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青年藝術家的鮮活作品在承載“雙奧記憶”的鳥巢、水立方展出,藝術的浪花與奧運的榮光在此深度交融。日前,“浪潮·青年——2025全國高等美術院校青年藝術作品展”在鳥巢、水立方啟幕。這是全國高等美術院校青年畢業作品首次在奧運場館展出,也是全國規模最大的美展之一。
此次展覽匯聚全國十大美術院校及重點綜合類大學藝術學院推薦的400組近千件作品,涵蓋架上繪畫、雕塑、裝置、數字藝術、多媒體影像等多元門類。展覽深度融合奧運場館建築基因與當代藝術表達,旨在為青年藝術力量搭建起國家級展示與孵化平臺,推動奧運優質文化資産活化利用。
展覽分為“潮起溯源·文脈的當代表達”“無界漩涌·多元媒介的共生激蕩”“漣漪繪境·數字藝術的沉浸體驗”三大板塊。其中,“潮起溯源·文脈的當代表達”板塊落地鳥巢西區“雪花廳”,展出架上繪畫與雕塑作品,聚焦文化根脈的守護與煥新,系統呈現學院體系對傳統造型藝術的深度梳理與先鋒表達。該板塊還特別設立了“青年教師藝術作品邀請單元”,邀請來自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等15所高校的50位優秀青年教師參展。
水立方則展出其餘兩大板塊的作品。其中,“無界漩涌·多元媒介的共生激蕩”板塊設於水立方北區空間,集中展示繪畫、綜合材料、雕塑、裝置藝術等多元形式的青年藝術作品。本板塊致力於打破繪畫、雕塑、裝置等傳統藝術媒介之間的固有邊界,構建出一個鼓勵自由探索與跨界交融的藝術實驗現場。
《城市幻象》將全國各地的摩天大樓攝影圖像密集拼貼在一起,既像馬賽克像素,又像積體電路板;《逆流而下》用動畫短片把洗澡的過程拍成了充滿想像力的奇幻旅程;《人的形態研究》使用AI生成影像探討“人之所以為人”的哲學命題……作為本屆展覽中科技感與未來性最為鮮明的板塊,“漣漪繪境·數字藝術的沉浸體驗”聚焦於“科技人文的對話與感官體驗升級”,集中呈現數字藝術、多媒體裝置、AI創作及影像藝術作品,展示青年藝術家對“未來藝術”的探索。
這一板塊深度融合水立方場館本身的現代科技氣質與青年藝術家的數字創新能力,打造出一個超越傳統觀展模式的互動環境。在這裡,觀眾不再僅僅是“觀看者”,更成為藝術的“參與者和共建者”,探知藝術與科技融合的未來方向。
此次展覽也是對奧運文化遺産的活化利用。展廳設計緊扣“浪潮”意象與奧運場館特質:鳥巢展區通過流線型展墻與暖色調燈光,凸顯傳統文脈與當代藝術的碰撞;水立方展區則結合建築的科技感與水元素靈動特質,採用透明展具、動態光影與沉浸式設備。未來,奧林匹克中心區將着力打造國家級藝術展示平臺,成為全民共用、滋養心靈的美育課堂。
該展覽將持續至10月31日。展覽期間,觀眾持鳥巢、水立方參觀門票即可看展。(袁雲兒 路艷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