行節約壓縮一般性支出 。

  3.“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020年度決算1,511.99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減少118.60萬元,下降7.27%。其中:

  “行政事業單位養老支出”2020年度決算1,511.99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減少118.60萬元,下降7.27%,主要原因:離退休人員變動。

  4.“衛生健康支出”2020年度決算583.69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減少141.42 萬元,下降19.50%。其中:

  “行政事業單位醫療”2020年度決算583.69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減少141.42 萬元,下降19.50%,主要原因為因疫情影響進行階段性減徵基本醫療保險繳費。  

  5.“節能環保支出”2020年度決算444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減少4萬元,下降0.89%其中:

  “污染防治”2020年度決算444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減少4萬元,下降0.89%。主要原因:厲行節約壓縮一般性支出。

  6.“城鄉社區支出”2020年度決算9.89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減少7.93 萬元, 下降44.50%。其中:

  “城鄉社區公共設施”2020年度決算9.89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減少7.93 萬元, 下降44.50%。主要原因厲行節約壓縮一般性支出。

  7.“農林水支出”2020年度決算97,604.60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減少 671.50 萬元,下降0.68%。其中:

  “農業農村”2020年度決算66,740.55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增加313.62 萬元,增長0.67%。主要原因:厲行節約壓縮一般性支出及安排了部分項目。

  “林業和草原”2020年度決算0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減少7.16萬元,下降100%。主要原因:厲行節約壓縮一般性支出。

  “普惠金融發展支出”2020年度決算30,864.05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減少977.95萬元,下降3.07%。主要原因: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按政策結轉下年繼續使用。

  五、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説明

  本年度無此項支出

  六、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收支情況

  本年度無此項經費

  七、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情況説明

  2020年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基本支出44,881.81萬元,使用政府性基金財政撥款安排基本支出0萬元,使用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安排基本支出0萬元,其中:(1)工資福利支出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獎金、伙食補助費、績效工資、其他社會保障繳費、其他工資福利等支出;(2)商品和服務支出包括辦公費、印刷費、諮詢費、手續費、水費、電費、郵電費、取暖費、物業管理費、差旅費、因公出國(境)費、維修(護)費、租賃費、會議費、培訓費、公務接待費、專用材料費、勞務費、委託業務費、工會經費、福利費、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其他交通費、其他商品和服務等支出;(3)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包括離休費、退休費、撫恤金、生活補助、救濟費、醫療費補助、助學金、獎勵金、其他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等支出。(4)其他資本性支出包括辦公設備購置、專用設備購置等。

  第三部分2020年度其他重要事項的情況説明

  一、“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決算情況

  “三公”經費是指本部門通過財政撥款資金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作費和公務接待費,包括所屬2個行政單位、3個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22個事業單位。

  2020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決算數265.86萬元,比2020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年初預算552.49萬元減少184.03萬元。其中:

  1.因公出國(境)費用。2020年決算數0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數166.95萬元減少166.95萬元。主要原因:因疫情嚴控出國。

  2.公務接待費。2020年決算數0.12萬元。2020算數比年初預算數9.83萬元減少9.71萬元。主要原因:按照厲行節約的要求,進一步壓縮公務接待費。2020年公務接待費主要用於接待相關規定人員發生的費用。其中:國內公務接待2批次,國內公務接待14人次。

  3.公務用車購置及運作維護費。2020年決算數265.74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數375.71萬元減少109.97萬元,其中,公務用車購置費2020年決算數94.84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數102.26萬元減少7.42萬元,主要原因為更新國Ⅰ和國Ⅱ老舊公務用車,2020年購置(更新)6輛,車均購置費15.8萬元。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2020年決算數170.90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數273.45萬元減少102.55萬元,主要原因:嚴格控制運作車維護費的開支。2020年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中,公務用車加油26.60萬元,公務用車維修62.80萬元,公務用車保險29.15萬元,公務用車其他支出52.35萬元。2020年公務用車保有量107輛,車均運作維護費1.60萬元。

  二、機關運作經費支出情況

  2020年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經費支出,合計1,437.29萬元,比上年增加106.25萬元,增加原因:因機構改革農業綜合執法總隊成立相關單位搬遷等費用相應增加。

  三、政府採購支出情況

  2020年政府採購支出總額10,826.78萬元,其中:政府採購貨物支出3,189.57萬元,政府採購工程支出130.00萬元,政府採購服務支出7,507.22萬元。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7,720.45萬元,佔政府採購支出總額的71.31%,其中:授予小微企業合同金額4,489.91萬元,佔政府採購支出總額的41.47%。

  四、國有資産佔用情況

  2020年車輛159台,3,252.48萬元;單位價值50萬元以上的通用設備132台(套),單位價值100萬元以上的專用設備59台(套)。

  五、政府購買服務支出説明

  2020年政府購買服務決算1,921.24萬元。

  六、專業名詞解釋

  1.“三公”經費:是指單位通過財政撥款資金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作費和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指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作費指單位公務用車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牌照費)及單位按規定保留的公務用車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等支出;公務接待費指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

  2.機關運作經費:是指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經費支出,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修費、專用材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3.政府採購:指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使用財政性資金採購依法制定的集中目錄以內的或者採購限額標準以上的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

  4.政府購買服務:是指各級國家機關將屬於自身職責範圍且適合通過市場化方式提供的服務事項,按照政府採購方式和程式,交由符合條件的服務供應商承擔,並根據服務數量和品質等因素向其支付費用的行為。

  5.農産品品質安全:反映用於農産品及其投入品的品質安全評估、監測、抽查、認證、應急處置,相關標準的制定、修訂、實施、監管等方面的支出。

  第四部分? 2020年度部門績效評價情況

  一、績效評價工作開展情況

  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對2020年度部門項目支出實施績效評價,納入自評範圍的項目共250個,其中因疫情原因5個項目未執行,評價項目245個,佔部門項目總數的62.18%,涉及金額62,151.56萬元。其中,部門評價項目1個,涉及金額798.05萬元,評價得分88.40分。單位自評項目244個,涉及金額61,353.51萬元,評價得分在90(含)-100分的238個、評價得分在80(含)-90分的6個。

  二、項目績效評價報告

  (一)基本情況;

  ◆項目概況

  1.項目背景

  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同時提出“堅持新發展理念”。增強改革創新本領,保持銳意進取的精神風貌,善於結合實際創造性推動工作,善於運用網際網路技術和信息化手段開展工作。充分説明發展農村管理信息化,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三農工作,符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需要,是農業農村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農村管理信息化工作自2005年全面推廣以來,對全市14個區、195個鄉鎮、3945個村進行了信息化項目建設,並統一開發、建設了農村管理信息化相關平臺、系統,配發了硬體和網路設備。有效推進了農村基層組織管理的規範化和民主化,轉變了農村基層幹部的管理理念,提升了管理素質,提高了工作效率,為政府部門及時掌握農村基層情況提供了有效服務。2007年起,農村管理信息化建設項目所配備的軟硬體、網路設備陸續超過保修期限。鋻於運維工作專業性強、時效性高、工作量大,在市財政的大力支援下,由市級統一採購每年的代理運維服務,為鄉村振興戰略和數字鄉村發展戰略實施打下了堅實的信息化基礎。

  2.項目主要內容

  該項目內容分為三大類,一是軟體類,對市級統一開發、建設的農村管理信息化相關平臺、系統,採購的農村管理信息化基礎軟體進行運維和安全加固。二是硬體類,對市級統一採購的各級農村管理信息化硬體設備進行運維;三是網路類,對支撐各平臺系統的政務雲資源和市級統一採購的網路設備進行運維。

  3.項目資金情況

  該項目為延續性項目,經專家組論證,2020年農村管理信息化運維項目申請預算資金798.0528萬元。北京市財政局批復項目資金798.0528萬元,資金到位率為100%。截至2020年12月,累計支出794.592804萬元,因政府公開招標結餘資金3.459996萬元,預算執行率99.57%。

  ◆項目績效目標

  1.總體績效目標

  保障農村管理信息化建設項目所涉及軟硬體、網路設備正常、穩定運作。

  2.産出和效益指標

  保障農村管理信息化建設項目所涉及軟硬體、網路設備在2020年可以正常、穩定運作。

  (1)産出數量:2020年運維項目數量11項;

  (2)産出進度:在2020年12月底前完成整體運維工作;

  (3)産出成本:運維成本不突破項目資金批復金額。

  (二)績效評價工作開展情況;

  ◆績效評價目的及範圍

  1.評價目的

  通過績效評價,對該項目整體情況進行分析,全面、客觀地反映評價項目單位的工作成效,對項目決策、項目過程、項目産出、項目效益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議,使預算管理更加科學、完善,加強項目預算績效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和效率。

  2.評價範圍

  對2020年農村管理信息化運維項目資金798.0528萬元的資金支出情況開展績效評價。

  ◆績效評價基本情況

  1.績效評價原則及方法

  本次績效評價遵循“客觀、公正、科學、規範”的原則,結合項目的特點,採用比較法、因素分析法、專家評議法等方法,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從項目決策、項目過程、項目産出、項目效益四個方面對本項目開展績效評價。

  2.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主要包括項目決策、項目過程、項目産出、項目效益四個方面,滿分100分。一是決策指標(10分),主要評價項目立項、績效目標和資金投入內容;二是過程指標(20分),主要評價項目資金管理和組織實施內容;三是産出指標(40分),主要評價項目産出數量、産出品質、産出時效和産出成本;四是效益指標(30分),主要評價項目實施效益和服務對象滿意度內容。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詳見附件。

  3.評價標準

  本次績效評價標準為計劃標準,以該項目預先制定的目標、計劃、預算作為評價標準,對績效指標完成情況進行比較。

  ◆績效評價工作過程

  1.4月15日前根據《北京市財政局關於開展2021年績效自評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成立評價工作組。制定實施方案、明確評價組織機構、人員分工、評價範圍、具體時間安排等內容。並按照工作方案要求,組織開展部門評價培訓溝通會。

  2.4月30日前收集資料。項目實施部門根據部門評價資料清單,結合評價對象實際情況收集項目資料。項目實施部門將收集的資料及績效報告提交評價工作組。

  3.5月8日前評價工作組對所收集資料進行核實和全面分析,並遴選專家,組成專家評價組。會同專家細化評價指標,制定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4.5月11日前補充資料。項目實施部門根據評價工作組的意見,補充績效評價資料。

  5.5月13日召開專家評價會。評價工作組組織召開專家評價會,項目實施部門負責項目績效情況彙報及答疑,由專家對績效實現情況進行評價和打分,並出具評價意見。

  6.5月28日前,完成部門評價報告。

  (三)綜合評價情況及評價結論(附相關評分表);

  經專家綜合評價,2020年農村管理信息化運維項目績效評價綜合得分88.40分,績效級別為“良好”。其中,項目決策得分8.00分,項目過程得分18.50分,項目産出得分37.00分,項目效益得分24.90分。

項目績效評價結論一覽表

  (四)績效評價指標分析;

  1.項目決策情況

  項目決策指標,滿分10分,評價得分為8.00分。根據《北京市“十三五”時期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規劃》等文件要求,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助力鄉村振興戰略順利開展,切實保障市、區、鄉(鎮)、村四級軟硬體、網路設備安全穩定運作。於2019年10月14日,北京市農業農村局組織專家對該項目進行論證,專家組認為該項目申報理由充分,建議予以申報立項,該項目決策依據較充分,立項程式較規範;績效目標設置不夠全面,缺少品質指標、效益指標和滿意度指標;年度預算測算依據充分性不足,缺乏預算標準。

  2.項目過程情況

  項目過程指標,滿分20分,評價得分為18.50分。在資金管理方面,資金及時足額到位;在項目實施方面,該項目制定了實施方案,但項目管理制度缺乏明確的管控措施和制度要求,項目實施過程管理不夠細緻和嚴謹,對服務商的監管和考核工作不夠完善和明確。

  3.項目産出情況

  項目産出指標,滿分40分,評價得分為37.00分。該項目基本按照計劃時間完成項目的招投標工作,12月各子項目分別形成總結報告。各運維公司全年電話和遠端處理問題合計7498次,現場處理1616次,未收到投訴電話。根據市統計局、市民宗委等單位和局內業務處室數據諮詢需求,對外提供數據共用服務,2020年共提供數據4177條。12月16日,市場與信息化處組織專家對該項目進行驗收,專家驗收意見為同意通過驗收。該項目成本控制在預算範圍內,項目産出較好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4.項目效益情況

  項目效益指標,滿分30分,評價得分為24.90分。該項目的實施,推進農村信息化建設,進一步提高農村資訊管理能力,有效、高效地保障各級單位的工作、設備的維護和使用,在保證日常工作不受系統故障的影響方面取得一定成效。項目效益方面支撐材料不夠充分,開展了對服務對象的滿意度調查,但調查內容不夠全面。

  (五)主要經驗及做法、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該項目的績效目標申報表績效目標設定比較簡單,細化和量化程度不足,缺少品質指標、效益指標和滿意度指標。

  2.該項目的預算明細不足,預算申報的充分性和標準依據不夠明確。

  3.項目管理制度缺乏明確的管控措施和制度要求,對服務商監管和考核工作不夠完善。

  4.項目合同簽訂日期和項目期存在差異,項目預算、資金支付與項目期不匹配。

  5.通過該項目實施體現的效益資料和數據呈現不足,項目實施效果的效益證明力不足。滿意度調查問卷設置方面不夠全面和深入,沒有滿意度分析報告。

  (六)有關建議。

  1.進一步提高預算績效管理意識,細化預算編制,結合整體預算需求和支出內容,對應相關産出和效果設定績效目標和各項産出指標,並細化、量化,增強可衡量性,提高項目目標和指標設置的科學性、合理性。

  2.根據項目情況,提高預算明細的細化程度,促進項目節約成本、提質增效,體現預算需求的合理性和財政資金的節約性。

  3.強化項目管理意識,制定更為完整和系統的管理制度和實施方案。定期採集並歸集項目數據和資料,加強對服務商服務品質和標準的監督管理。

  4.進一步規範該項目的招投標工作,確保項目預算、項目實施、資金支付與預算年度相匹配。

  5.注重項目效益、效果資料的歸集整理和提煉,對應支出內容和項目實施結果,充分體現項目完成情況和實施效果。完善滿意度調查問卷,項目過程中隨時開展服務對象滿意度調查,及時了解和掌握服務對象滿意程度,不斷提高服務能力和水準。

  三、項目支出績效自評表

  詳見附件。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