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財政 > 財政專題 > 2017市級部門決算專題

北京市統計局2017年度部門決算

日期:2018-08-23 10:00    來源:北京市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

分享:
字號:        

2017年度部門決算

目錄

第一部分 2017年度部門決算報表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二、收入決算表

  三、支出決算表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表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經濟分類決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八、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經濟分類決算表

  九、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表

  十、政府採購情況表

第二部分 2017年度部門決算説明

第三部分 2017年度其他重要事項的情況説明

第四部分 2017年度部門績效評價情況

第一部分 2017年度部門決算報表

  報表詳見附件

第二部分 2017年度部門決算説明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職責

  北京市統計局是負責本市統計和國民經濟核算工作的市政府直屬機構,其部門職責為:

  1.貫徹執行國家關於統計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和統計制度、統計標準,起草本市相關地方性法規草案、政府規章草案,擬訂地方統計制度和統計標準,監督檢查統計法律、法規、規章和統計制度、統計標準的實施;承擔組織領導和協調全市統計工作,確保統計數據真實、準確、及時的責任。

  2.負責貫徹執行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組織實施全市及各區縣國民經濟核算制度和全市投入産出調查,核算全市及各區縣地區生産總值,彙編提供國民經濟核算資料,監督管理各區縣國民經濟核算工作。

  3.負責組織實施全市人口、經濟、農業等重大國情國力普查工作;會同有關部門擬訂重大市情市力的普查及專項調查計劃、方案並組織實施;匯總、整理和提供有關市情市力方面的統計數據。

  4.負責組織實施全市國民經濟各行業的統計調查,收集、匯總、整理和提供有關調查的統計數據,綜合整理和提供地質勘查、交通運輸、郵政、教育、衛生、社會保障、公用事業等全市性基本統計數據。

  5.負責組織實施全市能源、投資、價格、收入、科技、人口、勞動力、旅游、社會發展基本情況、環境基本狀況等統計調查,收集、匯總、整理和提供有關調查的統計數據,綜合整理和提供資源、房屋、對外貿易、對外經濟等全市性基本統計數據。

  6.負責組織各區縣、各部門的經濟、社會、科技和資源環境統計調查,統一核定、管理、公佈全市性基本統計資料,定期發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的統計資訊。

  7.負責對全市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和資源環境等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統計預測和統計監督,向市委、市政府及有關部門提供統計資訊和諮詢建議。

  8.依法審批或備案各部門統計調查項目、各區縣統計調查項目,指導專業統計基礎工作、統計基層業務基礎建設,建立健全統計數據品質審核、監控和評估制度,開展對重要統計數據的審核、監控和評估,依法監督管理涉外調查活動。

  9.依法協管區縣政府統計部門主要負責人;指導本市統計專業技術隊伍建設、統計教育和培訓,負責統計從業資格認定工作,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管理統計專業資格考試、職務評聘工作;監督管理區縣政府統計部門由市財政提供的統計經費和專項基本建設投資。

  10.負責擬訂本市統計資訊工程建設規劃,建立健全並管理本市統計資訊自動化系統和統計數據庫系統。組織建立和管理全市宏觀經濟與社會發展基礎數據庫,組織制定各區縣、各部門統計數據庫和網路的基本標準和運作規則,指導區縣統計信息化系統建設。

  11.承辦市政府和國家統計局交辦的其他事項。

  (二)部門決算單位構成

  北京市統計局部門決算單位包括:局本級及所屬1個行政執法單位、12個獨立核算的事業單位,即:北京市統計局本級、北京市統計局統計執法檢查大隊、北京市商業經濟調查總隊、北京市統計局計算中心、北京市統計局機關服務中心、北京市統計數據管理中心、北京市統計應用研究所、北京市統計局普查中心、北京市統計局統計教育中心、北京市統計局宣傳中心、北京市經濟社會調查總隊、北京市統計資料管理中心、北京市社情民意調查中心、北京市統計調查能力建設中心。

  二、2017年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説明

  2017年度收入總計46031.16萬元,其中:本年收入39689.13萬元,用事業基金彌補收支差額422.62萬元,年初結轉和結餘5919.41萬元。在本年收入中,財政撥款收入39441.45萬元,佔收入合計的99.38%;上級補助收入0萬元,佔收入合計的0%;事業收入226.93萬元,佔收入合計的0.57%;經營收入0萬元,佔收入合計的0%;附屬單位上繳收入0萬元,佔收入合計的0%;其他收入20.76萬元,佔收入合計的0.05%。

  2017年度本年支出合計38840.88萬元,其中:基本支出20481.72萬元,佔支出合計的52.73%;項目支出18359.16萬元,佔支出合計的47.27%;上繳上級支出0萬元,佔支出合計的0%;經營支出0萬元,佔支出合計的0%;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0萬元,佔支出合計的0%。

  2017年結餘分配0.44萬元,年末結轉和結餘7189.84萬元。

  三、2017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説明

  (一)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2017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38073.02萬元,主要用於以下方面:一般公共服務支出33349.99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87.60%;教育支出380.34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1.00%;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475.04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6.50%;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1141.25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3.00%;其他支出726.39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1.90%。

  (二)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1、"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017年度決算33349.99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增加8.47萬元,增長0.03%。其中:

  "統計資訊事務"2017年度決算33349.99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增加8.47萬元,增長0.03%。主要原因:差旅費、取暖費等經費標準調整以及物價上漲因素等經費支出有所增加。

  2、"教育支出"2017年度決算380.34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減少227.83萬元,下降37.46%。其中:

  "進修及培訓"2017年度決算380.34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減少227.83萬元,下降37.46%。主要原因:落實中央及我市關於厲行勤儉節約的工作要求,壓縮培訓支出。

  3、"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017年度決算2475.04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減少140.94萬元,下降5.39%。其中:

  "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2017年度決算2475.04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減少140.94萬元,下降5.39%。主要原因:人員變動。

  4、"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2017年度決算1141.25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減少79.71萬元,下降6.53%。其中:

  "行政事業單位醫療"2017年度決算1141.25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減少79.71萬元,下降6.53%。主要原因:人員變動。

  5."其他支出"2017年度決算726.39萬元,與2017年年初預算持平。其中:

  "其他支出"2017年度決算726.39萬元,與2017年年初預算持平。

  四、2017年度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説明

  本單位無此項支出。

  五、2017年度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情況説明

  2017年本部門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基本支出20398.41萬元,使用政府性基金財政撥款安排基本支出0萬元,其中:(1)工資福利支出包括津貼補貼、獎金、其他社會保障繳費、伙食補助費、績效工資、其他工資福利等支出;(2)商品和服務支出包括辦公費、印刷費、諮詢費、手續費、水費、電費、郵電費、取暖費、物業管理費、差旅費、因公出國(境)費、維修(護)費、租賃費、會議費、培訓費、公務接待費、專用材料費、勞務費、委託業務費、工會經費、福利費、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其他交通費、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3)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包括離休費、退休費、撫恤金、生活補助、醫療費、助學金、獎勵金、住房公積金、提租補貼、購房補貼、其他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等支出。(4)其他資本性支出包括辦公設備購置、專用設備購置等。

第三部分 2017年度其他重要事項的情況説明

  一、"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決算情況

  "三公"經費包括本部門局本級及所屬1個行政單位、3個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9個事業單位。2017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決算數214.81萬元,比2017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年初預算305.27萬元減少90.46萬元。其中:

  1.因公出國(境)費用。2017年決算數58.72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數58.92萬元減少0.20萬元。主要原因:落實厲行勤儉節約要求因公出國(境)費用相應減少;2017年因公出國(境)費用主要用於開展重點調研雲計算在政府價格統計中的應用、大數據背景下統計數據的採集與分析應用及開展"三新"統計的做法和經驗等方面,2017年組織因公出國(境)團組4個、23人次,每人平均因公出國(境)費用2.55萬元。

  2.公務接待費。2017年決算數1.19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數1.32萬元減少0.13萬元。主要原因:落實厲行勤儉節約要求,嚴格控制公務接待數量、規模和接待標準,公務接待費相應減少。2017年公務接待費主要用於統計業務工作交流等方面。公務接待24批次,公務接待242人次。

  3.公務用車購置及運作維護費。2017年決算數154.90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數245.03萬元減少90.13萬元。其中,公務用車購置費2017年決算數107.97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數111.79萬元減少3.82萬元。主要原因:落實厲行勤儉節約要求,公務用車購置費用相應減少,2017年購置(更新)5輛,車均購置費21.59萬元。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2017年決算數46.93萬元,比2017年年初預算數133.24萬元減少86.31萬元,主要原因:國Ⅰ國Ⅱ老舊機動車無法上路、壓縮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支出。2017年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中,公務用車加油1.4萬元,公務用車維修19.53萬元,公務用車保險15.44萬元,公務用車其他支出10.56萬元。2017年公務用車保有量(使用財政撥款資金安排的機動車輛,包括機要通信用車、應急保障用車、執法執勤用車、特種專業技術用車以及其他按照規定配備的公務用車)45輛,車均運作維護費1.04萬元。

  二、機關運作經費支出情況

  2017年本部門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經費支出,合計1967.69萬元,比上年增加112.67萬元,增加原因:水費、取暖費等經費標準調整以及物價上漲因素等。

  三、政府採購支出情況

  2017年北京市統計局政府採購支出總額5790.08萬元,其中:政府採購貨物支出869.45萬元,政府採購工程支出0萬元,政府採購服務支出4920.63萬元。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3836.71萬元,佔政府採購支出總額的66.26%,其中:授予小微企業合同金額1425.59萬元,佔政府採購支出總額的24.62%。

  四、國有資産佔用情況

  固定資産總額50551.04萬元,其中:汽車(使用各類資金安排的機動車輛,包括機要通信用車、應急保障用車、執法執勤用車、特種專業技術用車以及其他按照規定配備的公務用車)103輛,2070.12萬元;單價100萬元以上的專用設備0台(套),0萬元。本單位固定資産汽車103輛,車改後財政供養45輛;因車改減少的車輛,資産調撥手續正在辦理中。

  五、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收支情況

  本單位無此項目收支。

  六、專業名詞解釋

  1."三公"經費:是指單位通過財政撥款資金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作費和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指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作費指單位公務用車車輛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及單位按規定保留的公務用車燃料費、維修費、過橋過路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接待費指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費用。

  2.機關運作經費:指為保障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運作用於購買貨物和服務的各項資金,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修費、專用材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3.項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為完成特定行政任務和事業發展目標所發生的支出。

  4.基本支出:指為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人員支出和公用支出。

第四部分 2017年度部門績效評價情況

  一、績效評價工作開展情況

  2018年,北京市統計局對2017年度部門項目支出實施績效評價,評價項目18個,佔部門項目總數的32.14%,涉及金額11821.05萬元。各業務部門結合實際情況,對項目開展情況進行梳理,對照項目績效評價標準,以資金使用結果為導向,重點對績效目標及完成情況、效益實現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在各部門的努力下,部門自評結果整體情況較好,設定的績效目標基本完成,與預期完成情況相差極小。通過自評打分,"優秀"90分(含)以上有8個項目,佔44.44%,"優良"85分到90分有10個項目,佔55.56%。

  二、低收入農戶統計監測項目績效評價報告

  (一)評價對象概況:

  1.項目主要內容

  項目主要包括低收入農戶統計監測調查,具體包括統計監測調查遠郊10個區,4200戶的低收入居民現金和實物收支情況、住戶成員及勞動力從業情況、居民家庭食品和能源消費情況、住房和耐用消費品擁有情況、家庭經營和生産投資情況、社區基本情況、到村項目實施情況以及村和戶的幫扶參與情況等。

  2.項目資金情況

  該項目預算撥付資金963.90萬元,實際支出944.38萬元,其中,調查員記賬補貼支出693.00萬元,記賬輔導員補貼231.00萬元,印刷費8.13萬元;培訓費12.24萬元,預算執行率97.97%。結餘資金19.52萬元,已全額上繳財政。

  3.績效目標

  (1)該項目績效目標

  項目全年各季度數據口徑統一;嚴格執行調查制度,保證市、區兩級調查相對誤差控制在允許範圍內;實事求是,加強數據品質全過程管理,保證調查數據真實準確;主動對外發佈調查結果,滿足市、區兩級政府及職能部門的用數需求;深入數據挖掘,撰寫統計分析,監測精準幫扶過程成效,評估2017年分類幫扶政策的落實情況和實施效果,為2018年低收入幫扶工作提供建議和意見,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嚴格執行財務管理制度,規範使用調查經費,做到有據可依。

  (2)具體産出指標

  ①産出數量指標:綜合季度表式3張,119項指標;綜合半年度表式1張,61項表式;綜合年度表式10張,403項指標。撰寫統計報告,季度3篇,年度1篇。

  ②産出品質指標:市區兩級數據匹配,誤差控制在允許範圍內;數據品質評估報告每季度1篇,年度1篇。

  ③産出進度指標:綜合季度表式、季度統計報告在季後20日前;綜合半年度表式在7月20日前;綜合年報表式、年度統計報告、數據品質報告在2018年1月20日前。

  ④産出成本指標:項目預算控制數963.90萬元。

  ⑤效益指標:提供統計數據,客觀監測市、區兩級政府及職能部門考核任務完成情況,滿足部門用數需求;評估2017年分類幫扶政策的落實情況和實施效果,為2018年低收入幫扶工作提供建議和意見,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達到預期目標。

  ⑥服務對象滿意度指標:相關用數部門滿意度90%以上。

  (二)評價結論:經專家評議,該項目綜合評價得分88.73分,其中項目決策13.50分、項目管理26.88分、項目績效48.35分,績效評定結論為"良好"。

  (三)存在問題

  1.項目決策方面存在的問題

  (1)該項目決策較為充分,進行了可行性分析和專家論證,並經過事前評估及財政評審程式,但績效目標的設置上定位不準確,與項目資金匹配度不足,個別指標欠缺科學性、不明確、不細化、不量化和不可考核。如,品質指標"誤差控制在允許範圍內",效益指標"滿足部門用數需求""達到預期目標"等。

  (2)預算編制的準確性待提高,該項目申報文本的預算數(1066.72萬元)與財政評審數(963.90萬元)差異較大、審減率較高;培訓費預算執行率38.53%,結餘佔比較大。

  2.項目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1)財務管理制度需要修訂完善,培訓費支出標準與現行制度標準不一致。

  (2)項目進度滯後,一季度"居民收入平穩增長,農民增收需添後勁"統計專報發佈時間為2017年5月5日,晚於目標設定的每季後20日內。

  3.項目績效方面存在的問題

  反映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數據資料歸集不完整,不充分。滿意度調查對象均為農委一個單位的同一人,調查範圍過窄,樣本量過少,較為片面且沒有分析,不能客觀、全面的評價服務對象對項目的滿意度水準。

  (四)建議

  1.項目決策方面的建議

  (1)進一步提高績效管理的意識,按照有關規定和要求,科學合理設定績效目標,目標要清晰,指向要明確,指標要量化,內容要具體,提高可衡量性、可考核性和可實現性。同時,績效目標要圍繞項目預算和項目支出來設定,加強品質指標的量化。

  (2)科學規範編制預算,嚴格預算的剛性約束,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和精細化水準,細化預算支出,明確項目預算的資金分配的原則,提高資金分配結果的合理性。

  2.項目管理方面的建議

  (1)進一步建立健全項目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流程,從程式上、制度上和管理體系建設上堵塞管理漏洞,使項目管理更加科學、規範、精細化,建議建立區縣發放補貼定期彙報和監督檢查機制,確保補貼資金及時足額落實到位。

  (2)加強對低收入農戶補貼資金的管理和監督檢查,規範財政資金申請、審批、撥付、監督程式,加強區縣低收入農戶過程管理資料的歸集和匯總分析,確保財政資金使用的安全性和規範性。

  3.項目績效方面的建議

  (1)及時、客觀、準確歸集項目管理過程和成果的資料,便於充分反映項目管理過程,擴大項目成果的社會顯現度。如,保存好對低收入農戶進行監督檢查的溝通文件和彙報文件,完善項目檔案管理。

  (2)通過不同的手段和方法,認真做好滿意度調查,科學合理的設計調查問卷,傾聽服務對象的聲音和需求,提高財政資金的績效水準。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