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兩區”建設在加強外商投資服務保障方面有哪些舉措?

受訪人:北京市商務局副局長 郭文傑

  從服務的方面,我們應該也是兩個方面,一方面就是做好企業全生命周期的服務,這個服務是從生到死,但是我們不希望死,而我們希望更多的企業從出生到更好的成長,所以它是一個全生命周期的服務,在准入階段,我們主要是落實外資的准入負面清單以這個為基礎來逐步梳理調整與負面清單不相適應的地方性法規。最近我相信主持人也關注到各位聽眾和網友大家也會關注到,中國的外商准入負面清單又進一步調整,現在製造業已經實現了清零,服務業現在在通過試點的方式在不斷的擴大開放,可能在試點通過以後未來會反映到我們的負面清單在服務業上進一步縮減。我們也支援外商投資符合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的高精尖産業,也就是鼓勵外商投資的目錄,所以我們在北京的國際板門戶網站上已經上線了外商投資准入的指引,也會定期發佈北京外商的投資指南、北京外商投資的發展報告等等,為企業的投資決策來提供有價值的資訊參考。就是讓外資企業知道北京有哪些領域值得投資,有哪些領域可以投資,還有什麼樣的政策可以享用。

在籌備階段,我們也建立完善了兩區項目一庫四機制,這個機制的就是我們今天主辦方,我們的北京市投資促進服務中心在牽頭在建立和推動這個機制,也就是我們兩區建設的項目庫和預期目標管理、定期協調調度、政企對接和督查評價這四項機制,通過一庫四機制來加強項目的協調調度和服務保障,到目前的兩區項目庫,已經累計入庫項目有2.7萬餘個,落地出庫的項目有1.8萬餘個,涉及的投資額超過了3.7萬億元,所以這個也會持續地為北京的經濟注入新鮮的這個活力。同時,我們也落實外資項目的服務保障機制,對納入國家層面的重點外資項目及時幫助解決項目在審批、用地、環評、融資等環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推動在談項目要早簽約,已簽約的項目要早開工,在建項目的要早投産。在經營階段,我們是暢通了政企的常態化的溝通的機制,定期召開了外資企業的圓桌會議,同時建立了外資企業訴求徵集派單辦理和反饋的閉環式響應機制,這些都是寫到了我們外商投資條例的,已經通過立法把它穩定和保障下來了。同時剛才也講到了。我們啟動了全球服務夥伴計劃,圍繞訴求對接市場資源連結等方面,應該是八個方面為企業提供一個所有的整合服務。我們也給每個企業都定制了服務卡,這個服務卡呢,要通過一年對企業的服務到年底要給企業交賬,也就是一個反向承諾,就是我承諾給企業的這八項服務,到年底我要向企業報賬,就讓企業來檢驗我這個服務是不是到位了,然後是不是做到了,然後還有什麼您覺得不滿意的或者需要我們進一步提高的,可以反饋給我們,這樣的話我們就是一個雙向的一個溝通機制。所以這項工作呢,我們現在正在推進中,現在企業反響得還是很好,我們第二批也正在啟動,現在已經有超出預期的跨國公司在跟我們聯繫對接,希望儘快的加入到我們的全球服務夥伴計劃中去。我們也在宣傳方面推出了兩區政策直通車和兩區政策一點通等等,這樣助力企業用足用好政策,就是有政策,還要讓企業知道。我們的直通車呢,就是我們要帶着政策,組織相關的部門,走到園區,走到企業去,走到協會去,就是讓企業面對面去了解我們這個政策是怎麼操作的,這個政策應該怎麼申報、怎麼享用。我們的一點通呢,就是在網上不僅僅是把全文進行公佈,而是把這個政策拆成一條一條的,可能每一條都有適用的企業然後我們就一條給它相關的企業來講清楚,我們也有一句話叫政策一點一點就通。就是兩區每次上線一點政策這一點政策,希望大家點一下按鍵,打開看一下就明白了,所以我們叫政策一點一點就通,這叫兩區政策一點通,也希望我們更多的企業能夠去上我們開放北京的網站,去公眾號去了解我們兩區政策的一些最新解讀和最新的進展,這是全生命周期的服務。另外一方面,應該説就是構建國際人才全環節的服務體系,比如在進出境的方面,外籍人才工作許可、工作居留許可,現在兩證聯辦的辦理時限縮短至了五個工作日,因為這個它是兩個部門在辦,所以北京在推動一件事辦理,已經把這兩個部門兩件事兒現在變成了一件事,時限大為縮短,同時完善7×24小時的口岸簽證的服務保障機制,這樣為緊急需要來華開展商貿和訪問工作的外籍人士能夠提供服務,也試點實施了港澳人才的簽注政策,這樣在京工作的科研、法律等六類高層次人才可以去辦理有效期1年到5年的多次赴港澳人才的簽注,因為大家可能也關注,馬上到九月二十號吧,我們的京港洽談會需要在北京舉辦了,所以北京和香港的互動是很頻繁的,所以我們對於香港,也有和澳門,包括中國台灣也有一系列的政策,希望我們的港資、澳資、台資企業可以關注。在創新創業的方面,我們也率先發佈升級了境外職業資格的認可目錄,現在已經升級迭代到了3.0的版本。對持有目錄中的職業資格的人才,我們提供出入境的便利,人才引進和工作、居住證的辦理、職稱對應等支援。我們現在也有一個平臺,這個平臺現在已經推廣到了京津冀,下一步我們要在全國推廣,也是在這個平臺上很方便的去查看哪些證書是合法的,哪些證書是真的,哪些證書呢是在北京可以去執業的,到現在這項工作也在進一步的升級。從我們去認可國外的執業資格,到我們去推動執業資格互認,也就是能讓中國的執業資格,讓更多的國外國家,讓更多的外國的國家去認可。所以今年重點推動從認可到互認這麼一個過程,我們也率先落地了證券、基金、期貨國際執業資格的認可機制,符合條件的金融人才無需參加專業考試,通過相關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規範考試以後就可以申請註冊,從業資格或者是辦理執業登記,開展金融專業服務。

此外,我們也正在探索對幹細胞和基因領域外企的這個研發企業外籍和港澳籍從業人員的股權激勵。前面我講到,我們已經拿到了在自貿試驗區外資企業可以從事幹細胞和基因診斷和治療,那這樣的話,對於國內的企業來講,我們就可以去更好的吸引外籍和港澳臺的人才加入到企業來,可以通過股權激勵的方式,讓人才和企業能夠更好的共同發展。所以以上的我覺得是我們做的一些工作。因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了要完善境外人員入境居住、醫療、支付等生活的便利制度,所以兩區建設呢,在這個方面是在不斷地下功夫。一個剛才講的執業的方面,在生活方面呢,為了提高支付的便利性,比如我們在全國率先啟動了機場支付服務示範區和支付服務中心,這樣實現了機場商戶外卡受理的全覆蓋,包括像ATM機,小面額零鈔支取的全覆蓋,並在國際出發和到達實現24小時人工外幣兌換的全覆蓋,就解決了很多外籍友人疫情以後我來中國,我覺得兌換現金不方便、現金支付不方便、刷卡不方便的問題。在消費領域,我們也打造了全國首個入境消費友好型的商圈,這樣來改善國際游客的支付體驗,現在這項措施呢,也正在向全市的商圈在複製推廣,相信通過持續的努力,我們不斷提升企業和來京人員的獲得感,就要讓外資企業和外籍人才願意來、留得住、能發展。所以以上的兩個方面是我們為外資企業和外資人才在服務方面提供的更加具體的一些舉措。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

全面系統了解投資北京的機遇與優勢,更好地制定在京投資發展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