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手機、一個網站,正悄然改變着京城老年人的養老方式。日前,北京市養老服務供需對接數字化平臺“北京養老服務網”及移動端累計訪問量突破6400萬,累計用戶人數達83.03萬,老年用戶佔比超六成。自2023年6月28日上線以來,北京養老服務網及其配套小程式,持續優化功能模組,提昇平臺服務質效,已逐步成長為傾力服務首都養老、輻射京津冀地區的“養老數字樞紐”,為廣大老年人及其家屬,以及養老行業從業人士提供了便捷、全面的養老服務資訊與資源對接平臺,顯著提升了養老服務的可及性和便利性,讓更多專業養老服務可以走進尋常百姓家。
六大核心模組
打造銀發族“網上養老大集”
“想找個離家近、價格合適的養老院,以前得‘跑斷腿’,現在點幾下手機就全知道了。”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張阿姨今年72歲,她通過北京養老服務網為失能多年的老伴找到了合適的養老院。更讓她驚喜的是,網站還能線上預約參觀、查看VR實景,省去了線下奔波。
如今,隨着網站及小程式的普及使用程度進一步提高,“找服務”“找助餐”“找機構”“找政策”,一個網站都可以辦到。北京養老服務網通過“一站式”“一體化”的平臺服務,便利了老年人的養老生活,已發展成為首都養老服務體系的“門戶”和供需對接的“總服務台”。
北京養老服務網以滿足老年人實際需求為導向,設計了六大核心模組,通過全面整合養老服務、政策資訊、養老人才、京津冀養老、志願服務、旅居養老等多領域資源,將居家養老、區域養老服務中心、機構養老、養老助餐、政策諮詢、線上辦事和資源對接等分散服務整合為一體。數據顯示,網站目前共匯集了620余家養老機構、3000余家助餐點以及近1500余家養老驛站的詳細資訊,並通過配套的線上“養老地圖”查詢功能,可以實現“周邊養老服務資源一鍵直查”,讓市民獲取身邊的養老服務設施資訊更加方便快捷、一目了然。
“北京養老服務網一上線,我們公司所屬9家機構就全部入駐了。”北京寸草養老服務有限公司運營總監郝永靜表示,通過這一數字化平臺,實現了高效的資源供需對接。“很多老年人都是通過北京養老服務網知道了我們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入駐北京養老服務網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量有了明顯的增加。”
針對北京地區老年人異地養老的需求,網站通過設置“京津冀養老”服務板塊,優選京津冀養老及旅居養老項目,助力“環京養老圈”資源對接,為在京老年人提供更多的養老生活選擇。
“通過‘北京養老服務網’官方平臺可以便捷地獲取我們的詳細資訊。”位於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開發區的燕達養護中心,是首批京津冀養老工作協同發展試點單位之一,該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養老服務網”精準破解了跨區域養老的資訊壁壘,讓燕達養護中心能夠更高效地觸達那些正在尋找理想養老居所的北京長者及家庭。
在滿足老年人基本養老服務之餘,網站還推出多項特色服務。設置“適老化産品及輔具租賃”“旅居養老”等服務板塊。此外,網站不僅為老年人提供基礎養老服務,還為養老服務市場主體提供發展平臺,全面打造北京養老的“網上大集”。在“我要合作”板塊,通過整合發佈智慧養老、養老助餐、適老化改造及醫養結合四大類29家養老服務商合作資訊,不僅為服務商提供了展示企業優勢的機會,還方便了其尋找合作夥伴,促進養老服務商之間的資源對接,為銀發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新活力。
服務超150萬人次
數據見證民生溫度
隨着北京養老服務網訪問量的攀升,平臺服務也更加深入人心。據最新統計數據,北京養老服務網及小程式服務對接用戶超150萬人次。這些服務不僅涵蓋了養老助餐、機構預約、客服諮詢、合同網簽等需求,還拓展到養老課堂學習、人才招聘、企業交流等多樣化領域,覆蓋養老服務産業與行業的方方面面。
針對老年人吃飯問題,北京養老服務網設置了“養老助餐”專欄,通過整合各類餐飲資源,打通多種線上支付渠道,以便捷、智慧的方式,為老年人提供豐富多樣的菜品選擇。截至目前,上架菜品達5500余個,累計完成助餐服務訂單1800萬筆以上。
網站還設置了“養老課堂”專業板塊,可提供居家照護培訓、基礎操作、常用知識、防範養老詐騙和慢病管理等七大類超330項免費學習資源。另外,24小時線上客服和400熱線電話,針對老年用戶普遍關心的老年福利和補貼政策諮詢、搜尋就近服務、選擇養老機構等問題,進行重點解答及詳細釋疑,可以幫助用戶更好地理解政策並應用網站解決實際養老問題。
對於養老行業求職與招工問題,網站推出“我要求職”“我要招聘”服務功能,為養老服務市場主體和養老服務人才之間搭建了橋梁。此外,網站還採用人性化、適老化的功能設計,為老年人生活提供了切實可行的便利。通過養老機構“預約參觀”功能,有效簡化了老年人及家屬實地考察養老機構的流程;在“志願服務”模組,平臺對接全市統一的養老志願服務“京彩時光”資訊平臺,為北京市養老志願服務的開展提供了便捷和保障;全國首創養老服務合同線上簽約功能,實現了服務監管的數字化突破。
數據成效彰顯了民生溫度與服務能級的雙提升,北京養老服務網通過數字化改革優化養老服務供需模式,提升了養老服務的“精度”與“效率”,打通養老服務“最後一公里”,推動首都養老服務體系從“保基本”向“優品質”跨越發展,為打造老年友好型社會貢獻“北京經驗”。
從線上到線下
構築智慧養老服務新高地
“輕輕一點,服務到家”,這不只是一句口號,而是很多北京老人的日常生活。隨着北京養老服務網的深度運營,一條條無形的“數字橋梁”正在京城的各個社區間架起,讓養老資源如“活水”般流動起來。以《北京市綜合為老服務平臺建設工作方案》為綱領,北京養老服務網通過“一網一端一平臺”的架構設計,實現了養老服務資源的數字化整合與動態管理,依託智慧養老平臺,更實現了線上與線下服務的無縫銜接,為老年人打造了全天候、全方位的智慧養老服務體系。
網站以滿足老年人多元需求為出發點,構建“線上展示與線下提供”相結合的服務模式,通過智慧演算法精準匹配用戶需求。平臺還整合社區資源,實現線上資訊與線下服務點的實時聯動,減少中間環節,提升服務效率和品質。在“居家養老”模組,老年人及家屬可線上瀏覽並訂購居家照護、助潔、助醫等7大類158項居家養老服務,也可查詢全市養老服務驛站,就近選擇驛站享受線下助餐、助浴、助醫等服務;在“機構養老”模組,可檢索養老機構相關條件,定向查詢心儀機構,線上瀏覽VR實景,預約實地參觀,滿意後可線上簽約入住;在“養老助餐”模組,可一鍵查詢養老助餐點,部分助餐點還支援線上點餐下單。
“我們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教育培訓、精神慰藉、營養助餐等綜合性養老服務,大家有需求都可以通過養老服務網聯繫。”西三旗街道養老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心設有“社區之家”,通過北京養老服務網可以更好地為周邊老年群體服務。
在技術升級的同時,網站通過數智賦能,優化服務佈局,打造“實體中心+數字平臺”協同網路,構建了覆蓋全面、便捷普惠的街道區域養老服務網路,顯著優化了養老服務資源配置與供給效率。2024年,北京養老服務網上線了105家街道(鄉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不僅通過技術手段實現供需精準對接,更通過政策引導、資源整合與社會協作,構建了一個覆蓋廣、響應快、品質優的養老服務體系,為老年人提供就近、就便的醫療、助餐、康養、娛樂等各類生活服務功能。2025年,北京市還將建設50家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在持續織密養老服務設施網路的同時着力提升服務水準,切實提升老年人的獲得感。
北京養老服務網的建設與運營已取得階段性的成果,未來,在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的背景下,網站將持續優化功能,豐富服務內容,進一步提升養老服務的數字化、智慧化水準,助力北京養老服務高品質發展,逐步打造全國養老數字化服務標桿。在北京養老服務網的陪伴下,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將迎來更加便捷、安心、多彩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