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部門決算説明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職責
北京市商務委員會(簡稱市商務委)是負責本市內外貿易和對外經濟合作的市政府組成部門,內設25個處室,並設有機關黨委、工會和離退休幹部處。
市商務委的主要職責是:
1、貫徹落實國家關於內外貿易和對外經濟合作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起草本市相關地方性法規草案、政府規章草案,研究內外貿易和對外經濟合作的發展戰略,提出內外貿易和對外經濟合作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
2、負責推進本市流通産業結構調整,指導流通企業改革,促進商貿服務業和社區商業發展,提出促進商貿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建議,推動流通標準化和連鎖經營、商業特許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的發展。
3、促進本市城鄉市場發展,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編制本市商品流通和生活服務業(不含住宿業)重點設施,以及大宗産品批發市場、城市商業網點、市級大型商業中心、特色商業街區的佈局規劃,並組織實施;推進商業體系和農村市場體系建設,組織實施農村現代流通網路工程。
4、承擔牽頭協調本市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工作的責任,提出規範市場運作、流通秩序的政策建議,參與推動商務領域信用建設、建立市場誠信公共服務平臺,指導商業信用銷售,按有關規定對特殊流通行業進行監督管理。
5、承擔組織實施本市重要消費品市場調控和有關重要生産資料流通管理的責任,負責建立健全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應急管理機制,監測分析市場運作、商品供求狀況,調查分析商品價格資訊,進行預測預警和資訊引導,按分工負責重要消費品儲備管理和市場調控工作;按有關規定對成品油流通進行監督管理;組織落實中央及本市重要會議、重大活動的商品供應和相關服務保障工作。
6、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編制本市物流配送重點設施佈局規劃,擬訂相關政策措施並組織實施,協調物流園區的規劃和建設。
7、負責本市商品進出口管理工作,擬訂促進外貿增長方式轉變的政策措施並組織落實;負責進出口企業經營資格備案和進出口商品配額、加工貿易合同的管理工作,協調北京地區各類進出口企業的出口退稅,監督進口機電産品的招標活動,指導對外貿易促進工作;負責天竺綜合保稅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相關行業指導工作。
8、負責本市技術貿易工作,執行國家對外技術貿易、進出口管制以及鼓勵技術和成套設備進出口的貿易政策,推進進出口貿易標準化工作,依法監督技術引進、設備進口、國家限制出口技術的工作,依法頒發兩用物項和技術進出口許可證件。
9、牽頭擬訂本市服務貿易發展規劃並開展相關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促進服務出口和服務外包發展的政策措施並組織實施,推動服務外包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10、協助承擔本市與對外貿易有關的知識産權保護工作;負責涉及本市的世界貿易組織有關事務的綜合協調工作;協助承擔本市進出口公平貿易、産業損害調查及産業安全應對工作;受商務部委託,配合做好本市反壟斷的相關工作。
11、負責本市外商投資相關管理工作,擬訂外商投資政策並組織實施,依法負責外商投資企業設立、變更以及外國投資者並購境內企業設立外商投資企業的審批工作,依法監督檢查外商投資企業執行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合同章程的情況並協調解決有關問題,指導本市投資促進、外商投資企業審批以及開發區的外商投資工作;加強與港澳臺地區的經濟合作交流。
12、負責本市對外經濟合作工作,研究提出對外經濟合作發展的政策措施,負責與國外多雙邊經濟、技術援助的有關工作,依法管理和監督對外投資、對外承包工程、對外勞務合作等,負責牽頭外派勞務和境外就業人員的權益保護工作,按許可權依法核準本市企業對外投資開辦企業(金融企業除外)。
13、負責指導、協調本領域安全生産監管工作,依法監督檢查本領域重點單位貫徹有關安全法律法規的情況,配合有關部門對違反有關安全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查處,並承擔相應的管理責任;依法對本市食鹽生産、批發和典當、棉花收購加工、成品油流通等方面的安全工作承擔相應的監管或管理責任。
14、起草本市關於口岸工作方面的地方性法規草案、政府規章草案;研究提出口岸發展規劃及政策措施,並組織實施;負責口岸綜合協調管理和“大通關”工作;組織協調首都機場地區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工作。
15、負責全市商業服務業人才工作的宏觀管理,引導、推動並組織協調商業服務業人才隊伍建設及“老字號”傳承人才培養工作。
16、承辦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二)部門決算單位構成
除市商務委本級外,納入市商務委2015年度部門決算的還有11家所屬二級預算單位,具體是:北京市國際服務貿易事務中心,北京市商務執法監察大隊,北京市商務委員會教育中心(北京市對外貿易學校),北京市商務委員會應急儲備保障中心,北京市商務委員會離退休幹部活動中心,北京市商務委員會資訊中心,北京市商務委員會行政事務服務中心,北京市商務委員會機關後勤服務中心,北京市商務舉報投訴中心,《時代經貿》雜誌社,北京市流通經濟研究中心(北京商業資訊諮詢中心)。
二、2015年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説明
2015年度收入總計307607.65萬元,其中:本年收入223616.73萬元,用事業基金彌補收支差額48萬元,年初結轉和結餘83942.92萬元。在本年收入中,財政撥款收入202323.78萬元,佔收入合計的90.49%;事業收入346.15萬元,佔收入合計的0.15%;經營收入188.63萬元,佔收入合計0.08%;其他收入20758.17萬元,佔收入合計的9.28%。
2015年度本年支出合計274736.24萬元,其中:基本支出16493.51萬元,佔支出合計的6%;項目支出258148.48萬元,佔支出合計93.97%;經營支出94.25萬元,佔支出合計0.03%。
2015年結餘分配98.53萬元,年末結轉32772.89萬元,主要為年中安排的中央財政外經貿支援資金等。
三、2015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説明
(一)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2015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253065.59萬元,主要用於以下方面: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2696.77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5.02%;教育支出4850.7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1.92%;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740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0.29%;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576.79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1.02%;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697.13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0.28%;交通運輸支出24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0.01%;資源勘探資訊支出21682.66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8.57%;商業服務業等支出159797.53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63.14%;其他支出50000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19.76%。
(二)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1、“一般公共服務支出”(類)2015年度決算12696.77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增加2016.39萬元,增長18.88%。其中:
“商貿事務”(款)2015年度決算12696.77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增加2016.39萬元,增長18.88%。主要原因:落實我市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養老保險、採暖及物業服務改革等政策,基本經費有所增加。
2、“教育支出”(類)2015年度決算4850.7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增加1000.57萬元,增長25.99%。其中:
“職業教育”(款)2015年度決算4274.76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增加511.62萬元,增長13.60%。主要原因:北京市對外貿易學校根據加大辦學力度需要及相關政策調整要求,增加部分基本經費和項目經費。
“進修及培訓”(款)2015年度決算40.6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減少46.39萬元,下降53.32%。主要原因:落實中央和北京市關於厲行勤儉節約的工作要求,繼續嚴格控制培訓費支出。
“教育費附加安排的支出”(款)2015年度決算535.34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增加535.34萬元。主要原因:北京市對外貿易學校為改善辦學條件增加部分基本經費。
3、“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類)2015年度決算740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增加740萬元。其中:
“其他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款)2015年度決算740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增加740萬元。主要原因:年中中央安排文化産業發展專項資金。
4、“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類)2015年度決算2576.79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增加266.76萬元,增長11.55%。其中:
“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款)2015年度決算2576.79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增加266.76萬元,增長11.55%。主要原因:根據離退休人員變動情況及相關政策,年中增加離退休人員經費。
5、“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類)2015年度決算697.13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減少110.68萬元,下降13.70%。其中:
“醫療保障”(款)2015年度決算697.13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減少110.68萬元,下降13.70%。主要原因:按照全市醫療保險統一標準,當年在職人員醫療保險等支出減少。
6、“交通運輸支出”(類)2015年度決算24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增加24萬元。其中:
“車輛購置稅支出”(款)2015年度決算24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增加24萬元。主要原因:年中按照相關規定,向報廢更新老舊社會車輛的車主兌現中央財政補貼資金。
7、“資源勘探資訊等支出”(類)2015年度決算21682.66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增加1874.63萬元,增長9.46%。其中:
“支援中小企業發展和管理支出”(款)2015年度決算21682.66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增加1874.63萬元,增長9.46%。主要原因:年中撥付2015年度北京市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商業部分)。
8、“商業服務業等支出”(類)2015年度決算159797.53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增加72855.18萬元,增長83.80%。其中:
“商業流通事務”(款)2015年度決算110052.42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增加33850.28萬元,增長44.42%。主要原因:年中撥付2015年度北京市商業流通發展專項資金及中央財政內貿支援資金。
“涉外發展服務支出”(款)2015年度決算49223.45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增加39012.45萬元,增長382.06%。主要原因:年中撥付2015年度北京市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及中央財政外經貿支援資金。
“其他商業服務業等支出”(款)2015年度決算521.66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減少7.55萬元,下降1.43%。主要原因:基建項目資金根據基建工程施工進度及合同約定預留部分尾款待支付。
9、“其他支出”(類)2015年度決算50000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減少10000萬元,下降16.67%。其中:
“其他支出”(款)2015年度決算50000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減少10000萬元,下降16.67%。主要原因:相關資金調整用於搭建北京市外經貿擔保平臺項目。
四、2015年度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説明
(一)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2015年度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支出7.65萬元,主要用於以下方面:城鄉社區支出7.65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100%。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1、“城鄉社區支出”(類)2015年度決算7.65萬元,於2015年年初預算持平。其中: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安排的支出”(款)2015年度決算7.65萬元,於2015年年初預算持平,主要用於北京市對外貿易學校異地遷建一期工程(圖書館)項目沉降觀測費。
五、2015年度財政撥款基本支出經濟分類決算情況説明
2015年本部門使用財政撥款安排基本支出16037.87萬元,其中:(1)工資福利支出,包括津貼補貼、獎金、社會保障繳費、伙食補助費、績效工資、其他工資福利支出;(2)商品和服務支出,包括辦公費、印刷費、諮詢費、手續費、水費、電費、郵電費、取暖費、物業管理費、差旅費、因公出國(境)費、維修(護)費、租賃費、會議費、培訓費、公務接待費、專用材料費、勞務費、委託業務費、工會經費、福利費、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其他交通費、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3)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包括離休費、退休費、撫恤金、生活補助、醫療費、助學金、獎勵金、住房公積金、提租補貼、購房補貼、其他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4)其他資本性支出,包括辦公設備購置、專用設備購置等。
2015年度“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決算表及説明
單位名稱:北京市商務委員會 單位:萬元
“三公”經費財政撥款合計 | 因公出國(境)費用 | 公務接待費 | 公務用車購置及運作維護費 | ||||||
公務用車購置費 | 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 | ||||||||
小計 | 公務用車加油 | 公務用車維修 | 公務用車保險 | 其他 | |||||
2015年預算 | 510.91 | 222.30 | 9.51 | 0 | 279.1 | 137.09 | 49.07 | 43.87 | 49.07 |
2015年決算 | 407.35 | 176.84 | 0.11 | 0 | 230.4 | 91.52 | 71.18 | 32.39 | 35.32 |
注:“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決算數,反映本部門使用當年財政撥款實際支出數和使用年初結轉和結餘資金實際支出數(包含一般公共預算撥款和政府性基金預算撥款)。
一、“三公”經費的單位範圍
市商務委因公出國(境)費用、公務接待費、公務用車購置和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開支單位包括所屬2個行政單位、8個全額撥款事業單位。
二、“三公”經費支出口徑
“三公”經費是指本部門通過財政撥款資金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作費和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指單位工作人員公務出國(境)的住宿費、旅費、伙食補助費、培訓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作費指單位公務用車購置費及租用費、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等支出;公務接待費指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
三、“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決算情況説明
2015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決算數407.35萬元,比2015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年初預算510.91萬元減少103.56萬元。其中:
1、因公出國(境)費用。2015年決算數176.84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數222.30萬元減少45.46萬元。主要原因:一是落實中央和北京市關於厲行勤儉節約的工作要求繼續嚴格控制因公出國(境)團組數量和相關支出,二是個別計劃團組因工作原因未能執行;2015年因公出國(境)費用主要用於組織企業參加各類境外展覽展示等商貿促進活動以及赴境外推介京交會等方面,2015年組織因公出國(境)團組26個、67人次,每人平均因公出國(境)費用2.64萬元。
2、公務接待費。2015年決算數0.11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數9.51萬元減少9.4萬元。主要原因:落實中央和北京市關於厲行勤儉節約的工作要求,加強公務接待審批管理,嚴格控制公務接待數量、規模和接待標準。2015年公務接待費主要用於商務合作與交流、有關部門及專家工作研討等活動。公務接待2批次,公務接待20人次。
3、公務用車購置及運作維護費。2015年決算數230.40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數279.10萬元減少48.7萬元。主要原因:一是公車改革後封存部分公務用車,使得相關費用減少;二是落實中央和北京市關於厲行勤儉節約的工作要求,繼續嚴格控制公務用車運維支出。其中,2015年無公務用車購置費支出。2015年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中,公務用車加油91.52萬元,公務用車維修71.18萬元,公務用車保險32.39萬元,公務用車其他支出35.32萬元。2015年實有公務用車91輛,車均運作維護費2.53萬元。
2015年度其他重要事項的情況説明
一、機關運作經費支出情況
2015年本部門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經費支出,合計846.31萬元。
機關運作經費:為保障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運作用於購買貨物和服務的各項資金,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修費、專用材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二、政府採購支出情況
2015年市商務委政府採購支出總額8129.71萬元,其中:政府採購貨物支出538.93萬元,政府採購工程支出922.07萬元,政府採購服務支出6668.71萬元。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7680.83萬元,佔政府採購支出總額的94.48%,其中:授予小微企業合同金額3995.39萬元,佔政府採購支出總額的49.15%。
三、國有資産佔用情況
固定資産總額88960.84萬元,其中:汽車111輛(其中:財政撥款供養91輛,其他資金供養20輛),2774.26萬元;單價200萬元以上的設備5台(套),1802.8萬元。
四、大額專項資金執行情況
(一)2015年北京市商業流通發展專項資金政策情況。
根據《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推進流通現代化的意見》(京政發〔2002〕13號)文件精神,設立商業流通發展資金。
專項資金決策及項目遴選情況:
1、確定重點,擬定方案。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年度商務重點工作任務,擬定年度資金預算方案。
2、專家論證,集體決策。組織專家進行論證,根據專家論證意見,按照有保有壓的原則,確定專項資金預算方案,提交市商務委領導班子集體審議,審議通過後向社會公開徵集項目。
3、加強審核,擇優支援。實行五級審核制度,一是由區縣商務、財政部門和市屬商業集團對徵集的項目進行初審;二是由市商務委業務處室對項目申報材料進行複審;三是由市商務委業務處室通過聽取彙報、項目論證、實地考察等方式對通過複審的項目進行再次論證;四是由市商務委委託具有綜合甲級資質的中介機構進行項目評審;五是由業務處室對評審通過的項目進行合議,經主管委領導批准後在預算範圍內擇優扶持。
4、過程跟蹤,監督檢查。實施跟蹤檢查,強化監管和驗收,每年委託中介機構對支援資金額度較大的項目進行專項檢查。
(二)2015年北京市商業流通發展專項資金支出決算總體情況及重點項目支出情況。
2015年北京市商業流通發展專項資金支出決算為45701萬元,其中:
1.促消費、穩增長、促進産業轉型9741萬元。主要支援內容包括:搭建促消費平臺項目支出2703萬元;支援老字號創新發展項目支出2132萬元;商務服務業集聚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和主題樓宇升級改造項目支出2100萬元;總部經濟集聚區培育和總部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項目支出1019萬元;推動流通領域節能減排與綠色低碳項目支出845萬元;籌辦第四屆京交會項目支出680萬元;促進二手車流通項目支出262萬元。
2.提高生活性服務業品質,保障居民生活需求35460萬元。主要支援內容包括:出資12143萬元設立北京生活性服務業發展基金;促進生活性服務業規範發展項目支出3038萬元;農産品流通體系建設項目支出4368萬元;促進電子商務發展及商業流通領域信息化建設項目支出4052萬元;促進大眾餐飲發展項目支出6001萬元;完善城市現代物流配送體系項目支出3121萬元;完善肉菜追溯服務體系建設及相關資訊系統維護項目支出1600萬元;農超對接項目支出727萬元;商業配套設施升級改造項目支出110萬元;郊區現代流通網路建設項目支出300萬元。
3.項目評審費500萬元。
(三)2015年北京市商業流通發展專項資金使用效果。
專項資金在管理使用中堅決貫徹市委、市政府和商務部有關工作部署,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積極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聚焦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實現了商業流通發展專項資金的設立初衷,資金主要用於促消費、穩增長,促進産業轉型升級;提高生活性服務業品質,保障居民生活需求。
1、促消費、穩增長、促進産業轉型。搭建促消費平臺,舉辦了國際美食匯、拍賣季、各地網上商品大集等促消費活動,豐富了居民消費選擇,引領了城市時尚消費,改善了消費環境,政策資金的撬動作用明顯,完成了擴大全市消費規模30億元以上,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0.4個百分點左右的目標;通過支援老字號企業創新發展,激發了老字號創新發展活力,提升了品牌形象,對於整個行業的新技術應用和技術改造、提升生活性服務業品質起到了示範作用;高端服務業發展不斷加快,通過支援商務樓宇和商務服務業集聚區公共服務平臺升級改造,優化商務服務業發展環境;通過支援總部經濟集聚區培育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使總部經濟集聚區服務設施更加完善,投資環境更加安全、便捷、舒適,服務總部型企業超過100家;通過支援企業節能減排與綠色低碳示範項目,實現項目節能率18%以上;籌備第四屆京交會項目,開展了方案策劃、宣傳推介、招商招展、展覽會務等籌備工作,為成功舉辦第四屆京交會打下基礎;支援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等設施設備升級改造,拆解能力得到提升,項目實施使報廢汽車回收拆解量增加5000台以上,達到了增收利稅、節能環保的效果。
2、提高生活性服務業品質,保障居民生活需求。出資設立北京生活性服務業發展基金,支援生活性服務業發展;通過開展家政行業從業人員崗位技能培訓項目,累計培訓合格從業人員5982人,有效提升從業人員服務技能和專業化水準,提高服務品質;通過開展公益服務項目,提高了生活性服務行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2015年度春節家政服務市場保供活動鼓勵數萬名家政人員錯峰回家,提高了消費者對生活性服務業需求的滿意度;支援再生資源回收項目,使再生資源回收模式得到創新,增加再生資源回收量近5000噸;鼓勵連鎖品牌企業在社區開設店舖,共開設社區超市、便利店27家,覆蓋東城、西城、朝陽、海淀、豐臺、通州、房山等7個城區,滿足社區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支援了農産品批發市場交易設施升級改造和資訊管理系統建設,改善了經營環境,提升了市場信息化管理水準和管理運作效率;支援了蔬菜零售企業通過對蔬菜配送中心升級改造,發展凈菜加工,實現蔬菜分揀加工流水線作業,減少蔬菜損耗;設立農産品流通産業發展基金,帶動社會資本加大投入,增強宏觀調控能力,建立和完善符合首都特點的農産品流通體系;支援了21個電子商務及信息化示範項目,有效促進了北京市電子商務持續健康發展,帶動了“網際網路+”流通新模式創新應用,2015年全市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網上零售額突破2000億,達到了2016.9億元,同比增長40.2%,佔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19.5%,拉動社零額增長6個百分點,對社零額增量的貢獻度達82.2%;支援5家企業新建19家社區大眾連鎖餐廳,改造主食加工中心4個,建設主食廚房便利超市3個,輻射周邊社區40余個,每天可為1萬餘人提供餐飲服務,提高了市民生活便利度;2015年早餐示範工程三個區共新建或改造145家固定早餐門店,131家搭載早餐服務的便利店和7家主食加工配送中心,可輻射周邊近300個社區、繁華商業區和重點交通樞紐,每天可為超過3.5萬人次提供早餐服務,拉動餐飲消費超過1.3億元,解決3000余個就業崗位;支援11家企業現代物流發展項目,實施企業共實現營業收入128.91億元,同比增長11%,促進了行業可持續發展,提高了城市運作保障能力,提升了物流企業服務社會的能力;完善肉菜追溯服務體系建設及相關資訊系統維護,確定2家預包裝分割肉生産加工企業、3家肉類批發市場為外埠豬肉追溯試點企業,建立分割肉流通追溯流程,實現預包裝分割豬肉産品可追溯,支援外埠豬肉追溯登記及資訊採集,擴大了追溯覆蓋範圍,提高對外埠進京豬肉的追溯能力;支援5個農超對接項目,使相關超市農超對接果蔬農産品的直採銷售量增幅達到15%左右,使市民享受到實惠,提升消費農産品的品質和消費感受;支援企業進行停車引導系統升級改造,進一步完善了企業消費環境,提高了消費者停車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支援“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承辦企業的聯合採購項目,降低了企業的採購成本,進一步統一進貨渠道,使郊區居民充分享受到安全、便利、實惠的購物環境,惠及房山、通州等6個區,1500多個行政村(社區)280多萬人口。
(四)2015年資金支出明細表
2015年北京市商業流通發展專項資金支出明細表
序號 | 主管部門 | 項目名稱 | 實際支出數(萬元) |
合計 | 45701 | ||
一、促消費、穩增長,促進産業轉型升級 | 9741 | ||
1 | 搭建促消費平臺 | 2703 | |
2 | 支援老字號創新發展 | 2132 | |
3 | 商務服務業集聚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和主題樓宇升級改造 | 2100 | |
4 | 總部經濟集聚區培育和總部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 1019 | |
5 | 推動流通領域節能減排與綠色低碳 | 845 | |
6 | 籌辦第四屆京交會 | 680 | |
7 | 促進二手車流通 | 262 | |
二、提高生活性服務業品質,保障居民生活需求 | 35460 | ||
8 | 北京生活性服務業發展基金 | 12143 | |
9 | 促進生活性服務業規範發展 | 3038 | |
10 | 農産品流通體系建設 | 4368 | |
11 | 促進電子商務發展及商業流通領域信息化建設 | 4052 | |
12 | 促進大眾餐飲發展 | 6001 | |
13 | 完善城市現代物流配送體系 | 3121 | |
14 | 完善肉菜追溯服務體系建設及相關資訊系統維護 | 1600 | |
15 | 農超對接 | 727 | |
16 | 商業配套設施升級改造 | 110 | |
17 | 郊區現代流通網路建設 | 300 | |
18 | 三、項目評審費 |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