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財政 > 財政專題 > 2017市級部門決算專題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2017年度部門決算

日期:2018-08-23 10:00    來源: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分享:
字號:        

2017年度部門決算

目錄

第一部分 2017年度部門決算報表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二、收入決算表

  三、支出決算表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表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經濟分類決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八、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經濟分類決算表

  九、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表

  十、政府採購情況表

第二部分 2017年度部門決算説明

第三部分 2017年度其他重要事項的情況説明

第四部分 2017年度部門績效評價情況

第一部分 2017年度部門決算報表

  報表詳見附件

第二部分 2017年度部門決算説明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職責

  我委為市政府組成部門。主要負責指導本市工業、軟體和資訊服務業發展、推進信息化等工作,同時挂北京市國防科學技術工業辦公室(簡稱市國防科工辦)牌子。

  1.貫徹執行國家關於工業、軟體和資訊服務業、信息化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起草本市相關地方性法規草案、政府規章草案,並組織實施。

  2.研究擬訂並組織實施本市工業、軟體和資訊服務業、信息化發展規劃和産業政策,推進産業佈局調整和産業結構優化升級。

  3.監測分析本市工業、軟體和資訊服務業、信息化的運作態勢,統計併發布相關資訊;協調解決産業運作和發展中的重大問題,並提出政策建議。

  4.按照規定許可權,核準、備案和上報本市規劃內和年度計劃內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固定資産投資項目;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提出工業、軟體和資訊服務業、信息化方面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的重點領域和促進政策。

  5.指導本市工業、軟體和資訊服務業、信息化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推進企業技術改造;組織實施國家及本市工業、軟體和資訊服務業、信息化科技重大專項,推進相關科研成果産業化;指導相關行業品質管理工作。

  6.擬訂本市高技術製造業、軟體和資訊服務業、信息化和新興産業中重點領域的發展規劃、實施方案、配套政策及行業標準,並組織實施;指導工業、軟體和資訊服務業、信息化領域文化創意産業的發展。

  7.承擔振興本市裝備製造業組織協調的責任,組織擬訂重大技術裝備發展和自主創新規劃、政策;依託國家及本市重點工程建設推進重大技術裝備國産化,指導引進重大技術裝備的消化創新。

  8.擬訂並組織實施本市工業、軟體和資訊服務業、信息化領域的能源節約和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産促進政策;參與擬訂能源節約和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産促進規劃;組織協調相關重大示範工程和新産品、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的推廣應用。

  9.指導和促進本市中小企業發展;會同有關部門擬訂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和非國有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和措施,協調解決有關重大問題;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

  10.指導和協調本市工業開發區的建設與發展,促進工業産業基地建設;負責鎮村産業生産集中地(農民就業産業基地)建設;指導鎮村産業發展。

  11.統籌推進本市信息化工作;組織制定相關政策並協調信息化建設中的重大問題;統籌協調電子政務、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信息化和經濟領域信息化的發展;推動跨行業、跨部門的互聯互通和重要資訊資源的開發利用、共用;統籌協調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12.統籌協調本市信息化基礎設施的規劃和管理;促進電信網路、廣播電視網路和電腦網路融合;參與統籌規劃公用通信網、網際網路、廣播電視網和部門專用通信網;負責與國家通信主幹網、軍工部門及其他部門專用通信網方面的協調工作。

  13.承擔本市網路與資訊安全管理責任;負責協調維護資訊安全和資訊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指導監督政府部門、重點行業的重要資訊系統與基礎資訊系統的安全保障工作;協調處理網路與資訊安全的重大事件;承擔北京市通信保障和資訊安全應急指揮部的具體工作。

  14.負責本市無線電管理工作;負責對無線電頻率資源和無線電台(網)進行統一規劃和管理;負責研製、生産、進口無線電發射設備的審核工作;協調處理電磁干擾事宜,維護空中電波秩序。

  15.組織協調北京地區武器裝備科研生産的重大事項,保障軍工核心能力建設,推進軍民結合;協調推進本市航空航太産業發展。

  16.開展本市工業、軟體和資訊服務業、信息化領域對外合作與交流。

  17.負責本市工業、軟體和資訊服務業、信息化領域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會同有關部門擬訂人才隊伍建設規劃和有關政策措施,組織相關人才培訓。

  18.承辦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二)部門決算單位構成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所屬預算單位共計18家,具體單位分別為: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本級、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人才交流中心、北京市技術創新服務中心、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老幹部服務中心、北京市政務資訊安全應急處置中心、北京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北京工藝美術行業發展促進中心、北京軟體與資訊服務業促進中心、北京市國防科技工業事務中心、北京市信息化項目評審中心、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資訊中心、北京市産業經濟研究中心、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後勤服務中心、北京市民卡管理中心、北京市資訊資源管理中心、首都之窗運作管理中心、北京市政務網路管理中心、北京資訊安全測評中心。

  二、2017年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説明

  2017年度收入總計510,674.98萬元,其中:本年收入500,677.56萬元,用事業基金彌補收支差額862.28萬元,年初結轉和結餘9,135.13萬元。在本年收入中,財政撥款收入498,047.83萬元,佔收入合計的99.47%;事業收入2,528.16萬元,佔收入合計的0.50%;經營收入43.19萬元,佔收入合計的0.01%;其他收入58.38萬元,佔收入合計的0.01%。

  2017年度本年支出合計452,417.01萬元,其中:基本支出18,107.98萬元,佔支出合計的4%;項目支出434,309.03萬元,佔支出合計的96%。

  2017年結餘分配160.85萬元,年末結轉和結餘58,097.12萬元。

  三、2017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説明

  (一)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2017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448,928.52萬元,主要用於以下方面(按大類):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21.39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0.05%;教育支出79.24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0.02%;科學技術支出97,206.00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21.65%;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199.17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0.04%;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953.26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0.21%;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694.58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0.15%;節能環保支出168,544.26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37.54%;資源勘探資訊等支出174,463.99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38.86%;商業服務業等支出6,111.00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1.36%;其他支出455.63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0.10%。

  (二)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1.“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017年度決算221.39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減少0.13萬元,下降0.06%。其中:

  “其他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017年度決算221.39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減少0.13萬元,下降0.06%。主要原因:基建項目結餘。

  2.“教育支出”2017年度決算79.24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減少10.16萬元,下降11.36%。其中:

  “進修及培訓”2017年度決算79.24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減少10.16萬元,下降11.36%。主要原因:按照黨政機關培訓費管理辦法,嚴格執行培訓費的規定,減少了培訓支出。

  3.“科學技術支出”2017年度決算97,206.00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增加71,493.00萬元,增長278.04%。其中:

  “應用研究”2017年度決算268.00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增加268.00萬元,增長100%。主要原因:新增涉密項目。

  “科技重大項目”2017年度決算96,938.00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增加71,225萬元,增長277%。主要原因:新增“極大型積體電路製造裝備及成套工藝”科技重大專項中央資金。

  4.“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2017年度決算199.17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減少0.83萬元,下降0.42%。其中:

  “文化”2017年度決算199.17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減少0.83萬元,下降0.42%。主要原因:項目結餘。

  5.“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017年度決算953.26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減少45.49萬元,下降4.55%。其中:

  “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2017年度決算953.26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減少45.49萬元,下降4.55%。主要原因:在職人員調動和離退休人員減少。

  6.“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2017年度決算694.58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減少17.18萬元,下降2.41%。其中:

  “行政事業單位醫療”017年度決算694.58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減少17.18萬元,下降2.41%。主要原因:在職人員調動。

  7.“節能環保支出”2017年度決算168,544.26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減少32,476.87萬元,下降16.16%。其中:

  “污染防治”2017年度決算4,663.87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增加4,663.87萬元,增長100%。主要原因:新增企業關停政策性補貼項目。

  “能源節約利用”2017年度決算163,880.39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減少37,140.74萬元,下降18.48%。主要原因:新能源車補貼政策調整。

  8.“資源勘探資訊等支出”2017年度決算174,463.99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增加43,476.95萬元,增長33.19%。其中:

  “製造業”2017年度決算38,820.65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增加38,805.64萬元,增長258531.91%。主要原因:新增中央下達地方2017年工業轉型升級(中國製造2025)資金。

  “工業和資訊産業監管”2017年度決算122,114.57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增加6,158.91萬元,增長5.31%。主要原因:增加北京市800兆無線政務網網路服務及管理等項目資金。

  “支援中小企業發展和管理支出”2017年度決算13,528.77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減少1,487.60萬元,下降9.91%。主要原因:調整用於其他項目。

  9.“商業服務業等支出”2017年度決算6,111.00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增加420萬元,增長7.38%。其中:

  “商業流通事務”2017年度決算6,111.00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增加420萬元,增長7.38%。主要原因:使用上年結轉項目資金。

  10.“其他支出”2017年度決算455.63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減少7.18萬元,下降1.55%。其中:

  “其他支出”2017年度決算455.63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減少7.18萬元,下降1.55%。主要原因:壓縮基本經費支出。

  四、2017年度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説明

  本年度無此項支出。

  五、2017年度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情況説明

  2017年本部門使用財政撥款安排基本支出15,572.39萬元,其中:(1)工資福利支出包括津貼補貼、獎金、其他社會保障繳費、伙食補助費、績效工資、其他工資福利等支出;(2)商品和服務支出包括辦公費、印刷費、諮詢費、手續費、水費、電費、郵電費、取暖費、物業管理費、差旅費、因公出國(境)費、維修(護)費、租賃費、會議費、培訓費、公務接待費、專用材料費、勞務費、委託業務費、工會經費、福利費、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其他交通費、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3)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包括離休費、退休費、撫恤金、生活補助、醫療費、助學金、獎勵金、住房公積金、提租補貼、購房補貼、其他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等支出。(4)其他資本性支出包括辦公設備購置、專用設備購置等。

第三部分 2017年度其他重要事項的情況説明

  一、“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決算情況

  “三公”經費包括所屬1個行政單位、17個事業單位。2017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上年結轉143.69萬元,年初預算下達371.28萬元,2017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決算數429.13萬元,年末結餘85.84萬元。其中:

  1.因公出國(境)費用。2017年決算數128.63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數149.08萬元減少20.45萬元。主要原因:部分團組因其他臨時性重要工作,取消出訪任務;2017年因公出國(境)費用主要用於代表我市參加“2017年哈薩克阿斯塔納世博會”、“第三屆上合組織和金磚國家小企業論壇”、“第二十一屆京港洽談會”等國際或地區會議,開展了推動汽車海外項目、汽車和通航項目洽談合作、工業製造業與軟體與資訊服務業洽談合作、積體電路與人工智慧項目對接、智慧製造和生物醫藥領域洽談合作等産業合作項目,並參加電子政務研修交流、智慧機器人産業創新發展與人工智慧先進技術培訓、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制度和法律法規研究項目培訓等培訓活動。2017年組織因公出國(境)團組18個、32人次,每人平均因公出國(境)費用4.02萬元。

  2.公務接待費。2017年決算數0.84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數3.83萬元減少2.99萬元。主要原因:嚴格執行中央和北京市的相關規定,規範公務接待支出。2017年公務接待費主要用於接待外省市相關部門來我市進行對口支援、京津冀産業交流合作等事項支出。公務接待15批次,公務接待180人次。

  3.公務用車購置及運作維護費。公務用車購置費2017年決算數270.46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數130.96萬元增加139.50萬元。主要原因:結轉2016年更新國I國II排放標準的老舊公務用車經費,2017年完成更新購置。2017年更新14輛,車均購置費19.32萬元(含車輛購置稅)。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2017年決算數29.20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數87.40萬元減少58.20萬元,主要原因:車輛更新及開展公車改革,減少運作公車數量,降低了公車相關運維護支出。2017年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中,公務用車加油3.00萬元,公務用車維修9.36萬元,公務用車保險12.20萬元,公務用車其他支出4.63萬元。2017年公務用車保有量22輛,車均運作維護費1.33萬元。

  二、機關運作經費支出情況

  2017年本部門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經費支出,合計1,029.64萬元,比上年減少17.68萬元,減少原因:車輛更新及開展公車改革,減少運作公車數量,降低了公車相關運維護支出。

  三、政府採購支出情況

  2017年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政府採購支出總額17,307.32萬元,其中:政府採購貨物支出738.93萬元,政府採購工程支出45.18萬元,政府採購服務支出16,523.21萬元。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6,337.35萬元,佔政府採購支出總額的36.62%,其中:授予小微企業合同金額2,899.77萬元,佔政府採購支出總額的16.75%。

  四、國有資産佔用情況

  固定資産總額35,521.80萬元,其中:汽車72輛,1,524.47萬元;無單價100萬元以上的專用設備。

  五、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收支情況

  本年度無此項收支。

  六、專業名詞解釋

  1.“三公”經費:是指單位通過財政撥款資金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作費和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指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作費指單位公務用車車輛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及單位按規定保留的公務用車租用費、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等支出;公務接待費指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

  2.機關運作經費:指為保障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運作用於購買貨物和服務的各項資金,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修費、專用材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3.基本支出:是指為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人員支出和公用支出;項目支出:是指在基本支出之外為完成特定行政任務或事業發展目標所發生的支出。

第四部分 2017年度部門績效評價情況

  一、績效評價工作開展情況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對2017年度部門項目支出實施績效評價,評價項目99個,佔部門項目總數的38.08%,涉及金額332,256.72萬元。其中,得分在100-90分(含90分)之間,即能夠按工作計劃正常開展並達成預期指標的“優秀”項目95個,佔自評項目總數的95.96%;評價結論在90-75分(含75分),即能夠正常開展,基本達成預期指標的“良好”項目4個,佔自評項目總數的4.04%。

  總體來看,項目績效目標設置較為明確、合理,管理制度健全,過程式控制制有效,各項任務産出完成情況較好,通過項目實施順利實現預期目標,發揮了較為顯著的社會效益,服務對象滿意度較高。通過項目實施促進了我市産業疏解、京津冀産業協同發展、産業創新發展、高精尖産業結構構建、“智慧北京”建設示範等項工作開展及能力提升。

  二、購買京津冀工業雲服務項目績效評價報告

  (一)評價對象概況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與兩化融合的雙重背景下,2016年11月,為推動京津冀三地企業信息化建設,為三地經濟協同發展助力,市經濟信息化委組織實施了“政府購買京津冀工業雲服務項目”。

  該項目實施內容是為500家京津冀製造業及工業設計企業提供基於工業信息化的雲應用和大數據應用服務。通過購買京津冀雲服務為企業提供相應的協同設計、市場分析,企業管理、IT基礎設施等服務,更好的幫助企業利用雲計算進行從産品設計製造到産品銷售推廣。同時,對項目的實施企業和實施效果進行篩選和評估,通過企業信息化投入成本、企業銷售和管理效率、智慧製造産業升級、京津冀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等幾方面形成實施效果評估報告。 

  2017年該項目預算批復金額459萬元,為2016年項目尾款。項目總體預算批復資金1530萬元,共分為兩包。第一包:購買京津冀工業雲服務項目。合同期自2016年12月1日至2017年12月1日,項目金額1400萬元,其中2016年預算支出980萬元(70%),2017年項目驗收後支出420萬元(30%)。第二包:購買京津冀工業雲監管評估服務,項目金額130萬元,其中2016年預算支出91萬元(70%),2017年項目驗收後支出39萬元(30%)。

  2017年項目實際支出金額459萬元,其中購買京津冀工業雲服務項目420萬元,購買京津冀工業雲監管評估服務39萬元。

  項目累計完成714個服務包,服務企業數629家,在節約企業成本,提升企業工作效率,提高企業資金周轉率等方面效果顯著。同時,在促進資訊和工業化兩化融合,促進製造業升級轉型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

  (二)評價結論

  項目決策方面,績效目標較為明確、具體,指標細化、量化具有可考核和可衡量性,項目決策依據充分,決策程式規範;項目管理方面,資金管理制度健全,資金使用規範,項目組織管理機構、組織管理制度健全,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進行全程跟蹤監管,完成後組織了專家驗收,項目組織機構健全,監管過程規範;項目績效方面,完成了預定的工作任務,通過項目實施,減少了企業的人力成本、溝通成本與重復勞動成本,減少了企業不必要的支出,提升了企業研發設計、生産製造、庫存管理、銷售管理、財務管理以及日常運營管理等業務環節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庫存資金佔用率,提高了被服務企業工作效率、縮短産品研發周期,有效推動了工業企業製造管理水準的提升。針對項目實施情況抽樣對155家企業用戶從故障響應情況、産品應用效果等方面開展了問卷調查工作,經統計該項目抽查企業用戶滿意度達到97%以上。經專家評議,該項目綜合評價得分93.08分,其中項目決策14.24分,項目管理28.70分,項目績效50.14分,績效級別評定為“優秀”。

  (三)存在問題

  績效資料的歸集和績效數據分析有待進一步深入,對企業成本節約情況缺少數據支撐和對比,服務對象滿意度分析內容有待加強。

  (四)建議

  進一步加強過程管理和績效資料歸集,並對效益實現情況進行充分分析,開展項目服務對象滿意度調查分析工作,為後續工作開展提供支撐。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