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財政 > 財政專題 > 2020市級部門決算專題

北京市歸國華僑聯合會2020年度部門決算

日期:2021-09-02 10:00    來源:北京市歸國華僑聯合會

分享:
字號:        

目 錄

  第一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報表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二、收入決算表

  三、支出決算表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表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八、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表

  九、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表

  十、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表

  十一、政府採購情況表

  十二、政府購買服務支出情況表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説明

  第三部分 2020年度其他重要事項的情況説明

  第四部分 2020年度部門績效評價情況

第一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報表

  報表詳見附件。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説明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機構設置、職責

  根據中共北京市委辦公廳《關於北京市歸國華僑聯合會機關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方案的通知》(京辦發〔2002〕13號)、北京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關於同意成立市華僑服務中心的函》(京編辦事〔2009〕17號)和《北京市僑聯改革方案》,設立北京市歸國華僑聯合會(簡稱北京市僑聯)及北京市華僑服務中心,北京市僑聯內設辦公室、組織和人才工作部(黨建工作部)、海外聯誼部、文化交流部和社會工作部。下屬單位北京市華僑服務中心,是北京市僑聯所屬全額撥款正處級事業單位。

  北京市僑聯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人民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繫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的橋梁和紐帶,是團結服務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的群眾組織。僑聯組織的立會宗旨是"以人為本,為僑服務",具有群眾性、民間性、涉外性、統戰性的四個基本特徵。新時期僑聯工作的時代主題是"緊緊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創新發展的工作方針是"堅持國內海外工作並重、老僑新僑工作並重,積極拓展海外工作和新僑工作",目標任務是"充分發揮凝聚僑心、匯聚僑智、發揮僑力、維護僑益的獨特作用,最大限度把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團結起來,最大限度把他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最大限度把他們促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獨特優勢發揮出來,形成海內外中華兒女為共圓中國夢團結奮鬥的磅礡力量"。新時期僑聯組織主要履行參政議政、維護僑益、海外聯誼、群眾工作四項基本職能,重點在服務經濟發展、依法維護僑益、拓展海外聯誼、積極參政議政、弘揚中華文化、參與社會建設六個方面發揮作用。

  (二)人員構成情況

  行政編制34人,實有人數28人;事業編制9人,實有人數9人。

  二、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説明

  2020年度收、支總計2151.94萬元,比上年減少229.4萬元,下降9.63%。

  (一)收入決算説明

  2020年度本年收入合計2151.53萬元,比上年減少229.53萬元,下降9.64%,其中:財政撥款收入2104.04萬元,佔收入合計的97.79%;其他收入47.49萬元,佔收入合計的2.21%。

  (二)支出決算説明

  2020年度本年支出合計1999.68萬元,比上年減少306.03萬元,下降13.27%,其中:基本支出1515.62萬元,佔支出合計的75.79%;項目支出484.06萬元,佔支出合計的24.21%。

  三、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説明

  2020年度財政撥款收、支總計2104.04萬元,比上年減少167.43萬元,下降7.37%。主要原因:受疫情影響,壓減一般性支出。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説明

  (一)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1952.24萬元,主要用於以下方面(按大類):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707.45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87.46%;教育支出7.07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的0.36%;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64.29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的8.42%;衛生健康支出73.43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的3.76%。

  (二)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1、"一般公共服務支出"(類)2020年度決算1707.45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減少79.73萬元,下降4.46%。其中:

  "群眾團體事務"(款)2020年度決算1707.45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減少79.73萬元,下降4.46%。主要原因:受疫情影響,壓減一般性支出。

  2、"教育支出"(類)2020年度決算7.07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減少13.53萬元,減少65.68%。其中:

  "進修及培訓"(款)2020年度決算7.07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減少13.53萬元,減少65.68%。主要原因:受疫情影響,壓縮培訓支出。

  3、"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類)2020年度決算164.29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減少2.53萬元,下降1.52 %。其中:

  "行政事業單位養老支出"(款)2020年度決算164.29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減少2.53萬元,下降1.52 %。主要原因:退休規範統發人員和規範離休人員的工資有所變化。

  4、"衛生健康支出"(類)2020年度決算73.43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減少16.56萬元,減少18.4%。其中:

  "行政事業單位醫療"(款)2020年度決算73.43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減少16.56萬元,減少18.4%,主要原因:職工醫療保險減徵。

  五、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説明

  本年度無此項支出

  六、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收支情況

  本年度無此項經費

  七、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情況説明

  2020年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基本支出1515.57萬元,使用政府性基金財政撥款安排基本支出0萬元,使用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安排基本支出0萬元,其中:(1)工資福利支出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獎金、伙食補助費、績效工資、其他社會保障繳費、其他工資福利等支出;(2)商品和服務支出包括辦公費、印刷費、諮詢費、手續費、水費、電費、郵電費、取暖費、物業管理費、差旅費、因公出國(境)費、維修(護)費、租賃費、會議費、培訓費、公務接待費、專用材料費、勞務費、委託業務費、工會經費、福利費、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其他交通費、其他商品和服務等支出;(3)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包括離休費、退休費、撫恤金、生活補助、救濟費、醫療費補助、助學金、獎勵金、其他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等支出。(4)其他資本性支出包括辦公設備購置、專用設備購置等。

第三部分 2020年度其他重要事項的情況説明

  一、"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決算情況

  "三公"經費包括本部門所屬1個行政單位、1個事業單位。2020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決算數2.53萬元,比2020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年初預算105.03萬元減少102.50萬元。其中:

  1.因公出國(境)費用。2020年決算數0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數99萬元減少99萬元。主要原因:受疫情影響,全年無出訪團組。

  2.公務接待費。2020年決算數0.05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數0.33萬元減少0.28萬元。主要原因:嚴格執行國內公務接待相關規定,厲行節約,嚴控公務接待支出。2020年公務接待費主要用於接待兄弟省市僑聯交流學習、洽談項目。公務接待1批次,公務接待9人次。

  3.公務用車購置及運作維護費。2020年決算數2.49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數5.7萬元減少3.21萬元。其中,公務用車購置費2020年決算數0萬元,與2020年年初預算數持平。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2020年決算數2.49萬元,比2020年年初預算數5.7萬元減少3.21萬元,主要原因:強化公務用車管理,進一步壓縮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2020年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中,公務用車加油0萬元,公務用車維修1.43萬元,公務用車保險0.84萬元,公務用車其他支出0.22萬元。2020年公務用車保有量4輛,車均運作維護費0.62萬元。

  二、機關運作經費支出情況

  2020年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經費支出,合計82.45萬元,比上年減少7.73萬元,減少原因:壓減一般性支出。

  三、政府採購支出情況

  2020年政府採購支出總額67萬元,其中:政府採購貨物支出48.82萬元,政府採購工程支出0萬元,政府採購服務支出18.18萬元。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52.26萬元,佔政府採購支出總額的78%,其中:授予小微企業合同金額16.31萬元,佔政府採購支出總額的24.34%。

  四、國有資産佔用情況

  2020年車輛4台,71.99萬元;無單位價值50萬元以上的通用設備,無單位價值100萬元以上的專用設備。

  五、政府購買服務支出説明

  2020年政府購買服務決算50.87萬元。

  六、專業名詞解釋

  1."三公"經費:是指單位通過財政撥款資金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作費和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指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作費指單位公務用車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牌照費)及單位按規定保留的公務用車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等支出;公務接待費指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

  2.機關運作經費:是指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經費支出,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修費、專用材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3.政府採購:指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使用財政性資金採購依法制定的集中目錄以內的或者採購限額標準以上的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

  4.政府購買服務:是指各級國家機關將屬於自身職責範圍且適合通過市場化方式提供的服務事項,按照政府採購方式和程式,交由符合條件的服務供應商承擔,並根據服務數量和品質等因素向其支付費用的行為。

  5.基本支出:指為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人員支出和公用支出。

第四部分 2020年度部門績效評價情況

  一、績效評價工作開展情況

  北京市歸國華僑聯合會對2020年度部門項目支出實施績效評價,評價項目11個,佔部門項目總數的50%,涉及金額700.03萬元。開展績效評價的11個項目,是由我會績效評價工作小組根據2020年重點預算項目的實施情況討論研究選定的,並委託北京興中海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協助此次評價。根據《北京市財政局關於開展2021年績效自評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完成了方案的制定、收集資訊資料、確定評價指標體系,撰寫報告及填寫自評表等主要評價工作程式。經評價11個項目立項符合部門職能,績效目標較為合理,評價指標體系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基本規範,項目實施基本能夠按照申報的績效目標完成,産生了一定的社會效益,其中,部門評價項目1個,涉及金額191.10萬元,評價得分在90分(含90分)以上。單位自評項目10個,涉及金額508.93萬元,評價得分在90(含)-100分的3個、評價得分在80(含)-90分的7個。通過預算績效管理,進一步提高了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我會各項職能得到了較好的履行。

  二、網上僑聯建設項目績效評價報告

  (一)基本情況;

  1.項目概況

  項目名稱:網上僑聯建設

  項目建設單位:北京市華僑服務中心

  項目承建單位:首都資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2.立項背景

  網際網路以其開放、平等、互動、即時、融合、分享、協作、泛在的特點,日益成為人們學習、工作、生活的新空間,日益成為獲取公共服務的新平臺,日益成為僑聯組織聯繫、服務、引導僑界群眾,交流、宣傳和指導、推動工作的新載體。中國僑聯改革方案對"網上僑聯"建設作出部署,提出明確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第十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精神和北京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認真落實《北京市"十三五"時期信息化發展規劃》和《北京市僑聯改革方案》,圍繞首都"四個中心"功能定位,按照"立足實際、統籌規劃、主動作為"的原則,以建設新型"智慧僑聯"為主線,堅持以人為本、為僑服務的宗旨,把握群眾性、民間性、涉外性、統戰性的基本特徵,注重運用新興網際網路思維和技術,按照"總體規劃、分期實施、逐步完善"的原則,紮實推進"網上僑聯"建設,充分發揮黨和政府聯繫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的橋梁和紐帶作用,進一步提高僑聯工作的時代性、針對性和實效性,為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貢獻力量。

  隨着資訊技術及網際網路技術的不斷發展,中國逐步進入數字化時代,僑聯工作也面臨數字化再造。為適應海內外僑情深刻變化的新特點、滿足僑社僑胞日益增長的新需求,以網際網路技術為支撐,通過開展直接聯繫、引導、服務、團結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的工作,進一步開創"網際網路+僑聯"的新格局,建設集宣傳、服務、管理、決策支援為一體的"網上僑聯"綜合資訊平臺。

  3.主要內容及實施情況

  (1)網上僑聯建設項目的主要建設內容包括:

  1、為僑服務平臺:主要負責為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搭建服務經濟、維護僑益、海外聯誼、文化交流和社會公益的綜合服務平臺。

  2、數據決策分析平臺:通過構建統一的基礎數據庫,並做好數據規劃、採集、分析和展示,負責為僑聯領導機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3、微信服務號:依託微信服務號,通過H5頁面形式在移動端提供服務經濟發展、依法維護僑益、拓展海外聯誼、弘揚中華文化和參與社會建設五大職能的資訊展示功能。

  (2)實施情況

  2020年6月30日,完成系統需求分析及設計(因疫情原因,項目自2020年6月開始正式實施)。

  2020年10月31日,完成了系統開發工作(2020年7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為開發階段,其中根據優先級,在8月份優先完成數據決策分析系統基本功能並開放試用)。

  2020年11月6日,完成了系統測試工作,並通過項目初驗,開始進入試運作階段。

  2020年12月7日,完成項目終驗。

  4.資金投入和使用情況

  (1)資金批復情況

  網上僑聯建設項目合同簽訂金額241萬元。2020年度項目申報資金191.10萬元,財政預算批復191.10萬元,全部為財政撥款。

  (2)實際執行情況

  截止2020年12月31日,網上僑聯建設項目實際收到財政撥款資金191.10萬元,實際支出191萬元,結餘0.10萬元,已上繳財政。

  5.績效目標

  總體目標

  "網上僑聯"是僑聯對外實現統一的資訊發佈、便捷貼心的服務,對內實現高效規範的管理、專業科學的決策分析的高技術、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綜合資訊平臺。系統建設要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效率,突出實用、管用、好用。實現為僑服務更便捷、數據資訊更全面。

  具體指標

  (1)産出指標

  1)産出進度指標:整體完成時間12月份前。

  2)産出成本指標:項目總額191.10萬元。

  (2)效益指標

  為僑服務更便捷。

  (二)績效評價工作開展情況;

  1.績效評價目的、對象和範圍

  通過績效評價,衡量和考核北京市華僑服務中心2020年度網上僑聯建設項目資金的使用效益,了解、分析、檢驗資金使用是否達到預期目標,資金管理是否規範,資金使用是否有效。通過總結經驗、分析問題,採取切實措施進一步改進和加強財政支出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本年度績效評價對象為2020年度網上僑聯建設項目,績效評價範圍包含項目決策情況、項目過程情況、項目産出情況、項目效益情況等方面。

  2.績效評價思路及方法

  評價基本原則

  本次績效評價工作遵循科學規範、公正公開、分級分類和績效相關原則。

  評價方法

  (1)評價工作組與專家評價相結合。本次績效評價工作採取專家指導,第三方機構整理、復核,並召開非現場專家評價會相結合的評價方式進行。

  (2)本次績效評價工作採用對比目標與績效的方法進行評價。

  (3)採用比較法、因素分析法等,通過對項目執行的經濟性、效率性、效益性的比較和分析,考核支出效率和支出效果。

  評價指標體系

  評價工作組結合項目的特點,按照《北京市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管理辦法》(京財績效〔2020〕2146號)文件規定的評價方法,採用了比較法、因素分析法、公眾評判法等方法,依據項目單位提供的資料,在參照"項目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框架"的基礎上,制訂了該項目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詳見附件)。

  評價標準

  本次評價標準採取了計劃標準和歷史標準等,用於對績效指標完成情況進行比較。

  3.績效評價工作過程

  根據《北京市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管理辦法》(京財績效〔2020〕2146號)文件規定,項目績效評價工作組對該項目進行績效評價。

  (1)與項目單位進行初步溝通,了解項目申報及執行情況,收集相關資料。並指導項目單位對此次績效評價的項目工作進展及資金運用情況、目標內容的完成情況進行歸集整理。

  (2)評價工作組根據項目基本情況,充分考慮項目特點,制定項目評價方案,並結合補充完善的評價資料,形成評價指標體系。

  (3)評價工作組根據項目情況依據客觀、公正的原則,在專家庫中選定2名業務專家、1名管理專家及2名財務專家組成專家組。

  (4)項目績效資料復核。評價工作組在規定時間內按要求對提交的項目績效材料的完整和真實性復核。

  (5)編制專家評價手冊,組織實施專家評價。

  (6)匯總專家意見,在與項目單位充分溝通的基礎上,形成績效評價報告。並協助做好此次評價後續工作。

  (三)綜合評價情況及評價結論(附相關評分表);

  北京市華僑服務中心2020年度網上僑聯建設項目立項依據充分,過程規範,但項目績效目標未設定産出數量、品質指標以及滿意度效益指標;未開展服務對象滿意度調查。

  綜上所述,該項目績效評價綜合得分92.60分,績效評定級別為"優",其中項目決策平均得分14.00分,項目過程平均得分24.90分,項目産出平均得分28.30分,項目效益平均得分25.40分。具體情況詳見下表。

image.png

  (四)績效評價指標分析;

  項目決策情況

  1.項目立項

  "網上僑聯"綜合資訊平臺包括為僑服務系統、決策分析系統、辦公管理系統和基層組織建設資訊管理系統,旨在建設成為一個對外實現統一的資訊發佈、便捷貼心的服務,對內實現高效規範的管理、專業科學的決策分析的高技術、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綜合資訊平臺。

  網上僑聯建設項目立項符合北京市華僑服務中心職能定位和發展規劃,符合國家政策。

  2.績效目標

  網上僑聯建設項目績效目標圍繞北京市華僑服務中心工作職責與工作目標設定,但産出指標設定不合理,未明確産出數量、品質指標;效益指標設定準確性不足,未設定滿意度指標。

  3.資金投入

  網上僑聯建設項目2020年預算資金191.10萬元,實際支出191.00萬元,差異0.10萬元。預算編制較合理。

  項目過程情況

  1.資金管理

  (1)資金到位率

  2020年度網上僑聯建設項目年財政預算批復191.10萬元,收到財政資金191.10萬元,資金已全部到位。

  (2)預算執行及資金使用

  網上僑聯建設項目預算執行率為99.95%。

  2.組織實施

  網上僑聯建設項目由北京市華僑服務中心組織實施。2020年完成系統需求分析及設計、開發和系統測試工作,並通過項目初驗、終驗工作。

  項目産出情況

  1.項目産出數量

  網上僑聯建設項目未設置産出數量指標,但項目初步完成了為僑服務平臺、數據決策分析平臺、微信服務號3個平臺。

  2.項目産出品質

  網上僑聯建設項目未設置産出品質指標,但項目初步實現了數據融通、服務融通和應用融通。

  3.項目産出時效

  網上僑聯建設項目産出進度指標為整體完成時間12月份前。2020年12月7日,完成項目終驗。

  4.項目産出成本

  網上僑聯建設項目産出成本指標為項目總額191.10萬元,實際成本191.00萬元,結餘資金0.10萬元。

  項目效益情況

  1.項目實施效益分析

  網上僑聯建設項目於2020年6月啟動建設並於當年11月投入使用。通過"網上僑聯"項目的建設,初步形成北京市僑聯"網際網路+僑務服務"的業務模式,完成了為僑服務平臺、數據決策分析平臺、微信服務號3個平臺。為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搭建服務經濟、維護僑益、海外聯誼、文化交流和社會公益的綜合服務平臺;通過構建統一的基礎數據庫,並做好數據規劃、採集、分析和展示,負責為僑聯領導機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依託微信服務號,通過H5頁面形式在移動端提供服務經濟發展、依法維護僑益、拓展海外聯誼、弘揚中華文化和參與社會建設五大職能的資訊展示功能。

  網上僑聯建設項目推動新時期僑界工作發展;聯繫僑界群眾、為僑服務;提升信息化整體應用程度;構建全市僑聯工作的科學發展格局。

  2.服務對象滿意度

  網上僑聯建設項目未設置滿意度指標,未開展服務對象滿意度調查及分析工作。在項目建設期間通過各部門使用者使用軟體系統過程中反饋的問題,隨時進行系統需求的完善。

  (五)主要經驗及做法、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項目決策方面

  網上僑聯建設項目績效目標體系不夠完整,項目只對成本指標、進度指標進行了反映,未設定産出數量、品質等指標內容,且未設定滿意度指標。

  2.項目績效方面

  網上僑聯建設項目缺少服務對象的滿意度調查工作結果資料,項目績效不能充分體現。

  (六)有關建議。

  1.項目決策方面

  建議項目單位提高績效管理意識,科學設定項目績效目標,使之做到準確、細化、量化、可衡量。

  2.項目績效方面

  建議項目單位注重項目績效資料歸集,加強項目績效資料對應性,績效資料應充分反映項目實施效果。重視服務對象滿意度調查,並加強結果分析,為下一年工作的開展提供借鑒。

  三、項目支出績效自評表

  詳見附件。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