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作以成——從燙樣説起”展覽近日在恭王府博物館樂道堂開幕,72件/套珍藏在故宮博物院和清華大學建築學院中國營造學社紀念館的燙樣文物等揭開面紗,搭配6件不同工藝的現代模型,讓觀眾有機會俯瞰舊時盛景。絕大多數燙樣是首次展出。
燙樣是清代對紙質建築模型的稱謂,因製作時有些部位需用烙鐵熨燙成型而得名。展出的圓明園九洲清晏殿、萬方安和殿燙樣,在方寸間詳盡表現了建築外形、數十槽室內裝修乃至傢具陳設等各項細節。恭王府博物館高級工程師王倩介紹,現存燙樣實物大多是清代同治、光緒時期為進呈禦覽所作,遍施彩色。它相當於現代施工圖,以尺寸精準為首要。
絕大多數燙樣是首次露臉。比如20件清華大學建築學院中國營造學社紀念館收藏的清樣式雷內檐裝修板片燙樣,是該館200多件同類藏品中第一次部分對外展示。
不僅是建築,很多日常生活用品也有燙樣。此次就展出了同治皇帝大婚瓷、慈禧太后專用瓷等為代表的瓷器畫樣,以及印樣、冠樣、鞋樣、活計樣、點心模子等日常宮廷器用的設計圖樣和模型,並展出對應的器物文物。
展覽將持續至12月25日。(劉冕)