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屆障礙跑世界錦標賽在北京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體育場舉行,選手在比賽中穿越障礙。(潘之望 攝)
10月26日,為期四天的2025年首屆國際現代五項聯盟障礙跑世界錦標賽在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落幕。北京這座“雙奧之城”見證了現代五項運動改革後的全新起點。
現代五項運動由“現代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創立,最初包括射擊、擊劍、游泳、馬術和跑步五個小項,並在1912年斯德哥爾摩奧運會上成為正式比賽項目。但由於與多個奧運項目內容重疊,這個奧運“百年老項”近年來面臨着被邊緣化的危機。為降低參賽門檻、吸引更多年輕人,國際現代五項聯盟(UIPM)在2023年11月宣佈,在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的現代五項比賽中,將以障礙跑取代馬術。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北京獲得了首屆障礙跑世錦賽的舉辦權。而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正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現代五項的主賽場,當年承辦了游泳、馬術和跑步三項比賽。
首屆障礙跑世錦賽設男子、女子個人賽(100米、400米、3000米)及3000米混合團體7個小項,吸引了來自39個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參賽。中國現代五項運動協會主席張斌認為,本次世錦賽的意義在於“雙向推動”:“一方面讓中國選手直接面對世界最高水準,另一方面也讓公眾了解這項兼具競技與健身價值的新運動。”
作為首屆障礙跑世錦賽的舉辦地,北京也再次展示了城市的開放、專業與包容。賽事期間,UIPM 主席羅布·斯圖爾多次表達了對北京的信任感:“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到今天,你們在大型賽事組織上的專業程度令人欽佩,這讓我們在這裡辦賽充滿信心,我願為你們打五星好評。”
2025年至2028年,北京將連續承辦障礙跑世錦賽,也將為世界提供可借鑒的城市辦賽樣本。“障礙跑的核心是城市化和大眾化,沒有比北京更適合舉辦這個全新賽事的城市了。”斯圖爾説,“賽事落地北京這四年,將是充滿激情與活力的四年。(李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