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農壇兩場室外新展講述農耕文化

日期:2025-10-11 09:28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近日上新兩場展覽:“山川有靈——地祇壇石龕展”和“耤田嘉禾記——稻”展在先農壇室外展區亮相,邀觀眾身臨其境感受中國古代農耕文化。

  先農壇拜殿南側,“山川有靈——地祇壇石龕展”拉開帷幕,帶領觀眾回溯地祇壇從始建、遷移到重回原址的歷程。地祇壇位於先農壇內壇南側,建成於明嘉靖十年(1531年),是明清皇家祭祀山嶽江海的場所,壇內共有9座石龕。古建館工作人員介紹,為了更好保護地祇壇內的歷史文物,9座石龕曾在2002年遷移至拜殿南側保護,2025年,隨着地祇壇完成騰退,這些石龕被移回原址。

  目前,地祇壇保護展示工程正在有序推進。古建館利用石龕易地保護位置舉辦展覽,講述地祇壇的歷史變遷,展示石龕從易地保護到遷回原址的歷程,讓觀眾深入了解先農壇所承載的歷史文化內涵。未來,地祇壇完成修繕後將面向公眾開放,通過文物展示還原歷史祭祀場景,體現古人對自然山水的敬畏。

  “耤田嘉禾記——稻”展位於先農壇耤田旁,以圖文展板配合實物展示,講述中國稻作文化的悠長故事。“耤田素有‘一畝三分地’之稱,是明清帝王舉行親耕儀式的場所。如今,它作為先農壇農耕文化的核心展示區,更是觀眾體驗農耕活動的重要場所。”古建館館長薛儉説,為了讓更多觀眾了解中國農耕文化,該館特別打造了主題展覽,展示中國稻作歷史的發展進程,科普水稻的生長過程以及古人如何食用稻米。“觀眾可以一邊欣賞稻田美景,一邊學習農業知識,體驗稼穡之艱辛,感悟農業之重要。”(李祺瑤)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