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部門決算説明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職責
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是負責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籌協調,經濟體制改革綜合協調的市政府組成部門。
主要職責:
1、貫徹落實國家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起草本市相關地方性法規草案、政府規章草案並組織實施。
2、擬訂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根據國家宏觀調控要求,統籌協調經濟社會發展,研究提出經濟社會發展、經濟結構調整的目標和政策措施,提出綜合運用各種調控手段的建議;受市政府委託,向市人民代表大會報告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及執行情況。
3、負責監測本市國民經濟形勢和社會發展態勢,承擔預測預警和資訊引導工作,研究宏觀經濟運作、總量平衡等重要問題。
4、負責匯總分析本市財政、金融等方面的情況,參與擬訂財政政策、金融政策和土地政策;研究提出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的建議並組織實施;會同有關方面研究擬訂政府重大項目融資方案。
5、承擔指導推進和綜合協調本市經濟體制改革的責任;研究經濟體制改革的重大問題,組織擬訂綜合性經濟體制改革方案,協調有關專項經濟體制改革方案;指導和協調經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研究各類開發區改革與發展的重大問題,並協調相關政策的落實。
6、承擔規劃本市重大建設項目和生産力佈局的責任;擬訂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總規模和投資結構的調控目標、政策及措施,並與需要安排市政府投資和涉及重大建設項目的專項規劃銜接平衡;擬訂本市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和重大項目中長期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統籌安排本市財政性建設資金,組織擬訂並實施市政府投資計劃;按國家及市政府規定許可權審批、核準、審核和上報固定資産投資建設項目、外資項目、境外投資項目;引導民間投資的方向,研究提出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的戰略、規劃及相關政策;組織開展重大建設項目稽察;指導工程諮詢業發展;按規定指導和協調全市招標投標工作。
7、統籌規劃和綜合協調産業發展,推進本市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組織擬訂綜合性産業政策,監督檢查政策的執行情況並提出相關政策建議,負責協調第一、二、三産業發展的重大問題並銜接平衡相關發展規劃和重大政策,做好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計劃的銜接平衡;協調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統籌推進服務業發展,會同有關部門擬訂服務業發展戰略、規劃和重大政策;會同有關部門擬訂現代物流業發展戰略和規劃;組織擬訂高技術産業發展、産業技術進步的戰略、規劃和重大政策,推進重大科技成果産業化,協調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等方面的重大問題。
8、承擔組織編制本市主體功能區規劃並協調實施和進行監測評估的責任,組織擬訂區域統籌發展、城市功能區的戰略、規劃和重大政策,研究提出推進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戰略和政策措施。
9、承擔本市重要商品總量平衡和宏觀調節的責任,研究分析國內外市場狀況,提出擴大消費和促進對外貿易發展的政策措施;指導、監督重要商品的政府訂貨、儲備、輪換和投放;按照規定許可權負責重要農産品、工業品和原材料進出口需求平衡,協調糧食、棉花進出口計劃的實施。
10、承擔本市價格管理責任;負責監測分析價格運作情況,並提出相關政策和價格改革建議;依法擬訂、調整由市政府管理的重要商品價格和重要收費標準,並組織實施;監督檢查價格政策的執行情況並提出相關政策建議;指導協調市政府有關部門和區縣政府的價格監管工作;依法查處價格違法行為和價格壟斷行為等。
11、負責本市社會發展與國民經濟發展的政策銜接,組織擬訂社會發展戰略、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參與擬訂人口和計劃生育、科學技術、教育、文化、衛生、體育、民政等發展政策,推進社會事業建設,參與研究提出促進就業、調整收入分配、完善社會保障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政策建議,協調社會事業發展和改革的重大問題。
12、負責組織擬訂本市基礎設施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並協調實施;研究分析綜合交通、水資源、園林綠化等基礎設施方面的發展狀況,提出相關政策建議;協調民航、鐵路等國家在京基礎設施項目投資工作。
13、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參與編制本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供應計劃;負責本市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的綜合協調工作;組織擬訂發展迴圈經濟、全社會能源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的規劃及政策措施,並協調實施;參與編制生態建設、環境保護規劃,協調生態建設、能源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的重大問題;綜合協調節能環保産業和清潔生産促進有關工作,組織實施節能監察和考核工作。
14、負責組織擬訂本市能源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並協調實施;銜接能源總量平衡;監測分析能源運作情況,提出相關政策建議;協調能源發展、城市能源運作保障的重大問題;組織擬訂電力、煤炭行業規範和技術標準,並承擔相應的監督管理責任;承擔北京市電力事故應急指揮部的具體工作。
15、負責組織擬訂本市國民經濟動員規劃、計劃;研究國民經濟動員與國民經濟、國防建設的關係,協調相關重大問題;負責組織實施國民經濟動員有關工作。
16、負責研究擬定本市人口調控戰略、人口政策、人口中長期規劃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負責人口重大問題研究,提出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以及統籌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政策建議。
17、承辦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二)部門決算單位構成
部門決算包含14個直屬單位分項決算,分別為: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機關行政、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機關後勤服務中心、北京市21世紀議程工作辦公室、北京市世界銀行亞洲發展銀行貸款項目領導小組綜合辦公室、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老幹部活動站、北京市經濟資訊中心、北京市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北京節能環保中心、北京市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成本調查隊、北京市價格認證中心、北京市價格監測中心、北京市節能監察大隊、北京市應對氣候變化研究中心。
二、2015年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説明
2015年度收入總計175938.91萬元,其中:本年收入146947.32萬元,用事業基金彌補收支差額268.3萬元,年初結轉和結餘28723.29萬元。在本年收入中,財政撥款收入130779.51萬元,佔收入合計的89%;上級補助收入65.67萬元,佔收入合計的0.04%;事業收入15509.94萬元,佔收入合計的10.55%;其他收入592.2萬元,佔收入合計的0.41%。
2015年度本年支出合計136421.03萬元,其中:基本支出18108.55萬元,佔支出合計的13.27%;項目支出118312.48萬元,佔支出合計的86.73%。
2015年結餘分配1129.99萬元,年末結轉和結餘38387.9萬元。
三、2015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説明
(一)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2015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118104.74萬元,主要用於以下方面(按大類):一般公共服務支出36611.23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31%;國防支出161.58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0.14%;教育支出80.4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0.07%;科學技術支出100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0.08%;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589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0.5%;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057.25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1.74%;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1778.7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1.51%;節能環保支出42491.93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35.98%;城鄉社區支出175.69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0.15%;農林水支出164.85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0.14%;資源勘探資訊等支出18320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15.51%;商業服務業等支出3324.12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2.81%;援助其他地區支出12250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10.37%。
(二)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1、“一般公共服務支出”(類)2015年度決算36611.23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增加10373.72萬元,增長39.54%。其中:
“發展與改革事務”(款)2015年度決算36611.23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增加10373.72萬元,增長39.54%。主要原因:年初預算數不含基本建設資金、部分大額專項資金及年初結轉和結餘資金。決算數中除上述內容外,還包含預算執行過程中按照市政府重點任務要求安排的預算數,主要包括市新機場建設總指揮部2015年現場協調工作經費、京津冀協同發展專項經費等。
2、“國防動員”(類)2015年度決算161.58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增加31.58萬元,增長24.29%。其中:
“經濟動員”(款)2015年度決算161.58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增加31.58萬元,增長24.29%。主要原因:決算數中包含年初結轉的延續上年度的國防動員工作項目經費支出數。
3、“教育支出”(類)2015年度決算80.4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減少70.5萬元,下降46.72%。其中:
“進修及培訓”(款)2015年度決算80.4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減少70.5萬元,下降46.72%。主要原因:根據工作需要,按照務實、高效、節儉的原則,科學合理安排進修及培訓預算計劃。
4、“科學技術支出”(類)2015年度決算100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增加100萬元,增長100%。其中:
“其他科學技術支出”(款)2015年度決算100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增加100萬元,增長100%。主要原因:決算數為預算執行過程中按照市政府重點任務要求安排的聯席會議辦公室項目經費支出數。
5、“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類)2015年度決算589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減少411萬元,下降41.1%。其中:
“廣播影視”(款)2015年度決算589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減少411萬元,下降41.1%。主要原因:該項目經市財政評審中心評審確認,2015年度安排589萬元。
6、“社會保障和就業”(類)2015年度決算2057.25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增加223.97萬元,增長12.22%。其中:
“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款)2015年度決算2057.25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增加223.97萬元,增長12.22%。主要原因:執行全市統一離退休政策標準,預算執行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7、“醫療衛生”(類)2015年度決算1778.7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減少210.13萬元,下降10.57%。其中:
“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管理事務”(款)2015年度決算196.54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減少78.46萬元,下降28.53%。主要原因:預算執行過程中根據工作需要調整了部分項目經費。
“醫療保障”(款)2015年度決算971.51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減少47.16萬元,下降4.63%。主要原因:執行全市統一醫療保障經費標準,預算執行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了調整。
“其他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款)2015年度決算610.65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減少84.51萬元,下降12.16%。主要原因:預算執行過程中根據工作需要調整了部分項目經費。
8、“節能環保”(類)2015年度決算42491.93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增加16520.21萬元,增長63.61%。其中:
“能源節約利用”(款)2015年度決算32482.73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增加6511.01萬元,增長25.07%。主要原因:決算數中包含年初結轉的延續上年度工作經費數,以及預算執行過程中按照市政府重點任務要求安排的預算數。主要包括下達節能減排補助資金(第十六批)和可再生能源專項(第六批)用於支援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範項目、碳排放配額回購項目、2015年公共數據中心節能低碳改造項目等。
“污染減排”(款)2015年度決算2808.11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增加2808.11萬元,增長100%。主要原因:決算數為中央資金安排的2015年北京市清潔生産審核及示範項目支出數。
“迴圈經濟”(款)2015年度決算7093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增加7093萬元,增長100%。主要原因:決算數為中央資金安排的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迴圈化改造項目和2015年城市礦産試點項目支出數。
“能源管理事務”(款)2015年度決算108.09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增加108.09萬元,增長100%。主要原因:決算數為預算執行過程中按照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復安排的北京市應對氣候變化研究中心開辦經費支出數。
9、“城鄉社區支出”(類)2015年度決算175.69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增加175.69萬元,增長100%。其中:
“其他城鄉社區支出”(款)2015年度決算175.69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增加175.69萬元,增長100%。主要原因:決算數為預算執行過程中根據市政府重點任務要求安排的2015年迎風度夏電煤儲備項目支出數。
10、“農林水事務”(類)2015年度決算164.85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增加164.85萬元,增加100%。其中:
“農業”(款)2015年度決算164.85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增加164.85萬元,增加100%。主要原因:決算數為年初結轉的延續上年度工作經費數,主要包括北京京豐岳各莊農副産品批發市場中心資訊系統二期項目、北京農産品中央批發市場資訊系統二期項目和北京市茶葉公司茶葉市場升級改造工程。
11、“資源勘探資訊等支出”(類)2015年度決算18320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增加18320萬元,增加100%。其中:
“製造業”(款)2015年度決算16000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增加16000萬元,增長100%。主要原因:決算數為預算執行過程中根據市政府重點任務安排的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專項資金(區域集聚發展試點補助資金)支出數。
“其他資源勘探電力資訊等支出”(款)2015年度決算2320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增加2320萬元,增長100%。主要原因:決算數為預算執行過程中根據市政府重點任務要求安排的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專項資金(北斗衛星導航産業重大應用示範發展專項補助資金)支出數。
12、“商業服務業等支出”(類)2015年度決算3324.12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增加3324.12元,增加100%。其中:
“其他商業服務業等支出”(款)2015年度決算3324.12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增加3324.12萬元,增加100%。主要原因:決算數中包含延續上年度工作結轉本年度的費用數,及預算執行過程中按照市政府重點任務要求安排的預算數。上年結轉的項目經費主要包括基於物聯網的周界預警與安全防範服務平臺、環境綜合監測系統共性示範平臺建設項目、面向電信運營商的融合通信支撐服務平臺等。當年追加的項目經費主要包括中關村現代服務業-面向“網際網路+”的未來媒體傳播力大數據智慧分析與評估平臺、中關村現代服務業-移動電子商務綜合支付技術服務平臺、中關村現代服務業-雲客戶服務中心平臺研發及産業化等。
13、“援助其他地區支出”(類)2015年度決算12250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增加5250萬元,增加75%。其中:
“農業”(款)2015年度決算12250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增加5250萬元,增加75%。主要原因:決算數中包含年初結轉的延續上年度河北張家口壩上地區退化林分改造試點項目支出數。
四、2015年度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説明
(一)政府向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2015年度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支出7673.44萬元,主要用於以下方面(按大類):城市社區支出7673.44萬元,佔本年財政撥款支出100%。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1、“城市社區支出”(類)2015年度決算7673.44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增加7673.44萬元,增長100%。其中:
“城市公用事業附加及對應專項債務收入安排的支出”(款)2015年度決算7673.44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增加7673.44萬元,增長100%。主要原因:決算數為預算執行過程中根據市政府重點任務要求安排的電力需求側試點項目、六環路5對加油站建設工程竣工決算審查費項目支出數。
五、2015年度財政撥款基本支出經濟分類決算情況説明
2015年本部門使用財政撥款安排基本支出17648.32萬元,其中:(1)工資福利支出包括津貼補貼、獎金、社會保障繳費、伙食補助費、績效工資、其他工資福利支出;(2)商品和服務支出包括辦公費、印刷費、諮詢費、手續費、水費、電費、郵電費、取暖費、物業管理費、差旅費、因公出國(境)費、維修(護)費、租賃費、會議費、培訓費、公務接待費、專用材料費、勞務費、委託業務費、工會經費、福利費、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其他交通費、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3)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包括離休費、退休費、撫恤金、生活補助、醫療費、助學金、獎勵金、住房公積金、提租補貼、購房補貼、其他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4)其他資本性支出包括辦公設備購置、專用設備購置等。
2015年度“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決算表及説明
單位名稱: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單位:萬元
“三公”經費財政撥款合計 | 因公出國(境)費用 | 公務接待費 | 公務用車購置及運作維護費 | ||||||
公務用車購置費 | 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 | ||||||||
小計 | 公務用車加油 | 公務用車維修 | 公務用車保險 | 其他 | |||||
2015年預算 | 548.33 | 213.00 | 27.03 | 0.00 | 308.30 | 163.4 | 52.41 | 52.41 | 40.08 |
2015年決算 | 406.75 | 206.17 | 9.20 | 0.00 | 191.38 | 76.47 | 46.25 | 34.06 | 34.60 |
注:“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決算數,反映本部門使用當年財政撥款實際支出數和使用年初結轉和結餘資金實際支出數(包含一般公共預算撥款和政府性基金預算撥款)。
一、“三公”經費的單位範圍
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因公出國(境)費用、公務接待費、公務用車購置和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開支單位包括所屬4個行政單位、10個全額撥款事業單位。
二、“三公”經費支出口徑
“三公”經費是指本部門通過財政撥款資金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作費和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指單位工作人員公務出國(境)的住宿費、旅費、伙食補助費、培訓費等支出;公務用
車購置及運作費指單位公務用車購置費及租用費、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等支出;公務接待費指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
三、“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決算情況説明
2015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決算數406.75萬元,比2015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年初預算548.33萬元減少141.58萬元。其中:
1、因公出國(境)費用。2015年決算數206.17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數213萬元減少6.83萬元。主要原因:根據工作需要,按照務實、高效、節儉的原則,科學合理安排因公出國(境)工作;2015年因公出國(境)費用主要用於宏觀經濟政策、資源能源、養老醫療、節能環保等領域對外交流與合作方面,2015年組織因公出國(境)團組9個、76人次,每人平均因公出國(境)費用2.71萬元。
2、公務接待費。2015年決算數9.2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數27.03萬元減少17.83萬元。主要原因:根據工作需要,按照務實、高效、節儉的原則,科學合理安排公務接待工作。2015年公務接待費主要用於與周邊省市就京津冀協同發展、能源保障供應、生態環境保護等區域合作政策協調;接待外省市和相關部門來我委就北京市在節能減排、環保政策、投資管理等領域的經驗、做法、成效等進行考察調研、交流研討;與國內外研究院所進行合作,邀請專家學者對研究項目進行諮詢和研討論證。其中:公務接待33批次、1150人次。
3、公務用車購置及運作維護費。2015年決算數191.38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數308.3萬元減少116.92萬元。其中,2015年無公務用車購置費發生。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2015年決算數191.38萬元,比2015年年初預算數308.3萬元減少116.92萬元,主要原因:根據本市公務用車改革要求,減少了公務用車數量。同時,根據工作需要,按照務實、高效、節儉的原則,科學合理調度使用了公務用車。2015年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中,公務用車加油76.47萬元,公務用車維修46.25萬元,公務用車保險34.06萬元,公務用車其他支出34.6萬元。2015年實有公務用車114輛,10月份根據市公務用車改革要求封存54台。綜合計算,車均運作維護費1.82萬元。
2015年度其他重要事項的情況説明
一、機關運作經費支出情況
2015年本部門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經費支出,合計1356.84萬元。
機關運作經費:為保障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運作用於購買貨物和服務的各項資金,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修費、專用材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二、政府採購支出情況
2015年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政府採購支出978.97萬元,其中:政府採購貨物支出22.48萬元,政府採購服務支出956.49萬元。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925.23萬元,佔政府採購支出總額的94.51%,其中:授予小微企業合同金額102.8萬元,佔政府採購支出總額的10.5%。
三、國有資産佔用情況
固定資産總額109669.06萬元,其中:汽車114輛,2635.31萬元;單價200萬元以上的設備6台(套),4008.82萬元。
四、大額專項資金執行情況
(一)2015年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專項資金政策情況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十二五”期間5年統籌500億元財政資金,支援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形成促進創新和産業發展的合力。
1、建立了央地聯動的聯席會議統籌機制。本市依託中關村創新平臺組建了重大科技成果産業項目審批聯席會議,建立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項目資金統籌機制,支援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
2、明確了統籌資金規模和投向。從2014年開始,統籌資金調減5億元用於大氣治理,每年的95億元統籌資金主要用於配套支援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支援本市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項目、公共平臺和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重大示範應用類項目、政府引導的創業投資基金和産業投資基金等。
3、形成了規範化的統籌方法。統籌項目採用公開徵集、重點推薦、主動發現等多種渠道發現項目,注重利用“外腦”和市場機制,建立早期項目發現通道,形成了“分口推薦、項目評估、統籌安排、分口管理、多方銜接”的規範化工作流程。
(二)2015年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專項資金支出決算總體情況及重點項目支出情況
強化統籌作用。面向國家創新驅動戰略部署、本市科技和産業發展的重點任務,統籌資金聚焦本市經濟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的大項目、戰略性新興産業、本市特色創新成果的轉化應用以及重點功能區建設。利用基金等市場化支援方式支援了一批重點産業,發揮統籌資金引導放大作用,加大重點項目建設和産業化應用。
2015年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統籌資金共支援46個重大項目,安排資金93.97億元。其中,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産業領域共安排資金27.49億元,政府引導類基金安排48.99億元,公共平臺和科技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安排12.41億元,對接國家重大專項安排5.08億元。
創新了財政資金的投入方式,實現了統籌資金的迴圈使用。統籌資金積極探索政府股權投資、共有知識産權、基金等財政資金的新型投入方式,實現了迴圈使用、滾動支援目標。2015年,採用資本金注入、政府股權投資、共有知識産權、基金等新型政府投入方式的資金達到總量80%左右。
(三)2015年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專項資金使用效果
通過統籌項目的實施,促進了高端創新資源落地、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和重大創新成果應用。
1、促進本市經濟發展和産業結構的進一步完善。統籌資金扶持的項目以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産業為主。統籌項目的實施促進了相關産業調整升級,為北京市經濟發展培育了新的增長點。
2、充分發揮科技項目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統籌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充分利用一批最新科技成果,服務了社會民生,提高了城市管理水準和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
3、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注重引導社會資本投入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等戰略性新興産業。通過股權投資、基金等創新投入方式,實現百億財政資金,帶動千億社會資金,放大財政資金支援效果。
4、北京市充分利用這一平臺優勢,調動央地創新資源,充分發揮政府各部門、企業、科研院校、中介服務機構的優勢和積極性,有力地支援了北京市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提高了財政資金的綜合使用效率。
下一步,為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加快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打造首都科技創新中心,進一步調整大額專項資金形式,優化統籌機制。落實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經費的改革方案,把科技規劃作為創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抓手,充分發揮統籌資金轉化帶動作用,培育一批優勢産業集群,打造一批有代表性的國際級大企業和高成長性的中小企業,支撐産業環境及公共平臺建設。發揮統籌資金支撐作用,圍繞技術創新、産業發展、環境建設,最終形成財政性資金支援科技和産業發展的合力。
(四)2015年資金支出明細表
2015年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專項資金支出明細表
序號 | 主管部門 | 項目名稱 | 實際支出數 | |
合計 | 93.97 | |||
1 | 各主管部門 | 成果轉化和産業化項目 | 27.49 | |
2 | 各主管部門 | 公共平臺和園區基礎設施項目 | 12.41 | |
3 | 各主管部門 | 對接國家重大科技專項 | 5.08 | |
4 | 各主管部門 | 基金項目 | 48.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