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部門決算
目錄
第一部分 2017年度部門決算報表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二、收入決算表
三、支出決算表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表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經濟分類決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八、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經濟分類決算表
九、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表
十、政府採購情況表
第二部分 2017年度部門決算説明
第三部分 2017年度其他重要事項的情況説明
第四部分 2017年度部門績效評價情況
第一部分 2017年度部門決算報表
報表詳見附件
第二部分 2017年度部門決算説明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職責
市科委是負責本市科技工作的市政府組成部門,其主要職責為:
1、貫徹落實國家關於科技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起草本市相關地方性法規草案、政府規章草案,組織擬訂科技發展和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政策,並組織實施。
2、組織擬訂本市科技發展中長期規劃、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研究提出科技發展佈局和優先發展領域;推動科技創新體系和科技服務體系建設,促進科技服務業發展;推進科技北京建設。
3、組織制定本市應用基礎研究、高新技術發展以及重大科技成果應用研究的政策措施;負責統籌協調應用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重大社會公益性技術研究及關鍵技術、共性技術研究;牽頭組織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關鍵技術攻關。
4、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科技重大專項實施中的方案論證、綜合平衡、評估驗收和配套政策制定,對科技重大專項實施中的重大調整提出意見;負責科技重大專項和重大科技産業工程的組織實施。
5、制定政策引導類科技計劃並指導實施;會同有關部門擬訂本市高新技術企業發展、高新技術産業化的相關政策,參與擬訂科技金融促進工作的相關政策;提出科研條件保障規劃和政策建議;推進科研條件平臺建設和科技資源共用。
6、組織制定本市科技促進農村和社會發展的政策措施,促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農村建設和社會建設;指導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的建設和發展。
7、會同有關部門擬訂本市促進産學研結合的相關政策,制定科技成果推廣政策,指導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組織相關重大科技成果應用示範,推動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
8、研究制定本市科技體制改革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科技創新體制和機制;研究制定建立新型研究開發機構的政策;按規定審核相關科研機構的組建和調整,優化科研機構佈局。
9、負責本部門預算中的科技經費預決算及經費使用的監督管理;會同有關部門提出科技資源合理配置的政策和措施建議,優化科技資源配置。
10、制定本市科普工作規劃和政策;制定促進技術市場、科技中介組織發展的政策措施;負責技術市場、科技保密管理工作和科技獎勵組織實施工作;負責科技資訊、科技統計和科技期刊管理工作。
11、研究制定本市科技合作交流政策;負責科技外事工作;負責與港澳臺的科技合作與交流;會同有關部門組織技術出口和技術引進等工作。
12、負責本市科技人才資源的合理配置,會同有關部門擬訂科技人才隊伍建設規劃,提出政策建議。
13、承辦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二)部門決算單位構成
市科委下屬24家預算單位,分別為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本級行政、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本級事業、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老幹部服務中心、北京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服務中心、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辦公室、北京市實驗動物管理辦公室、北京市科委行政事務服務中心、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北京科技協作中心、北京市科技資訊中心、北京市可持續發展科技促進中心、北京市科技傳播中心、北京科學儀器裝備協作服務中心、北京技術市場管理辦公室、北京市新能源汽車發展促進中心、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農村發展中心、北京生産力促進中心、北京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産業促進中心、北京新材料發展中心、北京工業設計促進中心、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人才交流中心、北京技術交易促進中心、北京科學技術開發交流中心和北京軟體産品品質檢測檢驗中心。根據2017年度部門決算編報範圍要求,上述24家預算單位全部納入決算編報範圍。
二、2017年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説明
2017年度收入總計433,247.74萬元,其中:本年收入397,182.37萬元,用事業基金彌補收支差額1,048.48萬元,年初結轉和結餘35,016.89萬元。在本年收入中,財政撥款收入389,303.00萬元,佔收入合計的98.02%;上級補助收入0萬元;事業收入3,500.70萬元,佔收入合計的0.88%;經營收入4,136.68萬元,佔收入合計的1.04%;附屬單位上繳收入0萬元;其他收入241.99萬元,佔收入合計的0.06%。
2017年度本年支出合計369,495.98萬元,其中:基本支出18,545.28萬元,佔支出合計的5.02%;項目支出347,538.91萬元,佔支出合計的94.06%;上繳上級支出0萬元;經營支出3,411.79萬元,佔支出合計的0.92%;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0萬元。
2017年結餘分配1,045.64萬元,年末結轉和結餘62,706.11萬元。
三、2017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説明
(一)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2017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361,602.02萬元,主要用於以下方面(按大類):教育支出(205類)10.90萬元;科學技術支出(206類)348,539.10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96.39%;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08類)851.01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0.24%;節能環保支出(211類)3,250.43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0.90%;資源勘探資訊等支出(215類)3,881.00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1.07%;商業服務業等支出(216類)4,215.94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1.17%;其他支出(229類)853.64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0.23%。
(二)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1、“教育支出”(205類)2017年度決算10.90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減少22.16萬元,下降67.03%。其中:
“進修及培訓”(20508款)2017年度決算10.90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減少22.16萬元,下降67.03%。主要原因: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本級行政調整培訓工作內容,減少部分培訓工作經費支出。
2、“科學技術支出”(206類)2017年度決算348,539.10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增加39,725.26萬元,增長12.86%。其中:
“科學技術管理事務”(20601款)2017年度決算5,578.54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減少727.50萬元,下降11.54%。主要原因: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本級行政和北京市科委行政事務服務中心由於人員變動,導致社會保障經費支出減少,以及由於工作內容調整,導致會議費等項支出減少;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本級行政海外高層次人才設立政府特聘崗位經費項目,由於工作內容調整,導致部分工作經費支出減少。
“基礎研究”(20602款)2017年度決算43,516.06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增加7,336.83萬元,增長20.28%。主要原因:我委加大對科技項目(課題)支援力度,追加“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專項運作費"、"生物醫藥與生命科學創新培育研究"等項目預算。
“應用研究”(20603款)2017年度決算81,960.56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增加18,052.52萬元,增長28.25%。主要原因:我委加大對科技項目(課題)支援力度,新增“全球健康藥物研發中心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等預算。
“技術研究與開發"(20604款)2017年度決算153,607.64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增加4,452.16萬元,增長2.98%。主要原因:我委加大對科技項目(課題)支援力度,追加“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京津冀協同創新推動”、“三維碳基積體電路工藝研發”、“建設'設計之都'促進文化科技融合”、“天地一體化資訊網路培育”、“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培育”、“大數據培育”、“生態廊道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提升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等項目預算。
“科技條件與服務”(20605款)2017年度決算26,839.18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增加2,342.49萬元,增長9.56%。主要原因:我委加大對科技項目(課題)支援力度,追加“2017年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項目預算。
“社會科學”(20606款)2017年度決算2,198.47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增加1,578.47萬元,增長254.59%。主要原因:我委加大對科技項目(課題)支援力度,追加“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戰略研究及專家諮詢"、“生物醫藥創新品種追蹤及趨勢分析"、“首都文創資源對接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發展需求評估研究"等項目預算。
“科學技術普及”(20607款)2017年度決算6,750.82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增加6,150.82萬元,增長1025.14%。主要原因:我委加大對科技項目(課題)支援力度,追加“科學技術普及”項目預算。
“科技交流與合作”(20608款)2017年度決算1,729.45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減少125.55萬元,下降6.77%。主要原因:北京生産力促進中心、北京科學技術開發交流中心因部分工作調整至下年度開展,部分項目經費結轉下年。
“其他科學技術支出”(20699款)2017年度決算26,358.39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增加665.03萬元,增長2.59%。主要原因:我委加大對科技項目(課題)支援力度,追加“科技項目統籌管理業務支援及服務保障工作”、“科技項目統籌管理調研與制度研究工作”、“政策法規與體制機制改革-28條政策措施落實督導工作支撐”等項目預算。
3、“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08類)2017年度決算851.01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減少84.42萬元,下降9.02%。其中:
“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20805款)2017年度決算851.01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減少84.42萬元,下降9.02%。主要原因: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本級行政由於人員變動,減少職業年金支出。
4、“節能環保支出”(211類)2017年度決算3,250.43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增加3,250.43萬元。其中:
“能源節約利用”(21110款)2017年度決算3,250.43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增加3,250.43萬元。主要原因:根據《財政部 科技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 發展改革委 國家能源局關於“十三五”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獎補政策及加強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通知》(財建[2016]7號)、《財政部關於下達節能減排補助資金用於2015年新能源汽車第二批補助資金清算和基礎設施獎勵的通知》(財建[2016]986號),對北京新能源汽車發展促進中心追加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獎勵金。
5、“資源勘探資訊等支出”(215類)2017年度決算3,881.00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增加3,881.00萬元,其中:
“支援中小企業發展和管理支出”(21508款)2017年度決算3,881.00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增加3,881.00萬元。主要原因:我委增加對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支援,追加“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項目”預算。
6、“商業服務業等支出”(216類)2017年度決算4,215.94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增加434.94萬元,增長11.50%。其中:
“商業流通事務”(21602款)2017年度決算4,215.94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增加434.94萬元,增長11.50%。主要原因:北京新材料發展中心繼續執行上年結轉的“檢驗檢測集群試點經費”項目經費。
7、“其他支出”(229類)2017年度決算853.64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增加551.27萬元,增長182.32%。其中:
“其他支出”(22999款)2017年度決算853.64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增加551.27萬元,增長182.32%。主要原因:為了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追加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本級事業2017年PPP以獎代補資金。
四、2017年度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説明
本部門2017年無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支出。
五、2017年度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情況説明
2017年本部門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基本支出16,671.32萬元,使用政府性基金財政撥款安排基本支出0萬元,其中:(1)工資福利支出包括津貼補貼、獎金、其他社會保障繳費、伙食補助費、績效工資、其他工資福利等支出;(2)商品和服務支出包括辦公費、印刷費、諮詢費、手續費、水費、電費、郵電費、取暖費、物業管理費、差旅費、因公出國(境)費、維修(護)費、租賃費、會議費、培訓費、公務接待費、專用材料費、勞務費、委託業務費、工會經費、福利費、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其他交通費、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3)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包括離休費、退休費、撫恤金、生活補助、醫療費、助學金、獎勵金、住房公積金、提租補貼、購房補貼、其他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等支出。(4)其他資本性支出包括辦公設備購置、專用設備購置等。
第三部分 2017年度其他重要事項的情況説明
一、“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決算情況
“三公”經費包括本部門所屬1個行政單位、4個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18個事業單位。2017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決算數216.99萬元,比2017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年初預算299.79萬元減少82.80萬元。其中:
1.因公出國(境)費用。2017年決算數146.20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數225.00萬元減少78.80萬元。主要原因:根據中央最新外事規定,暫停部分國家年底前公務團組出訪,我委有關團組取消出訪任務;部分人員因人事調動或實際工作需要,取消原計劃出訪任務;部分赴外參加國際會議團組因會議取消,取消有關團組出訪任務。
2017年因公出國(境)費用主要用於出訪人員的國際旅費、境外住宿、膳食、公雜、租車及接待服務、護簽手續及境外保險、購匯及銀行收取的手續費等方面。
通過出訪,我委進一步開拓了國際科技合作渠道,推進了北京市與相關國家、地區創新主體間的合作,深入貫徹落實了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點任務。重點團組出訪成效:
(1) 落實引進海外頂尖科學家工作,推動高科技跨國公司在京設立研發機構。
赴美出席矽谷風投基金座談會;調研中關村矽谷創新中心及中心內入孵企業;出席北京市矽谷人才與科技峰會;與斯坦福大學Biodesign中心負責人座談,推進中心落地事宜;出席矽谷地區代表性高科技企業座談會;調研特斯拉集團、IBM Almaden實驗室,並會見IBM人工智慧研發負責人。
拜會頂尖科學家,進一步加強了與海外頂尖科學家的聯繫,增進了對於北京相關政策的理解,推進了後續引進相關事宜,為推動在京建設北京國際光電子科學技術研究院、新材料前沿技術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打下了堅實基礎。同時進一步推動了IBM等已在京設立研發機構的跨國公司在京加強人工智慧、量子計算等前沿領域研發資源佈局;對於特斯拉、臉書等尚未在京設立研發機構的跨國公司,增強了其在京設立研發中心的信心,在後續工作中將加強對接服務,力促其在華研發中心落地北京。
(2) 開拓國際合作渠道,對接能源領域合作項目。
訪問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德雷塞爾大學,墨西哥國家公共工程和服務部、墨西哥州國立自治科技大學等單位,洽談能源領域國際間合作,為建立未來科學城入住單位的研發投入考核機制、先行先試股權激勵、建設國家實驗室等事宜做好準備工作,同時為國家2030重大項目中相關工作溝通合作條件。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和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教授團隊就熱能傳導領域合作達成共識,並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核科學與能源中心就能源、材料領域合作達成共識。此外,促成墨西哥市公共工程和服務部與北京市屬企業北京軌道交通技術裝備集團有限公司在軌道交通應用領域的直接對接,成功為北京企業了解墨西哥城市城軌線路改造牽線搭橋。
(3) 借鑒科技成果轉化模式,推進技術轉移合作。
訪問以色列創新署、威茲曼科學院等科技機構,調研高科技園區、孵化器集團等單位,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科技金融合作等工作;深入調研日本築波科學城建設經驗與教訓,為“三城一區”建設提供有益參考與借鑒,調研産學研一體化的綜合研究機構,借鑒成果轉化模式,推進技術轉移合作。
圓滿完成各項調研任務,並形成了可借鑒的調研報告,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和北京市科技創新基金的運作提供了有益參考;團組與我駐以使館就如何促進中以聯合研發和技術轉移等進行了深入探討,為進一步推進中以科技合作做好了準備工作;深入了解了日本築波科學城從開始倡議到逐步實現的發展過程,積累了築波科學城規劃建設得失第一手資料,並將就相關問題形成專項調研報告,為懷柔科學城規劃及其他“兩城一區”規劃研究編制提供參考。此外,與以色列魏茨曼科學院就推動其新藥研發業務在京聯合開展臨床研究並共同推進成果轉化達成初步共識,並落實了後續跟進的相關安排;同時與以色列高科技孵化和風險投資管理企業-施拉特公司就在京設立成果合作開發與轉化服務機構達成初步共識,進一步推動符合北京市定位的以色列高科技成果在京轉化。
2017年組織因公出國(境)團組23個、36人次,每人平均因公出國(境)費用4.06萬元。
2.公務接待費。2017年決算數8.15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數8.74萬元減少0.59萬元。主要原因:我委各預算單位繼續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厲行節約,在嚴格執行2017年預算基礎上進一步壓縮公務接待費。2017年公務接待費主要用於接待外省市科技單位來京調研接待事項、學習交流、業務研討,專家諮詢等活動。公務接待253批次,公務接待2778人次。
3.公務用車購置及運作維護費。2017年決算數62.64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數66.05萬元減少3.41萬元。其中,公務用車購置費2017年決算數0萬元,與2017年年初預算數持平。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2017年決算數62.64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數66.05萬元減少3.41萬元,主要原因:北京技術市場管理辦公室留存公車為國Ⅱ排放標準,未達到北京市排放標準,一般情況下停駛;北京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服務中心公車改革後,保留車輛主要為應急保障使用,一般情況下停駛。2017年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中,公務用車加油17.70萬元,公務用車維修24.60萬元,公務用車保險11.97萬元,公務用車其他支出8.37萬元。2017年公務用車保有量(使用財政撥款資金安排的機動車輛,包括機要通信用車、應急保障用車、執法執勤用車、特種專業技術用車以及其他按照規定配備的公務用車)27輛,車均運作維護費2.32萬元。
二、機關運作經費支出情況
2017年本部門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經費支出,合計611.89 萬元,比上年減少5.44萬元,減少原因: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本級行政、北京技術市場管理辦公室因工作安排等原因,調整會議費支出,以及北京技術市場管理辦公室留存公車為國Ⅱ排放標準,未達到北京市排放標準,一般情況下停駛,造成支出經費減少。
三、政府採購支出情況
2017年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政府採購支出總額5,775.41萬元,其中:政府採購貨物支出125.70萬元,政府採購工程支出0萬元,政府採購服務支出5,649.71萬元。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5,360.62萬元,佔政府採購支出總額的92.82%,其中:授予小微企業合同金額4,405.84萬元,佔政府採購支出總額的76.29%。
四、國有資産佔用情況
固定資産總額23,461.79萬元,其中:汽車(使用各類資金安排的機動車輛,包括機要通信用車、應急保障用車、執法執勤用車、特種專業技術用車以及其他按照規定配備的公務用車)79輛,1,825.29萬元;單價100萬元以上的專用設備1台(套),176萬元。
五、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收支情況
本部門2017年無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六、專業名稱解釋
1.“三公”經費:是指單位通過財政撥款資金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作費和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指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作費指單位公務用車車輛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及單位按規定保留的公務用車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接待費指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費用。
2.機關運作經費:指為保障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運作用於購買貨物和服務的各項資金,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修費、專用材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3.三城一區:指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未來科學城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聚焦中關村科學城,着力提高對全球創新資源的開放和聚集能力,着力補齊優質創新要素,着力促進不同創新群體深度融合,通過優化空間佈局、推動城區有機更新、打造創新型服務政府、強化城市創新形象,營造國際一流的創新創業生態,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原始創新策源地、自主創新主陣地。
突破懷柔科學城,依託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先進交叉研發平臺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立國際化、開放式管理運作新機制,構建從基礎設施、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成果轉化到高精尖産業發展的創新鏈,産生一批世界一流創新成果,建成世界級原始創新承載區。
搞活未來科學城,鼓勵入駐央企加大研發投入,引導企業建立有利於創新的公司治理結構,積極引入民營研發機構、創新企業、高校等多元主體,聚集提升投資孵化、科技服務等創新要素,努力實現由建設央企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向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主平臺轉變,由服務保障央屬國企創新向促進多元主體協同創新轉變,由單一功能區建設向多點支撐、全域聯動轉變,打造全球領先的技術創新高地。
升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建立與三大科學城的對接轉化機制,統籌大興、通州等空間資源,與順義、房山協同發展,抓好一批重大項目落地,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成果轉化承載區、技術創新示範區、深化改革先行區、“高精尖”産業主陣地、宜居宜業綠色城區。
第四部分 2017年度部門績效評價情況
一、績效評價工作開展情況
2018年,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對2017年度部門項目支出實施績效評價,評價項目66個,佔部門項目總數的33.85%,涉及金額65,482.25萬元。其中對4個項目進行了普通程式評價,評價結果均為“優秀”;對62個項目進行了簡易程式評價,51個項目評價結果為“優秀”,其餘項目評價為“良好”。
二、“科學技術普及”項目績效評價報告
(一)評價對象概況
科普項目的實施對於提升北京市科普能力、提高公眾科學素養、培育全社會創新精神、支撐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具有重要基礎性作用。
該項目包含多個課題、工作任務,本次績效評價抽取其中四個工作任務進行重點評價。四個工作任務及主要內容是:
1、建設“網際網路+交通”智慧城市科學探索實驗室。主要內容為:以智慧交通作為科學技術課程內容,完成智慧交通典型案例編寫。研發車路協同技術,在提高階段中引入控制和感測器技術,以工程的方式組織實驗教學。
2、首都“科學小記者”全媒體培養、選拔計劃及青少年科普慕課學堂。主要內容為:打造一支綜合素質較強的“科學小記者隊伍”,促進學校、基地兩方聯動,協同京津冀三地發展,建設科普慕課,促進全媒呈現。
3、探夢科學實驗課研發。主要內容為:開發15節科學實驗課,包含23個實驗,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
4、《資訊通信動態新技術科普展廳》科普展示內容提升。主要內容為:在以往課題基礎上進行基地能力提升設計,新增“中國天眼”-光纜、光載射頻泛在感知、433M特種實時圖像傳輸、VR互動體驗-天氣助手4件大型原創互動展品,以及資訊光子學與光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展廳建設。
2017年度科普項目抽取的四個重點評價工作任務總預算164.9萬元,其中財政資金127.5萬元,自籌資金37.4萬元。截至2017年12月31日,科普項目的四個重點評價工作任務共計支出163.76萬元,其中財政資金實際支出126.36萬元,自籌資金實際支出37.4萬元。
(二)評價結論
通過評價,該項目綜合得分95分,項目綜合績效評定結論為“優秀”。
項目決策方面。該指標分值15分,評價得分15分。項目績效目標明確合理,績效指標細化量化。項目決策依據充分,決策程式規範。
項目管理方面。該指標分值30分,評價得分29分。項目資金管理制度健全,資金使用較為規範,資金到位及時,使用率良好。項目組織管理機構健全,組織管理制度健全,實施過程基本規範。
項目績效方面。該指標分值55分,評價得分51分。項目按照進度計劃如期進展,産出成果、品質均達到預期,實施效果基本達到預期,但應增強服務公眾的滿意度調查。
(三)存在問題
個別工作任務績效報告中闡述滿意度良好,但缺少具體的受益群眾的滿意度調查實施措施和證據,無法具體細化衡量服務公眾的滿意度。如探夢科學實驗課研發,首都“科學小記者”全媒體培養、選拔計劃及青少年科普慕課學堂課,都有提到學校及師生、家長反饋良好,但缺乏具體的數據支撐。
(四)建議
建議加強服務公眾的滿意度調研,根據調研結果進一步完善工作任務,達到更好的實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