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財政 > 財政專題 > 2019市級部門決算專題

北京市地震局2019年度部門決算

日期:2020-09-03 10:00    來源:北京市地震局

分享:
字號:        

目  錄

  第一部分 2019年度部門決算報表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二、收入決算表

  三、支出決算表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表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八、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表

  九、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表

  十、政府採購情況表

  十一、政府購買服務支出情況表

  第二部分 2019年度部門決算説明

  第三部分 2019年度其他重要事項的情況説明

  第四部分 2019年度部門績效評價情況

第一部分 2019年度部門決算報表

  報表詳見附件

第二部分 2019年度部門決算説明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機構設置、職責

  1.主要職能。

  北京市地震局是經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同意,由中國地震局和北京市政府批准成立的正局級機構,實行中國地震局與北京市政府雙重領導、以中國地震局為主的管理體制,承擔北京市行政區域內防震減災工作政府行政管理職能,依法履行防震減災主管機構的各項職責。

  2.機構情況

  北京市地震局下轄辦公室、人事教育處、發展與財務處、監測預報處、震害防禦處(抗震設防管理辦公室)、應急救援處、科學技術處(政策法規處、資訊管理處、外事辦公室)、機關黨委(工會)、紀檢監察審計處、離退休幹部管理處10個管理部門,北京市地震預測研究中心、北京市地震監測與資訊中心、北京市地震災害防禦中心、北京市防震減災宣教中心、北京市地震應急保障中心5個直屬事業單位。

  本局在北京地區設有4個有人值守綜合地震臺站、265個無人值守強震臺、28個測震臺和37個前兆臺,為非獨立核算機構,無單獨賬戶。

  (二)人員構成情況

  北京市地震局人員編制220人,全部屬於中央編制,其中,參照公務員管理人員編制45人,事業編制人員175人。2019年末在職職工202人,其中參公人員44人,事業人員158人。

  二、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説明

  2019年度收、支總計6110.85萬元,比上年減少242.19萬元,下降3.81%。

  (一)收入決算説明

  2019年度本年收入合計6097.46萬元,比上年減少226.84萬元,下降3.59%,其中:財政撥款收入6094.60萬元,佔收入合計的99.95%;上級補助收入0.00萬元;事業收入0.00萬元;經營收入0.00萬元;附屬單位上繳收入0.00萬元;其他收入2.86萬元,佔收入合計的0.05%。

  (二)支出決算説明

  2019年度本年支出合計5983.36萬元,比上年減少284.19萬元,下降4.53%,其中:基本支出4672.42萬元,佔支出合計的78.09%;項目支出1310.94萬元,佔支出合計的21.91%;上繳上級支出0.00萬元;經營支出0.00萬元;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0.00萬元。

  三、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説明

  2019年度財政撥款收、支總計6094.60萬元,比上年減少229.05萬元,下降3.62%。主要原因:1.2019年度按過緊日子、降稅減負的政策要求調減了年初預算資金;2.年末部分基本支出産生結轉結餘。以上原因導致2019年決算收支數比2018年決算收支數凈減少。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説明

  (一)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2019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5979.87萬元,主要用於以下方面:教育支出7.81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0.13%;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5.15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0.42%;災害防治及管理支出5946.91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99.45%。

  (二)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1、"教育支出"2019年度決算7.81萬元,比2019年年初預算減少0.74萬元,下降8.65%。其中:

  "培訓支出"2019年度決算7.81萬元,比2019年年初預算減少0.74萬元,下降8.65%。主要原因:壓縮培訓支出,節流開支。

  2、"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019年度決算25.15萬元,與2019年年初預算持平。其中:

  "歸口管理的行政單位離退休"2019年度決算25.15萬元,全部用於我局退休人員的管理與服務支出,與2019年年初預算持平。

  3、"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2019年度決算5946.91萬元,比2019年年初預算減少368.58萬元,下降5.84%。其中:

  "地震事務"2019年度決算5946.91萬元,比2019年年初預算減少368.58萬元,下降5.84%。主要原因:1.2019年度按過緊日子、降稅減負的政策要求調減了年初預算資金;2.年末部分基本支出産生結轉結餘。以上原因導致2019年決算收支數比2018年決算收支數凈減少。

  五、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説明

  本年度無此項支出。

  六、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情況説明

  2019年本部門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基本支出4669.56萬元,使用政府性基金財政撥款安排基本支出0.00萬元,其中:(1)工資福利支出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獎金、績效工資、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職業年金繳費、其他社會保障繳費、住房公積金;(2)商品和服務支出包括辦公費、印刷費、諮詢費、手續費、水費、電費、郵電費、取暖費、物業管理費、差旅費、維修(護)費、租賃費、會議費、培訓費、勞務費、委託業務費、工會經費、福利費、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其他交通費、其他商品和服務等支出;(3)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包括退休費、生活補助、獎勵金;(4)資本性支出包括辦公設備購置等。

第三部分 2019年度其他重要事項的情況説明

  一、"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決算情況

  "三公"經費包括本部門所屬1個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2019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決算數24.71萬元,比2019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年初預算38.86萬元減少14.15萬元。其中:

  1.因公出國(境)費用。2019年決算數0.00萬元,2019年年初預算數0.00萬元。

  2.公務接待費。2019年決算數0.00萬元,2019年年初預算數4.28萬元減少4.28。主要原因:我局嚴格控制三公經費事項,壓縮公務接待費用。

  3.公務用車購置及運作維護費。2019年決算數24.71萬元,比2019年年初預算數34.58萬元減少9.87萬元。其中,公務用車購置費2019年決算數0.00萬元,2019年年初預算數0.00萬元;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2019年決算數24.71萬元,比2019年年初預算數34.58萬元減少9.87萬元,主要原因:我局共報廢了10輛公車,導致運作維護費凈減少。2019年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中,公務用車加油0.11萬元,公務用車維修14.57萬元,公務用車保險7.28萬元,公務用車其他支出2.75萬元。2019年公務用車保有量7輛,車均運作維護費3.53萬元。

  二、機關運作經費支出情況

  2019年本部門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經費支出,合計863.84萬元,比上年減少80.1萬元,減少原因:本局嚴格控制日常公用經費事項,壓縮各种經費支出。

  三、政府採購支出情況

  2019年本部門政府採購支出總額1134.61萬元,其中:政府採購貨物支出74.75萬元,政府採購工程支出0.00萬元,政府採購服務1059.86萬元。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1083.54萬元,佔政府採購支出總額的95.50%,其中:授予小微企業合同金額654.62萬元,佔政府採購支出總額的57.69%。

  四、國有資産佔用情況

  2019年本部門車輛7輛,價值185.93萬元;單位價值50萬元以上的通用設備9台,單位價值100萬元以上的專用設備1台。

  五、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收支情況

  本年度無此項支出。

  六、政府購買服務支出説明

  本年度無此項支出。

  七、專業名詞解釋

  1."三公"經費:是指單位通過財政撥款資金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作費和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指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作費指單位公務用車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牌照費)及單位按規定保留的公務用車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等支出;公務接待費指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

  2.機關運作經費:是指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經費支出,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修費、專用材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3.政府採購:指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使用財政性資金採購依法制定的集中目錄以內的或者採購限額標準以上的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

  4.政府購買服務:是指各級國家機關將屬於自身職責範圍且適合通過市場化方式提供的服務事項,按照政府採購方式和程式,交由符合條件的服務供應商承擔,並根據服務數量和品質等因素向其支付費用的行為。

  5.郵電費:反映單位開支的信函、包裹、貨物等物品的郵寄費及電話費、電報費、傳真費、網路通訊費等。我局主要用於資料郵寄産生的郵寄費和臺站數據傳輸産生的網路信道租用費等。

第四部分 2019年度部門績效評價情況

  一、績效評價工作開展情況

  2020年,北京市地震局對2019年度部門項目支出實施了績效評價,評價項目10個,佔部門項目總數的62.50%,涉及預算批復1123.394萬元,2019年8月按北京市財政局要求調整預算後為1062.81萬元。其中,普通程式評價項目1個,涉及金額117.521萬元,評價得分在90分(含90分)以上的1個;簡易程式評價項目9個,涉及金額945.289萬元,評價得分在90分(含90分)以上的9個。

  二、2019年度北京市地震應急大數據可視化平臺項目績效評價報告

  (一)評價對象概況

  北京地區地處華北平原斷裂帶、山西斷陷盆地和張家口-渤海地震構造帶的交匯部位,地質災害嚴重。北京市地震局(以下簡稱"市地震局")擔負着本市地震事件應對工作的規劃、組織、協調等重任,一旦發生地震,紙質圖件、PPT、word等傳統媒介已經不能滿足應急資訊需求。為輔助應急指揮決策者快速獲取、掌握災情資訊並做出科學決策,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中有關"加強科技條件平臺建設,發揮現代化科技作用,提高重大自然災害防範的科學決策水準和應急能力"的要求,2019年市地震局申請設立了"北京市地震應急大數據可視化平臺"項目。計劃通過建設北京市地震應急大數據可視化平臺,將北京市地震應急相關資訊以可視化的方式呈現給決策者,提升其應急指揮效能,減輕地震災害導致的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

  (二)評價結論

  在專家評價意見的基礎上,該項目各指標得分和綜合評價結論具體如下:

  項目決策方面。該指標分值15分,評價得分12.52分。項目目標設定符合市地震局職能職責,並依據績效目標設定了績效指標,但存在績效目標未體現項目實施效果、個別指標可考核性不足、部分指標缺失等問題。

  項目管理方面。該指標分值30分,評價得分28.84分。業務方面,該項目組織機構健全,分工明確,並能按照相關制度進行預算評審、採購等工作;項目單位採取了較有效的管理措施,在項目過程中能較好地按照實施方案執行,但存在個別費用支出與預算申報有出入、實施方案內容不夠完善的問題。

  項目績效方面。該指標分值55分,評價得分51.12分。該項目任務完成情況較好,開展了項目驗收,項目實施産生的社會效果和可持續影響較顯著,但存在平臺系統未經第三方測評的問題。

  綜上,該項目績效評價得分為92.48分,綜合績效級別為"優秀"。評價認為,該項目績效目標較明確,管理較規範,項目實施以資訊可視化的方式提高了地震應急指揮決策者對資訊認知的效率,提升了北京市地震應急指揮效能。

  (三)存在問題及建議

  1、提高項目績效目標的填報品質。

  評價發現,項目存在績效目標未體現項目實施效果、個別指標可考核性不足、部分指標缺失等問題。建議項目單位進一步提高預算績效管理意識,在項目申報環節進行充分的技術論證,對應項目具體工作內容設置明確的績效目標,根據項目預期産出與效果,將績效目標細化分解成量化、可衡量的績效指標,及時按照項目調整內容變更相應績效指標內容,切實提高項目績效目標的填報品質。

  2、加強信息化項目管理。

  評價發現,項目存在實施方案內容不夠完善、系統未經第三方測評等問題。建議進一步加強項目實施的管理與控制,項目前期開展充分的技術論證,制定平臺數據更新、維護以及實際應用等方面的中長期規劃,保障該項目建設的平臺能夠在北京市地震應急工作中長期持續發揮作用;編制完善的項目實施方案,明確具體項目管理與風險防控措施,確保項目按計劃有效實施;資訊系統建設完畢後,應組織第三方測評機構對項目建設的平臺系統進行監測,及時發現平台中存在的漏洞並進行整改,規範資訊系統開發、品質驗收流程,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三、項目支出績效自評表

  項目名稱:北京市地震應急大數據可視化平臺

項目支出績效自評表.png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