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財政 > 財政專題 > 2018市級部門決算專題

北京市人民政府參事室2018年度部門決算

日期:2019-08-29 10:00    來源:北京市人民政府參事室

分享:
字號:        

目錄

  第一部分 2018年度部門決算報表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二、收入決算表

  三、支出決算表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表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八、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表

  九、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表

  十、政府採購情況表

  十一、政府購買服務支出情況表

  第二部分 2018年度部門決算説明

  第三部分 2018年度其他重要事項的情況説明

  第四部分 2018年度部門績效評價情況

第一部分 2018年度部門決算報表

  報表詳見附件

第二部分 2018年度部門決算説明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機構設置、職責

北京市人民政府參事室(簡稱市政府參事室)與北京市文史研究館(簡稱市文史館)合署辦公。

市政府參事室是市人民政府設立的參事工作機構。主要職責是:組織參事學習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組織參事圍繞本級人民政府的中心工作開展調查研究;組織參事開展同外國政府諮詢機構的交流與合作;組織參事參加愛國統一戰線工作;為參事依法履行職責提供保障和服務;對參事履行職責的情況進行考評;承辦本級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市文史館主要任務是組織館員開展文史研究和藝術創作,傳承、弘揚和創新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圍繞文化建設的重要問題,深入研究、建言獻策;開展統戰聯誼活動;開展對外文化交流。

(二)人員構成情況

參事室行政編制27人,實際24人;事業編制14人,實際10人。

  二、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説明

2018年度收支總計5,182.71萬元,比上年增加2,253.58萬元,增長76.94%。

(一)收入決算説明

2018年度本年收入合計5,177.28萬元,比上年增加2,297.44萬元,增長79.78%,其中:財政撥款收入5,172.97萬元,佔收入合計的99.92%;其他收入4.31萬元,佔收入合計的0.08%。

(二)支出決算説明

2018年度本年支出合計4,945.00萬元,比上年增加2,259.71萬元,增長84.15%,其中:基本支出1,268.15萬元,佔支出合計的25.65%;項目支出3,676.85萬元,佔支出合計的74.35%。

三、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説明

2018年度財政撥款收、支總計5,172.98萬元,比上年增加2,249.28 萬元,增長76.93%。主要原因:基建項目竣工決算,增加基建支出1,989.44萬元;同時,本年度開展的項目活動有所增多。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説明

(一)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2018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4,943.00萬元,主要用於以下方面(按大類):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716.70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54.96%;教育支出0.91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0.02%;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62.67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的3.29%;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73.28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的1.48%;城鄉社區支出1,989.44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的40.25%。

(二)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1、“一般公共服務支出”(類)2018年度決算2,716.70萬元,比2018年年初預算減少13.03萬元,下降0.48%。其中:

“政府辦公廳(室)及相關機構事務”(款,下同)2018年度決算2,716.70萬元,比2018年年初預算增加(減少)13.03萬元,下降0.48%。主要原因:落實厲行勤儉節約要求,嚴格控制支出。

2、“教育支出”(類)2018年度決算0.91 萬元,比2018年年初預算減少5.74萬元,下降86.24%。其中:“進修及培訓”(款)2018年度決算0.91萬元,比2018年年初預算減少5.74萬元,下降86.24%。主要原因:開展培訓相應費用減少。

3、“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類)2018年度決算162.67萬元,比2018年年初預算增加5.73萬元,增長3.65%。其中:“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款)2018年度決算162.67萬元,比2018年年初預算增加5.73萬元,增長3.65%。主要原因:離休人員待遇有所調整。

4、“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類)2018年度決算73.28萬元,比2018年年初預算增加0萬元,增長0%。其中:“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款)2018年度決算73.28萬元,比2018年年初預算增加0萬元,增長0%。

5、“城鄉社區支出” (類)2018年度決算1,989.44萬元,比2018年年初預算增加1,989.44萬元。其中:“城鄉社區公共設施”(款)2018年度決算1,989.44萬元,比2018年年初預算增加1,989.44萬元。主要原因:基建項目竣工決算,增加基建支出。

五、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説明

本年度無此項支出。

六、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情況説明

2018年本部門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基本支出1,268.14萬元,使用政府性基金財政撥款安排基本支出0萬元,其中:(1)工資福利支出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獎金、伙食補助費、績效工資、其他社會保障繳費、其他工資福利等支出;(2)商品和服務支出包括辦公費、印刷費、諮詢費、手續費、水費、電費、郵電費、取暖費、物業管理費、差旅費、因公出國(境)費、維修(護)費、租賃費、會議費、培訓費、公務接待費、專用材料費、勞務費、委託業務費、工會經費、福利費、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其他交通費、其他商品和服務等支出;(3)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包括離休費、退休費、撫恤金、生活補助、救濟費、醫療費補助、助學金、獎勵金、其他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等支出。(4)其他資本性支出包括辦公設備購置、專用設備購置等。   

第三部分 2018年度其他重要事項的情況説明

一、“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決算情況

“三公”經費包括本部門所屬1個行政單位。2018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決算數69.73萬元,比2018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年初預算96.05萬元減少26.32萬元。其中:

1.因公出國(境)費用。2018年決算數59.82萬元,比2018年年初預算數73.65萬元減少13.83萬元。主要原因:由於國際形勢變化,按照市外辦等上級的要求,削減了部分團組。2018年因公出國(境)費用用於出國調研、辦畫展等方面,2018年組織因公出國(境)團組6個、16人次,每人平均因公出國(境)費用3.74萬元。

2.公務接待費。2018年決算數0萬元。

3.公務用車購置及運作維護費。2018年決算數9.91萬元,比2018年年初預算數22.40萬元減少12.49萬元。其中,公務用車購置費2018年決算數0萬元,與2018年年初預算數0元持平。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2018年決算數9.91萬元,比2018年年初預算數22.40萬元減少12.49萬元,主要原因:一是全市公務用車改革封存了部分車輛,二是日常公務保障儘量使用新能源汽車,三是厲行節儉。2018年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中,公務用車加油3.18萬元,公務用車維修0.97萬元,公務用車保險3.67萬元,公務用車其他支出2.08萬元。2018年公務用車保有量8輛,車均運作維護費1.24萬元。

二、機關運作經費支出情況

2018年本部門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經費支出,合計176.66萬元,比上年增加21.09萬元,增加原因:水費、電費、取暖費等經費標準調整及物價上漲因素等。

三、政府採購支出情況

2018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參事室政府採購支出總額473.43萬元,其中:政府採購貨物支出40.93萬元,政府採購工程支出0萬元,政府採購服務支出432.50萬元。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473.43萬元,佔政府採購支出總額的100%,其中:授予小微企業合同金額459.19萬元,佔政府採購支出總額的96.99%。

四、國有資産佔用情況

固定資産總額998.90萬元,其中:汽車8輛,200.00萬元;單價100萬元以上的專用設備0台(套),0萬元。

五、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收支情況

本年度無此項收支。

六、政府購買服務支出説明

2018年本部門政府購買服務決算461.12萬元。

七、專業名詞解釋

1.“三公”經費:是指單位通過財政撥款資金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作費和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指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作費指單位公務用車車輛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及單位按規定保留的公務用車租用費、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等支出;公務接待費指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

 2.機關運作經費:是指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經費支出,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維修(護)費、專用材料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3.政府採購:指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使用財政性資金採購依法制定的集中目錄以內的或者採購限額標準以上的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

4.政府購買服務:是指各級黨的機關、政府機關、人大機關、政協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民主黨派機關、完全或主要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納入行政編制管理且經費完全或主要由財政負擔的群團組織機關通過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根據實際需要,把直接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務事項以及政府履職所需服務事項,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式,交由具備條件的社會力量和事業單位承擔,並根據合同約定向其支付費用。

5.基本支出:指為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人員支出和公用支出。

6.項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為完成特定行政任務或事業發展目標所發生的支出。

第四部分 2018年度部門績效評價情況

一、績效評價工作開展情況。

北京市人民政府參事室對2018年度部門項目支出實施績效評價,評價項目6個,佔部門項目總數的28.57%,涉及金額564.04萬元。評價結果如下。

我單位此次部門預算項目實施評價中,採用普通程式評價項目4個,分別為:《北京文史》出版經費、北京重大歷史題材人物畫啟動(二幅)、重大歷史題材畫展、山水畫展;採用簡易程式評價項目2個,分別為:《<北京文史>集粹》出版經費、出版京劇專輯。

普通程式評價項目“《北京文史》出版經費”綜合得分    86.52分,“北京重大歷史題材人物畫啟動(二幅) ”綜合得分85.10分,“重大歷史題材畫展”綜合得分85.98分,“山水畫展”綜合得分84.10分,項目績效評定結論均為“良好”。 簡易程式評價項目“《<北京文史>集粹》出版經費”綜合得分95.00分,“出版京劇專輯”綜合得分89.00分,項目績效評定結論均為“良好”及以上。從評價情況來看,上述項目立項符合部門職責和相關管理規定,績效目標合理;項目業務管理制度較健全完善,業務監控有效性較好,各項業務工作有序開展;財務管理制度規範,建立了相應的財務監控措施和手段,有效防控各類財務風險;任務完成品質較高,産出、效果完成情況較好;通過項目實施,對參事室部門履職工作的開展起到了較好的支撐和帶動作用,社會效益較顯著。

具體評價結果參見附表。

附表:

001.jpg

二、《北京文史》出版經費項目績效評價報告

(一)評價對象概況

1.項目背景

《北京文史》是由北京市文史研究館主辦的綜合性文史類雜誌。自1992年創刊起,一直為內部刊物。從2011年起,按照市委、市政府關於市文史館工作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要求,為了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滿足社會對《北京文史》的期望和需求,《北京文史》在已有的基礎上,開拓創新,進行了全面改版工作。改版後的《北京文史》,發揮館員的專長,實現從以往為文史館工作服務,轉向為社會服務,集中介紹、宣傳北京歷史文化知識和研究成果,多方面、多角度地反映北京歷史文化重要資訊。

2018年每季度出版一期,全年共出版4期,每期印數7000冊。主要欄目設有悠悠長河、風儀冠代、人文地理、翰墨中華、戲苑春秋、坐擁書城、往事摭憶、雅玩珍藏、世風流變、體壇紀事、光影一瞬等。

2.項目目標

項目計劃於2018年度完成《北京文史》出版工作,每季度出版一期,全年共出版4期,刊物出版品質符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佈的《圖片品質管理規定》要求。

北京文史項目圍繞室館中心工作,立足於大文史的角度弘揚正能量,突出權威性、學術性、藝術性、可讀性和史料性,在強化首都風範、古都風韻、時代風貌等城市特色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文史館的優勢,發揮專家館員的專長,組織開展文史研究宣傳,為建設全國文化中心和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為把北京城市建設、歷史文化研究做出貢獻,走出一條藝術與文史、體育與文史相結合的路子。

(二)評價結論

績效評價工作組根據項目實際情況,經專家綜合評價,《北京文史》出版經費項目綜合得分86.52分,項目綜合績效評定結果為“良好”。通過對《北京文史》讀者的滿意度調查,90%的讀者認為刊物在內容、印刷、裝幀等方面的總體水準很好,10%的讀者認為較好。

(三)存在問題

項目作為長期項目已連續實施多年,項目單位應對以前年度和本年度的項目數據進行對比分析,通過分析以往數據可以形成項目發展趨勢,同時發現項目的優勢和不足。

(四)建議

加強項目績效資料收集和分析。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