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2017年部門預算情況的説明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機構設置、職責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以下簡稱“抗戰館”)是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青年志願者服務示範基地,全國首批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北京市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防教育基地,全國和北京市首批廉政建設教育基地,北京市首批免費開放的紀念館,北京市幹部教育現場教學基地。建設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抗日戰爭史料收集和研究中心、對外民間交流的窗口和聯繫港澳臺同胞以及海外僑胞的橋梁,是建館伊始中央賦予抗戰館的三大任務。
根據京編辦事【2013】41號、京編辦事【2013】52號和京編辦事【2015】84號文件批復我館的事業單位崗位設置方案,我館內設機構共10個部室。
1、辦公室
負責本館政務工作;負責文電、會務、機要、檔案等日常運轉工作;承擔督查、資訊、宣傳、接待、信訪、保密等工作;組織協調重大活動開展;受理並協調解決觀眾投訴和服務糾紛。
2、文物保管部
負責抗戰類文物、史料的收集、保管、利用、維護、修復、複製等工作;負責文物、史料背後故事的研究整理。
3、展覽陳列部
負責主題展覽的日常維修、維護;組織臨時展覽的設計、製作和展示;開展國內外展覽工作交流。
4、編輯研究部
負責研究編寫展覽大綱;研究抗戰史學、中日關係;開展抗戰史學學術交流活動;編輯抗戰類書籍刊物;承擔有關學會的日常工作。
5、教育交流部
負責組織策劃主題教育活動;負責展覽講解詞的撰寫以及主題展覽、臨時展覽的講解教育工作;負責觀眾接待、諮詢服務工作;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間的交流交往;負責社會教育志願者的培訓和管理。
6、資訊資料部
負責信息化建設和運作維護,推進數字博物館建設;負責抗戰影(音)資料、文史圖書資料的收集、保管和利用的工作。
7、行政保障部
負責本館及所屬單位的基本建設和設施管理工作;負責固定資産、食堂、政府採購、車輛、物業服務等管理工作。
8、財務部
負責本館及所屬單位的財務、內部審計等工作。
9、人事部(機關黨委)
負責本館及所屬單位的人事、機構編制、隊伍建設工作;負責本館及所屬單位的黨群工作。
10、保衛部
負責本館日常安全保衛及消防工作、組織協調重大活動安全保衛工作。
下屬1個差額撥款事業單位抗戰館文化宣傳推廣中心。
(二)單位性質
抗戰館本級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下屬1個單位為差額撥款事業單位。
(三)人員構成情況
抗戰館事業編制137人,實際129人。離退休人員62人,其中:離休1人,退休61人。
(四)主要工作任務
2017年是全面實施“十三五”規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一年。抗戰館將以精心籌備好全民族抗戰爆發80周年重大紀念活動為主題,以“專業立館、學術立館、服務立館”為辦館方針,以國際二戰博物館協會為平臺,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精心籌備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0周年活動,重點做好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0周年主題展覽和儀式工作。二是在盧溝橋廣場舉辦由藝術家、抗戰老戰士及抗戰將領親屬代表參加的群眾性紀念活動,體現群眾性,弘揚抗戰精神,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三是推出“國際二戰博物館共同紀念中國全民族抗戰爆發8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舉辦“世界反法西斯戰場”國際展覽群,召開中國抗戰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國際學術研討會。四是鞏固加強中小學生社會大課堂、“四個一”活動、“憶抗戰、學黨史、強黨性--首都大學生黨課活動”、民族精神大講堂、“學英烈事跡、做紅色傳人”活動和“清明節的銘記”等一系列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五是舉辦“台灣同胞抗日遺址遺跡攝影展”、“血寫的歷史--日本軍國主義在亞太地區罪行展”等專題展覽,做好成果轉化工作。編輯出版《日本侵華密電·七七事變》《七七事變資料選編》《1500名抗戰英烈故事》《侵華日軍強擄中國赴日勞工檔案》等重點書籍。六是建設“中國抗戰勝利網”和制定信息化建設五年規劃,深化圖書資料標準化和自動化建設,加強抗戰館特色文化産品開發。七是加強內部建設和管理,內控制度管住錢,貫徹實施《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內部控制管理手冊》,促進抗戰館內部管理精細化、規範化、科學化、制度化。八是以全民族抗戰爆發80周年和抗戰館建館30周年為契機,製作抗戰館宣傳紀念片、畫冊、圖書,向國內外介紹建館30年來抗戰館圍繞抗戰史研究、宣傳、教育開展工作的成績。九是繼續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發揮館黨組領導核心作用、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落實“幹部管理年”要求,加強中層幹部管理,加快年輕幹部和後備幹部成長,推進幹部隊伍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
二、2017年收入及支出總體情況
(一)收入預算説明
2017年收入預算9164.58萬元,比2016年11458.50萬元減少2293.92萬元,下降20.02%。
1、財政撥款8603.62萬元,比2016年6625.79萬元增加1977.83萬元。其中:(1)基本經費增加783.43萬元。主要原因:一是2017年編內實有人數比2016年實有人數增加5人;二是落實國家調整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標準和增加離休費等有關政策,2017年人員經費預算有所增加。(2)項目經費增加1194.40萬元,由於2017年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0周年,抗戰館將承辦抗戰爆發80周年紀念儀式和主題展覽。
2、其他資金560.96萬元,比2016年4832.71萬元減少4271.75萬元。主要原因是根據盤活存量資金及加快結餘資金消化等相關要求,加快以前年度結餘資金消化,2017年結餘結轉資金減少。
(二)支出預算説明
1、基本支出預算6323.56萬元,佔總支出預算69%,比2016年5238.58萬元增加1084.98萬元,增長20.71%。主要原因:2017年編內實有人數比2016年實有人數增加5人;落實國家調整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標準和增加離休費等有關政策,2017年人員經費預算有所增加。
2、項目支出預算2834.02萬元,比2016年6219.92萬元減少3385.90萬元,下降54.44%,主要原因是根據市結餘資金管理辦法等相關要求,加快結餘結轉資金消化盤活,2017年結餘結轉資金減少。
3、上繳上級支出0萬元。
4、事業單位經營支出7萬元。
5、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0萬元。
三、主要支出情況
(一)基本經費支出預算6323.56萬元。其中,“教育支出”12.90萬元,“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5888.88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20.23萬元,繼續使用的財政性結轉資金301.55萬元。
(二)項目支出預算2834.02萬元。其中,年初預算2831.61萬元,全部為“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2017年預算項目主要包括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0周年主題活動展覽、部門績效評審及內控費用、台灣同胞抗日遺址遺跡攝影展、血寫的歷史-日本軍國主義在亞太地區罪行展等;繼續使用的財政性結轉資金2.41萬元。
(三)事業單位經營性支出7.00萬。
四、部門“三公”經費財政撥款預算説明
(一)“三公”經費的單位範圍
抗戰館部門因公出國(境)費用、公務接待費、公務用車購置和運作維護費開支單位包括抗戰館本級1個單位。
(二)“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情況説明
2017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預算61.47萬元,比2016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預算減少3.09萬元。其中:
1、因公出國(境)費用。2017年預算數33.45萬元,比2016年預算數減少3.09萬元,主要原因是我館根據中央八項規定本着厲行節儉原則,減少經費支出。2017年因公出國(境)費用主要用於辦展及學術交流等方面。
2、公務接待費。2017年預算數6.43萬元,與2016年預算數持平,主要用於因公接待。
3、公務用車購置和運作維護費。2017年預算數21.6萬元,其中,公務用車購置費2017年預算數0萬元,與2016年持平;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2017年預算數21.6萬元,其中:公務用車加油11.45萬元,公務用車維修3.67萬元,公務用車保險3.67萬元,其他2.81萬元,與2016年持平。
五、其他情況説明
(一)部門政府採購預算説明
2017年抗戰館部門政府採購預算總額2482.61萬元,其中:政府採購貨物預算62.84萬元,政府採購工程預算0萬元,政府採購服務預算2419.77萬元。
(二)機關運作經費情況説明
我單位不在機關運作經費統計範圍之內。
機關運作經費指:為保障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運作用於購買貨物和服務的各項資金,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修費、專用材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三)項目支出績效目標情況説明
2017年,填報績效目標的預算項目11個,佔全部預算項目12個的91.67%。填報績效目標的項目支出預算2581.61萬元,佔全部項目支出預算的100%(詳見附件6)。
(四)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情況説明
本部門2017年無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