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部分 2018年度部門決算報表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二、收入決算表
三、支出決算表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表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八、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表
九、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表
十、政府採購情況表
十一、政府購買服務支出情況表
第二部分 2018年度部門決算説明
第三部分 2018年度其他重要事項的情況説明
第四部分 2018年度部門績效評價情況
第一部分 2018年度部門決算報表
報表詳見附件
第二部分 2018年度部門決算説明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機構設置、職責
1.機構設置
根據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北京市中醫管理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京政辦發〔2009〕90號)批准,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內設處室4個。
2.單位性質
北京市中醫管理局2018年度部門決算包括3個預算單位,分別為北京市中醫管理局(行政單位)、北京市中醫藥對外交流與技術合作中心(全額補助事業單位)、北京市衛生局臨床藥學研究所(差額補助事業單位)。
3.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及所屬單位主要職責
(1)貫徹落實國家中醫藥、中西醫結合以及民族醫藥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起草本市地方性法規草案、政府規章草案,並組織實施。
(2)統籌協調本市中醫藥資源配置,擬定中醫藥發展總體規劃和目標,參與擬定中藥産業促進政策。
(3)繼承和發展中醫藥文化,承擔保護瀕臨消亡的中醫診療技術和中藥生産加工技術的責任,組織開展對中醫藥、民族醫藥資源的開發、挖掘、整理和保護工作。
(4)負責本市設置中醫、中西醫結合、民族醫醫療機構的資格審批和監督管理,承擔中醫醫療、預防、保健、康復、護理及臨床用藥等的監督管理責任,執行中醫人員執業資格制度。
(5)指導並組織實施農村衛生、社區衛生服務中的中醫藥工作。
(6)擬定並組織實施中醫藥科學研究、技術開發規劃,指導中醫、中西醫結合和民族醫藥科研條件和能力建設。
(7)擬訂並組織實施本市中醫藥人才發展規劃,會同有關部門組織開展中醫藥師承教育、畢業後教育、繼續教育和相關人才培訓工作。
(8)開展中醫藥國際交流與合作,組織開展中醫藥國際推廣、應用和傳播工作。
(9)開展藥學研究,促進衛生事業發展。
(二)人員構成情況
北京市中醫管理局部門行政編制31人,實有人數25人;事業編制65人,實有人數54人。
二、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説明
2018年度收、支總計23112.3萬元,比上年增加2002.11萬元,增長9.48%。
(一)收入決算説明
2018年度本年收入合計22086.2萬元,比上年增加2711.04萬元,增長13.99%,其中:財政撥款收入18952.13萬元,佔收入合計的85.81%;事業收入1294.98萬元,佔收入合計的5.86%;其他收入1839.09萬元,佔收入合計的8.33%。
(二)支出決算説明
2018年度本年支出合計15996.21萬元,比上年減少143.87萬元,下降0.89%,其中:基本支出2539.64萬元,佔支出合計的15.88%;項目支出13456.57萬元,佔支出合計的84.12%。
三、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説明
2018年度財政撥款收、支總計19701.61萬元,比上年增加1988.18萬元,增長11.22%。主要原因:北京市中醫管理局本級年中追加2019年世園會本草園項目建設經費。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説明
(一)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2018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13508.42萬元,主要用於以下方面:教育支出580.92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4.3%;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76.72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0.57%;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9854.3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72.95%;農林水支出2996.48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22.18%。
(二)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1.“教育支出”2018年度決算580.92萬元,比2018年年初預算減少22.89萬元,下降3.79%。其中:
“培訓支出”2018年度決算580.92萬元,比2018年年初預算減少22.89萬元,下降3.79%。主要原因:貫徹落實壓減一般性支出文件精神,節約了培訓支出。
2.“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018年度決算76.72萬元,比2018年年初預算減少1.78萬元,下降2.27%。其中:
“歸口管理的行政單位離退休”2018年度決算1.112萬元,與2018年年初預算持平。
“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繳費支出”2018年度決算75.61萬元,比2018年年初預算減少1.78萬元,下降2.27%。主要原因:按實有在職人員情況繳納職業年金,當年在職人員減少,職業年金繳費相應減少。
3.“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2018年度決算9854.3萬元,比2018年年初預算減少931.62萬元,下降8.64%。其中:
“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管理事務”2018年度決算812.08萬元,比2018年年初預算減少7.53萬元,下降0.92%。主要原因:貫徹落實壓減一般性支出文件精神,節約行政運作經費。
“中醫藥”2018年度決算9042.22萬元,比2018年年初預算減少924.09萬元,下降9.27%。主要原因:中央轉移支付中醫藥項目支出結轉使用。
4.“農林水支出”2018年度決算2996.48萬元,比2018年年初預算減少986.52萬元,下降24.77%。其中:
“林業”2018年度決算2996.48萬元,比2018年年初預算減少986.52萬元,下降24.77%。主要原因:世園會本草園建設項目尾款,按照合同約定應於2019年支付。
五、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説明
本年度無此項支出。
六、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情況説明
2018年本部門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基本支出1871.93萬元,使用政府性基金財政撥款安排基本支出0萬元,其中:(1)工資福利支出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獎金、伙食補助費、績效工資、其他社會保障繳費、其他工資福利等支出;(2)商品和服務支出包括辦公費、印刷費、諮詢費、手續費、水費、電費、郵電費、取暖費、物業管理費、差旅費、因公出國(境)費、維修(護)費、租賃費、會議費、培訓費、公務接待費、專用材料費、勞務費、委託業務費、工會經費、福利費、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其他交通費、其他商品和服務等支出;(3)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包括離休費、退休費、撫恤金、生活補助、救濟費、醫療費補助、助學金、獎勵金、其他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等支出。(4)其他資本性支出包括辦公設備購置、專用設備購置等。
第三部分 2018年度其他重要事項的情況説明
一、“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決算情況
“三公”經費包括本部門所屬1個行政單位、1個事業單位。2018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決算數8.97萬元,比2018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年初預算52.46萬元減少43.49萬元。其中:
1.因公出國(境)費用。2018年決算數3.15萬元,比2018年年初預算數39.55萬元減少36.4萬元。主要原因:適當核減當年出國任務;2018年因公出國(境)費用主要用於赴英國參加健康城市建設與全民統一健康覆蓋培訓任務,2018年組織因公出國(境)團組1個、1人次,每人平均因公出國(境)費用3.15萬元。
2.公務接待費。2018年決算數0.1萬元,比2018年年初預算數4.51萬元減少4.41萬元。2018年公務接待費主要用於海外華人華僑中醫藥大會籌備工作接待餐費。公務接待1批次,公務接待10人次。
3.公務用車購置及運作維護費。2018年決算數5.72萬元,比2018年年初預算數8.4萬元減少2.68萬元。其中,公務用車購置費,本年度無此項支出。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2018年決算數5.72萬元,比2018年年初預算數8.4萬元減少2.68萬元,主要原因:貫徹落實勤儉節約精神,壓縮一般性支出要求。2018年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中,公務用車加油2.7萬元,公務用車維修1.4萬元,公務用車保險0.93萬元,公務用車其他支出0.69萬元。2018年公務用車保有量3輛,車均運作維護費1.91萬元。
二、機關運作經費支出情況
2018年本部門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經費支出,合計79.9萬元,比上年增加6.11萬元,增加原因:落實加強中醫藥文化宣傳精神,宣傳費支出增加。
三、政府採購支出情況
2018年北京市中醫管理局政府採購支出總額8854.97萬元,其中:政府採購貨物支出9.04萬元,政府採購工程支出6605.98萬元,政府採購服務支出2239.95萬元。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8754.17萬元,佔政府採購支出總額的98.86%,其中:授予小微企業合同金額8746.66萬元,佔政府採購支出總額的98.78%。
四、國有資産佔用情況
固定資産總額4012.96萬元,其中:汽車11輛,239.3萬元;單價100萬元以上的專用設備1台(套),122.53萬元。
五、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收支情況
本年度無此項支出。
六、政府購買服務支出説明
2018年本部門政府購買服務決算1212.89萬元。
七、專業名詞解釋
1.“三公”經費:是指單位通過財政撥款資金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作費和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指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作費指單位公務用車車輛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及單位按規定保留的公務用車租用費、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等支出;公務接待費指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
2.機關運作經費:是指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經費支出,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維修(護)費、專用材料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3.政府採購:指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使用財政性資金採購依法制定的集中目錄以內的或者採購限額標準以上的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
4.政府購買服務:是指各級黨的機關、政府機關、人大機關、政協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民主黨派機關、完全或主要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納入行政編制管理且經費完全或主要由財政負擔的群團組織機關通過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根據實際需要,把直接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務事項以及政府履職所需服務事項,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式,交由具備條件的社會力量和事業單位承擔,並根據合同約定向其支付費用。
5.中醫藥:是包括漢族和少數民族醫藥在內的我國各民族醫藥的統稱,是反映中華民族對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認識,具有悠久歷史傳統和獨特理論及技術方法的醫藥學體系。
第四部分 2018年度部門績效評價情況
一、績效評價工作開展情況
2018年,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對2018年度部門項目支出實施績效評價,評價項目12個,佔部門項目總數的32.43%,涉及金額6122.03萬元。其中,普通程式評價項目5個,涉及金額4214.02萬元,綜合績效評價結果均為“良好”級別;簡易程式評價項目7個,涉及金額1908.01萬元,3個項目績效評價結果為“優秀”級別,4個項目績效評價結果為“良好”級別。
二、科技推進中醫藥創新驅動發展項目績效評價報告
(一)評價對象概況
科技推進中醫藥創新驅動發展項目包括兩個子項目,分別為中醫藥市級科研課題和科技管理評價體系項目。
其中:“中醫藥市級科研課題”項目主要是挖掘梳理北京市中醫藥事業發展的關鍵、重點和共性問題,解決燕京醫學傳承、醫改、分級診療等熱點問題和中醫藥發展中的薄弱環節,充分展示北京市中醫藥科技創新發展優勢。重點支援具有原始創新的、能夠凸顯中醫藥特色優勢的培育性項目和安全有效、受益面廣的中醫藥實用技術、方法、方藥、方案、設備的研究項目,加快中醫藥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科技管理評價體系”主要是科技項目管理工作,包括新項目申報指南的論證發佈、立項評審、執行項目的中期檢查、到期項目的結題驗收、成果評價等。
(二)評價結論
項目完成後,委託第三方中介機構對該項目進行績效評價,全面、客觀、科學反映項目的工作成效。經組織相關專家評審,科技推進中醫藥創新驅動發展經費項目綜合得分84.96分,其中:項目決策12.20分,項目管理26.06分,項目績效46.70分,項目綜合績效級別評定結論為“良好”。
(三)存在問題
1.績效指標設置不準確,如品質指標和服務對象滿意度指標測算不準。
2.管理制度不完善。委託項目管理制度尚待完善,在制度上缺乏對項目檢查、督辦和協調工作要求的規定。
3.滿意度調查對象範圍比較窄。
(四)建議
1.對項目績效指標的制定進行培訓。對項目的績效指標測算、設計要進行指導和培訓,使之合理、科學、系統、操作性強。
2.結合實際情況,建立委託業務管理制度,規範委託業務財務管理。
3.對項目的成果轉化和推廣引起重視,使項目的資金投入收穫更大的成果,促進中醫藥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