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財政 > 財政報告 > 預算報告

關於北京市2023年上半年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

日期:2023-08-17 13:02    來源:北京市財政局

分享:
字號:        

——2023年7月27日在北京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

北京市財政局局長 韓 傑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託,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本市2023年上半年預算執行情況。

  一、2023年上半年預算執行情況

  今年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中共北京市委直接領導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支援下,全市上下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加力提效落實積極財政政策,全面提升財政資源配置效率、財政政策效能和資金管理使用效益,集中財力保障重大戰略、重要任務、重點改革落實落地,全力服務保障首都經濟社會平穩運作,努力為首都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做出財政貢獻。

  (一)一般公共預算執行情況

  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兩位數快速增長,財政收入品質排名全國第一。隨著全市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作,穩增長政策措施持續顯效,經濟發展積極因素不斷累積,推動財政運作回穩向好。今年以來,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逐步回升,特別是二季度疊加上年實施大規模留抵退稅基數較低等因素影響,收入實現了快速增長。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3376.6億元,增長12.9%,剔除留抵退稅等不可比因素後,與全市上半年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完成年度預算的56.8%。全市地方級稅收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87.0%,收入品質排名全國第一。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運作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地方級稅收收入連續3個月實現兩位數增長,三大主體稅種佔全市收入比重均有所提升。上半年,全市地方級稅收收入完成2937.3億元,增長16.1%,二季度以來延續兩位數增長態勢,主要是由於本市經濟加快恢復,以及上年4月開始實施大規模留抵退稅政策形成較低收入基數。三大主體稅種全部實現正增長,佔全市收入比重較2021年同期(實施大規模留抵退稅政策前)有所提升:增值稅在留抵退稅低基數影響下實現快速增長,完成944.6億元,同比增長79.2%;剔除留抵退稅因素後同口徑增長14.6%,較一季度提高3.9個百分點,主要是製造業、資訊軟體、科技服務等企業産品和服務銷售額快速增長帶動;貢獻全市收入的28.0%,較2021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企業所得稅在重點財源帶動下實現正增長,完成909.9億元,增長1.5%,主要是科技資訊服務等資訊頭部企業業務拓展、利潤增加,扭轉了4—5月下降態勢;貢獻全市收入的26.9%,較2021年同期提高1.4個百分點。個人所得稅在匯算補稅帶動下實現微增長,完成407.7億元,增長0.8%,較一季度(-1.2%)提高2個百分點,主要是二季度按規定集中匯算清繳上年綜合所得個人所得稅;貢獻全市收入的12.1%,較2021年同期提高0.9個百分點。

  二是重點行業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各重點行業財政收入均呈向好態勢。上半年,財政收入貢獻前7位的重點行業為金融業、房地産業、資訊服務業、製造業、批零業、商務服務業、科技服務業,合計貢獻全市收入的77.3%(較一季度74.3%提高3個百分點),支撐作用穩中有升。首都産業轉型階段性成果逐步顯現,重點行業財政收入均呈向好態勢,其中:科技服務業(56.8%)、商務服務業(22.4%)、資訊服務業(22.2%)三大服務業在科技創新驅動因素帶動下,財政收入增幅均超過20%,增幅較一季度分別提高19.7個、11.0個和1.7個百分點;製造業(12.2%)在同期留抵退稅低基數和製造業企業生産逐步恢復帶動下,財政收入實現兩位數增長,較一季度提高6.3個百分點。金融業(4.1%)、批零業(4.3%)財政收入延續二季度以來正增長態勢,增幅分別較一季度提高5.7個和9.4個百分點;房地産業財政收入(-3.3%)仍呈負增長態勢,但在二季度加快房地産項目土增稅清算帶動下,降幅較一季度大幅收窄18.2個百分點。

  三是中心城區地方級收入增長平穩,城市發展新區和生態涵養區地方級收入實現快速增長。上半年,中心城區地方級收入合計完成2282.1億元,增長8.5%,呈體量大、增速穩的運作特點;城市發展新區地方級收入合計完成835.2億元,增長15.6%,主要是加快土增稅清算和加大存量資産盤活力度帶動;生態涵養區地方級收入合計完成190.3億元,增長28.4%,主要是部分重點企業經營效益提升等因素帶動。

  四是財源主體數量持續增長,高品質財源增收貢獻突出。上半年,全市新設企業15.1萬戶,戶數同比增長28.1%,延續活躍態勢。新設企業中,科技服務業、批發零售業、商務服務業等新設企業增長較快,合計佔全市新設企業的比重超過7成。全市財政收入前1000戶企業貢獻地方級收入的50%,較上年同期提升7個百分點;收入同比增長30%,為全市財政收入增長提供了重要支撐。獨角獸企業、專精特新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地方級收入增速均保持兩位數快速增長,拉動引領作用凸顯。

  2.政策發力適當靠前,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保持較高強度。全市各級財政部門深入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要求,加大財政資金資源統籌、盤活、優化調整力度,開源節流、有保有壓,做好對全市重點領域工作的資金保障。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176.1億元,增長5.4%;完成年度預算的53.8%,超過時間進度3.8個百分點。

  其中:教育支出592.3億元,增長7.4%,主要是著力打造首都高品質教育體系,促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職業教育特色化發展,高校佈局優化調整,全面提升教師能力素質等。科學技術支出316.0億元,增長5.9%,主要是聚焦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支援順利舉辦中關村論壇、全國科技活動周等重大活動,加大智慧汽車、積體電路、人工智慧等重點領域科技攻關投入,支援新型研發機構、國家實驗室等科創主體建設發展。文化旅遊體育與傳媒支出99.2億元,增長14.0%,主要是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加大對中軸線文化遺産保護支援力度,加快“書香京城”“博物館之城”建設;支援開展系列文藝演出、文化活動等,促進文化旅遊消費加快復蘇。衛生健康支出424.3億元,增長8.3%,主要是繼續支援完善衛生健康服務體系,有效服務保障新冠疫情防控平穩轉段;推動優質醫療資源由市中心向各區均衡佈局,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救治和服務能力。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653.4億元,增長3.2%,主要是加快完善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群眾社保待遇水準穩步提高;同時,加大失業保險基金促就業政策落實力度,多舉措支援就業。

  (二)其他三本預算執行情況

  上半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完成747.6億元,下降16.3%,主要是上年實行“集中公告、集中成交”(雙集中)形成同期高基數;今年為激活土地市場、緩解企業現金流壓力,延長了土地價款的繳納期,部分上半年已成交土地價款尚未入庫;完成年度預算的37.3%。支出1198.9億元,下降27.3%,主要是上年同期各區集中土地收入化解隱性債務形成支出高基數;完成年度預算的46.7%。

  上半年,全市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53.3億元,下降17.9%,主要是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以企業上一年度利潤為基數核定,2022年市屬國企利潤受經濟形勢、疫情變動等因素影響,利潤有所減少;完成年度預算的98.6%。支出14.0億元,下降21.2%,主要是部分國企改革事項尚在論證階段,暫未形成實際支出;完成年度預算的28.7%。

  上半年,全市社保基金預算收入完成3088.5億元,增長11.2%,主要是繳費基數增長及階段性社保費緩繳政策到期後恢復正常徵繳;完成年度預算的48.9%。支出2022.3億元,剔除上解中央調劑金等因素後,用於支付個人待遇的支出增長3.6%,確保及時足額落實好各項社保改革,大力支援促就業穩就業工作;完成年度預算的44.6%。

  二、上半年財政改革管理工作情況

  今年以來,全市各級財政部門聚焦經濟社會發展重點環節和關鍵領域,把開展主題教育當做推動工作的強大動力,積極發揮財政職能作用,落實落細一系列稅費優惠政策,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推進財政改革,不斷提升財政管理效能。

  一是綜合運用財政政策工具,持續為市場主體減負增能。繼續鞏固和拓展減稅降費成效,對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繼續按規定減徵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減收失業、工傷保險費;將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由75%統一提高至100%,並作為制度性安排長期實施,助力市場主體減輕資金壓力、紓困發展。大力支援重點群體創業就業,統籌失業保險基金、就業專項資金、創業擔保貸款貼息等政策資金,支援開展招聘專項行動、職業指導、技能培訓、政策宣傳等就業服務,推動大學生、退役軍人、“4050人員”等重點群體加快實現就業。發揮政府採購政策功能服務中小微企業發展,在對中小微企業繼續實行採購“優先”、預留“加額”、資金“快付”等措施帶動下,全市政府採購授予中小微企業合同金額251.0億元,佔全市政府採購金額8成,高於國家要求40個百分點。堅持優化營商環境與財源建設聯動,結合北京市營商環境6.0方案有關部署,市財源辦指導各區圍繞産業促進、人才服務、要素保障等方面,走訪服務全市6330戶企業,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的實際困難,支援企業拓展業務範圍,助力財源發展“穩存量、拓增量”。

  二是統籌推進消費、投資協調發展,加力鞏固經濟回升態勢。繼續促進恢復和擴大消費,落實燃料電池示範城市群車輛推廣、乘用車置換新能源車、二手車擴大流通等資金支援政策,加速汽車消費潛力釋放;優化發放觀影補貼、京郊住宿和京彩綠色消費券等時間節點、適用範圍等,支援開展“京彩端午”等多項消費季活動,促進“商文旅體”消費融合發展;完善支援符合條件的平臺企業、直播電商的政策措施,促進全市網路消費市場擴容提質。用好、管好新增政府債券資金,著力擴大有效投資。經市人大常委會審議批准,遵循“保重點、調節奏、強統籌”的原則,足額使用中央批准本市的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1117億元(其中:一般債務168億元、專項債務949億元),集中用於支援自貿試驗區科技創新片區、臨空區産業園,以及交通樞紐基礎設施等148個項目,更好發揮政府債券拉動投資積極作用。

  三是強化財政産業政策協調,形成共促高品質發展合力。聚焦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完善新型研發機構和國家實驗室經費保障機制,進一步優化高精尖産業發展基金、北京科創基金等政府投資基金“募、投、管、退”管理方式,助力積體電路、醫藥健康、新能源汽車等科技産業提升高品質發展能力,形成強勁活躍的經濟增長引擎。積極支援“兩區”建設,落實落細中關村自立自強重點稅收優惠等高含金量政策,對標國際先進經貿規則,積極探索與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2.0方案相適應的財稅制度安排。合力發揮財政金融政策作用,推動中關村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完善支援創業群體和小微企業的普惠金融政策制度體系,著力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高品質、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務。

  四是增強民生福祉,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好生活必需品保供穩價,支援現代種業、菜田生産、生豬養殖等農業産業發展,強化糧食保障能力;足額保障好生活必需品政府儲備,確保全市蔬菜、糧油蛋奶等生活必備品價格平穩運作。築牢城市安全運作防線,積極籌措城市更新補助資金,支援各區開展老舊小區改造,更新電力、燃氣等配套設施,上半年,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新開工186個、老樓加裝電梯開工571部;支援各區儘早做好防汛準備工作,加強應急搶險物資儲備;推進安全生産和火災隱患排查整治,提升特大城市安全韌性治理水準。加大對基層財政支援力度,上半年,市級財政對各區轉移支付達到1659.3億元,同比增長6.4%,高於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速1個百分點;進一步推動財力下沉基層,新增政府債券區級份額同比增長23%,佔全市債券限額的85.2%,更好地支援各區落實重點工作任務;強化各區庫款管理,科學把握庫款資金調度節奏,優先保障各區“三保”等重點支出,確保基層財政運作安全。

  五是嚴肅財經紀律,織密築牢財政資金安全屏障。強化重點領域績效評價,涵蓋民生重點領域、“兩重”項目、重大政策跟蹤評價、政府購買服務項目等支出類型。加強預算執行支付動態監控,以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為依託,通過動態監控及時發現不合規支出,糾正資金使用中的違規問題,加強監控結果資訊的共享共用,做好財會監督與其他監督貫通協同,推動“五類監督”協同發力。織密築牢財政資金安全屏障,嚴格開展財經紀律專項整治,聚焦減稅降費、基層“三保”、地方政府債務等9個領域,嚴肅查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違法違規行為;健全政府債務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加強全市債務風險監測,落實償債計劃,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三、當前需要關注的問題

  上半年本市經濟呈現恢復性增長特徵,但需求不足制約依然明顯,企業生産經營壓力依然存在,下半年財政工作面臨的形勢依然複雜、嚴峻,經濟、政策環境仍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財政運作中還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需要重點關注並加以解決。

  (一)部分經濟指標仍處於恢復期,相關支撐行業財政收入仍低位運作

  上半年,全市房屋新開工面積、二手住房成交均有所下降,房地産業財政收入今年以來一直處於下降態勢。消費復蘇內生動力不足,批零業財政收入仍處於低位運作。金融業受資本市場波動影響,行業財政收入僅增長4.1%,低於全市平均水準8.8個百分點。

  (二)下半年財政保障壓力仍然較大,收支仍處於“緊平衡”態勢

  為加力鞏固經濟回升態勢,促進高品質發展,更好地保障民生,年度執行中,中央及本市新出臺了部分重大支出政策,需要財政做好資金保障;激發科技創新活力、加快城市副中心建設、推進城市更新等方面資金需求增加,財政收支“緊平衡”仍然持續。

  (三)財政資金使用效益還需進一步提高

  從上半年預算執行情況看,促消費等部分領域政策合力和整合效應需要進一步增強,支出政策精準性有待提高;文化、節能環保等部分領域和單位的資金執行進度偏慢,未形成對相關領域發展的促進作用;部分政府債券資金項目進展緩慢,未形成有效實物工作量,對穩經濟、促投資的拉動作用仍需加強。

  四、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市政府及各部門將繼續堅定信心,振奮精神,按照市委的決策部署,在市人大依法監督下,認真謀劃好下半年財政工作,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確保各項財政改革管理不斷取得新成效,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體現主題教育的學習成果。

  一是積極發揮財政政策資金綜合效應,全力支援經濟持續向好。推進財源建設與“服務包”機制協調聯動,繼續通過走訪服務收集、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問題,穩定企業在京發展。圍繞高精尖産業集群及專精特新等行業、科技型潛力企業,做好優質潛力財源精準服務工作,提升財源轉化成效。精準支援恢復和擴大消費,適應需求變化,優化促消費政策實施細則,創新開展促消費活動,進一步推動實體、網路消費協同發力,充分挖掘消費市場潛力。強化有效投資關鍵支撐作用,在重大項目調度推進、要素保障和項目儲備上發力,加快政府債券資金、基建項目資金支出進度,形成有效接續投資。積極發揮“財政+金融”等政策協同效應,進一步優化財政投入方式,綜合用好政府性融資擔保、政府投資基金等財政政策資金,最大限度發揮財政資金引導撬動作用,促進財稅政策與金融政策、區域政策和産業政策間的協同聯動,努力實現最優政策組合和最大整體效果。

  二是更好統籌財政政策、資金資源,提高財政綜合配置效率。集中財力聚焦保障全市重點工作。加大政府預算、單位自有資金、債券資金、政府投資基金等各類資金統籌力度,持續優化支出結構,支援“四個中心”功能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五子”聯動、“兩區”建設、城市副中心高品質發展等重大戰略,做好下半年服貿會等重大活動服務資金保障。強化厲行節約要求,把政府過緊日子作為常態化紀律要求,繼續嚴控一般性支出及非剛性非必要支出,努力降低行政運作成本;及時收回執行進度慢或短期內不再執行的項目資金,統籌用於新增重點事項;深入盤活存量資産,完善資産調劑共用的公物倉管理機制,深入推進行政事業資産調劑共用;嚴控預算追加和調劑,督促指導部門加快預算執行進度,提高財政支出效率。持續深化預算管理改革,研究制定預算調劑管理辦法等,加強項目資金管理;完善結余資金收回使用機制,加大非財政撥款資金統籌力度;進一步推進預算一體化系統建設,優化完善系統功能,提升預算管理科學化水準。全面深化全成本績效預算管理改革,努力實現街道鄉鎮全覆蓋,持續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向政府債務、PPP項目等領域擴圍拓展,促進財政資金提質增效。

  三是築牢財政運作風險防線,確保財政運作健康可持續。加強財經綜合分析,繼續開展多種形式的調查研究,統籌研判經濟運作、産業發展、外部風險等對財政運作的綜合性影響,研究儲備必要的應對措施,確保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社保預算、國資預算等“四本預算”順利完成年度收支目標。保障基層財政安全運作,提高全流程監測能力,指導各區嚴格“三保”預算執行、庫款保障各環節管理,壓實各區預算審核、執行監測、監管責任;加大財力下沉力度,提升各區均衡調控能力,兜牢基層“三保”底線。強化政府債券管理,加強政府債務全過程穿透式監測和隱性債務常態化監測,對用債項目支出進度和績效目標實現情況,進行“雙監控”;分類推進債務高風險區降低風險等級,堅決遏制新增政府隱性債務,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四是嚴肅財經紀律,主動接受人大監督。依法依規組織徵繳各項稅費收入,堅持應收盡收、堅決不收過頭稅,確保各項稅費該徵的徵、該退的退;增強財稅政策宣傳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提高政策知曉度,確保市場主體全面享受政策紅利。嚴肅財經紀律,做好財會監督與紀檢監察監督、審計監督、統計監督等各類監督貫通協同,逐步實現資訊共用、成果共用,推動實施聯合懲戒,形成監督合力。加強審計查出問題的綜合分析研究,夯實被審計單位整改主體責任,督促區級和基層部門單位對審計查出問題加快整改、對號銷賬。主動服務人大代表,積極邀請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與全過程財政績效管理工作,及時向人大預算聯網監督系統推送相關數據,反映預算執行情況,聽取並認真吸納代表委員有關意見建議,作為改進財政工作、提升預算管理的重要參考。

  五是著手啟動2024年預算編制,為明年工作開好局奠定基礎。做好2024年預算編制各項準備工作,深化預算管理一體化建設,健全基本支出標準體系,做實部門項目庫,強化預算項目立項必要性、方案可行性、成本經濟性的論證,完善項目事前評估和重大事項決策機制;提前開展2024年政府債券項目徵集儲備,加快債券項目立項論證等前期準備工作,做實項目融資平衡方案,為債券項目平穩實施奠定基礎。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在市委的直接領導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指導下,進一步增強財政部門的使命擔當,科學地研判經濟形勢的走勢,認真謀劃好財政工作,紮實推進各項財政改革任務,確保完成全年“四本預算”收支目標,為推動新時代首都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以上報告,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